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细部节点防水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14:58: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水施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细部节点防水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2.防水施工作为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涂刷防水涂料形成防水膜是常用的防水施工方式。现有技术中,进行防水施工时,通常是在基面上涂抹防水涂料进行防水。但防水涂料在长时间使用或者受到外力后容易开裂,导致渗漏,特别在一些细部节点处,例如阴角、管根等。
3.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涂层防水加设了加强层。涂料加强层一般采用整铺无纺布,具体的施工做法是:在基层上先涂刮第一遍防水涂料,在第一遍防水涂料未干固时,直接在上面铺贴一张无纺布,进行滚压,再涂刮第二遍防水涂料。
4.但上述的涂料加强层的加强作用并不理想。无纺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在涂料涂刷过程中涂料很难真正渗透过无纺布起到真正的加强作用,反而阻隔了第一遍涂料与第二遍涂料的相容,在节点位置形成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细部节点防水加强结构,避免涂料分层,提升抗裂效果。
6.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细部节点防水加强结构,包括依次铺设在基面上的第一防水涂料层、加强层及第二防水涂料层,所述加强层为无纺布,所述无纺布分为中间区域及分布在中间区域两旁的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上布设有若干预留孔,所述第一防水涂料层与第二防水料层透过所述若干预留孔的部分粘合在一起。
7.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细部节点包括但不限于阴角部位、管根非平面节点、易渗水的部位。
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采用的加强层选用无纺布,在无纺布的边缘区域设有预留孔,中间区域不设孔,这样即可以提高防水结构的抗裂性能,同时,第一防水涂料层与第二防水涂料层又能通过预留孔部分粘接在一起,提高整个防水结构的整体性,涂料不分层。带预留孔的无纺布加强层在施工完成后能使不同遍数的涂料穿过孔洞形成拉结的锚固作用。
9.进一步地,所述若干预留孔的孔径为5~7mm。
10.孔径过小,涂料难以渗透,孔径过大,会导致穿孔的涂料面积加大,涂料在固化成膜或破乳的过程中,该处的涂料堆积厚度过大,造成涂料层开裂。
11.进一步地,所述若干预留孔按梅花型分布。
12.梅花型的布孔设计能提高加强层的横向抗裂性能,在提高加强层锚固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涂料加强层的抗拉裂能力。
13.进一步地,在同一行或同一列的相邻的所述若干预留孔的距离为45~55mm,所述
无纺布的边缘区域的宽度为所述无纺布宽度的0.2~0.25倍,靠近所述无纺布边缘的所述预留孔与所述无纺布的边缘的距离为10~15mm。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水涂料层与所述第二防水涂料层通过涂刷形成,涂刷方向相互垂直。
15.进一步提升防水加强结构的抗拉性能。
16.进一步地,还包括铺设在第二防水涂料层上方的第三防水涂料层。
17.提升防水加强结构的防水性能。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防水涂料层与所述第二防水涂料层通过涂刷形成,涂刷方向相互垂直。
19.更进一步提升防水加强结构的抗拉性能。
20.进一步地,部分所述第三防水涂料层与渗透至所述若干预留孔内的部分所述第二防水涂料层粘合。
21.所述第三防水涂料层涂刷时,部分会渗透至若干预留孔内,与预留孔内的第二防水涂料层粘合,通过预留孔的锚固、拉结作用,提升防水加强结构的抗裂性能与整体性,不易分层。
22.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加强结构不仅限于一层加强层和三层防水涂料,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多层加强层和多层防水涂料的布置。
23.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加强结构的施工方法为:
24.第一防水涂料层施工:将搅拌均匀的涂料倒在已清理干净和干燥的基面上,用胶刮板均匀涂刮。
25.加强层铺贴:待第一遍防水涂膜涂刷完毕且未完全干固时,直接在其上面铺贴无纺布加强层,并用压滚对非打孔区域进行滚压,使其与涂料完全粘接。
26.第二防水涂料层施工:待第一防水涂料层施工完毕且完全干固后再涂刷,涂刷方向与第一防水涂料层涂刷时垂直。
27.第三防水涂料层施工:待第二防水涂料层施工完毕且完全干固后再涂刷,涂刷方向与第一防水涂料层涂刷时相同。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强层上设计预留孔,以解决涂料无法渗漏无纺布造成分层的风险。按照涂料垂直涂刮不同遍数涂料相容成整体的原则,将防水涂料与加强层有效结合起来,每一个孔洞都能起到一定的锚固、拉结作用,同时也避免节点位置涂料被拉裂的风险,最终避免渗漏水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加强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结构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应用于阴角部位的结构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应用于管根部位的结构图。
33.附图中标记为:第一防水涂料层-100;无纺布-200,预留孔-210;第二防水涂料层-200;第三防水涂料层-300。
具体实施方式
34.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35.实施例1
36.如图1、2所示,一种细部节点防水加强结构,包括依次铺设在基面上的第一防水涂料层100、加强层、第二防水涂料层300及第三防水涂料层400,所述加强层为无纺布200,所述无纺布200分为中间区域及分布在中间区域两旁的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上布设有若干预留孔210,所述第一防水涂料层100与第二防水料层透过所述若干预留孔210的部分粘合在一起,部分所述第三防水涂料层400与渗透至所述若干预留孔210内的部分所述第二防水涂料层300粘合。
3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无纺布200的边缘区域进行打孔,可以使多层防水涂料层通过孔洞进行锚固、拉结,使多层防水涂料层与无纺布200能连成一个整体,不易分层。所述无纺布200中间区域不设预留孔210,而在边缘区域设预留孔210,一方面,可以避免整个无纺布200打孔,不利于发挥其加强的作用,另一方面,整个无纺布200打孔,在针对特定部位,如阴角、根管部位时,容易因立面涂料的流淌,导致涂料层过厚易开裂。
38.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纺布200应用于阴角部位时,先在阴角立面及平面上先涂布防水涂料,在防水涂料未干固前,将无纺布200铺设在防水涂料上,无纺布200的中间区域在阴角拐角处,这样即可以很好地将多层防水涂料通过预留孔210锚固、拉结形成一体,且阴角拐角处也不会有多余的防水涂料,所形成的防水加强结构层具有很好的防水、抗裂性能。
39.又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纺布200应用于管根部位时,与无纺布200应用于阴角部位时相同,无纺布200的中间区域是设在管与平面的交接处,也是为了确保防水加强结构具有好的防水、抗裂性能外,还能避免交接处防水涂料的堆积。
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若干预留孔210的孔径为6mm,所述若干预留孔210按梅花型分布,在同一行或同一列的相邻的所述若干预留孔210的距离为50mm,所述无纺布200为120g/

的无纺布200,宽度500mm,其边缘区域的宽度为120mm,靠近所述无纺布200边缘的所述预留孔210与所述无纺布200的边缘的距离为12mm。
41.孔径过小,涂料难以渗透,孔径过大,会导致穿孔的涂料面积加大,涂料在固化成膜或破乳的过程中,该处的涂料堆积厚度过大,造成涂料层开裂;梅花型的布孔设计能提高加强层的横向抗裂性能,在提高加强层锚固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涂料加强层的抗拉裂能力;无纺布200的边缘宽度以及靠近无纺布200边缘预留孔210与无纺布200边缘的设计等,均是为了提高无纺布200的抗拉性能。
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水涂料层100、第二防水涂料层300及第三防水涂料层400通过涂刷形成,所述第一防水涂料层100与第三防水涂料层400的方向相同,所述第二防水涂料层300的涂刷方向与第一防水涂料层100的方向相互垂直。
43.相邻两层防水涂料之间,在涂刷时控制方向相互垂直,有利于提升抗拉、抗裂性能。
4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加强结构的施工方法为:
45.第一防水涂料层100施工:将搅拌均匀的涂料倒在已清理干净和干燥的基面上,用胶刮板均匀涂刮。
46.无纺布200铺贴:待第一遍防水涂膜涂刷完毕且未完全干固时,直接在其上面铺贴无纺布200加强层,并用压滚对非打孔区域进行滚压,使其与涂料完全粘接。
47.第二防水涂料层300施工:待第一防水涂料层100施工完毕且完全干固后再涂刷,涂刷方向与第一防水涂料层100涂刷时垂直。
48.第三防水涂料层400施工:待第二防水涂料层300施工完毕且完全干固后再涂刷,涂刷方向与第一防水涂料层100涂刷时相同。
49.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