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带有两个袋子的储存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10:55: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在飞行器中安全地存放物品、例如电子设备。尤其,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储存这样的物品的、带有两个袋子的储存系统。


背景技术:

2.在飞行器中,尤其在运输用飞行器或乘用飞行器中需要安全地存放物品、如电子设备。这一方面需要保护物品以防周围环境影响,然而另一方面还需要保护周围环境以防这样的物品的可能产生的干扰。例如用电池的电子设备可能形成热并且在少见的情况下甚至引起火,因而在某些情况下释放出燃烧产物、例如碳烟颗粒。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储存物品时的操作安全性。
4.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实现。示例性实施方式由从属权利要求和以下说明书得出。
5.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给出一种带有第一袋子和第二袋子的储存系统。第一袋子被实施成用于接纳诸如电子设备或发送模块等物品。第二袋子被实施成用于接纳第一袋子。因此,第一袋子还可以被称为内部的袋子,并且第二袋子还可以被称为外部的袋子。为了使第一袋子可以被第二袋子接纳,第二袋子的尺寸可以大于第一袋子的尺寸。即,当第一袋子被接纳在第二袋子中时,也就是说当第一袋子被放入第二袋子中时,第一袋子至少部分地被第二袋子包围。第一袋子具有第一织物层以及隔离层,该隔离层邻接该第一织物层并且被实施成用于束缚燃烧时产生的物质。第二袋子是可封闭的,其方式为在第二袋子被封闭的状态下留有用于导出热能的开口。
6.借助带有两个袋子的储存系统的这样的配置可以实现:在布置在第一袋子中的电子设备可能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将在此产生的机械效应或热效应有针对性地引出至这两个袋子的结构中,从而使得可以避免或控制在周围环境中由于这样的机械效应或热效应而引起的危险。由于袋子设计和材料特性,例如可以至少部分地由袋子材料来吸收逸出的燃烧气体并且此外通过两个袋子的解决方案可能产生的火焰保持在袋子的内部并且无法向外逸出。
7.因此,第一(内部的)袋子的主要作用是对周围环境隔离在电子元件故障时产生的热形成。第二(外部的)袋子的主要作用是拦截可能的碎片,从而使这些碎片无法到达周围环境中。第二袋子的主要作用还在于,受控地将可能产生的气体导入周围环境中,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控制热气体从第二袋子的逸出。这可以通过对在第二袋子中所设的用于导出热能的开口进行特定定位来进行。应注意的是,尤其在燃烧或爆炸时可能产生较大的气体体积,其可以有针对性地从内部的袋子并且经过在第二袋子中专门设置的开口被导出。尽管如此,可以提出的是:在较短时间内产生的气体体积的至少一部分还可以经过袋子的侧壁逸出。
8.第一袋子的形式可以是囊袋或口袋等。在此,第一袋子例如可以具有四个闭合的侧壁、闭合的底部以及呈较大的开口(该较大的开口由四个侧壁构成)的形式的进入区域。第一袋子的侧壁和底部不一定具有位于其间的边缘,而是可以连续地过渡到彼此之中。这在附图说明中还可以更清楚地看出。
9.经由第一袋子的进入区域,可以将电子设备放入第一袋子中。在本发明的示例中,将用电池的发送模块放入第一袋子中。发送模块例如是所谓的elt(emergency locator transmitter,紧急定位发射器)并且借助于例如不可再充电的锂电池来运行。在发送模块运行时可能形成热,其中当发送模块被放入第一袋子中时,最热的部位通常在第一袋子的底部上方约10cm处。热能可以借助于适当的袋子设计和材料选择(下文中还将更详细地阐述)有针对性地被拦截和/或导出。
10.在将电子设备放入第一袋子中之后,可以将第一袋子放入第二袋子中。可以实现的是,第二袋子具有与第一袋子相同或至少相似的结构特性。即,第二袋子的形式同样可以是囊袋或口袋等。在此,第二袋子例如也可以具有四个闭合的侧壁、闭合的底部以及呈较大开口(其由四个侧壁构成)的形式的进入区域。第二袋子的侧壁和底部不一定具有位于其间的边缘,而是可以连续地过渡到彼此之中。这同样在附图说明中还可以更清楚地看出。
11.为了阻止由于位于第一袋子的内部的电子设备而形成热,隔离层具有特定的厚度,例如约10mm。隔离层可以贯通地延伸过第一袋子的底部和所有壁,以便对周围环境屏蔽在第一袋子中形成的热量。隔离层的结构还被实施成用于拦截或束缚在燃烧或爆炸时产生的颗粒、例如碳烟颗粒。换言之,隔离层例如具有纤维织物,这样的颗粒可以落入该纤维织物中。
12.第一织物层邻接隔离层并且具有耐热材料,因为当电子设备被放入第一袋子中时,该第一织物层几乎直接与电子设备相接触。
13.储存系统优选可以被用于航空飞行中,例如用于在常用飞行器和/或运输用飞行器中储存电子设备。然而不排除其他的应用领域,例如在水上交通工具或其他交通工具中。
14.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第一袋子具有第二织物层,该第二织物层与第一织物层一起包围隔离层。
15.在第一袋子的截面上,隔离层可以布置在第一织物层与第二织物层之间。通过设置另外的织物层,可以提供更好的结构特性,以便可能在电子设备毁坏的情况下拦截动能较高的碎片或使其保持在第一袋子的内部。这两个织物层可以连续地过渡到彼此之中,从而使得在第一袋子的整个结构中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完全包围隔离层。
16.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具有硅酸盐织物和/或隔离层具有玻璃纤维层。
17.在此,硅酸盐织物提供耐热特性并且确保第一袋子的机械稳定性,尤其是针对须拦截动能较高的碎片的情况。由此可以避免四处乱飞的碎片从第一袋子出来。尤其,第一织物层的硅酸盐织物可以与可能变热了的电子设备直接接触,而不影响第一织物层的机械稳定性。
18.隔离层具有玻璃纤维、例如玻璃纤维织物等,以便由此确保有利的隔离特性,从而可以对周围环境屏蔽在第一袋子的内部产生的热能。此外,玻璃纤维层提供如下优点:在燃烧时产生的燃烧产物、例如碳烟颗粒可以被束缚或捕获在该玻璃纤维层中。由此防止这样
的燃烧产物到达周围环境中。
19.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第一袋子具有进入区域以便将电子设备放入第一袋子中,其中在第一袋子的进入区域中设有闭锁机构,该闭锁机构被实施成用于将电子设备保持在第一袋子中。
20.闭锁机构可以具有搭扣,例如所谓的这允许简单地将电子设备存放在第一袋子内,从而使该电子设备无法从袋子掉出。可以实现的是,第一袋子的进入区域大部分保持开放,因为搭扣仅遮住进去区域的面积的较小部分。即,在此,经由第一袋子的进入区域可以有针对性地将气体从第一袋子的内部输出至第二袋子的内部。
21.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第二袋子同样具有第一织物层和隔离层,其中第二袋子的隔离层邻接第二袋子的第一织物层并且被实施成用于束缚燃烧时产生的物质。
22.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第二袋子还具有第二织物层,第二袋子的第二织物层与第二袋子的第一织物层一起包围第二袋子的隔离层。
23.第二袋子在隔离层的形状和/或相对于第二袋子的这两个织物层的布置方式方面的基本构造与第一袋子的相对应。因此在此不再重复对应的特征。
24.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袋子的第一织物层和第二袋子的第二织物层具有硅酸盐织物。替代性地或附加地,第二袋子的隔离层具有玻璃纤维层。
25.在此,硅酸盐织物也提供耐热特性并且确保第二袋子的机械稳定性,例如针对以下未必发生的情况:碎片从第一袋子出来并且接着须被第二袋子拦截。由此可以避免四处乱飞的碎片从第二袋子出来。
26.第二袋子的隔离层进而具有玻璃纤维、例如玻璃纤维织物等,以确保有利的隔离特性。由此可以提供一种双重隔离,即:一方面是藉由第一袋子的隔离层,且另一方面是藉由第二袋子的隔离层。通过储存系统的这种构造可以进一步减小被输出至周围环境中的热能(该热能由电子设备或电子设备的故障或毁坏发出)。在此还可以将碳烟颗粒等束缚或捕获在第二袋子的玻璃纤维层中。
27.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第二袋子具有进入区域,其中第二袋子在第二袋子的进入区域中具有用于封闭第二袋子的闭锁机构。闭锁机构被设计成使得始终(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留有用于导出热能的开口,以防完全封闭第二袋子。
28.第二袋子的进入区域例如是以较大的开口的形式设计的,经由该较大的开口可以将第一袋子连同位于其中的电子设备放入第二袋子中。第二袋子的闭锁机构还被设计成使得第二袋子的进入区域虽然可以大体上或大部分被封闭,但是始终留有较小的开口,该开口允许使气体由针对性地经过该开口离开。即,该开口尤其不是指袋子的织物或材料中的孔,而是由闭锁机构限定而预先设定的开口,该开口在其大小方面是可调节的。
29.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第二袋子的闭锁机构在第二袋子的进入区域的第一端与第二袋子的进入区域的第二端之间延伸,其中所保留的用于导出热能的开口布置在第二袋子的进入区域的第一端处。
30.第二袋子的闭锁机构例如沿第二袋子的三个侧壁延伸或者是沿袋子的三个侧壁环绕地设计的。在封闭第二袋子的闭锁机构时,袋子的对置的两个侧壁朝向彼此移动,从而使得这两个侧壁在第二袋子被封闭的情况下经由闭锁机构彼此相连接。这在以下附图说明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
31.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闭锁机构是拉链,该拉链具有唯一的、连贯的齿排,该齿排至少部分环绕地布置在第二袋子的进入区域处。
32.即,在封闭第二袋子时使拉链沿着朝向第二袋子的进入区域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其中在进入区域的第一端的区域中拉链的齿排是环绕地设计的,从而使得第二袋子的拉链在这个部位不会被完全封闭。在第二袋子上还可以设有另外的闭锁机构,例如呈搭扣的形式。在此还可以设有所谓的搭扣可以将第二袋子进一步收紧,其中当第二袋子的搭扣被合上时,搭扣沿拉链延伸。
附图说明
33.图1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袋子的立体视图。
34.图2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袋子的立体视图。
35.图3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袋子的立体视图,其中向该第一袋子中放入了电子设备。
36.图4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袋子的立体视图,该第二袋子被实施成用于接纳图3中示出的第一袋子。
37.图5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袋子和第二袋子的立体视图。
38.图6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带有第一袋子和第二袋子的储存系统的立体视图。
39.图7示出在闭合状态下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袋子的立体视图。
40.图8示出在闭合状态下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袋子的闭锁机构留有开口的细节视图。
41.图9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收紧后的储存系统的立体视图。
42.图10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袋子和第二袋子的截面的示意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3.图中的展示是示意性的并且不是按比例的。
44.如果在以下的附图说明中在不同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则它们指代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但是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也可以由不同的附图标记来指代。
45.图1示出用于接纳在此未展示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内)袋子10的立体视图。图2示出用于接纳图1所示的第一袋子10的第二袋子20。当第一袋子10被接纳在第二袋子20中时,更确切地说当第一袋子10被放入第二袋子20中时,第一袋子10至少部分地被第二袋子20包围,如图6所示。这两个袋子10、20一起构成用于储存物品、优选诸如发送模块等电子设备的储存系统。
46.第一袋子10具有第一织物层11,该第一织物层铺衬第一袋子10的内侧,如图1所示。在图1中还可以看到材料层40a,该材料层形成第一袋子10的外侧。材料层40a可以是蓝色,尤其是龙胆蓝色。
47.第一袋子10可以具有四个侧壁15a、15b、15c、15d以及闭合的底部15e,其中在壁15a、15b、15c、15d之间不一定设有边缘,而是壁15a、15b、15c、15d连续地、更确切地说倒圆地过渡到彼此之中以及过渡到闭合的底部15e中。侧壁15a、15b、15c、15d限定进入区域14,经由该进入区域可以将未展示的电子设备放入第一袋子10中。第一袋子10还具有呈搭扣形
式的闭锁机构16,其中该搭扣具有施加在侧壁15b上和施加在对置的壁15d上的搭扣带,该搭扣带可以经由进入区域14被搭扣上。
48.图2中展示的第二袋子20的设计可以与第一袋子10的设计相似。第二袋子可以具有四个侧壁、闭合的底部以及进入区域24,经由该进入区域可以将第一袋子10放入第二袋子20中。第二袋子20同样具有闭锁机构26,该闭锁机构是以拉链的形式实施的,该拉链在进入区域24的第一端24a与第二端24b之间延伸。在此,唯一的拉链齿排26a围绕进入区域24、环绕地沿第二袋子20的彼此邻接的至少三个侧壁延伸,从而使得在从第二端24b开始向第一端24a拉上拉链时始终留有开口25,如图8所示。经过开口25,气体以及尤其还有热能可以从第一袋子10以及还有第二袋子20的内部被导出。由于开口25(如从图2与图8的组合可看到的)位于第二袋子20的闭锁机构26的第一端24a处,因此流出的气体已经在第二袋子20内经过了一段路程,由此已经将经过开口25流出的气体冷却到对储存系统的周围环境的要求而言可接受的、预先设定的温度。
49.第二袋子20同样具有第一织物层21,该第一织物层在第二袋子20的内部铺衬侧壁和底部。第二袋子20还具有图2在未展示的隔离层,该隔离层邻接第二袋子20的第一织物层21并且被实施成用于束缚或截获燃烧时产生的物质。在图2中还可以看到材料层40b,该材料层形成第二袋子20的外侧。材料层40b可以与第一袋子10一样是蓝色,尤其是龙胆蓝色。
50.第二袋子20还具有呈搭扣形式的第二闭锁机构27,当第一袋子10连同电子设备被放入第二袋子20中时,借助该闭锁机构能够(如图9所示)收紧第二袋子20。
51.图3示出第一袋子10及被接纳在其中的电子设备30,在所展示的示例中该电子设备是发送模块30(所谓的elt,emergency locator transmitter)。第一袋子10的尺寸与发送模块30的尺寸相协调,从而使得在放入后的状态下发送模块30可以与第一袋子10的耐热的第一织物层11相接触。在图3中同样展示的进入区域14中可以实现将发送模块30放入第一袋子10中。闭锁机构16(即,第一袋子10的搭扣)在发送模块30经由进入区域14被放入第一袋子10中之后被搭扣上,从而使得发送模块30可以保持或固定在第一袋子10内。
52.图4示出第二袋子20,将图3所示的第一袋子10连同发送模块30放入该第二袋子中。在此,将第一袋子10连同发送模块30经由进入区域24放入第二袋子20中,从而接着可以借助于闭锁机构26(即,通过从进入区域24的第二端24b向第一端24a拉动拉链)来封闭第二袋子20。进而接着可以将搭扣27搭扣上,以收紧第二袋子20并由此收紧储存系统。
53.图5在右侧示出第一袋子10并且在左侧示出第二袋子20,其中发送模块30已经被放入第一袋子10中。图5所示的箭头展示了:经由第二袋子20的进入区域24将第一袋子10连同位于其中的发送模块30放入第二袋子20中。
54.这两个袋子10、20一起构成储存系统1,如图6所示。在那可以看到如下状态,即:发送模块30被放入第一袋子10中且第一袋子10被放入第二袋子20中。在此,发送模块30的保持带31保持露出,其方式为该保持带从第一袋子10的进入区域14和第二袋子20的进入区域24伸出。
55.图7示出借助于闭锁机构26封闭第二袋子20之后的储存系统1。例如,第二袋子20的高度h大于200mm,宽度b大于150mm,厚度t大于100mm。在一个示例中,第二袋子的高度h为大约210mm,宽度b为大约165mm,厚度t为大约120mm。
56.图8示出在几乎封闭的状态下第二袋子20的闭锁机构26的细节视图,其中闭锁机
构26被设计成使得第二袋子20不被完全封闭,即,留有开口25。如图8可看到的,这将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即:将进入区域24的第一端24a处的拉链齿排设计成使得拉链自身无法被完全拉上。于是,气体、例如燃烧气体可以经过开口25从第二袋子20的内部流出。然而还可以提出的是:第一袋子和第二袋子10、20的侧壁以及底部被设计成至少部分透气的,从而使得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较大的气体体积的情况下确保从这两个袋子10、20的内部充分地导出气体。
57.图9示出呈收紧后的形式的储存系统1,其中第二闭锁机构27沿第二袋子20的被遮住的拉链被搭扣上。由此可以提供储存系统1的适合于操作的形式。
58.图10示出第一袋子10的侧壁和底部和/或第二袋子20的侧壁和底部的截面。
59.第一袋子10的壁具有第一织物层11,该第一织物层是由硅酸盐织物制成的。这样的硅酸盐织物是耐热的并且因此可以抵抗由邻接布置的、未展示的发送模块输出的热能。同样,由第一织物层11提供了很好的机械稳定性,这尤其阻挡可能毁坏了的发送模块的碎片。第一袋子10的壁同样具有隔离层13,该隔离层是由玻璃纤维物质、尤其玻璃纤维织物制成的。隔离层13提供了在第一袋子10中产生的热量相对于周围环境的热隔离。同样,在燃烧时在第一袋子10的内部产生的诸如碳烟颗粒等燃烧产物落入玻璃纤维织物中,从而使得这些燃烧产物不会或者仅以非常小的量逸出至周围环境中。此外,第一袋子10的壁还包括第二织物层12,该第二织物层与第一织物层11一起包围隔离层13。第二织物层12同样是由硅酸盐织物制成的并且具有与第一织物层11相同或至少相似的特性。第一袋子10的壁同样具有材料层40a。
60.第二袋子20的壁具有第一织物层21,该第一织物层是由硅酸盐织物制成的。这样的硅酸盐织物是耐热的并且因此可以抵抗由邻接布置的、未展示的发送模块输出的热能。同样,由第一织物层21提供了很好的机械稳定性,这尤其阻挡可能毁坏了的发送模块的碎片。第二袋子20的壁同样具有隔离层23,该隔离层是由玻璃纤维材料、尤其玻璃纤维织物制成的。隔离层23提供了在第二袋子20中产生的热量相对于周围环境的热隔离。同样,在燃烧时在第二袋子20的内部产生的诸如碳烟颗粒等燃烧产物落入玻璃纤维织物中,从而使得这些燃烧产物不会或者仅以非常小的量逸出至周围环境中。此外,第二袋子20的壁还包括第二织物层22,该第二织物层与第一织物层21一起包围隔离层23。第二织物层22同样是由硅酸盐织物制成的并且具有与第一织物层21相同或至少相似的特性。第二袋子20的壁同样具有材料层40b。
61.这两个袋子10、20的第一织物层11、21的厚度为大约1mm。这两个袋子10、20的第二织物层12、22的厚度为大约1.5mm。这两个袋子10、20的隔离层13、23的厚度为大约10mm。这两个袋子10、20的材料层40a、40b的厚度为大约1mm。
62.补充性地指出,“包括”并不排除其他的元件或步骤,并且“一个”或“一种”不排除多数。此外还可以指出,可以使用已经参照上述实施例之一描述的特征或步骤还有与上文描述的另外实施例的其他特征或步骤的组合。权利要求书中的附图标记不应被视为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