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装配式建筑四面不出筋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08:44: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四面不出筋叠合板。


背景技术:

2.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四面不出筋叠合板为四个面均不漏出钢筋的叠合板。
3.目前的叠合板还存在有以下不足:
4.1、叠合板在完成安装拼接后,需要施工人员将各组叠合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单独的密封,以防止在浇注的过程中发生漏浆漏液的现象,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工作负担;
5.2、叠合板在完成安装拼接后,通常需要在相邻的两组叠合板之间焊接钢筋,以增强相邻两组叠合板的连接强度,但是单纯的焊接带来的强度有限;
6.3、在浇筑的过程中,现有的叠合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附能力较差,影响后期的建筑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四面不出筋叠合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叠合板在完成安装拼接后,需要施工人员将各组叠合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单独的密封,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工作负担的问题。
8.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四面不出筋叠合板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9.一种装配式建筑四面不出筋叠合板,包括:混凝土层;混凝土层采用矩形板结构;混凝土层的右侧设置有第一侧板;混凝土层的左侧设置有第二侧板;混凝土层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混凝土层的内部设置有横向叠合钢筋;混凝土层还包括有:内槽,内槽采用六边形槽孔结构,内槽共设置有三组,三组内槽等距贯穿式开设于混凝土层的前侧;粘合槽,粘合槽采用v形槽结构,且粘合槽等距排列开设于混凝土层的顶部。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采用l形板结构,第一侧板固定设置于混凝土层的右侧,且第一侧板与混凝土层之间形成开口朝上的矩形凹槽结构,第一侧板的内壁等距排列开设有矩形凹槽结构。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板采用l形板结构,第二侧板固定设置于混凝土层的左侧,且第二侧板与混凝土层之间形成开口朝下的矩形凹槽结构,第二侧板的外侧壁等距排列开设有矩形凹槽结构。
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采用u形槽结构,安装槽共设置有四组,且四组安装槽呈矩形阵列状分别开设于混凝土层的顶部四周。
13.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叠合钢筋横向等距排列固定设置于混凝土层的内部;横向叠合钢筋还包括有:纵向叠合钢筋,纵向叠合钢筋纵向等距排列固定设置于混凝土层的内部,
且每组纵向叠合钢筋分别与每组横向叠合钢筋固定连接;桁架钢筋,桁架钢筋纵向排列固定设置于每两组纵向叠合钢筋之间的顶部,且四组安装槽的内侧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两组桁架钢筋的底端面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通过设置有混凝土层、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通过将两组相邻的混凝土层之间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互连接卡合,能够避免传统的普通拼接的方式导致两组混凝土层之间存在缝隙的现象,从而能够无需后期单独对两组相邻的混凝土层之间进行密封工序,减少工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第一侧板的内侧壁和第二侧板的外侧壁开设的矩形凹槽结构,能够利于后期浇筑泥浆的滞留凝固,从而使两组相邻的混凝土层具有更好的连接效果,进一步提高建筑的强度。
16.通过设置有安装槽,将相邻的两组混凝土层完成拼接后,通过将钢筋放置于安装槽内并分别与两组桁架钢筋进行焊接,然后在安装槽内填充泥浆,对焊接钢筋进行包裹,从而进一步提高两组混凝土层之间的连接强度。
17.通过设置有粘合槽和内槽,通过粘合槽增加后期浇筑的泥浆与混凝土层之间的吸附性,通过六边形的内槽能够增加混凝土层结构重量的同时,增加混凝土层的结构强度和抗震性。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前侧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叠合钢筋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层轴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23.1、混凝土层;101、内槽;102、粘合槽;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安装槽;5、横向叠合钢筋;501、纵向叠合钢筋;502、桁架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实施例:
28.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2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四面不出筋叠合板,包括:混凝土层1;混凝土层1采用矩形板结构;混凝土层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侧板2;混凝土层1的左侧设置有第二侧板3;混凝土层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4;混凝土层1的内部设置有横向叠合钢筋5;混凝土层1还包括有:内槽101,内槽101采用六边形槽孔结构,内槽101共设置有三组,三组内槽101等距贯穿式开设于混凝土层1的前侧;粘合槽102,粘合槽102采用v形槽结构,且粘合槽102等距排列开设于混凝土层1的顶部。
30.其中,第一侧板2采用l形板结构,第一侧板2固定设置于混凝土层1的右侧,且第一侧板2与混凝土层1之间形成开口朝上的矩形凹槽结构,第一侧板2的内壁等距排列开设有矩形凹槽结构;第二侧板3采用l形板结构,第二侧板3固定设置于混凝土层1的左侧,且第二侧板3与混凝土层1之间形成开口朝下的矩形凹槽结构,第二侧板3的外侧壁等距排列开设有矩形凹槽结构。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组相邻的混凝土层1进行组合拼接时,将左侧一组混凝土层1的第二侧板3对准右侧一组混凝土层1的第一侧板2,使左侧一组混凝土层1第二侧板3的底部插入第一侧板2与右侧一组混凝土层1之间形成的矩形凹槽内,同时右侧一组混凝土层1的第一侧板2的顶端卡入左侧一组混凝土层1与第二侧板3之间的矩形凹槽内,完成相邻的两组混凝土层1的固定连接,同时通过相邻的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的配合,增强了两组混凝土层1之间的密封性,从而避免在后期浇筑的过程中出现漏浆的现象,同时通过第一侧板2的内侧壁和第二侧板3的外侧壁开设的矩形凹槽,能够使泥浆进行充分的填充,从而增加混凝土层1、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之间的吸附性。
32.其中,安装槽4采用u形槽结构,安装槽4共设置有四组,且四组安装槽4呈矩形阵列状分别开设于混凝土层1的顶部四周;横向叠合钢筋5横向等距排列固定设置于混凝土层1的内部;横向叠合钢筋5还包括有:纵向叠合钢筋501,纵向叠合钢筋501纵向等距排列固定设置于混凝土层1的内部,且每组纵向叠合钢筋501分别与每组横向叠合钢筋5固定连接;桁架钢筋502,桁架钢筋502纵向排列固定设置于每两组纵向叠合钢筋501之间的顶部,且四组安装槽4的内侧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两组桁架钢筋502的底端面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组相邻的混凝土层1拼接完毕后,左右两组混凝土层1顶部的安装槽4会相互连通,在安装槽4内放置u形钢筋,将钢筋的两端顶部分别与两组混凝土层1顶部最边缘的一组桁架钢筋502焊接,然后在安装槽4内填充泥浆,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加两组混凝土层1之间的连接强度。
34.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35.本实用新型中,将两组相邻的混凝土层1进行组合拼接时,将左侧一组混凝土层1的第二侧板3对准右侧一组混凝土层1的第一侧板2,使左侧一组混凝土层1第二侧板3的底部插入第一侧板2与右侧一组混凝土层1之间形成的矩形凹槽内,同时右侧一组混凝土层1的第一侧板2的顶端卡入左侧一组混凝土层1与第二侧板3之间的矩形凹槽内,完成相邻的两组混凝土层1的固定连接,同时通过相邻的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的配合,增强了两组混凝土层1之间的密封性,从而避免在后期浇筑的过程中出现漏浆的现象,同时通过第一侧板2的内侧壁和第二侧板3的外侧壁开设的矩形凹槽,能够使泥浆进行充分的填充,从而增加
混凝土层1、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之间的吸附性;将两组相邻的混凝土层1拼接完毕后,左右两组混凝土层1顶部的安装槽4会相互连通,在安装槽4内放置u形钢筋,将钢筋的两端顶部分别与两组混凝土层1顶部最边缘的一组桁架钢筋502焊接,然后在安装槽4内填充泥浆,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加两组混凝土层1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粘合槽102增加后期浇筑的泥浆与混凝土层1之间的吸附性,通过六边形的内槽101能够增加混凝土层1结构重量的同时,增加混凝土层1的结构强度和抗震性。
3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