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平板膜的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10:44: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平板膜的生物反应器,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mbr膜-生物反应器为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之新型态废水处理系统。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主要利用沉浸于好氧生物池内之膜分离设备截留槽内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目前使用的膜生物反应器大都采用的是帘式中空纤维膜,由于其材料特性,其分离效果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平板膜的生物反应器,该生物反应器采用陶瓷平板膜作为分离介质,其化学稳定性较中空纤维膜更好,其分离效果好,污泥量小,污泥浓度高。
[0004]
本发明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平板膜的生物反应器,其包括膜池、泥斗和排泥口组成,所述泥斗连接在所述膜池的下端,所述排泥口连接在所述泥斗的下端,所述膜池内设有陶瓷平板膜组件,所述陶瓷平板膜组件的四周由两块侧壁和一块底壁组成,两块所述侧壁之间连接两块上卡板和两块下卡板,所述上卡板的下端和所述下卡板的上端均开有多个半圆形凹槽,膜片上端连接的膜出水管的前后两端卡在对应的凹槽内,每个所述膜出水管均通过对应的膜出水接口连接到对应的膜出水软管a,所述膜出水软管a连接到对应的中间管,所述中间管穿过所述膜池的池壁连接到对应的膜出水软管b,所述膜出水软管b通过对应的出水管接头连接到主出水管,所述主出水管位于所述膜池的外侧。
[0005]
所述膜出水软管b在所述主出水管上下间隔分布。
[0006]
所述主出水管的一侧连接总出水接口,另一侧连接反冲洗接口。
[0007]
所述两块所述侧壁之间连接两根连接杆,每根所述连接杆上均设有提块,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上卡板的上端。
[0008]
所述上卡板和所述下卡板均为可拆卸式结构。
[0009]
所述两块所述侧壁之间连接两块过滤网,所述膜片位于两块所述过滤网之间。
[0010]
所述膜池的内壁设有两块支撑块,所述陶瓷平板膜组件放置在所述支撑块上。
[0011]
所述膜池的下端连接支柱。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一种基于平板膜的生物反应器采用陶瓷平板膜作为分离介质,其化学稳定性较中空纤维膜更好,其分离效果好,污泥量小,污泥浓度高;2、本发明一种基于平板膜的生物反应器通过上下卡板固定膜片,膜片可进行单独更换,操作便捷;
3、本发明一种基于平板膜的生物反应器前后设有滤网,避免大块污染堵塞膜片。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平板膜的生物反应器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平板膜的生物反应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平板膜的生物反应器的陶瓷平板膜组件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平板膜的生物反应器的陶瓷平板膜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5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平板膜的生物反应器的膜出水管与主出水管连接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1为膜池,2为泥斗,3为排泥口,4为陶瓷平板膜组件,5为侧壁,6为底壁,7为上卡板,8为下卡板,9为膜片,10为膜出水管,11为膜出水接口,12为膜出水软管a,13为中间管,14为池壁,15为膜出水软管b,16为出水管接头,17为主出水管,18为总出水接口,19为反冲洗接口,20为连接杆,21为提块,22为过滤网,23为支撑块,24为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图1-5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0020]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0021]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发明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0022]
一种基于平板膜的生物反应器,其包括膜池1、泥斗2和排泥口3组成,泥斗2连接在膜池1的下端,排泥口3连接在泥斗2的下端,膜池1内设有陶瓷平板膜组件4,陶瓷平板膜组件4的四周由两块侧壁5和一块底壁6组成,两块侧壁5之间连接两块上卡板7和两块下卡板8,上卡板7的下端和下卡板8的上端均开有多个半圆形凹槽,膜片9上端连接的膜出水管10的前后两端卡在对应的凹槽内,每个膜出水管10均通过对应的膜出水接口11连接到对应的膜出水软管a12,膜出水软管a12连接到对应的中间管13,中间管13穿过膜池1的池壁14连接到对应的膜出水软管b15,膜出水软管b15通过对应的出水管接头16连接到主出水管17,主出水管17位于膜池1的外侧。
[0023]
膜出水软管b15在主出水管17上下间隔分布,主出水管17的一侧连接总出水接口18,另一侧连接反冲洗接口19,两块侧壁5之间连接两根连接杆20,每根连接杆20上均设有提块21,连接杆20位于上卡板7的上端,上卡板7和下卡板8均为可拆卸式结构,两块侧壁5之间连接两块过滤网22,膜片9位于两块过滤网22之间,膜池1的内壁设有两块支撑块23,陶瓷
平板膜组件4放置在支撑块23上,膜池1的下端连接支柱24。
[0024]
运行过程中,污水从总出水接口18接抽水泵,污水通过滤网22进入膜池1,膜池1里的污水进入膜片9,然后进入到对应的膜出水管10,膜出水管10里的水通过膜出水接口11进入对应的膜出水软管a12,膜出水软管a12里的水进入到中间管13,中间管13穿过膜池1的池壁14,中间管13里的水进入到膜出水软管b15,从膜出水软管b15出来的水通过对应的出水管接头16汇总到主出水管17,最后从总出水接口18排出,剩下的污泥进入到泥斗2,并从排泥口3排出,当需要反冲洗时,反冲洗水从反冲洗接口19进入到主出水管17,然后分别通过多个出水管接头16进入到对应的膜出水软管b15,从膜出水软管b15出来的水进入到中间管13,中间管13穿过膜池1的池壁14,从中间管13出来的水进入到膜出水软管a12,在从对应的膜出水接口11进入膜出水管10,然后对对应的膜片9进行反冲洗。
[0025]
尽管已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