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正畸用自锁托槽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13:10: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正畸用自锁托槽。


背景技术:

2.正畸托槽是指在正畸治疗中,用一种专用的黏结剂固定在牙齿表面的一种金属或陶瓷等材料制成的装置,用于容纳和固定正畸丝传递矫治力到牙齿从而达到牙齿矫正的目的,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诊来更换或调整正畸丝的直径规格及形态来达到矫正的目标。目前市面上牙齿固定正畸使用的托槽有普通托槽和自锁托槽两种方式,普通托槽则用结扎丝固定正畸丝与普通托槽上,复诊时需要拆结扎丝后方可取出正畸丝,经调整或更换后正畸丝又需要结扎固定正畸托槽上,有时还因结扎过紧摩擦力等问题导致牙齿移动缓慢等问题。
3.自锁托槽在复诊时只需要专用工具打开锁片取出调整更换正畸丝后可快速安装在托槽内避免了反复结扎及结扎力等问题。自锁托槽与普通的托槽相比,操作简单便捷佩带起来更加的安全自锁托槽不需要扎丝结扎避免了结扎力不易控制摩擦力等问题,使得牙齿矫正速度比普通托槽要快,同时减少复诊时椅旁操作时间延长复诊周期缩短治疗时间。
4.现有的自锁托槽所使用的自锁结构较为复杂,有旋转卡扣的有锁紧卡扣的等一系列锁紧固定结构,与普通托槽比虽然使用方便,但在具体操作时需要使用一些特制工具,亦或者需要如螺栓等小零部件相互配合才能实现,而目前使用最常见的自锁托槽是滑扣式结构,因设计结构锁片在托槽中间导致了锁片宽度受到限制。
5.正畸钢丝在托槽内移动旋转排齐牙时正畸丝所受到锁片压紧力限制在托槽体上后传达的牙齿,由于锁片只在托槽中间位置受宽度限制受力,使得正畸钢丝在旋转时接触的受力点宽度难以达到移动扭转排齐牙齿,平时使用时为了增加牙齿移动旋转向控制力不得不使用普通托槽方法结扎丝结扎来解决受力点宽度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正畸用自锁托槽。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正畸用自锁托槽,包括:
8.基部;
9.盖部;
10.所述基部用以粘结至牙齿表面,所述基部包括用以接收正畸弓丝的接收槽,所述接收槽延伸并包括底壁;
11.所述盖部包括前缘壁,所述前缘壁包括中间部和位于中间部两侧的侧边部,所述盖部可滑动地连接所述基部以在一前缘壁位于底壁上方的关闭状态和一前缘壁错开底壁上方的打开状态之间滑动,其中,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前缘壁的侧边部对应于底壁沿延伸方向的两端,所述前缘壁的中间部对应于底壁中间部位。
12.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导柱,所述弹性导柱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基部,所
述盖部包括用以接收弹性导柱的第二端的嵌合滑槽,所述弹性导柱能滑动在所述嵌合滑槽上,所述嵌合滑槽包括一径缩段,当所述盖部从打开状态滑动至关闭状态时,所述嵌合滑槽相对所述弹性导柱的第二端滑动以使弹性导柱的第二端被对应夹抵在所述径缩段上以限制所述盖部的滑动。
13.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嵌合滑槽还包括一对应于打开状态的接收孔,所述径缩段的横向尺寸小于所述接收孔的径向尺寸。
14.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基部包括两个平行间隔布置并延伸的导向凸条,所述盖部包括两个对应滑动在所述导向凸条上的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滑动在导向凸条上以使所述盖部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滑动。
15.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两个导向凸条包括相背向凸起的凸部,两个导向滑槽包括相背向凹进的凹部,所述凹部的形状贴合滑动在所述凸部上;所述凸部和凹部靠近所述前缘壁的侧边部布置。
16.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基部包括两个平行间隔布置并延伸的导向凸条,所述盖部包括两个对应滑动在所述导向凸条上的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滑动在导向凸条上以使所述盖部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滑动;所述弹性导柱的第一端布置在两个导向凸条之间,所述嵌合滑槽布置在两个导向滑槽之间。
17.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基部还包括位于两个导向凸条之间延伸槽部;所述盖部还包括延伸凸块,延伸凸块界定出前缘壁的中间部;所述延伸凸块位于两个导向滑槽之间,所述延伸凸块对应滑动在延伸槽部上。
18.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槽的横截面呈方形。
19.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导柱是镍钛空心管。
20.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基部包括托槽体和连接所述托槽体的粘结底板,所述粘结底板用以粘结至牙齿表面,所述托槽体包括所述接收槽,所述盖部滑动在所述托槽体上。
2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2.正畸用自锁托槽包括基部和盖部;所述基部用以粘结至牙齿表面,所述基部包括用以接收正畸弓丝的接收槽,所述接收槽延伸并包括底壁;所述盖部包括前缘壁,所述前缘壁包括中间部和位于中间部两侧的侧边部,所述盖部可滑动地连接所述基部以在一前缘壁位于底壁上方的关闭状态和一前缘壁错开底壁上方的打开状态之间滑动,其中,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前缘壁的侧边部对应于底壁沿延伸方向的两端,所述前缘壁的中间部对应于底壁中间部位。正畸弓丝在在旋转时接触的受力点宽度足以达到移动扭转排齐牙齿的作用,无需额外的结扎丝结扎来解决受力点宽度问题。
23.两个导向凸条包括相背向凸起的凸部,两个导向滑槽包括相背向凹进的凹部,所述凹部的形状贴合滑动在所述凸部上;所述凸部和凹部靠近所述前缘壁的侧边部布置。在所述盖部处于关闭状态时可以更牢靠,以增强所述前缘壁的侧边部在关闭状态下的稳固性,不易晃动。
24.所述基部包括两个平行间隔布置并延伸的导向凸条,所述盖部包括两个对应滑动在所述导向凸条上的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滑动在导向凸条上以使所述盖部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滑动;所述弹性导柱的第一端布置在两个导向凸条之间,所述嵌合滑槽布
置在两个导向滑槽之间。所述弹性导柱的第一端布置在两个导向凸条之间,可使得盖部滑动时的受力合理,所述嵌合滑槽布置在两个导向滑槽之间,两个导向滑槽可以对嵌合滑槽和弹性导柱之间的滑动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正畸用自锁托槽的盖部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正畸用自锁托槽的盖部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正畸用自锁托槽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正畸用自锁托槽的盖部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显示出弹性导柱与径缩段连接;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正畸用自锁托槽的基部的立体示意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正畸用自锁托槽的盖部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32.在下文中被用于描述附图的某些方向性术语,例如“内”、“外”、“上方”、“下方”和其它方向性术语,将被理解为具有其正常含义并且指正常看附图时所涉及的那些方向。除另有指明,本说明书所述方向性术语基本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常规方向。
33.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一个”、“第二”、“第二个”及其类似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重要性,而是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其它部件进行区分。
34.参阅图1-图6,一种正畸用自锁托槽,所述正畸用自锁托槽包括基部1和盖部2。所述基部1用以粘接至牙齿表面,所述基部1包括托槽体11和粘结底板12,所述粘结底板12包括一粘结表面,所述粘结表面用以涂有粘接胶水并粘接至牙齿表面,所述托槽体11连接所述粘结底板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槽体11与所述粘结底板12一体成型设置,而在一些简单替换中,也可以直接使用托槽体11粘接至牙齿表面。
35.所述托槽体11包括托槽头部111和延伸并连接至托槽头部111和粘结底板12的托槽支部112,参阅图4,所述托槽支部112的横向尺寸小于托槽头部111的横向尺寸以在托槽头部111和粘结底板12之间界定出边槽113,所述边槽113用以挂接弹性圈。
36.所述托槽体11还包括用以接收正畸弓丝的接收槽114,所述接收槽114延伸在所述托槽头部11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槽114包括底壁1141和两个连接在底壁1141的侧壁1142,所述侧壁1142与底壁1141垂直以使接收槽114的横截面呈方形。在实际使用中,所述接收槽114沿近中-远中的方向延伸布置。所述托槽头部111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接收槽114两侧的第一头部1112和第二头部1111。
37.所述盖部2包括前缘壁221,所述前缘壁221包括中间部2212和位于中间部2212两侧的侧边部2211,所述盖部2可滑动地连接所述基部1以在一前缘壁221位于底壁1141上方的关闭状态和一前缘壁221错开底壁1141上方的打开状态之间滑动,其中,当处于关闭状态
时,所述前缘壁221的侧边部2211对应于底壁1141沿延伸方向的两端,所述前缘壁221的中间部2212对应于底壁1141中间部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部2滑动布置在所述第二头部1111上,所述盖部2包括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头部1111的盖主体21和连接所述盖主体21的盖悬部22,所述盖悬部22朝下的一侧界定出所述前缘壁221,所述前缘壁221位于所述底壁1141上方时,所述接收槽114与前缘壁221界定出一用以供正畸弓丝穿过的通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是方形的。具体的,所述前缘壁221的中间部2212和侧边部2211间隔布置,所述侧边部2211包括第一侧平面2213和第二侧平面2214,所述中间部2212是中间平面2215,所述第一侧平面2213和第二侧平面2214分别位于中间部2212沿接收槽114的延伸方向间隔的两侧。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侧平面2213和第二侧平面2214分别对应于底壁1141沿延伸方向的两端,正畸弓丝被中间平面2215、第一侧平面2213和第二侧平面2214三处平面固定,因此,正畸弓丝在在旋转时接触的受力点宽度足以达到移动扭转排齐牙齿的作用,无需额外的结扎丝结扎来解决受力点宽度问题。
38.所述正畸用自锁托槽还包括弹性导柱3,所述弹性导柱的第一端31连接所述基部1,所述盖部2包括用以接收弹性导柱的第二端32的嵌合滑槽23,所述弹性导柱3能滑动在所述嵌合滑槽23上,所述嵌合滑槽23包括一径缩段231,当所述盖部2从打开状态滑动至关闭状态时,所述嵌合滑槽23相对所述弹性导柱的第二端32滑动以使弹性导柱的第二端32被对应夹抵在所述径缩段231上以限制所述盖部2的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头部1111包括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导柱的第一端31的固定孔1113,所述弹性导柱的第一端31固定于所述固定孔1113内。
39.所述嵌合滑槽23还包括一对应于打开状态的接收孔232,所述径缩段231的横向尺寸小于所述接收孔232的径向尺寸。所述径缩段231的一端连接所述接收孔232,另一端沿着所述盖部2的滑动方向延伸。参阅图1,此时所述弹性导柱的第二端32对应于所述接收孔232,此时所述盖悬部22完全离开所述接收槽114的上方。参阅图2结合图4,所述盖部2受到外力推动而滑动,此时所述弹性导柱的第二端32离开所述接收孔232并被挤入所述径缩段231中,所述盖部2受外力直至所述盖悬部22位于所述接收槽114的上方,所述前缘壁221位于所述接收槽114的上方,此时,所述盖部2处于关闭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导柱3是受到径缩段231挤压时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结构,所述弹性导柱3是镍钛空心管。
40.在本实施例中,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盖部2与所述第一头部1112对接,所述第一头部1112对接所述盖部2的一侧还包括开槽1116。在需要打开所述盖部2时,可以通过工具伸入开槽1116中以推动所述盖部2。
41.所述基部1包括两个平行间隔布置并延伸的导向凸条13,所述盖部2包括两个对应滑动在所述导向凸条13上的导向滑槽24,所述导向滑槽24滑动在导向凸条13上以使所述盖部2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头部1111包括所述导向凸条13,所述第二头部1111包括滑动抵接平面1114和连接在所述滑动抵接平面1114的导向平台1115,两个导向凸条13分布在所述导向平台1115的两侧边;所述盖主体21包括滑动抵接在所述滑动抵接平面1114的滑动适配平面211,所述盖主体21还包括对应开设在所述滑动适配平面211上的导向收纳空间212,所述导向收纳空间212用以接收所述导向平台1115,两个导向滑槽24分布在所述导向收纳空间212的两侧。
42.所述导向凸条13包括连接于所述导向平台1115的导向主体部131和连接所述导向
主体部131的凸部132,两个导向凸条13的凸部132相背向凸起,也即,两个凸部132分别朝向接收槽114沿延伸方向的两端凸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凸条1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接收槽114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凸部132的凸起方向与所述接收槽114的延伸方向平行。两个导向滑槽24包括相背向凹进的凹部241,也即,两个凹部241分别朝向接收槽114沿延伸方向的两端凹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滑槽2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接收槽114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凹部241的凹进方向与所述接收槽114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凹部241的形状贴合滑动在所述凸部132上,其可以保证所述盖主体21滑动在所述第一头部1112时不会发生左右晃动。所述凸部132和凹部241靠近所述前缘壁221的侧边部2211设置,因此,在所述盖部2处于关闭状态时可以更牢靠,以增强所述前缘壁221的侧边部2211在关闭状态下的稳固性,不易晃动。
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导柱3的第一端31布置在两个导向凸条13之间,所述嵌合滑槽23布置在两个导向滑槽24之间。所述固定孔1113开设与所述导向平台1115上并位于两个导向凸条13之间,所述嵌合滑槽23位于导向收纳空间212的顶壁上并位于两个导向滑槽24之间。
44.所述基部1还包括位于两个导向凸条13之间延伸槽部14,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导向主体部131之间相间隔以界定出所述延伸槽部14。所述盖部2还包括延伸凸块25,延伸凸块25界定出前缘壁221的中间部2212,所述延伸凸块25布置于所述导向收纳空间212的顶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嵌合滑槽23布置在所述延伸凸块25上。所述延伸凸块25位于两个导向滑槽24之间以使导向主体部131对应滑动,所述延伸凸块25对应滑动在延伸槽部14上,所述盖部2的滑动更加稳固。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