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跨IDC环境的多租户应用配置分发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3-04 23:22: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基于跨idc环境的多租户应用配置分发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跨idc环境的多租户应用配置分发系统。


背景技术:

2.云平台已经在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部署,各行业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自己的行业解决方案。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简称idc)是指一种拥有完善的设备(包括高速互联网接入带宽、高性能局域网络、安全可靠的机房环境等)、专业化的管理、完善的应用的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基础上,idc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互联网基础平台服务(服务器托管、虚拟主机、邮件缓存、虚拟邮件等)以及各种增值服务(场地的租用服务、域名系统服务、负载均衡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备份服务等)。
3.大型企业应用服务系统会同时使用位于不同区域的idc业务服务,从而尽量使总成本最低,且可达到负载均衡、提高数据性能和容灾备份的效果。
4.大型企业应用服务系统具有多租户架构,需要对所有租户端的应用程序的配置和更新进行统一管理。而不同租户对各自应用程序的配置需求不同,例如应用程序的默认语言、列表顺序、组件分布、页面配置和版本控制等等参数的配置需求。
5.现有技术,直接在租户端数据库进行应用程序配置更改,无法及时通知团队其它成员租户端,使团队成员租户端错过更改,协同性差。如果由服务端配置数据库直接控制团队成员租户端的应用配置,则很难看到是谁进行了更改以及进行了哪些更改,执行回滚更加困难,因此直接在数据库上进行更新会带来风险。另外,基于源代码文件的配置管理技术,很难跨服务器和跨idc发布,对于非开发人员需要构建具有源代码控制权限的应用程序,难以进行后台开发。
6.如何按照租户的需求对应用程序配置数据进行高效、安全的管理和分发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7.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跨idc环境的多租户应用配置分发系统,解决应用配置数据的跨服务器和跨idc发布、团队成员协同、数据安全、负载均衡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基于跨idc环境的多租户应用配置分发系统,包括:
10.服务端组件,包括:服务端租户需求采集服务器集群、服务端代理服务器集群和服务端分域路由管理器;
11.租户端计算机组件,包括:租户端计算机;
12.其中,
13.所述服务端租户配置需求采集服务器集群,包括若干需求采集服务器;用于统一
接受租户访问请求,获取租户配置需求数据;
14.所述服务端代理服务器集群,包括若干按地域设置的分域代理服务器集群;所述分域代理服务器集群包括若干配置代理服务器;
15.所述服务端分域路由管理器,分别连接所述服务端租户配置需求采集服务器集群和所述服务端代理服务器集群;用于为租户分配配置代理服务器,和用于将所述租户配置需求数据分发到与租户账号对应的配置代理服务器;
16.所述租户端计算机,与所述配置代理服务器连接,用于进行配置监控、跨idc配置同步、运行租户端配置数据库和运行租户应用程序。
17.进一步地,所述租户配置需求数据,包括环境配置需求数据和应用配置需求数据。
18.进一步地,所述配置代理服务器,包括设置于所述配置代理服务器上的配置代理模块和配置代理数据库;其中,
19.所述配置代理模块,基于对所述租户配置需求数据的分析,对所述配置代理数据库进行操作并生成第一操作日志和更新标记;所述操作,包括更改、删除、添加和恢复租户配置数据;
20.所述配置代理数据库,用于存储租户配置数据以及与租户账户对应的按更新顺序存储的所有第一操作日志。
21.进一步地,所述服务端分域路由管理器,还用于数据跨域迁移管理,包括:所述服务端分域路由管理器将租户数据从原配置代理服务器迁移到新配置代理服务器,并将迁移指令下发到租户的原配置代理服务器上,租户端计算机访问原配置代理服务器时,解析迁移指令进行重新定位,使租户端计算机与新配置代理服务器建立连接;其中,所述原配置代理服务器与新配置代理服务器可以分别属于不同的分域代理服务器集群。
22.进一步地,所述租户端计算机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租户端计算机上的配置监控模块和跨idc配置同步模块;其中,
23.所述配置监控模块,对所述配置代理服务器进行监听,若监听到来自租户账号对应的配置代理服务器的更新标记通知,则向所述跨idc配置同步模块发出启动配置数据更新指令,并在收到更新完成标记后向租户应用程序发出应用程序配置更新指令;
24.所述跨idc配置同步模块,收到所述启动配置数据更新指令后,获取所述第一操作日志,基于对所述第一操作日志的解析,对所述租户端配置数据库进行配置更新操作并生成第二操作日志和更新状态标记;所述更新状态标记包括更新中标记、更新失败标记和所述更新完成标记;对所述租户端配置数据库进行配置更新操作,包括更新租户应用程序的配置表数据;所述跨idc配置同步模块可以根据配置更改的情况,从跨idc的配置代理服务器上获取数据。
25.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配置代理服务器进行监听,包括自动方式和手动方式;其中,所述自动方式为对所述配置代理服务器进行定期查询;所述手动方式为租户主动通过所述配置监控模块对所述配置代理服务器进行查询。
26.进一步地,所述租户端计算机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租户端计算机上的租户端配置数据库和租户应用程序;其中,
27.所述租户端配置数据库,包括与每个租户应用程序对应的配置表数据和按更新顺序存储的所有第二操作日志;所述配置表数据包括系统环境参数和应用程序参数;
28.所述租户应用程序,包括租户应用程序的系统环境和应用程序框架;所述应用程序框架接收到所述应用程序配置更新指令后,基于所述应用程序的配置表数据,刷新应用程序配置值。
29.进一步地,所述为租户分配配置代理服务器,包括:根据租户归属地以及当前负载均衡水平,为租户分配与租户账号对应的配置代理服务器。
30.进一步地,所述为租户分配配置代理服务器,包括:基于使租户端计算机与配置代理服务器之间具有最短或较短的通信距离,为租户分配与租户账号对应的配置代理服务器。
31.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基于跨idc环境的多租户应用配置分发系统的操作步骤。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跨idc环境的多租户应用配置分发系统,解决了应用配置数据的跨服务器和跨idc发布、团队成员协同、数据安全、负载均衡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
34.基于跨idc数据同步技术,能够使多租户应用系统依据负载使用情况统一管理代理服务器,能够灵活和计划性的管理、分配租户账户所对应的服务端代理服务器。
35.租户的应用配置数据,同时保存于服务端和租户端,互为数据备份,数据更加安全;配置数据的更新可同时发布到团队成员租户端,协同性高。
36.服务端分域路由管理器负责数据跨域迁移管理,跨idc配置同步模块可以根据配置更改的情况,从跨idc的配置代理服务器上获取数据,降低了因租户地域变化产生的数据迁移成本和迁移风险。
37.配置代理数据库和租户端配置数据库分别存有按更新顺序存储的所有第一操作日志和第二操作日志,因此可以追溯是谁进行了更改以及进行了哪些更改,执行回滚更加容易,数据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39.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40.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端结构示意图;
41.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租户端计算机与配置代理服务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3.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一种基于跨idc环境的多租户应用配置分发系统,如图1所示系统结构示意图,包括:
44.服务端组件和租户端计算机组件。
45.所述服务端组件包括服务端租户需求采集服务器集群、服务端代理服务器集群和服务端分域路由管理器。
46.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端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租户端计算机与配置代理服务器结构示意图。
47.租户端计算机组件,包括:租户端计算机;所述租户端计算机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租户端计算机上的配置监控模块、跨idc配置同步模块、租户端配置数据库和租户应用程序。
48.其中,所述服务端租户配置需求采集服务器集群,包括若干需求采集服务器,用于统一接受租户访问请求,获取租户配置需求数据。
49.所述租户配置需求数据包括环境配置需求和应用配置需求数据。配置需求采集服务器为每个租户提供相同的访问方式。
50.所述服务端分域路由管理器,分别连接所述服务端租户配置需求采集服务器集群和所述服务端代理服务器集群;用于为租户分配与租户账号对应的配置代理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租户配置需求数据分发到与租户账号对应的配置代理服务器;还用于数据跨域迁移管理。
51.示例性地,用于数据跨域迁移管理时,所述服务端分域路由管理器将租户数据从原配置代理服务器迁移到新配置代理服务器,并将迁移指令下发到租户的原配置代理服务器上,租户端计算机访问原配置代理服务器时,解析迁移指令进行重新定位,使租户端计算机与新配置代理服务器建立连接。其中,原配置代理服务器与新配置代理服务器,可以分别属于不同的分域代理服务器集群。
52.所述服务端代理服务器集群,包括若干按地域设置的分域代理服务器集群;所述分域代理服务器集群包括若干配置代理服务器。
53.所述配置代理服务器由所述服务端分域路由管理器根据租户归属地以及当前负载均衡水平进行统一管理。所述配置代理服务器均部署同样的业务程序,满足配置服务的一致性,方便更新和部署,方便租户配置数据的跨域迁移。
54.示例性地,服务端代理服务器集群按地域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分布式分域代理服务器集群,如华北代理服务器集群,华西代理服务器集群和长三角代理服务器集群。在为租户分配与租户账号对应的配置代理服务器时,应使租户端与配置代理服务器之间具有最短或较短的通信距离。
55.所述配置代理服务器,包括设置于所述配置代理服务器上的配置代理模块和配置代理数据库。
56.所述配置代理数据库,用于存储租户配置数据以及与租户账户对应的按更新顺序存储的所有第一操作日志。在租户账号对应的配置代理服务器上,不同租户有各自的配置代理数据库,不同租户之间的数据是数据隔离的,以保障数据安全。
57.示例性地,所述配置代理服务器上包括租户1的配置代理数据库至租户n的配置代理数据库。
58.所述配置代理模块,基于对所述租户配置需求数据的分析,对所述配置代理数据库进行操作并生成第一操作日志和更新标记。所述操作,包括更改、删除、添加和恢复租户
配置数据。所述第一操作日志和更新标记发布到所述租户端计算机。配置数据的更新可同时发布到团队成员租户端,协同性高。
59.所述租户端计算机,与所述配置代理服务器连接,用于进行配置监控、跨idc配置同步、运行租户端配置数据库和运行租户应用程序。
60.所述租户端计算机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租户端计算机上的配置监控模块、跨idc配置同步模块、租户端配置数据库和租户应用程序。
61.所述配置监控模块,对所述配置代理服务器进行监听,若监听到来自租户账号对应的配置代理服务器的更新标记通知,则向所述跨idc配置同步模块发出启动配置数据更新指令,并在收到更新完成标记后向所述租户应用程序发出应用程序配置更新指令。
62.所述对所述配置代理服务器进行监听,包括自动方式和手动方式。所述自动方式为对所述配置代理服务器进行定期查询;所述手动方式为租户主动通过所述配置监控模块对所述配置代理服务器进行查询。
63.所述跨idc配置同步模块,收到所述启动配置数据更新指令后,获取所述第一操作日志,基于对所述第一操作日志的解析,对所述租户端配置数据库进行配置更新操作并生成第二操作日志和更新状态标记。所述更新状态标记包括更新中标记、更新失败标记和所述更新完成标记。对所述租户端配置数据库进行配置更新操作,包括更新租户应用程序的配置表数据。所述跨idc配置同步模块可以根据配置更改的情况,从跨idc的配置代理服务器上获取数据。
64.所述租户端配置数据库,包括与每个租户应用程序对应的配置表数据和按更新顺序存储的所有第二操作日志。所述配置表数据包括系统环境参数和应用程序参数。
65.所述租户应用程序,包括租户应用程序的系统环境和应用程序框架。所述租户应用程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所述应用程序框架接收到所述应用程序配置更新指令后,基于所述应用程序的配置表数据,刷新应用程序配置值。
66.示例性地,所述租户端计算机上包括租户应用程序1至租户应用程序x。
67.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前述的基于跨idc环境的多租户应用配置分发系统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基于跨idc环境的多租户应用配置分发系统的操作步骤。
6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及模块,是可以通过计算机和手机程序、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实现包括如上述各模块及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
69.其中,本技术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70.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
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71.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7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