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温度升降调节仪器辅助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09:15: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升降调节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升降调节仪器辅助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当前光通信、电子产品制造领域中,对于光通信元器件产品、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以及产品研发实验等活动,通用的高低温环境提供设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压缩机设备,另一种是热流仪设备。两种设备都存在诸多不足:一、体积大及笨重,很难灵活移动;二、投资成本高;三、升/降温速度很慢,一般情况下,压缩机从常温25摄氏度降低到-40摄氏度,再从-40摄氏度升温到85摄氏度,再从85摄氏度回到常温25摄氏度一个完整的温度循环周期所需要的时间约20分钟,且在预热过程中,热积累会对电子产品温度的稳定造成很大的影响;四、温度稳定时间精度不高,一般情况下,在温度-40摄氏度和85摄氏度的情况下,温度精度不高,波动温度在3摄氏度以上;五、企业中后期扩产困难;六、噪声污染和排气排废污染比较严重。因此这两种高低温环境提供设备在应用过程中给光通信、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在快速投资、成长、更新换代等过程中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为解决此类问题,领域内开始出现基于半导体制冷制热技术的温度升降调节仪器,这种温度升降调节仪器具有可集成化、小型化、轻便化、投资小及使用灵活度高的优点。
3.基于半导体制冷制热技术的温度升降调节仪器在应用时,需要辅以相应的散热件进行导热、散热,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在温度升降调节仪器的导冷板上连接水管进行水冷散热,并且在导冷板一侧设置半导体制冷片制冷,但是这种处理方式的制冷散热效果有限,并且会导致导冷板表面结霜,结的霜会化成水流出而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度升降调节仪器辅助散热装置,其应用时,可以对温度升降调节仪器起到良好的降温散热作用,并且能有效防止导冷板结霜凝水而影响使用。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温度升降调节仪器辅助散热装置,包括导冷板,在导冷板的两侧均设有半导体制冷片,在两个半导体制冷片的外侧均设有散热板,在导冷板的四周套设有保温层,所述散热板上设有固定板,在两侧固定板之间垂直穿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垂直于导冷板、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板,且限位杆的一侧与保温层抵接,并将保温层限位夹持在导冷板上。
7.基于上述技术内容,通过导冷板可以对温度升降调节仪器的起到导冷降温的作用,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可以进行制冷,以降低导冷板的温度,通过散热板可以进一步起到散热的作用,通过在导冷板的两侧设置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板,并在导冷板的四周套设有保温层,可以对导冷板形成全面包裹,防止导冷板与空气接触而结霜凝水,影响温度升降调节仪器的使用,通过设置固定板和限位杆可以将保温层牢牢限位夹持在导冷板上,防止保温
层松脱,造成导冷板与空气接触而结霜凝水。
8.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散热板的一对侧边上均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与散热板一体成型,在固定板上设有一排限位螺孔,所述限位杆穿设于限位螺孔内,所述限位杆为长螺杆。其应用时,通过固定板与散热板的一体成型设计,可以提高整体结构强度,通过在固定板上设一排限位螺孔,便于穿设多根限位杆来对保温层进行夹持。
9.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板上还设有一排安装螺孔,所述安装螺孔用于拧入安装螺钉。其应用时,通过在固定板上设置一排安装螺孔,便于选择相应的安装螺孔,来拧入安装螺钉,将装置安装于相应的物体上进行使用。
10.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导冷板上设有水管接口,所述水管接口穿过保温层。其应用时,通过在导冷板上设置水管接口,便于为导冷板提供水冷散热途径。
11.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保温层为保温棉。其应用时,通过保温棉可以起到良好的隔温隔热效果,并且防止导冷板上结霜凝水。
12.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散热板上设有若干波形散热片组,在相邻两组波形散热片组之间形成有过风通道。其应用时,通过在散热板上设置若干波形散热片组,并形成过风通道,可以增大过风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13.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波形散热片组包括顶片和两个形状匹配的波形翅片,两个波形翅片相互正对连接散热板上,在两个波形翅片之间架设顶片,使两个波形翅片之间也形成有过风通道。其应用时,通过设置两个波形翅片,并架设顶片,形成过风通道,可以在有限空间内增加波形散热片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14.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波形散热片组由铝型材制成。其应用时,通过铝型材制成的波形散热片组散热效果优良,并且铝型材价廉易得,制造成本低,材质较轻,安装使用更方便。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冷板可以对温度升降调节仪器的起到导冷降温的作用,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可以进行制冷,以降低导冷板的温度,通过散热板可以进一步起到散热的作用,通过在导冷板的两侧设置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板,并在导冷板的四周套设有保温层,可以对导冷板形成全面包裹,防止导冷板与空气接触而结霜凝水,影响温度升降调节仪器的使用,通过设置固定板和限位杆可以将保温层牢牢限位夹持在导冷板上,防止保温层松脱,造成导冷板与空气接触而结霜凝水。通过该装置可以对温度升降调节仪器起到良好的降温散热作用,并且能有效防止导冷板结霜凝水而影响使用。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使用的附图进行介绍。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各板层设置示意图;
20.图3为限位杆与保温层的连接示意图;
21.图4为固定板的设置示意图;
22.图5为波形散热片组的设置示意图;
23.图6为图5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24.图中:1、散热板;2、半导体制冷片;3、导冷板;4、保温层;5、固定板;6、限位杆;7、限位螺孔;8、安装螺孔;9、安装螺钉;10、水管接口;11、顶片;12、过风通道;13、波形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实用新型,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26.实施例1:
2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升降调节仪器辅助散热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导冷板3,在导冷板3的两侧均设有半导体制冷片2,在两个半导体制冷片2的外侧均设有散热板1,在导冷板3的四周套设有保温层4,所述散热板1上设有固定板5,在两侧固定板5之间垂直穿设有限位杆6,所述限位杆6垂直于导冷板3、半导体制冷片2和散热板1,且限位杆6的一侧与保温层4抵接,并将保温层4限位夹持在导冷板3上。
28.具体实施时,通过导冷板3可以对温度升降调节仪器的起到导冷降温的作用,通过半导体制冷片2可以进行制冷,以降低导冷板3的温度,通过散热板1可以进一步起到散热的作用,通过在导冷板3的两侧设置半导体制冷片2和散热板1,并在导冷板3的四周套设有保温层4,可以对导冷板3形成全面包裹,防止导冷板3与空气接触而结霜凝水,影响温度升降调节仪器的使用,通过设置固定板5和限位杆6可以将保温层4牢牢限位夹持在导冷板3上,防止保温层4松脱,造成导冷板3与空气接触而结霜凝水。
29.实施例2:
30.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优化,如图4所示,所述散热板1的一对侧边上均设有固定板5,固定板5的与散热板1一体成型,在固定板5上设有一排限位螺孔7,所述限位杆6穿设于限位螺孔7内,所述限位杆6为长螺杆。其应用时,通过固定板5与散热板1的一体成型设计,可以提高整体结构强度,通过在固定板5上设一排限位螺孔7,便于穿设多根限位杆6来对保温层4进行夹持。
3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5上还设有一排安装螺孔8,所述安装螺孔8用于拧入安装螺钉9。具体实施时,通过在固定板5上设置一排安装螺孔8,便于选择相应的安装螺孔8,来拧入安装螺钉9,将装置安装于相应的物体上进行使用。
32.实施例3:
33.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优化,所述导冷板3上设有水管接口10,所述水管接口10穿过保温层4。具体实施时,通过在导冷板3上设置水管接口10,便于为导冷板3提供水冷散热途径。
34.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4为保温棉。具体实施时,通过保温棉可以起到良好的隔温隔热效果,并且防止导冷板3上结霜凝水。
35.实施例4:
36.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优化,如图5至图6所示,所述散热板1上设有若干波形散热片组,在相邻两组波形散热片组之间形成有过风通道12。具体实施时,通过在散热板1上设置若干波形散热片组,并形成过风通道12,可以增大过风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37.进一步地,所述波形散热片组包括顶片11和两个形状匹配的波形翅片13,两个波形翅片13相互正对连接散热板1上,在两个波形翅片13之间架设顶片11,使两个波形翅片13之间也形成有过风通道12。具体实施时,通过设置两个波形翅片13,并架设顶片11,形成过风通道12,可以在有限空间内增加波形散热片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38.进一步地,所述波形散热片组由铝型材制成。具体实施时,通过铝型材制成的波形散热片组散热效果优良,并且铝型材价廉易得,制造成本低,材质较轻,安装使用更方便。
39.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