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发动机及小循环水管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13:24: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循环水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所述缸体设有第一冷却流道及用于张紧链条的张紧部;缸头,所述缸头设置于所述缸体的前侧并与所述缸体连接,所述缸头设有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连通的第二冷却流道、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连通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连通并与大循环水管连通的第二出水口、及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连通并用于安装温度检测元件的安装口,且所述张紧部、所述安装口及所述第二出水口相互间隔形成穿设空间;水泵,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缸头的一侧并与所述缸头连接,且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连通;及小循环水管,所述小循环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小循环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通,且所述小循环水管穿过所述穿设空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循环水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循环水管布置结构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张紧部连接,所述固定组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穿设空间内并与所述小循环水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循环水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片、抱箍及连接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抱箍的连接筋,所述连接片贴合于所述张紧部的顶面设置,所述抱箍设置于所述穿设空间内并套设于所述小循环水管的外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循环水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缸体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水泵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循环水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对地面的开设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对地面的开设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小循环水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循环水管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及第三段,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三段的一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段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三段,且所述第二段设置于所述穿设空间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循环水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相对于地面朝向靠近所述张紧部方向倾斜向上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循环水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所述第一分段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分段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分段与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一分段沿所述缸体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分段沿垂直于所述缸体的轴向方向延伸。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循环水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沿竖直方向延伸。10.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节温器、大循环水管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小循环水管布置结构,所述节温器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出水口及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导通或截止,所述大循环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所述大循环水管的另一端与散热器连通,且所述大循环水管从所述小循环水管的上方穿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及小循环水管布置结构,根据不同的温度使得节温器关闭或开启,从而分别使得小循环水管或大循环水管与第二冷却流道导通,满足不同的工况使用需求。同时,使得小循环水管穿过穿设空间,便于对小循环水管进行布置而避免发生干涉,能够对空间进行充分的利用,结构紧凑。另外,利用固定组件对小循环水管进行固定及约束,使得小循环水管能够沿预设的轨迹穿过穿设空间,避免小循环水管与其他附属部件发生接触,也避免小循环水管随意发生移动或摆动,防止小循环水管与其他附属部件接触而发生磨损。部件接触而发生磨损。部件接触而发生磨损。


技术研发人员:赵向阳 林健明 杜小平 李建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30
技术公布日:2022/3/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