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阻尼器的测试机构及测试机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04:26: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结构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阻尼器的测试机构及测试机。


背景技术:

2.对于阻尼器在设计研发过程中,都会通过慢落的测试,以确定产品的性能是否满足要求,达到辅助设计的目的。但是,现有的阻尼器慢落自动测试机存在以下问题:(1)设备共用性:设备单工位无法实现产品的左、右边共用慢落自动测试。(2)测试精度低:由于测试结构限制,产品的慢落测试时间通过比例缩放,给出最终测试结果。缩放的比例跟产品本身慢落时间的误差,测试出来的结果误差将被放大。(3)测试结果受影响因素较多:测试工位采用气动传动测试。受轴承阻尼,气动元件排气阻尼、传动结构摩擦阻尼等多因素影响测试结果。(4)更换产品测试调整工位问题:花较长的时间调整测试工位参数,换产品时间长。(5)测试工位结构耐用性:定期更换摆臂传动配件。设备长期使用,传动机构配件磨损影响整体测试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尼器的测试机构及测试机,旨在改善现有的阻尼器慢落自动测试机对于阻尼器的检测结果的精度较低,且检测的效率低下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阻尼器的测试机构,包括:
5.安装夹座,其包括定位座和朝向或远离所述定位座方向移动的夹持座;
6.芯轴,其转动设置在一固定座上,所述芯轴一端延伸贯穿所述定位座与所述夹持座相对设置,所述芯轴的轴身设置有测试盘和测试摆臂,所述测试摆臂用于在检测时带动所述芯轴转动;
7.编码器,其设置在所述芯轴上,且其用于与所述芯轴同步转动并记录所述测试摆臂在检测时的起始点和终点;及
8.控制器,其与所述编码器电连接,且其用于对所述编码器在起始点至终点之间所用的时长进行计时。
9.优选的,所述夹持座设置有朝向所述定位座方向的移动的气缸。
10.优选的,所述夹持座设置有单轴气缸以及容置所述夹持座的固定块的凹槽,所述单轴气缸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凹槽,且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单轴气缸的输出轴上。
11.优选的,所述定位座朝向所述夹持座的侧面上设置有到料传感器。
12.优选的,所述测试摆臂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芯轴上,所述测试摆臂上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用于在所述测试摆臂上滑动调节。
13.优选的,还包括对所述测试摆臂转动范围限位的开启限位座和闭合限位座,所述开启限位座的限位块所在水平高度高于所述闭合限位座的限位块所在水平高度。
14.优选的,所述测试盘位于所述测试摆臂和所述芯轴的另一端之间套设在所述芯轴上;所述测试盘包括可转动套设在所述芯轴上的拨盘、与所述拨盘层叠套设在所述芯轴上
的转盘以及带动所述拨盘转动的驱动单元,所述拨盘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转盘上设置有拨动销,所述拨动销一端位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限位孔的长度大于所述拨动销的宽度。
15.优选的,还包括上限传感器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芯轴两侧的两个下限传感器,所述上限传感器的水平位置高度高于所述下限传感器所在的水平位置,且所述上限传感器位于所述芯轴的正上方。
16.优选的,所述限位孔为90
°
的弧形孔,一所述上限传感器以及两个所述下限传感器位于所述弧形孔所在圆的圆弧上。
17.还提供一种阻尼器的测试机,包括如上述的阻尼器的测试机构。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将阻尼器安装在定位座和夹持座之间,进而将测试摆臂向上转动至测试的起始点,此时缓缓转动芯轴,通过编码器确认开始检测的起始点位置。开始检测后,摆臂会自由下落,进而带动芯轴转动,直至到达编码器设定的终点位置,此时也为摆臂完成行程的位置。在摆臂自由下落的行程,会通过控制器记录下该行程的时长,因为行程可以为人为设定的固定值,获得该行程所需的时间后,可以计算得到该阻尼器检测后的数值,并依此判断该阻尼器的优劣。而精确的确定起、始位置,并准确的获得时长,可以达到精确检测的目的,且检测流程基本实现自动化进行,提高相应的检测效率。
20.2、上限传感器位于两个下限传感器的对称面上,且位于芯轴的正上方,因此可以对测试盘上的限位孔进行检测。设两个下限传感器分别为左侧下限传感器和右侧下限传感器,若上限传感器与左侧下限传感器同时检测到限位孔时,则说明测试机构在对阻尼器进行左侧慢落的检测;反之,若上限传感器与右侧下限传感器同时检测到限位孔时,则在对阻尼器进行右侧慢落检测。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阻尼器的测试机构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阻尼器的测试机构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阻尼器的测试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阻尼器的测试机构的测试盘的局部爆炸图。
26.附图标记:
27.10、安装夹座;101、定位座;102、夹持座;103、气缸;
28.1021、单轴气缸;1022、凹槽;1023、到料传感器;1024、固定块;
29.20、芯轴;201、固定座;
30.30、编码器;
31.40、控制器;401、上限传感器;402、下限传感器;
32.50、测试盘;
33.501、限位孔;502、拨盘;503、转盘;504、驱动单元;
34.5031、拨动销;
35.60、测试摆臂;
36.601、配重块;602、开启限位座;603、闭合限位座。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0.实施例一、
41.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尼器的测试机构,包括安装夹座10、芯轴20、编码器30和控制器40,安装夹座10包括定位座 101和朝向或远离定位座101方向移动的夹持座102。芯轴20转动设置在一固定座201上,芯轴20一端延伸贯穿定位座101与夹持座102相对设置,芯轴20的轴身设置有测试盘50和测试摆臂60,测试摆臂60用于在检测时带动芯轴20转动。编码器30设置在芯轴20上,且编码器30用于与芯轴 20同步转动并记录测试摆臂60在检测时的起始点和终点。控制器40与编码器30电连接,且控制器40用于对编码器30在起始点至终点之间所用的时长进行计时。控制器40可以为plc控制器。
42.芯轴20与固定座201之间可以通过轴承安装,通过固定座201和定位座101两个支撑点的支撑,可以使得芯轴20平稳转动。当然若芯轴20的长度较长,则可以并列设置多个的固定座201进行支撑。进而形成将阻尼器安装在芯轴20一端与夹持座102之间,使得阻尼器可以跟随芯轴20转动。
4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先将待检测的阻尼器安装在定位座101 和夹持座102之间,通过夹持座102的移动夹持,达到稳定固定阻尼器的目的。进而将测试摆臂60向上转动至测试的起始点,进而缓缓转动芯轴20,通过编码器30确认开始检测的起始点位置,控
制器40得到确认开始检测的信号后进行计时。开始检测后,摆臂会自由下落,进而带动芯轴20转动,直至测试摆臂60下落至编码器30设定的终点位置时,控制器40再次获得编码器30传输的信号,此时完成本次的检测。
44.在测试摆臂60自由下落的行程,会通过编码器30记录下该行程的起始点和终点,而起始点和终点之间的行程可以人为设定,通过控制器40获得该行程所需的时间后,可以计算得到该阻尼器检测后的数值,并依此判断该阻尼器的优劣。而精确的确定起、始位置,并准确的获得时长,可以达到精确检测的目的,且检测流程基本实现自动化进行,提高相应的检测效率。
45.本实施例中夹持座102设置有朝向定位座101方向的移动的气缸103。通过气缸103带动夹持座102移动,且气缸103带动的行程可以精确控制,进而可以达到稳固夹持且不会损伤阻尼器的效果。
46.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气缸103移动行程的精度,还可以设置位置传感器进行检测,降低机械误差,提高实用性。
47.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夹持座102设置有单轴气缸1021以及容置夹持座102的固定块1024的凹槽1022,单轴气缸1021的输出轴贯穿凹槽1022,且固定块1024设置在单轴气缸1021的输出轴上。通过气缸103 可以调节定位座101与夹持座102之间的间距,以满足不同大小型号的夹持。继而,再通过单轴气缸1021带动固定块1024对阻尼器进行固定,则实现对阻尼器稳固夹持的目的。单轴气缸1021可以将固定块1024收容至夹持座102的凹槽1022内,可以达到将阻尼器完全与固定块1024分离的效果,以提高机械运行的流畅性,提高检测效率。
48.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定位座101朝向夹持座102的侧面上设置有到料传感器1023。到料传感器1023可以为红外传感器或位置传感器,当阻尼器固定夹持至定位座101和夹持座102上时,通过到料传感器1023可以确认阻尼器以完成安装,进而可以进行检测的工序。实现了,提高测试机构的自动化的层度,并且也避免了空操作检测的情况。
49.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测试摆臂60的一端套设在芯轴20上,测试摆臂60上设置有配重块601,配重块601用于在测试摆臂60上滑动调节。在检测时,摆臂自由下落带动芯轴20转动,进而对阻尼器进行检测。而摆臂上的配重块601可以调节摆臂的力矩,达到调节摆臂下落的速度的目的,进而可以满足不同型号的阻尼器的检测,提高了适配性。
50.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对测试摆臂60转动范围限位的开启限位座602和闭合限位座603,开启限位座602的限位块所在水平高度高于闭合限位座603 的限位块所在水平高度。通过开启限位座602和闭合限位座603,可以限制摆臂转动的范围,该范围值可以大于或等于90
°
,以限制摆臂的转动,保障检测的行程范围。
51.以105
°
范围为例,且设摆臂为顺时针转动。在安装阻尼器时,摆臂位于水平状态(为0
°
),此时摆臂与闭合限位座603顶抵接触。完成安装后,将摆臂转动至开启限位座602进行顶抵接触,此时摆臂为105
°
。继而,转动测试盘50开启检测,摆臂跟随测试盘50的转动而转动,设定当摆臂为 90
°
时,缓慢带动测试盘50至85
°
位置处,驱动单元504停止带动测试盘 50的转动,转为由摆臂的自由下落带动测试盘50进行转动。此时,可以人为设定,当摆臂下落至70
°
时,达编码器30设定的起始位置时,编码器 30发出信号至控制器40内,控制器40进行记录70
°
至0
°
行程所需的时长,进而可以精确的获得在设定的行程中的时长,从而精确判
断出阻尼器的优劣。
52.本实施例中测试盘50位于测试摆臂60和芯轴20的另一端之间套设在芯轴20上;测试盘50包括可转动套设在芯轴20上的拨盘502、与拨盘502 层叠套设在芯轴20上的转盘503以及带动拨盘502转动的驱动单元504,驱动单元504可以为伺服电机,限位孔501设置在拨盘502上,转盘503 上设置有拨动销5031,拨动销5031一端位于限位孔501内,限位孔501的长度大于拨动销5031的宽度。限位孔501可以为弧形孔,例如90
°
的弧形孔,因此拨动销5031可以在弧形孔内移动,并以在测试时,摆臂顺时针下落为例进行说明。
53.拨盘502与转盘503之间的联动通过拨动销5031进行动力的传输,当拨动销5031顶抵在限位孔501的端面上时,则可以带动拨盘502跟随转盘503同时转动。具体的,在测试机构上安装好阻尼器后,开启驱动单元504 带动拨盘502逆时针转动,通过限位孔501和拨动销5031的配合带动转盘 503和芯轴20转动,进而带动摆臂转动至开启限位座602的位置后,驱动单元504反向带动拨盘502转动。拨盘502仍通过限位孔501和拨动销5031 配合,带动转盘503转动,并通过编码器30获取到信息,进入检测阶段。此时,驱动单元504带动拨盘502,使得摆臂至自由下落位置后(起始点位置),驱动单元504停止运行。因此,测试摆臂60自由下落,通过编码器 30和控制器40在确定的行程中获取准确的时长,得到检测阻尼器所需的准确检测数据,可以高效精准的判断阻尼器的优劣。
54.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上限传感器401以及对称设置在芯轴20两侧的两个下限传感器402,上限传感器401的水平位置高度高于下限传感器402所在的水平位置,且上限传感器401位于芯轴20的正上方。限位孔501为90
°
的弧形孔,一上限传感器401以及两个下限传感器 402位于弧形孔所在圆的圆弧上。
55.如图4所示,上限传感器401位于90
°
的位置,两个下限传感器402 位于0
°
的位置,分别设定两个下限传感器402为左侧下限传感器和右侧下限传感器,若上限传感器401与左侧下限传感器同时检测到限位孔501时,则说明测试机构在对阻尼器进行左侧慢落的检测;反之,若上限传感器401 与右侧下限传感器同时检测到限位孔501时,则在对阻尼器进行右侧慢落检测,实现了对阻尼器两侧都可以进行检测的效果,提高了测试机构的实用性。
56.实施例二、
5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尼器的测试机(未图示),包括如实施例一中记载的阻尼器的测试机构。结合测试机可以提高阻尼器的测试机构自动化层度,进而提高检测的效率,达到精确区分阻尼器的优、劣的效果。
5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