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方便检修的防堵塞型蝶阀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12:46: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蝶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检修的防堵塞型蝶阀。


背景技术:

2.蝶阀又叫翻板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可用于低压管道介质的开关控制,蝶阀通过圆盘形关闭件围绕阀轴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的一种阀。
3.现有的防堵塞型蝶阀在安装时主要通过螺栓与两端的管道进行连接,工作人员需要将两端大量的螺栓全部锁紧,而检修时需要将蝶阀进行拆装,导致对蝶阀进行检修时非常的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检修的防堵塞型蝶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防堵塞型蝶阀不便于拆装检修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检修的防堵塞型蝶阀,包括蝶阀主体:
6.管道,其设置于所述蝶阀主体的右端;
7.驱动套,其分别轴承连接于所述蝶阀主体的左右两端;
8.固定座,其固定连接于所述蝶阀主体的前侧左右两端;
9.蜗杆,其设置于所述驱动套的前侧,所述蜗杆的上下两端均与所述固定座构成轴承连接结构;
10.活动环,其均螺纹连接于所述驱动套的外侧;
11.导向套,其以圆周形式均匀分布于所述活动环的外侧;
12.导向杆,其以圆周形式均匀分布于所述活动环的外侧,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均与所述蝶阀主体的外侧构成固定连接结构,且所述导向杆均与所述导向套构成滑动连接结构;
13.连接组件,其以圆周形式均匀分布于所述活动环的外侧;
14.拉钩,其以圆周形式均匀分布于所述活动环的外侧,所述拉钩的端头均与所述连接组件相连接。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蝶阀主体与管道的快速对接,同时对接后拉钩自动合拢,然后通过拉钩将蝶阀主体与管道紧紧固定在一起,通过双重自锁机构防止松脱。
16.优选的,所述驱动套包括有:
17.转套,其分别轴承连接于所述蝶阀主体的左右两端;
18.蜗轮,其均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套的内端。
19.优选的,所述转套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且所述蜗轮的前侧与所述蜗杆相啮合,并且所述蜗杆的上端设置有六棱柱形螺帽。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转套与活动环的螺纹连接结构使得转套转动时驱动活动环进行直线运动,通过蜗杆上的螺帽便于工作人员使用扳手进行转动。
21.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
22.连接座,其以圆周形式均匀分布于所述活动环的外侧,所述连接座均与所述活动环构成固定连接结构;
23.转轴,其两端均与所述连接座构成轴承连接结构,所述转轴与所述拉钩的端头构成键连接结构;
24.扭簧,其嵌套设置于所述转轴的端头。
25.优选的,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转轴构成固定连接结构,且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环构成固定连接结构。
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扭簧与转轴的配合使得拉钩始终保持一个向内收缩靠拢的趋势,使得蝶阀主体在与管道对接后拉钩可以全部自动向中间靠拢,保持与管道端头的配合。
27.优选的,所述拉钩的端头为斜面结构,且所述拉钩的结构形状与所述管道的端头相配合。
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拉钩端头的斜面结构使得蝶阀主体在与管道对接时可以自动将拉钩撑开,通过拉钩与管道端头的配合来将管道与蝶阀主体紧紧拉合在一起。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方便检修的防堵塞型蝶阀能便于简单快捷的对蝶阀进行安装和拆卸工作,避免了工作人员安装大量的螺栓,提高了检修时的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0.通过转动蜗杆带动驱动套转动,通过驱动套与活动环的配合带动活动环运动,然后活动环拉动拉钩,从而将蝶阀主体与管道紧紧的固定在一起,大大简化了蝶阀主体与管道连接时的操作步骤,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更加快速轻松的对其进行拆装和检修,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x-x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35.图中:1、蝶阀主体;2、管道;3、驱动套;301、转套;302、蜗轮;4、固定座;5、蜗杆;6、活动环;7、导向套;8、导向杆;9、连接组件;901、连接座;902、转轴;903、扭簧;10、拉钩。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检修的防堵塞型蝶阀,包括蝶阀主体1:
38.管道2,其设置于蝶阀主体1的右端;
39.驱动套3,其分别轴承连接于蝶阀主体1的左右两端;驱动套3包括有:转套301,其分别轴承连接于蝶阀主体1的左右两端;蜗轮302,其均固定连接于转套301的内端;转套301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且蜗轮302的前侧与蜗杆5相啮合,并且蜗杆5的上端设置有六棱柱形螺帽,将蝶阀主体1与管道2对接后,使用扳手转动蜗杆5,蜗杆5通过与蜗轮302的配合带动转套301转动。
40.固定座4,其固定连接于蝶阀主体1的前侧左右两端;
41.蜗杆5,其设置于驱动套3的前侧,蜗杆5的上下两端均与固定座4构成轴承连接结构;
42.活动环6,其均螺纹连接于驱动套3的外侧;
43.导向套7,其以圆周形式均匀分布于活动环6的外侧;
44.导向杆8,其以圆周形式均匀分布于活动环6的外侧,导向杆8的两端均与蝶阀主体1的外侧构成固定连接结构,且导向杆8均与导向套7构成滑动连接结构,转套301转动时通过与活动环6的螺纹连接结构带动活动环6运动,由于导向套7与导向杆8的配合限制了活动环6的自转,使得活动环6进行直线运动;
45.连接组件9,其以圆周形式均匀分布于活动环6的外侧;连接组件9包括有:连接座901,其以圆周形式均匀分布于活动环6的外侧,连接座901均与活动环6构成固定连接结构;转轴902,其两端均与连接座901构成轴承连接结构,转轴902与拉钩10的端头构成键连接结构;扭簧903,其嵌套设置于转轴902的端头;扭簧903的一端与转轴902构成固定连接结构,且扭簧903的另一端与活动环6构成固定连接结构。
46.拉钩10,其以圆周形式均匀分布于活动环6的外侧,拉钩10的端头均与连接组件9相连接;拉钩10的端头为斜面结构,且拉钩10的结构形状与管道2的端头相配合,当活动环6直线运动时,通过拉钩10将管道2与蝶阀主体1之间互相拉紧,然后通过蜗轮302与蜗杆5的自锁和转套301与活动环6的螺纹自锁,防止管道2与蝶阀主体1松脱,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4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