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战伤救护上肢肢体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09:32: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肢体固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战伤救护上肢肢体固定器。


背景技术:

2.战伤救护通常属于突发的紧急情况,当伤员上肢骨折或重伤导致活动受限时,需要对伤员的肢体进行快速的包扎固定。但现有的固定方式不便于依据伤员手臂受伤后的弯曲程度来调节大小臂之间的角度,使装置无法适用于不同受伤程度或不同恢复状态下的伤员;为避免装置从伤员的上肢上脱落,包裹带在使用时需要将包裹带的两端进行多道程序的固定,救护效率较低,因此提出一种战伤救护上肢肢体固定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战伤救护上肢肢体固定器。
4.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战伤救护上肢肢体固定器,包括用于托住手肘的肘板,所述肘板一端转动连接有用于护住手臂的臂板,所述肘板与所述臂板之间的连接处安装有用于固定伤员肘部关节的绑带,所述肘板侧面安装有可沿其长度向进行位置调节的调节带,所述调节带自由端与所述臂板侧面固定,所述肘板侧面与所述臂板侧面之间连接有用于挂置在伤员脖子处的拉力带。
6.进一步地,所述肘板靠近所述臂板的一端安装有用于托住伤员关节的托板。
7.进一步地,所述托板转动安装在所述肘板上。
8.进一步地,所述肘板与所述臂板内均安装有海绵垫。
9.进一步地,所述肘板远离所述臂板的一端安装有用于托住伤员手脖子的弧形软垫。
10.进一步地,所述肘板内沿其长度向开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顶槽面沿其长度向依次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并滑动安装有限位块,所述肘板侧面沿其长度向开设有贯穿其一侧并与所述滑动腔连通的齿形槽口,所述调节带穿过所述所述齿形槽口延伸至所述滑动腔内并与限位块固定。
11.进一步地,所述拉力带的两端安装在所述肘板与所述臂板的不同侧。
12.进一步地,所述肘板侧面位于所述滑动腔一端处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安装槽。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实用新型利用可沿肘板长度向进行位置调节的调节带来对肘板和臂板角度调节后的状态进行固定,实现了对伤员大小臂的固定,并且可以使装置适用于不同受伤程度或不同恢复状态下的伤员;利用绑带将装置与伤员肘关节之间进行固定,避免伤员的手肘沿肘板的长度向滑动,利用拉力带将装置挂在伤员的脖子或肩膀上,即可将装置稳定的固
定在伤员的身上,与将包裹带的两端进行多道程序固定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方式更加便捷快速。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a-a方向剖视图;
18.附图标记:1、肘板;2、臂板;3、绑带;4、调节带;5、拉力带;6、托板;7、海绵垫;8、弧形软垫;9、滑动腔;10、限位槽;11、限位块;12、齿形槽口;13、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如图1所示,一种战伤救护上肢肢体固定器,包括托住手肘的肘板1,肘板1一端转动连接有用于护住手臂的臂板2,肘板1与臂板2之间的连接处安装有用于固定伤员肘部关节的绑带3,利用绑带3将装置与伤员肘关节之间进行固定,避免伤员的手肘沿肘板1的长度向滑动,肘板1侧面安装有可沿其长度向进行位置调节的调节带4,调节带4自由端与臂板2侧面固定,使用此装置时,先将肘板1和臂板2旋转至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状态,然后将伤员包扎过的手部穿过肘板1和臂板2 连接处的绑带3,然后转动伤员的手肘和肘板1,并将调节带4位于肘板1上的一端调节至合适的位置,当调节带4位于肘板1上的一端越靠近肘板1的自由端,肘板1与臂板2之间的角度越小,相反的,当调节带4位于肘板1上的一端越远离肘板1的自由端,肘板1与臂板2之间的角度越大,从而使装置可以依据伤员手臂受伤后的弯曲程度来进行调节,肘板1侧面与臂板2侧面之间连接有用于挂置在伤员脖子上或肩膀上的拉力带5,调整好肘板1与壁板之间的角度后将拉力带5挂在伤员的脖子上,此时装置通过绑带3和拉力带5固定在伤员身上,可以对装置进行基本的固定,与将包裹带的两端进行多道程序
固定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方式更加便捷快速,需要说明的是,拉力带5的两端应固定在肘板1和臂板2靠近其自由端的位置,使拉力带5能最大程度的将伤员的小臂拉扯悬挂,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4.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装置的舒适性,肘板1靠近臂板2的一端安装有用于托住伤员关节的托板6。
25.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细化托板6的具体安装方式,托板6转动安装在肘板1 上,避免伤员在转动手肘时托板6不能随其关节转动而对伤员的皮肤造成磨损。
26.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装置的舒适性,肘板1与臂板2内均安装有海绵垫7,避免伤员的皮肤直接与托板6摩擦接触,减少了伤员的痛苦。
27.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肘板1的端部硌住伤员的手脖子造成不适,肘板1 远离臂板2的一端安装有用于托住伤员手脖子的弧形软垫8。
28.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细化调节带4的位置调节方式,肘板1内沿其长度向开设有滑动腔9,滑动腔9顶槽面沿其长度向依次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10并滑动安装有限位块 11,肘板1侧面沿其长度向开设有贯穿其一侧并与滑动腔9连通的齿形槽口12,调节带4穿过齿形槽口12延伸至滑动腔9内并与限位块11固定,齿形槽口12的设计起到了为限位块11提供运动方向,并且该齿口处的设计起到了给调节带4避让的作用,避免限位块11在限位槽10内时调节带 4会被拉扯磨损,需要说明的是,限位块11滑动安装在滑动腔9内无法从齿形槽口12处直接取出,装置在使用状态下,限位块11位于限位槽10内,由于伤员手肘在重力的作用下下垂,而手臂的位置不变,因此与调节带4固定的限位块11会卡在限位槽10内,限位槽10的槽面对限位块11施加抵触力而无法移动,从而实现了调节带4的位置调节,需要对装置的角度进行调节时,向上抬起伤员的手臂,使调节带4呈不紧绷的状态,然后拉动调节带4,使卡在限位槽10内的限位块11运动至滑动腔9内,并对调节带4施加沿肘板1长度向运动的拉力,调节至合适位置后,放下伤员的手臂,限位块11会卡入与其当前位置相对应的限位槽10内,调节带4恢复至紧绷的状态,伤员的手臂得到了固定。
29.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装置的合理性,拉力带5的两端安装在肘板1与臂板 2的不同侧,拉力带5固定在装置两侧的设计避免伤员的手肘向为安装有拉力带5的一侧倾斜,造成伤员的不适。
30.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细化肘板1的具体结构,肘板1侧面位于滑动腔9一端处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安装槽13,安装槽13的槽口竖直向截面大于限位块11的竖直向截面,即可以将滑动安装在滑动腔9内的限位块11取出,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