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圆柱电芯剥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01:45: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柱电芯剥壳结构。


背景技术:

2.电芯外一般包裹有外壳。通常工厂在对电池进行回收利用时,需要将电芯的外壳剥开。
3.目前市面上对电芯用的剥壳设备还没有普及,其功能一般,剥壳效果不突出,不能较好的利用于生产生活。
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圆柱电芯剥壳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柱电芯剥壳结构,所述剥壳结构包括有固定架、支撑架、主剥壳组件以及辅助剥壳组件,其中,所述固定架包括有固定板以及设在固定板底部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板的中间开设有条形的落料孔;所述主剥壳组件设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设在固定板上,所述辅助剥壳组件设在固定板上,其中,所述主剥壳组件包括有剥壳刀以及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设于支撑架上,所述剥壳刀由第一液压缸控制移动并对剥壳刀下方的圆柱电芯进行剥壳;所述辅助剥壳组件包括有吸附槽以及第一吸附管,所述第一吸附管连接在吸附槽的底部,所述吸附槽可拆式的连接在固定板的底部,所述吸附槽位于落料孔的下方。
6.进一步地,所述剥壳结构还包括有展开组件,所述展开组件设于固定板上,其中,所述展开组件包括有两个弧形板以及两个第二液压缸,其中,两个所述第二液压缸分别铰接在固定板上;两个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分别铰接在两个弧形板上;所述弧形板用于将经剥壳刀划开的圆柱电芯外壳向外张开,所述弧形板的底部铰接在固定板上。
7.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的内部开设有吸附腔,所述吸附腔位于弧形板的上端;所述弧形板的内壁开设多个吸附孔,多个所述吸附孔均与吸附腔相通;所述弧形板的外壁设有第二吸附管,所述吸附管与吸附腔相通。
8.进一步地,所述剥壳结构还包括有两个撑开组件,两个所述撑开组件均设于支撑架上,其中,所述撑开组件包括有活动板、活动杆以及第三液压缸,其中,所述第三液压缸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活动板连接在第三液压缸的输出端;
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弧形的活动孔,所述活动孔内安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杆的上端连接在活动块上。
9.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上还设有磁铁,所述磁铁位于活动板的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或所述的一种圆柱电芯剥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剥壳结构还包括有两个脱离组件,所述脱离组件设于固定板上,其中,所述脱离组件包括有第四液压缸、第五液压缸以及脱离杆,其中,所述第四液压缸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第五液压缸连接在第四液压缸的输出端,所述脱离杆铰接在第五液压缸的输出端并靠近待剥壳的圆柱电芯,所述脱离杆的端部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安装有滚杆。
11.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液压缸的两侧还设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稳定杆的顶部设有第一套杆;所述第五液压缸的两侧侧壁均设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套设于第一套杆上。
12.进一步地,所述吸附槽顶部设有翼板,所述翼板通过螺栓连接在固定板的底部。
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有支撑杆、支撑板以及稳定板,其中,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撑杆连接在固定架上;所述稳定板连接在支撑板的底部,所述稳定板上连接有第二套杆,所述剥壳刀上端套设于第二套杆上,所述第二套杆的上端还与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
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圆柱电芯剥壳结构,通过设置的主剥壳组件与辅助剥壳组件的配合,从而有效的将圆柱电芯上的外壳剥开。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剥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展开组件与撑开组件的开始工作后的结构简图。
18.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本发明提供了针对上述问题,参考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圆柱电芯剥壳结构,剥壳结构包括有固定架1、支撑架2、主剥壳组件3以及辅助剥壳组件4。以下对于固定架1、支撑架2、主剥壳组件3以及辅助剥壳组件4进行详细的说明:对于固定架1,具体的,固定架1包括有固定板11以及设在固定板11底部的固定杆12,固定板11的中间开设有条形的落料孔13;对于主剥壳组件3,主剥壳组件3设在支撑架2上,支撑架2设在固定板11上,辅助剥壳组件4设在固定板11上,其中,主剥壳组件3包括有剥壳刀31以及第一液压缸32,第一液压缸32设于支撑架2上,剥壳刀31由第一液压缸32控制移动并对剥壳刀31下方的圆柱电芯5进行剥壳。
22.对于支撑架2,具体的,支撑架2包括有支撑杆21、支撑板22以及稳定板23,其中,支撑板22通过支撑杆21连接在固定架1上;稳定板23连接在支撑板22的底部,稳定板23上连接有第二套杆24,第二套杆24的下端连接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可以是一个液压缸,也可以是其他能起到升降作用的部件)剥壳刀31上端套设于第二套杆24上的升降组件上,第二套杆24的上端还与第一液压缸32的输出端连接。因此,通过升降组件控制,可控制剥壳刀31上下移动,通过第一液压缸32的控制,剥壳刀31可向内运动(以图1所示的方向),从而将圆柱电芯外壳9划开。
23.对于辅助剥壳组件4,具体的,辅助剥壳组件4包括有吸附槽41以及第一吸附管42,第一吸附管42连接在吸附槽41的底部,吸附槽41可拆式的连接在固定板11的底部,吸附槽41位于落料孔13的下方,因此,通过第一吸附管42连接吸泵,可将被剥开的圆柱电芯外壳9通过落料孔13(落料孔13的直径可根据需要设置)吸入吸附槽41中。优选的,吸附槽41顶部设有翼板411,翼板411通过螺栓连接在固定板11的底部。
24.另外,在本实施例中, 剥壳结构还包括有展开组件6、两个撑开组件7以及两个脱离组件8,因此,下面对于展开组件6、撑开组件7以及脱离组件8进行详细的说明:对于展开组件6,具体的,展开组件6设于固定板11上,其中,展开组件6包括有两个弧形板61以及两个第二液压缸62,其中,两个第二液压缸62分别铰接在固定板11上;两个第二液压缸62的输出端分别铰接在两个弧形板61上,弧形板61的底部铰接在固定板11上,优选的,弧形板61的内部开设有吸附腔611,吸附腔611位于弧形板61的上端;弧形板61的内壁开设多个吸附孔,多个吸附孔均与吸附腔611相通;弧形板61的外壁设有第二吸附管612,吸附管与吸附腔611相通,因此,通过第二吸附管612连接吸泵,从而可以将被划开的圆柱电芯外壳9被吸附在弧形板61的内壁,从而使的圆柱电芯外壳9向外张开(参考图2)。
25.对于撑开组件7,具体的,两个撑开组件7均设于支撑架2上,其中,撑开组件7包括有活动板71、活动杆72以及第三液压缸73,其中,第三液压缸73连接在支撑架2上(参考图1,具体是支撑架2的支撑板22上),活动板71连接在第三液压缸73的输出端;活动板71上开设有弧形的活动孔711,活动孔711内安装有活动块712,活动杆72的上端连接在活动块712上。
26.由于活动板71(铁质材料制成)上还设有磁铁713,磁铁713位于活动板71的顶部,活动杆72开始时是被吸附在磁铁713上的(参考图2,活动杆72开始时竖直状态),因此,在第三液压缸73的作用下,活动板71可向下运动,活动杆72跟随着向下运动,当活动杆72运动到
一定程度时会碰到被圆柱电芯外壳9包裹着的圆柱电芯5,由于活动块712可在活动孔711内移动,因此,在活动杆72在不断往下运动后会形成如图1的状态(该状态下,活动杆72的底部会压在圆柱电芯外壳9的内壁上),从而可以防止张开的圆柱电芯外壳9回弹,优选的,活动杆72的底部可设置滚轮。
27.对于脱离组件8,具体的,脱离组件8设于固定板11上,其中,脱离组件8包括有第四液压缸81、第五液压缸82以及脱离杆83,其中,第四液压缸81固定在固定板11上,第五液压缸82连接在第四液压缸81的输出端,脱离杆83铰接在第五液压缸82的输出端并靠近待剥壳的圆柱电芯5,脱离杆83的端部设有轴承,轴承内安装有滚杆84,在剥壳前,滚杆84在圆柱电芯5的两侧的,在第四液压缸81的作用下,第五液压缸82向内运动(图1所示的方向),从而使滚杆84插入圆柱电芯5与圆柱电芯外壳9之间,然后控制第五液压缸82,使得脱离杆83往下运动,从而将圆柱电芯外壳9往落料孔13方向运动,再通过第一吸附管42连接的吸泵的作用下,使圆柱电芯外壳9能轻松落到吸附槽41中被收集起来。
28.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液压缸81的两侧还设有稳定杆811,稳定杆811固定在固定板11上,稳定杆811的顶部设有第一套杆812;第五液压缸82的两侧侧壁均设有连接杆821,两个连接杆821的一端均套设于第一套杆812上,设置第一套杆812以及连接杆821的目的是为了第五液压缸82的移动更加稳定。
29.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垂直”、“向内”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且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