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中药加工用软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08:17: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药加工用软化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中药材加工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中药材的切制效率,多会对中药材进行软化,通过软化,使水分渗入药材内部,药材吸水后体积膨胀、质地变软,从而方便切制。目前,针对不同特性的药材,会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软化。常用的软化方法主要有:淋润软片法、洗润软化法、浸润软化法、泡润软化法、吸湿回润法、热汽软化法、真空加温软化法、减压冷浸软化法、加压冷浸软化法等,不论选择哪种方法,都要坚持“少泡多润”、“泡透水尽”的原则。
3.目前,市面上中药材加工软化的设备只能针对具有某一类特性的药材进行某一单一方式的软化,不能针对其他特性的药物便不能适用,这就使得软化设备的局限性比较大。
4.另外,使用淋润、浸润和泡润的方法将药材湿润后,都需要将药材收集在一起进行堆润,现有的软化设备基本都是由人工是将药材均匀摊开再由人工将药材收在一起进行堆润,自动化程度低。同时将药材摊开湿润软化的方式由于摊开面积有限,每次只能软化有限量的药材,软化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药加工用软化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中药材软化设备只能对某一特性的药材进行某一单一方式软化、自动化程度低并且软化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中药加工用软化装置,其包括支架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外壳体、润药箱、承药部、润药部及控制箱,所述控制箱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分别与所述承药部、润药部电连接,所述润药箱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形成所述外壳体与所述润药箱之间的置物腔及所述润药箱内部的浸液腔;
8.所述承药部包括物料机构、支座及翻转机构,所述支座设置在所述浸液腔内,所述物料机构通过安装轴设置在支座上、具有绕所述安装轴的轴心转动的自由度,所述安装轴的一端伸出润药箱外,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置物腔内、与所述安装轴伸入置物腔内的一端传动连接;
9.所述润药部设置在所述置物腔内、包括淋润通路及浸润通路,所述淋润通路的出水位置设置在所述润药箱内、位于润药箱的上部、指向物料机构;所述浸润通路的出水位置设置在所述润药箱内、位于所述润药箱侧面的中下部。
10.所述物料机构包括物料筒及物料支架,所述物料支架包括两个侧板以及三根或三根以上的支架杆,两个所述侧板的中心处分别通过安装轴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支架杆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均匀设置、与两个所述侧板呈可拆卸固定连接、形成与物料筒适配的形状;
11.所述物料筒为中空的圆柱状,所述物料筒内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沿所述物料筒轴心呈放射状设置、将物料筒内部分割为多个物料腔;
12.所述物料筒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漏水孔,所述漏水孔的直径小于10mm,所述物料筒的两侧端面板分别与所述物料筒的侧壁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
13.所述支架杆与所述物料筒接触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限位凸起,对应的,所述物料筒的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适配的限位凹槽。
14.所述翻转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箱、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及传动皮带,所述驱动电机及减速箱通过第三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置物腔内,所述主动皮带轮设置在所述减速箱的动力输出端、所述从动皮带轮设置在所述安装轴伸入所述置物腔内的一端上,所述驱动电机、减速箱、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之间依次传动连接。
15.所述润药部包括进水管、第一水泵、第一上水管、第二上水管、喷淋管及喷淋头,所述第一水泵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置物腔内,所述进水管一端伸入所述置物腔内与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壳体连接外部水源;
16.所述第一水泵、第一上水管、喷淋管及喷淋头依次连通形成淋润通路;所述喷淋管固定在所述润药箱内部的上方,所述喷淋头设置在所述喷淋管上、指向所述物料机构,所述第一上水管与所述喷淋管连通;
17.所述第一水泵、第二上水管连通形成浸润通路,所述第二上水管的出水口穿过所述润药箱中下部的侧壁后伸入所述浸液腔内;
18.所述第一上水管、第二上水管及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之间通过三通连接。
19.所述润药部还包括负压机构,所述负压机构包括负压风机、吸风管、隔离罩及出风管,所述负压风机通过第二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置物腔内,所述吸风管一端与所述负压风机的进风口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润药箱侧壁后位于所述浸液腔的上方;
20.所述出风管一端穿过外壳体后与外部大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负压风机的出风口连通;
21.所述隔离罩为网状罩体、设置在所述浸液腔内,罩设在所述吸风管的吸风口四周。
22.所述润药部还包括第二水泵、抽水管及出水管,所述第二水泵通过第四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置物腔内所述抽水管一端从所述润药箱的侧面下方伸入所述润药的箱内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水泵的抽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管一端与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壳体后与外部连通。
23.所述第一上水管、第二上水管及抽水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及第三电磁阀。
24.所述润药箱的上顶盖与所述润药箱分体设置,所述润药箱的上顶盖一端与所述润药箱的箱体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所述喷淋管固定在所述上顶盖的内表面,所述第一上水管与所述喷淋管之间通过软管连通。
25.所述润药箱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分别与控制箱电连接的第一液位计及第二液位计,所述第一液位计的设置高度在所述物料机构上顶面与所述负压机构中进风口的下底面之间,所述第二液位计的设置高度低于所述物料机构下底面的水平高度。
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2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淋润通路、浸润通路及负压机构,通过分别设置淋润通路、浸
润通路及负压机构的开闭、控制润药箱内水位的高低,能够使装置对药材进行淋润软化、浸润软化、泡润软化,或者减压冷浸软化,通过控制承药部驱动电机旋转的快慢又可以使装置对药材进行洗润软化,使同一软化装置具备不同的软化功能,提高了软化装置的功能对不同特性药材的适应性。
28.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放置药材的部件设置为圆筒状、并将其横放,能够在每次软化中同时软化更多的药材。另外,通过分隔板将物料筒分割成不同的物料腔,将同一批次需软化的药材分成小份分别装进不同的物料腔中,能够使每一小份药材都能够在物料腔中均匀的软化。
29.在药材湿润后,通过驱动电机缓慢驱动物料筒转动或者间歇式驱动物料筒转动,又能够使药材在物料筒的不同物料腔中进行缓慢、均匀的翻动从而使药材充分、均匀的堆润。
3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药材特性的局限性小、自动化程度高、软化效率高,适合在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32.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34.图3是本实用新型物料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物料筒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37.图6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8.其中:1、支架,2、外壳体,3、润药箱,4、控制箱,5、置物腔,6、浸液腔,7、支座,8、第一安装轴,9、物料筒,10、物料支架,11、侧板,12、支架杆,13、分隔板,14、漏水孔,15、端面板,16、第二铰接轴,17、限位凸起,18、限位凹槽,19、驱动电机,20、减速箱,201、第三安装座,21、从动皮带轮,22、传动皮带,23、进水管,24、第一水泵,25、第一上水管,26、第二上水管,27、喷淋管,28、喷淋头,29、第一安装座,30、三通,31、负压风机,32、吸风管,33、出风管,34、隔离罩,35、第二安装座,36、第二水泵,361、第四安装座,37、抽水管,38、出水管,39、第一电磁阀,40、第二电磁阀,41、第三电磁阀,42、上顶盖,43、第一铰接轴,44、软管,45、第一液位计,46、第二液位计,47、把手,48、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竖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
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0.实施例一:
41.如图1-图6所示的一种中药加工用软化装置,其包括支架1及设置在支架1上的外壳体2、润药箱3、承药部、润药部及控制箱4,所述控制箱4设置在所述外壳体2上,分别与所述承药部、润药部电连接,所述润药箱3设置在所述外壳体2内,形成所述外壳体2与所述润药箱3之间的置物腔5及所述润药箱3内部的浸液腔6;所述承药部包括物料机构、支座7及翻转机构,所述支座7设置在所述浸液腔6内,所述物料机构通过安装轴设置在支座7上、具有绕所述安装轴的轴心转动的自由度,所述安装轴的一端伸出润药箱3外,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置物腔5内、与所述安装轴伸入置物腔5内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润药部设置在所述置物腔5内、包括淋润通路及浸润通路,所述淋润通路的出水位置设置在所述润药箱3内、位于润药箱3的上部、指向物料机构;所述浸润通路的出水位置设置在所述润药箱3内、位于所述润药箱3侧面的中下部。
42.通过设置淋润通路,能够使装置对草类、叶类、果皮类等组织疏松、吸水性较好的药材进行淋润软化;
43.通过设置浸润通路,并控制水在浸液腔6中停留时间的长短,使装置能够对普通的根类药材进行浸润软化,或者对个体粗大、质地坚硬且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根类、藤木类药材进行泡润软化
44.另外,给物料机构设置能带动其旋转的翻转机构,能够在浸润时控制翻转机构运动,带动物料机构旋转,结合浸润机构,能够对质地松软、吸水性较强的药材进行洗润软化;
45.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软化装置能够对不同特性的药材进行特定的软化,提高了软化装置对药材的适应性。
46.具体的,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物料机构包括物料筒9及物料支架10,所述物料支架10包括两个侧板11以及三根支架杆12,两个所述侧板11的中心处分别通过第一安装轴8、第二安装轴设置在所述支座7上,其中第一安装轴8伸出润药箱3外、与翻转机构传动连接。
47.如图1、图4所示,所述物料筒9为中空的圆柱状,三根所述支架杆12在两个所述侧板11之间的呈间隔120
°
角均匀设置、与两个所述侧板11呈可拆卸固定连接、物料筒9通过三根支架杆12固定在物料支架10内;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侧板11上设置了杆座,支架杆12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两侧板11上的杆座固定,三根固定后的支架杆12形成与物料筒9适配的形状。
48.物料筒9的设置扩大了可盛放药材的体积,从而能够加大单次软化中药材的量。同时,在淋润、浸润及泡润后的堆润过程中,可以利用翻转机构低速转动物料筒9,使药材之间能够润透的更加均匀,从而避免出现有的药材已经润透,有的药材仍然硬心。
49.另外,在所述物料筒9内部设置有分隔板13,所述分隔板13沿所述物料筒9轴心呈放射状设置、将物料筒9内部分割为多个物料腔,在进行软化时,形成单独的软化空间,将同一份药材分成多个小份分别装入每个物料腔中,不仅有效提高了软化效率,还能够使其中药材均匀的软化。
50.进一步的,如图1、图4所示,为使水能在物料筒9内自由进出,并且保证药材不会卡
在物料筒9内,选择物料筒9为不锈钢板支撑,并在所述物料筒9的侧壁上均匀布满直径5mm的漏水孔14。为了保证药材在软化过程中不从物料筒9中飘出或甩出,所述物料筒9的两侧端面板15分别与所述物料筒9的侧壁通过第二铰接轴16铰接,同时,在物料筒9两侧的端面板15上布满直径5mm的漏水孔14。
51.另外,如图3、图5所示,为了保证在旋转物料支架10时物料筒9能够跟随物料支架10一起转动、不发生打滑,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杆12与所述物料筒9接触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限位凸起17,对应的,所述物料筒9的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17适配的限位凹槽18。
52.在开始软化前拆开物料支架10上的一根支架杆12,将物料筒9放入两支架杆12之间并使物料筒9上的限位凹槽18与支架杆12上的限位凸起17配合,在将另一根支架杆12与侧板11固定即可。
53.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翻转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9、减速箱20、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21及传动皮带22,所述驱动电机19及减速箱20通过第三安装座201设置在所述外壳体2的置物腔5内,所述主动皮带轮设置在所述减速箱20的动力输出端、所述从动皮带轮21设置在所述安装轴伸入所述置物腔5内的一端上,所述驱动电机19、减速箱20、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21之间依次传动连接。
54.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润药部包括进水管23、第一水泵24、第一上水管25、第二上水管26、喷淋管27及喷淋头28,所述第一水泵24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座29设置在所述置物腔5内,所述进水管23一端伸入所述置物腔5内与所述第一水泵24的进水口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壳体2连接外部水源;所述第一水泵24、第一上水管25、喷淋管27及喷淋头28依次连通形成淋润通路;所述喷淋管27固定在所述润药箱3内部的上方,所述喷淋头28设置在所述喷淋管27上、指向所述物料机构,所述第一上水管25与所述喷淋管27连通;另外,在第一上水管25上还设置了第一电磁阀39。当需要进行淋润软化时,启动第一水泵24、第一电磁阀39,关闭第二电磁阀40,水从喷淋头28喷洒在物料筒9上,从而对物料筒9中的药材进行淋润。
5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泵24、第二上水管26连通形成浸润通路,所述第二上水管26的出水口穿过所述润药箱3中下部的侧壁后伸入所述浸液腔6内。当需要浸润软化、泡润软化或者洗润软化时,启动第一水泵24、第二电磁阀40,关闭第一电磁阀39,水从第二上水管26流入浸液腔6,戴水没过物料筒9的顶部后,关闭第一水泵24、第二电磁阀40,从而可以对药材进行浸润软化、泡润软化或者洗润软化。
56.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润药部还包括负压机构,所述负压机构包括负压风机31、吸风管32、隔离罩34及出风管33,所述负压风机31通过第二安装座35设置在所述置物腔5内,所述吸风管32一端与所述负压风机31的进风口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润药箱3侧壁后位于所述浸液腔6的上方;所述出风管33一端穿过外壳体2后与外部大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负压风机31的出风口连通。
57.在打开浸润通路后,打开负压风机31,利用负压风机31将润药箱3内的空气抽出,物料筒9内的药材在负压作用下会加快对水的吸入,使水分进入药材组织中,从而加速药材的软化。此种软化方式叫做减压冷浸软化法,这种软化方式能够缩短软化过程中的浸润时间,减少药材内有效成分的流失和药材的霉变。
58.而设置所述隔离罩34为网状罩体、罩设在所述吸风管32的吸风口四周,本实施例中的隔离罩34通过螺栓固定在润药箱3的侧壁上。隔离罩34能够在负压风机31工作时,将杂物吸入负压风机31中,对负压风机31起到了保护作用。
59.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给润药箱3的浸液腔6排水、换水,本实施例中,所述润药部还包括第二水泵36、抽水管37及出水管38,所述第二水泵36通过第四安装座361设置在所述外壳体2的置物腔5内所述抽水管37一端从所述润药箱3的侧面的根部伸入所述润药的箱内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水泵36的抽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管38一端与所述第二水泵36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壳体2后与外部连通,同时,为了方便控制,本实施例中,还在抽水管37上设置了第三电磁阀41。当装置进行淋润、浸润、泡润或减压冷浸作业时,第二水泵36及第三电磁阀41处在关闭状态,当需要排水时,启动第二电机及第三电磁阀41,即可将浸液腔6内的水排出。
60.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外壳体2的顶盖与外壳体2分体设置,在顶盖上设置把手47,方便物料筒9的取出和放入。同时,所述润药箱3的上顶盖42与所述润药箱3分体设置,所述润药箱3的上顶盖42一端与所述润药箱3的箱体通过第一铰接轴43铰接,所述喷淋管27固定在所述上顶盖42的内表面,所述第一上水管25与所述喷淋管27之间通过软管44连通。在上顶盖42与第一铰接轴43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把手47,方便打开或者关闭润药箱3,从而方便物料筒9的取出或放入。另外,为了方便观察润药箱3内的情况,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润药箱3及外壳体2的主视侧面上均设置了透明的观察窗48。
61.最后,为了方便控制第一水泵24的启停,本实施例中,所述润药箱3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分别与控制箱4电连接的第一液位计45及第二液位计46,第一液位计45及第二液位计46分别与控制箱4电连接。所述第一液位计45的设置高度在所述物料机构上顶面与所述负压机构中进风口的下底面之间。
62.当选择软化装置进行浸润软化、泡润软化、洗润软化或者减压冷浸软化时,第一电机启动、向浸液腔6内供水,当浸液腔6内的水位到第一液位计45的所在高度后,控制箱4第一电机停止向浸液腔6内供水。
63.所述第二液位计46的设置高度低于所述物料机构下底面的水平高度。当选择软化装置进行淋润软化时,第一电机启动,喷淋头28向物料筒9喷水,当浸液腔6内的水位到达第二液位计46的所在高度后,控制箱4控制第一电机停止供水。
64.实施例二:
65.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更加方便地选择软化装置的软化模式,即控制箱4能够更加智能地对装置内的驱动电机19及第一水泵24、第二水泵36、第一电磁阀39、第二电磁阀40、第三电磁阀41以及负压风机31等电气部件进行控制,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箱4可以为带有plc控制器的控制箱4,此时,驱动电机19只需要选择为伺服电机即可,不再需要减速箱20。
66.实施例三:
67.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为了使装置还能够对药材进行热气软化或者真空加温软化,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润药箱3底部加设电热管,使电热管与控制箱4电连接,在需要对浸液腔6内的水进行加温时,启动电热管即可。
6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