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除尘灰人造微粒的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14:37: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原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除尘灰人造微粒的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2.在以长流程为主的钢铁企业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料,冶炼一吨钢材大约产生200kg/t的粉尘和尘泥,其中含铁粉尘约90%,含碳粉尘约18%,高炉含铁、含碳瓦斯灰约占15%左右。这些含铁含碳除尘灰都是钢铁企业重要的二次资源,将其合理、高效的循环利用是非常迫切的。
3.现有技术的固体废料利用只有部分成分相对洁净的除尘灰当期得到循环利用,积压库存高达万吨之多。从冶金行业来看,配入烧结机实现回用是主要通道之一,但也给烧结及炼铁生产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烧结矿成分波动大、质量不稳定以及有害元素循环富集等等,致使高效环保的完成除尘灰循环利用成为一项技术难点,除尘灰堆积成山也成为钢铁企业亟待解决的顽疾。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灰人造微粒的干燥系统,减少人造微粒在输送及配料过程中产生粉化,进而提高除尘灰循环利用的效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除尘灰人造微粒的干燥系统包括有原料输送装置、热风引入装置和干燥装置,干燥装置包括有干燥室,干燥室内部底端设有锥型干燥床,锥型干燥床底部中心设有下料口,下料口贯穿干燥室底部,锥型干燥床上设有微孔;原料输送装置包括有螺旋给料机,螺旋给料机出口连接在干燥室侧壁上,螺旋给料机出口与干燥室内部连通,螺旋给料机出口连接锥型干燥床上方;热风引入装置包括有引风机ⅰ,引风机ⅰ出气口连接在干燥室侧壁上,引风机ⅰ出气口与干燥室内部连通,引风机ⅰ出气口连接在锥型干燥床下方。
6.进一步的,包括有废气排放装置,废气排放装置包括有集气管,集气管一端连接在干燥室顶部,集气管另一端有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另一端连接有引风机ⅱ,引风机ⅱ另一端连接有废气排空管。
7.进一步的,包括有成品输出装置,成品输出装置包括有烧结机配料皮带,烧结机配料皮带设在干燥室下方,下料口下端连接有球阀ⅰ,球阀ⅰ下端连接有成品出口管,成品出口管连接在烧结机配料皮带上方。
8.进一步的,所述的原料输送装置包括有受料斗和输送带,受料斗连接在螺旋给料机入口上,输送带连接在受料斗上方。
9.进一步的,所述的热风引入装置包括有加热炉,加热炉连接在引风机ⅰ与干燥室之间。
10.进一步的,所述的废气排放装置包括有球阀ⅱ和粉尘回收管,球阀ⅱ连接在旋风
分离器下端,粉尘回收管连接在球阀ⅱ下端。
11.进一步的,所述的螺旋给料机包括有电机。
12.进一步的,所述的微孔直径为3μm。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螺旋给料机,使除尘灰人造微粒能够实现均匀稳定输送,解决了输送过程中的粘结和下料不稳问题;在干燥炉内设置有锥型干燥床,能够实现人造微粒仅靠重力就能自由下落、流畅排出;在锥型干燥床上设置有微孔,实现干燥气体经干燥床微孔送入干燥炉,与干燥炉内的除尘灰人造微粒实现充分均匀的热交换,而散落的除尘灰也不致漏下;在废气流经的集气管路上设置了旋风分离器,完成了粉尘与废气的顺利分离,实现了粉尘回收的再循环利用和达标废气外排,最终形成高效环保的除尘灰循环利用干燥系统。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输送带;2.受料斗;3.螺旋给料机;4.电机;5.干燥室;6.除尘灰人造微粒;7.引风机ⅰ;8.加热炉;9.锥型干燥床;10.微孔;11.下料口;12.球阀ⅰ;13.成品出口管;14.烧结机配料皮带;15.集气管;16.旋风分离器;17.球阀ⅱ;18.粉尘回收管;19.引风机ⅱ;20.废气排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16.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除尘灰人造微粒的干燥系统包括有原料输送装置、热风引入装置和干燥装置,干燥装置包括有干燥室5,干燥室5内部底端设有锥型干燥床9,锥型干燥床9底部中心设有下料口11,下料口11贯穿干燥室5底部,锥型干燥床9上设有微孔10,原料输送装置包括有螺旋给料机3,螺旋给料机3出口连接在干燥室5侧壁上,螺旋给料机3出口与干燥室5内部连通,螺旋给料机3出口连接锥型干燥床9上方,热风引入装置包括有引风机ⅰ7,引风机ⅰ7出气口连接在干燥室5侧壁上,引风机ⅰ7出气口与干燥室5内部连通,引风机ⅰ7出气口连接在锥型干燥床9下方。
17.进一步的,包括有废气排放装置,废气排放装置包括有集气管15,集气管15一端连接在干燥室5顶部,集气管15另一端有旋风分离器16,旋风分离器16另一端连接有引风机ⅱ19,引风机ⅱ19另一端连接有废气排空管20。
18.进一步的,包括有成品输出装置,成品输出装置包括有烧结机配料皮带14,烧结机配料皮带14设在干燥室5下方,下料口11下端连接有球阀ⅰ12,球阀ⅰ12下端连接有成品出口管13,成品出口管13连接在烧结机配料皮带14上方。
19.进一步的,所述的原料输送装置包括有受料斗2和输送带1,受料斗2连接在螺旋给料机3入口上,输送带1连接在受料斗2上方。
20.进一步的,所述的热风引入装置包括有加热炉8,加热炉8连接在引风机ⅰ7与干燥室5之间。
21.进一步的,所述的废气排放装置包括有球阀ⅱ17和粉尘回收管18,球阀ⅱ17连接在旋风分离器16下端,粉尘回收管18连接在球阀ⅱ17下端。
22.进一步的,所述的螺旋给料机3包括有电机4。
23.进一步的,所述的微孔10直径为3μm。
24.本实用新型的受料斗2承接输送带1运送来的除尘灰人造微粒,经螺旋给料机3输送进入干燥室5内,热风引入装置将高炉热风炉排放的低温废气或冷空气由引风机ⅰ7抽引,经加热炉8加热到需要的温度,再经锥形干燥床9微孔10鼓入干燥室5;除尘灰人造微粒小于10μm的比例不足3%,主要集中在20-50μm之间,微孔10直径为3μm,有效防止除尘灰通过微孔10落入锥型干燥床下方,干燥气体经锥型干燥床9上的微孔10送入干燥室5,与干燥室5内的除尘灰人造微粒完成热交换;打开球阀ⅰ12,经干燥处理的除尘灰人造微粒通过下料口11从干燥室5排出,由成品出口管13再经烧结机配料皮带14参与烧结配料;干燥室5内与除尘灰人造微粒完成热交换后,废气从干燥室5顶端溢出再经集气管15进入旋风分离器16,经过滤后的粉尘则降落到旋风分离器16底部,再经球阀17和粉尘回收管18实现回收再利用,废气则在引风机ⅱ19的作用下由废气排空管20外排。
25.本实用新型启机时,先开启引风机ⅱ19、引风机ⅰ7,确保干燥气体进出顺畅;再依次开启配料皮带14、螺旋给料机3的电机4和输送带1,确保物料进出顺畅;在此期间球阀12和球阀17则分别依据干燥微粒6和粉尘排放要求进行实时开闭操作。停止配料的运行程序与开启作业正好相反,依序进行。


技术特征:
1.一种除尘灰人造微粒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原料输送装置、热风引入装置和干燥装置,干燥装置包括有干燥室(5),干燥室(5)内部底端设有锥型干燥床(9),锥型干燥床(9)底部中心设有下料口(11),下料口(11)贯穿干燥室(5)底部,锥型干燥床(9)上设有微孔(10),原料输送装置包括有螺旋给料机(3),螺旋给料机(3)出口连接在干燥室(5)侧壁上,螺旋给料机(3)出口与干燥室(5)内部连通,螺旋给料机(3)出口连接锥型干燥床(9)上方,热风引入装置包括有引风机ⅰ(7),引风机ⅰ(7)出气口连接在干燥室(5)侧壁上,引风机ⅰ(7)出气口与干燥室(5)内部连通,引风机ⅰ(7)出气口连接在锥型干燥床(9)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灰人造微粒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废气排放装置,废气排放装置包括有集气管(15),集气管(15)一端连接在干燥室(5)顶部,集气管(15)另一端有旋风分离器(16),旋风分离器(16)另一端连接有引风机ⅱ(19),引风机ⅱ(19)另一端连接有废气排空管(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尘灰人造微粒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成品输出装置,成品输出装置包括有烧结机配料皮带(14),烧结机配料皮带(14)设在干燥室(5)下方,下料口(11)下端连接有球阀ⅰ(12),球阀ⅰ(12)下端连接有成品出口管(13),成品出口管(13)连接在烧结机配料皮带(14)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除尘灰人造微粒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输送装置包括有受料斗(2)和输送带(1),受料斗(2)连接在螺旋给料机(3)入口上,输送带(1)连接在受料斗(2)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除尘灰人造微粒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引入装置包括有加热炉(8),加热炉(8)连接在引风机ⅰ(7)与干燥室(5)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除尘灰人造微粒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气排放装置包括有球阀ⅱ(17)和粉尘回收管(18),球阀ⅱ(17)连接在旋风分离器(16)下端,粉尘回收管(18)连接在球阀ⅱ(17)下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灰人造微粒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给料机(3)包括有电机(4)。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除尘灰人造微粒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孔(10)直径为3μ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原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除尘灰人造微粒的干燥系统,设置有螺旋给料机,使除尘灰人造微粒能够实现均匀稳定输送,解决了输送过程中的粘结和下料不稳问题;在干燥炉内设置有锥型干燥床,能够实现人造微粒仅靠重力就能自由下落、流畅排出;在锥型干燥床上设置有微孔,实现干燥气体经干燥床微孔送入干燥炉,与干燥炉内的除尘灰人造微粒实现充分均匀的热交换,而散落的除尘灰也不致漏下;在废气流经的集气管路上设置了旋风分离器,完成了粉尘与废气的顺利分离,实现了粉尘回收的再循环利用和达标废气外排,最终形成高效环保的除尘灰循环利用干燥系统。效环保的除尘灰循环利用干燥系统。效环保的除尘灰循环利用干燥系统。


技术研发人员:赵贵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1
技术公布日:2022/3/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