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盖、塑料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3-05 02:49: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塑料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盖、塑料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相关技术中常见的分装瓶是通过在一个塑料瓶内设置多个分隔板而实现的多种溶液的混装效果,上述分装瓶内具有多个独立空腔,每个空腔均可以用于单独存放液体,此时操作者旋紧螺纹盖,即可完成对同一个分装瓶内所有独立空腔内的液体的密封保存。
3.针对上述技术方案,发明人认为上述分装瓶至少存在如下缺陷:由于塑料分装瓶内可单独储存多种不同类型的液体,操作者打开盖体直接倒液时同一个分装瓶内多个独立空腔的液体均会被同时排出,操作者不能随意取用某一单独空腔内的液体,也不能取用任意两种以上的溶液混合后液体产品,操作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盖、塑料瓶及其制备方法。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盖,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中心位置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转动插接有一吸管,所述吸管的一端突出在盖体外并可拆卸连接有一密封盖,所述吸管的另一端固设有一转动垫片,转动垫片转动连接在盖体内,所述盖体的内壁固定设有分隔片,分隔片开设有供吸管穿设的安装孔,所述分隔片背离密封盖的端面与转动垫片相抵触,所述分隔片沿其周向方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分水孔,所述转动垫片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孔,每个分水孔的正投影面积均大于等于开孔的正投影面积,所述分隔片与通孔之间的吸管上开设有多个透液孔。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分隔片固定在盖体上,操作者通过转动吸管使转动垫片随之转动,此时转动垫片与分隔片之间可发生相对转动,当转动垫片上的开孔与分隔片上的分水孔重合时,盖体与塑料瓶内腔室全部被打通,此时操作者可快速将位于塑料瓶内的液体排出,反之当转动垫片上开孔与分隔片上分水孔错位时,开孔与分水孔均被部分密封,从而起到调节出液大小的效果。
7.此外当操作者通过转动吸管使得转动垫片上的开孔与分隔片上的分水孔完全错位设置,然后外拔一段吸管,使得转动垫片的叶片均卡接在分隔片的分水孔内,此时相互卡接的转动垫片与分隔片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隔板,起到暂时密封盖体内的空腔和塑料瓶内腔室的效果。此外组成得到的一个完整的圆形隔板还可以有效减少盖体内的空腔液体反向流入到塑料瓶内腔室中,从而降低了混合液体污染塑料瓶内腔室的单一液体的机率。
8.综上,上述盖体结构结合分装瓶即可完成对一种以上液体或固体粉末的提取,提
高使用时的普适性。
9.优选的,所述吸管的外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四个等间隔设置的弹性凸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体的通孔位于其中一对弹性凸环组之间且相互卡接固定,此时即可将吸管稳定地安装在盖体上,当需要调整吸管的长度时,只需凭借外力抽动吸管,并使通孔的外壁与另一对弹性凸环组卡接即可,十分方便。
11.优选的,所述密封盖与盖体之间的吸管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轮盘。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轮盘位于盖体外,轮盘通过吸管与转动垫片联动(即转动轮盘即可带动转动垫片随之转动),此时转动垫片与分隔片发生相对转动,开孔与分水孔相互错位密封或相互连通,从而起到控制出液的效果。
13.优选的,所述轮盘和盖体的外表面上均设有用于识别转动垫片与分隔片相对位置的标识。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轮盘安装在盖体外,轮盘通过吸管与转动垫片联动(即转动轮盘即可带动转动垫片随之转动),此时操作者只需观察标注的位置即可获得转动轮盘与转动垫片之间的相对位置,方便了操作者快速调节出液状态,十分的方便。
15.优选的,所述轮盘的边沿开设有摩擦纹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手指与轮盘之间的摩擦力,方便转动轮盘。
17.优选的,所述盖体的内壁上设有可供转动垫片边沿转动插接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由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弹性的内凸环组成。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弹性的内凸环组成的环形槽不仅可以起到轨道的作用,使转动垫片按照环形槽既定的轨道进行转动,转动稳定且密封性更好;而且由于内凸环是采用弹性材质制成的,操作者只需提供一定的外力(即手动朝着密封盖的方向拉动吸管或转盘),此时转动垫片即可与弹性的内凸环相互分离,同时结合分隔片的结构完成分隔片与转动垫片的相互卡接,此时相互卡接的转动垫片与分隔片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隔板,起到暂时密封盖体内的空腔和塑料瓶内腔室的效果。此外还可以有效减少盖体内的空腔液体反向流入到塑料瓶内腔室中,从而降低了混合液体污染塑料瓶内腔室的单一液体的机率。
19.优选的,具有通孔的所述盖体内壁上设有弹性的橡胶垫。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具有一定的弹性,当转动垫片的端面与橡胶垫抵紧时,在弹性的橡胶垫作用下,可以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
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聚乳酸改性塑料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聚乳酸改性塑料瓶,包括瓶体和所述的盖体,所述瓶体由多个单独储存液体或固体的分装瓶组成,多个所述分装瓶的瓶口组合在一起并构成一个完整的圆柱形状塑料瓶口,所述完整的圆柱形状塑料瓶口上具有与所述盖体的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装瓶的设计可实现对单一种类的液体或固体的存放,也可以实现对多种不同种类的液体或固体粉末的单独存放统一保管。取下盖体,每个分装瓶依旧可以单独进行使用,但是拧上盖体并结合盖体的结构,此时可实现多种不同溶液的混合使用,实现了在特定情况下的预混合效果,提高了聚乳酸改性塑料瓶使用时的多样性,具有较大的商业推广价值。
23.优选的,所述聚乳酸改性塑料瓶均由pha塑料内层和聚乳酸改性塑料外层组成;所
述聚乳酸改性塑料外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乳酸树脂100份,聚乳酸改性剂25-60份,pbat 10-30份,短石棉纤维1-3份,马来酸酐接枝增容剂15-20份,硬脂酸钙1-5份,硬脂酸0.5-2份,抗冲改性剂acr树脂7-1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20-30份,pc 20-40份,环氧丙烷为40-50份,柠檬酸三丁酯为13-15份。
24.所述聚乳酸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按照重量比为1:(12-14)的比例加入聚乳酸树脂和氢氧化钠溶液于50℃下反应0.5-10小时,用盐酸调节ph值为3.5-4时反复用蒸馏水洗涤、抽滤除去滤液,残余固体物烘干,即得聚乳酸改性剂。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聚乳酸改性剂与聚乳酸树脂具有很好的相容性,结合pbat、短石棉纤维以及其他配方成分混合不仅能够具有较好的可降解性能和机械强度,而且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控制,对设备的要求不高,可进行工业化生产。
26.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的制备方法,所述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重量份数配比称取聚乳酸树脂、聚乳酸改性剂、pbat、短石棉纤维、马来酸酐接枝增容剂、硬脂酸钙、硬脂酸、抗冲改性剂acr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环氧丙烷和柠檬酸三丁酯;将pbat和1/3-1/2的pc混合50-70min,加入聚乳酸树脂、聚乳酸改性剂、短石棉纤维、马来酸酐接枝增容剂、硬脂酸钙和抗冲改性剂acr树脂,升温至90-110℃,混合70-90min;加入硬脂酸、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环氧丙烷、柠檬酸三丁酯和剩余的pc,混合均匀后,升温至200-240℃下挤出造粒,得到聚乳酸改性塑料颗粒;将pha塑料颗粒经注塑机加热熔融成内层塑料熔体,再经注塑机制成内层瓶胚结构;将聚乳酸改性塑料颗粒经注塑机加热熔融成外层塑料熔体,再将内层瓶胚结构外表面均匀包覆一层外层塑料熔体,接着再经由注塑机二次加工成双层瓶胚;将所述双层瓶胚预热后吹塑得到具有双层结构的聚乳酸改性塑料瓶。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影响对食品的灌装安全的基础上,提高了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的可降解性能和机械强度。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分隔片和转动垫片之间的相互位置的调整配合,结合吸管和盖体内部结构设置,可实现多种调液状态,利用开孔和分水孔的数量、形状和相对位置可有效完成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分装瓶内的液体取液,十分的方便。
29.2、本技术通过将轮盘外置,不仅可以起到方便转动内置的转动垫片的目的;而且通过利用轮盘和盖体外表面上设置的标识,可以准确调整转动垫片与分隔片之间的相对位置,操作更为方便和准确。此外,由于轮盘的外置,操作者可直接手动朝着密封盖的方向外拉或者反向下压轮盘即可实现对吸管和转动垫片的上下移动,从而减少手部直接接触吸管而导致污染吸管的现象发生。
30.3、本技术在不影响对食品的灌装安全的基础上,提高了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的可降
解性能和机械强度,具有使用安全、绿色环保,结构新奇且兼具商业推广价值的特点。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的立体图。
3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a中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3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a中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盖的爆炸图。
3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a中盖体的立体图,主要用于体现分隔片的形状。
3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瓶体的爆炸图。
36.附图标记说明:1、盖体;2、通孔;3、密封盖;4、吸管;5、转动垫片;6、分隔片;7、分水孔;8、开孔;9、透液孔;10、弹性凸环;11、轮盘;12、摩擦纹路;13、内凸环;14、橡胶垫;15、瓶体;16、分装瓶;17、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1-5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除下述特殊说明之外,其他均为市售产品。
39.pc采选自上海帆岗塑胶原料有限公司的可降解pc(产品规格为25kg/包)。
40.pha采选自苏州迪捷塑化有限公司,牌号为em20080的聚羟基脂肪酸酯颗粒,分子量为800,吹塑级。
41.pbat采选自苏州美立发塑胶有限公司,牌号为pl01的降解料pbat吹塑级。
42.抗冲改性剂acr树脂采选自山东瑞丰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编号为322135516的抗冲改性剂acr树脂。
43.聚乳酸树脂采选自东莞市樟木头鸿基塑化商行,货号为265的pla,食品级。
44.马来酸酐接枝增容剂采选自东莞市煜城塑化有限公司的马来酸酐接枝poe。
45.实施例a-c:一种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盖实施例a:一种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盖,采用聚乳胶改性塑料经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得到。参见图1和图2,上述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盖包括下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盖体1,盖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可用于与塑料瓶的瓶口螺纹连接,由此即可完成对塑料瓶内的液体的密封保存。
46.参见图2,盖体1的中心位置上开设有圆形的通孔2,上述通孔2内滑移连接有一个与通孔2相适配的吸管4,本实施例中的吸管4可为硬质的塑料吸管4。为了提高吸管4与盖体1之间的卡接稳定性,上述吸管4的外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四个等间隔设置的弹性凸环10,任意两个相邻的弹性凸环10构成一对弹性凸环10组。
47.参见图2,当吸管4的中心部位穿设在通孔2内时,盖体1的通孔2位于其中一对弹性凸环10组之间且相互卡接固定,此时即可将吸管4稳定地安装在盖体1上,当需要调整吸管4的长度时,只需凭借外力抽动吸管4,并使通孔2的外壁与另一对弹性凸环10组卡接即可,十分方便。
48.参见图2,位于盖体1内的吸管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一转动垫片5,转动垫片5密封上述吸管4的端部,并且上述转动垫片5与吸管4垂直设置,在盖体1的内壁设有弹性的内凸环13,本实施例中内凸环13选为弹性pvc塑料材质的内凸环13。
49.参见图2,在盖体1上一体成型有一分隔片6,上述两块平行设置的弹性的内凸环13构成一个供转动垫片5的边沿插接的环形槽,转动垫片5的边沿转动连接在环形槽内,且在环形槽的内壁上设有橡胶垫14圈,橡胶垫14圈分别与环形槽内壁和转动垫片5相抵触。
50.参见图2和图3,为了提高盖体1使用的多样性,上述分隔片6的中心开设有供吸管4穿设的安装孔,在上述安装孔与吸管4之间设有密封垫圈(图中未示出),同时在分隔片6与通孔2之间的吸管4上开设有多个透液孔9。分隔片6沿其周向方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分水孔7,上述分隔片6靠近开口的端面与转动垫片5的端面相抵。与此同时,转动垫片5上开设有多个开孔8,结合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转动垫片5上开设的开孔8个数和大小与分隔片6上的分水孔7完全一致,且本实施例中开孔8和分水孔7的数量均为四个,此时开孔8和分水孔7均为扇形结构(即八分之一圆),同时转动垫片5呈风车形状且具有四个叶片,上述叶片恰好可以卡接在分水孔7内,并且与分水孔7相适配,此时当转动垫片5的叶片均卡接在分隔片6的分水孔7内时,通孔2的外壁卡接在中心的一对弹性凸环10组之间,此时相互卡接的转动垫片5与分隔片6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隔板,起到暂时密封盖3体1内的空腔和塑料瓶内腔室的效果,可以有效减少盖体1内的空腔液体反向流入到塑料瓶内腔室中,从而降低了混合液体污染塑料瓶内腔室的单一液体的机率。
51.参见图3,上述吸管4的另一端突出在盖体1外并套设有一个弹性的密封盖3,密封盖3与吸管4相适配,本实施例中密封盖3可选为软质的塑料盖,弹性的密封盖3与吸管4通过弹性作用力实现相互卡接。在密封盖3与盖体1之间的吸管4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轮盘11,轮盘11的边沿开设有摩擦纹路12,此时操作者的手指抵接上述摩擦纹路12即可带动轮盘11转动,此时吸管4和转动垫片5随之转动,结合图2和图4,当转动垫片5上的开孔8与分隔片6上的分水孔7重合时,盖体1与塑料瓶内腔室全部被打通,此时操作者可快速将位于塑料瓶内的液体排出,反之当转动垫片5上开孔8与分隔片6上分水孔7错位时,开孔8与分水孔7均被部分密封,从而起到调节出液大小的效果。
52.参见图2和图3,为了进一步减少位于盖体1与分隔片6之间的空腔(即盖体1内的空腔,简称空腔)中的液体反向通过分水孔7和开孔8流入到塑料瓶内,本实施例位于吸管4上的两对弹性凸环10组中,靠近盖体1下端开口的一对弹性凸环10组与通孔2的外壁相卡接时,弹性的内凸环13与转动垫片5的边沿相互分离,整个吸管4上移;同时盖体1的底壁(即具有通孔2的盖体1内壁)上设有橡胶垫14,橡胶垫14表面平整且与上述转动垫片5的端面抵紧,此时吸管4外置即可起到密封的效果。
53.参见图2,当远离盖体1下端开口的一对弹性凸环10组与通孔2的外壁相卡接时,两个弹性的内凸环13构成的环形槽与转动垫片5的边沿相接,此时整个吸管4下移,盖体1的底壁与分隔片6相互分离,且具有供液体流动的空腔,同时吸管4上的透液孔9位于上述空腔内,此时位于空腔内的液体可经由上述透水塑料瓶内腔室孔流经吸管4排出。
54.参见图3和图4,为了方便操作者更好的调节分水孔7与开孔8之间的角度,在轮盘11和盖体1的外表面上均设有标识(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的轮盘11和盖体1的外表面上均等分为八块扇形图案,利用黑白间隔设置,具有四个黑色区域和四个白色区域。其中,黑白用于区分开合,白色区域代表开(即轮盘11外表面上标注的白色区域与转动垫片5上开孔8上下对应设置,同时盖体1外表面上标注的白色区域与分隔片6上的分水孔7上下对应设置),黑色区域代表关,当轮盘11和盖体1上下对齐的颜色为同一种颜色时,此时分水孔7与
开孔8对齐重合,液体可流通,且流量最大;当盖体1上的黑色区域与轮盘11上的白色区域上下对齐重合时,分水孔7与开孔8错位,液体不可流通。
55.实施例b:一种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盖,与实施例a的不同之处在于:分隔片6上设有两个分水孔7,转动垫片5也设有两个开孔8。本实施例中转动垫片5上开设的开孔8个数和大小与分隔片6上的分水孔7完全一致,此时开孔8和分水孔7均为扇形结构(即四分之一圆),同时转动垫片5呈风车形状且具有两个叶片,上述叶片恰好可以卡接在分水孔7内,并且与分水孔7相适配。
56.实施例c:一种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盖,与实施例a的不同之处在于:分隔片6上设有四个分水孔7,转动垫片5设有一个开孔8。本实施例中转动垫片5上开设的开孔8大小与分隔片6上的分水孔7完全一致,此时每个开孔8和分水孔7均为扇形结构(即八分之一圆),同时转动垫片5呈八分之七圆状,当转动垫片5的开孔8与其中一个分水孔7上下重合时,可单独提取某一个分装瓶16中的液体;当开孔8与分水孔7错位设置时,即可密封整个瓶体15内的液体。
57.实施例1-3:一种聚乳酸改性塑料瓶实施例1:一种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简称塑料瓶),参见图1,包括瓶体15和实施例a的盖体1。参见图5,其中上述瓶体15由四个单独储存液体的分装瓶16(即1/4瓶)组成,每个分装瓶16均采用聚乳胶改性塑料经吹塑工艺一体成型得到,并且每个分装瓶16的瓶口横截面均为四分之一圆,四个分装瓶16的瓶口组合在一起并构成完整的圆柱形状塑料瓶口,上述完整的圆柱形状塑料瓶口上具有与实施例a的盖体1的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17结构。由此通过将上述盖体1拧紧在瓶体15上即可完成对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的组装。
58.上述聚乳酸改性塑料瓶均由pha塑料内层和聚乳酸改性塑料外层组成;上述聚乳酸改性塑料外层,包括如下组分:聚乳酸树脂100kg,聚乳酸改性剂35kg,pbat 15kg,短石棉纤维2kg,马来酸酐接枝增容剂16kg,硬脂酸钙1kg,硬脂酸1kg,抗冲改性剂acr树脂20kg,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30kg,pc 25kg,环氧丙烷为45kg,柠檬酸三丁酯为15kg。
59.上述聚乳酸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按照重量比为1:13的比例加入聚乳酸树脂和氢氧化钠溶液于50℃下反应8小时,用盐酸调节ph值为4时反复用蒸馏水洗涤、抽滤除去滤液,残余固体物烘干,即得聚乳酸改性剂。
60.上述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配比称取聚乳酸树脂、聚乳酸改性剂、pbat、短石棉纤维、马来酸酐接枝增容剂、硬脂酸钙、硬脂酸、抗冲改性剂acr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环氧丙烷和柠檬酸三丁酯;2)将pbat和1/3的pc混合50min,加入聚乳酸树脂、聚乳酸改性剂、短石棉纤维、马来酸酐接枝增容剂、硬脂酸钙和抗冲改性剂acr树脂,升温至100℃,混合70min;3)加入硬脂酸、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环氧丙烷、柠檬酸三丁酯和剩余的pc,混合均匀后,升温至220℃下挤出造粒,得到聚乳酸改性塑料颗粒;4)将pha塑料颗粒经注塑机加热熔融成内层塑料熔体,再经注塑机制成内层瓶胚结构;5)将聚乳酸改性塑料颗粒经注塑机加热熔融成外层塑料熔体,再将内层瓶胚结构
外表面均匀包覆一层外层塑料熔体,接着再经由注塑机二次加工成双层瓶胚;6)将上述双层瓶胚预热后吹塑得到具有双层结构的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瓶壁厚度为18mm,瓶底厚度为18mm)。
61.实施例2:一种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简称塑料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包括瓶体15和实施例b的盖体1。其中,上述瓶体15由两个单独储存液体的分装瓶16(即1/2瓶)组成,每个分装瓶16均采用聚乳胶改性塑料经吹塑工艺一体成型得到,并且每个分装瓶16的瓶口横截面均为二分之一圆,二个分装瓶16的瓶口组合在一起并构成完整的圆柱形状塑料瓶口,上述完整的圆柱形状塑料瓶口上具有与实施例b的盖体1的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17结构。由此通过将上述盖体1拧紧在瓶体15上即可完成对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的组装。
62.实施例3:一种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简称塑料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包括瓶体15和实施例c的盖体1。其中,上述瓶体15由四个单独储存液体的分装瓶16(即1/4瓶)组成。每个分装瓶16均采用聚乳胶改性塑料经吹塑工艺一体成型得到,并且每个分装瓶16的瓶口横截面均为四分之一圆,四个分装瓶16的瓶口组合在一起并构成完整的圆柱形状塑料瓶口,上述完整的圆柱形状塑料瓶口上具有与上述盖体1的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17结构。由此通过将上述盖体1拧紧在瓶体15上即可完成对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的组装。
63.实施例4:一种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简称塑料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上述聚乳酸改性塑料外层,包括如下组分:聚乳酸树脂100kg,聚乳酸改性剂25kg,pbat 10kg,短石棉纤维1kg,马来酸酐接枝增容剂15kg,硬脂酸钙1kg,硬脂酸0.5kg,抗冲改性剂acr树脂20kg,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20kg,pc 20kg,环氧丙烷为40kg,柠檬酸三丁酯为13kg。
64.实施例5:一种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简称塑料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上述聚乳酸改性塑料外层,包括如下组分:聚乳酸树脂100kg,聚乳酸改性剂60kg,pbat 30kg,短石棉纤维3kg,马来酸酐接枝增容剂20kg,硬脂酸钙5kg,硬脂酸2kg,抗冲改性剂acr树脂40kg,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30kg,pc 40kg,环氧丙烷为50kg,柠檬酸三丁酯为15kg。
65.对比例对比例1:一种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简称塑料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上述聚乳酸改性塑料外层的材料中不包含聚乳酸改性剂。
66.对比例2:一种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简称塑料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上述聚乳酸改性塑料外层,包括如下组分:聚乳酸树脂100kg,聚乳酸改性剂20kg,pbat 8kg,短石棉纤维0.4kg,马来酸酐接枝增容剂10kg,硬脂酸钙0.5kg,硬脂酸0.4kg,抗冲改性剂acr树脂15kg,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5kg,pc 15kg,环氧丙烷为30kg,柠檬酸三丁酯为10kg。
67.对比例3:一种聚乳酸改性塑料瓶(简称塑料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上述聚乳酸改性塑料外层,包括如下组分:聚乳酸树脂100kg,聚乳酸改性剂65kg,pbat 35kg,短石棉纤维5kg,马来酸酐接枝增容剂25kg,硬脂酸钙8kg,硬脂酸5kg,抗冲改性剂acr树脂45kg,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35kg,pc 45kg,环氧丙烷为55kg,柠檬酸三丁酯为20kg。
68.性能测试试验一试验对象:将实施例1-5制备得到的聚乳酸改性塑料瓶作为试验对象1-5,将对比例1-3制备得到的聚乳酸改性塑料瓶作为试验对象1-3,将市场的分装瓶作为市购产品1-2。
69.试验方法:
1、将实施例1-5和对比例1-3制备得到的聚乳酸改性塑料瓶上剪取5cm*1cm的塑料片样品,采用gb/t28018

2011的堆肥法测试60天后的生物降解率。
70.2、采用gbt 1040.4-2006 塑料拉伸性能测定。
71.表1根据实施例1-5、对比例1-3和市购产品1-2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5的分解率和塑料拉伸强度均优于对比例1-3和市购产品1-2的分解率和塑料拉伸强度。由此可知,聚乳酸改性剂对整个聚乳酸改性塑料外层的降解效果具有突出的作用,同时通过对比例2-3可知,调整配方用量后发现在本技术实施例1-5限定的各组分用量范围下才具有较好的塑料拉伸强度和降解效果。
72.此外,对市售产品1-2相比较,实施例1-5和对比例1-3由于特殊的结构设计,广受消费者的喜爱,具有商业推广价值和意义。
73.应用例应用例1:实施例1中的四个分装瓶16可用于依次灌装牛奶、红茶、矿泉水和红茶,每个分装瓶16容量为100ml。通过螺纹旋紧即可完成实施例1中的瓶体15和实施例a中的盖体1的组装。打开盖子可单独品尝每一个饮料,也可以通过取下吸管4上的密封盖3,手动转动轮盘11调节分水孔7和开孔8之间的角度,可实现一口喝到奶茶饮品的效果,提高了饮料口感的丰富性和饮用时的趣味性,具有商业推广价值。
74.应用例2:实施例1中的四个分装瓶16可用于灌装卸妆油剂和卸妆水剂,每个分装瓶16容量为20ml。其中三个分装瓶16内加入卸妆油剂,一个分装瓶16内加入卸妆水剂,卸妆油剂和卸妆水剂的比例为3:1。此时开设在吸管4上的透液孔9根据倒液需求孔径寸加大,透液孔9的数量增加以达到方便倒液的目的。通过组装实施例1中的瓶体15和实施例a中的盖体1后,上述卸妆油剂和卸妆水剂在上述盖体1内的空腔处进行预混合,可有效实现卸妆油剂和卸妆水剂之间的预乳化,使得卸妆操作更为方便。
75.应用例3:实施例2中的两个分装瓶16可用于灌装孜然粉和辣椒粉,每个分装瓶16容量为50g。通过螺纹旋紧即可完成实施例2中的瓶体15和实施例b的盖体1的组装。此时每个分装瓶16的瓶口处均盖设有一个多孔内塞盖,多孔内塞盖上的孔径大小可根据需求设置以达到均匀分散粉末的目的,减少一次性倒出过多某个单一分装瓶16中的粉末。同时开设
在吸管4上的透液孔9根据倒液需求孔径寸加大,透液孔9的数量增加以达到方便倒液的目的。打开盖子可单独使用孜然粉和辣椒粉,也可以通过取下吸管4上的密封盖3,手动转动轮盘11调节分水孔7和开孔8之间的角度,可获得混合调味料的效果,提高了烧烤风味的丰富性,具有商业推广价值。
76.应用例4:实施例3中的四个分装瓶16分别可用于灌装西瓜汁、可乐、雪碧和奶茶。当转动垫片5的开孔8与其中一个分水孔7上下重合时,可单独吸取某一个分装瓶16中的饮品;当开孔8与分水孔7错位设置时,即可密封整个瓶体15内所有的饮品。
77.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