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加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07:24: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耗材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喷墨墨盒用的加墨装置。


背景技术:

2.喷墨型打印机,其打印方式通常是由墨水容器提供墨源,在打印信号的驱动下将墨水自打印头喷头喷射至纸张等记录介质上形成字符或图形的记录,墨盒作为打印耗材为喷墨型打印机提供墨水,由于墨盒的容积较小,需要频繁更换。
3.为实现墨盒的重复利用,本技术人在公告号为cn201863494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喷墨墨盒用的加墨装置,将导墨针管设置在顶盖上,通过与底座的配合,将导墨针管隐藏在底座里面,虽然藏在暗处,但是其在装墨盒或者在墨盒装配不到位的情况下,针头底部的尖端容易伤到用户,并且在向下按压顶盖时针头容易上窜伤到用户。另外该结构的加墨装置使用软袋通过自重将墨水加入墨盒,墨袋不方便再加墨,多为一次使用,同时墨袋由于要与顶盖密封配合,因此需要在出墨口设置密封圈、密封膜等,导致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另外底座的墨盒安装导向面的中部断开,在墨盒安装的过程中,容易导致墨盒翻转,因此装配和使用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使用安全性的加墨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墨装置,包括底座和顶盖,底座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墨盒容纳腔和墨盒安装口,顶盖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安装在底座上,顶盖设置有加墨针,加墨针沿着第一方向自顶盖朝向墨盒容纳腔延伸。加墨装置还包括加墨针密封件,加墨针密封件可滑动地安装在加墨针上。底座靠近顶盖的一端设置有挡板,加墨针密封件于挡板朝向墨盒容纳腔的一侧抵接挡板,加墨针的尖端穿过挡板并被隐藏在加墨针密封件内。
6.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加墨针密封件,在向喷墨墨盒内填充墨水时,加墨针的针头从加墨针密封件伸出并从喷墨墨盒的灌墨口伸入喷墨墨盒内。在不向喷墨墨盒内填充墨水时,加墨针的尖端被隐藏在加墨针密封件内,从而避免外露的针头误伤用户。
7.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顶盖与底座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储墨腔,加墨针与储墨腔连通。储墨腔的顶部设置有加墨口,加墨口与储墨腔连通,加墨口安装有密封塞。
8.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储墨腔,可以将加墨针的顶端隐藏在储墨腔内,从而避免向下按压顶盖时,加墨针上窜伤到用户。另外,通过设置加墨口,可以重复向储墨腔内添加墨水。
9.进一步的方案是,储墨腔的侧壁设置有水位观察部,水位观察部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水位观察部的侧边设置有水位刻度线。
10.由此可见,通过设置水位观察部和水位刻度线能够监控储墨腔内的墨水以及观察到已加入喷墨墨盒内的墨水量,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加墨量的控制,同时及时了解储墨腔内是否还有墨水。
11.进一步的方案是,顶盖上围成储墨腔的侧壁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储墨腔的侧壁设置有水位刻度线。
12.由此可见,顶盖上围成储墨腔的侧壁也可以整体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从而使得用户更易分辨储墨腔内的墨水量。
13.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储墨腔和加墨针的数量均为两个以上,多个储墨腔间隔布置,储墨腔与加墨针一一对应设置。
14.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多个储墨腔,可以同时实现对墨盒的多个腔室进行填充墨水的操作。
15.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顶盖设置有止挡件,止挡件位于墨盒安装口;伴随顶盖的滑动,止挡件能够在遮挡墨盒安装口的位置和打开墨盒安装口的位置之间切换。
16.由此可见,通过设置止挡件,防止加墨后,顶盖没有到位而误取墨盒,造成加墨针的针头误伤用户,以及造成加墨针的损坏。
17.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底座开设有均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滑槽和引导槽,顶盖设置有均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肋条和定位条,肋条与滑槽滑动配合,定位条与引导槽滑动配合;引导槽靠近顶盖的一端设置有卡槽,定位条的自由端设置有卡扣,卡扣能够与卡槽限位配合。
18.由此可见,通过卡扣与卡槽限位配合防止顶盖从底座的上端脱出。
19.进一步的方案是,底座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第三侧壁连接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第三侧壁开设有滑槽,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均开设有引导槽;墨盒安装口与第三侧壁相对设置,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挡板围成墨盒容纳腔;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均设置有引导槽内壁板和引导槽外壁板,引导槽内壁板位于引导槽外壁板靠近墨盒容纳腔的一侧,引导槽内壁板和引导槽外壁板围成引导槽,引导槽的顶部开设有插入口,定位条从插入口伸入引导槽内。
20.由此可见,通过引导槽内壁板和引导槽外壁板围成引导槽,可防止定位条从引导槽脱出。
21.进一步的方案是,底座设置有导向支撑面,导向支撑面位于墨盒容纳腔内,导向支撑面自墨盒安装口沿第二方向延伸;导向支撑面位于引导槽内壁板的顶部。
22.由此可见,导向支撑面能够对喷墨墨盒形成良好的支撑,保证喷墨墨盒顺利地到达预设位置,同时避免喷墨墨盒安装时发生翻转。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墨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墨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加墨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墨装置第一实施例中喷墨墨盒安装前顶盖与底座的位置关系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加墨装置第一实施例顶盖下压,加墨针插入喷墨墨盒后,注墨时状态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加墨装置第一实施例注墨结束,顶盖上升复位时的状态图。
29.图7是本实用新型加墨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30.图8是本实用新型加墨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31.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2.加墨装置第一实施例:
33.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加墨装置用于向喷墨墨盒3(图4示)填充墨水,加墨装置包括底座1和顶盖2。
34.底座1包括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和挡板14,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第三侧壁13均沿着竖直方向延伸,挡板14连接在各侧壁的顶端,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和挡板14围成墨盒容纳腔10,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相对设置,第三侧壁13连接在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之间,并且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之间形成墨盒安装口15,墨盒安装口15与第三侧壁13分别设置在墨盒容纳腔10相对的两侧,墨盒容纳腔10和墨盒安装口15相互连通,用户从墨盒安装口15将喷墨墨盒3安装到墨盒容纳腔10以对喷墨墨盒3进行墨水填充。
35.顶盖2沿竖直方向(即第一方向)可滑动地安装在底座1的顶端,顶盖2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板21、储墨壳体22、盖板23、两个肋条24、两个定位条25和一个止挡件26。支撑板21呈水平设置,底座1位于支撑板21的下方,储墨壳体22设置在支撑板21的上方,储墨壳体22呈长方体状,储墨壳体22、支撑板21和盖板23围成储墨腔20,盖板23设置在储墨壳体22的顶部,盖板23上开设有与储墨腔20连通的加墨口231,加墨口231内可拆卸地安装有密封塞27,密封塞27用于密封加墨口231。
36.支撑板21上安装有加墨针4,加墨针4沿着竖直方向自顶盖2朝向墨盒容纳腔10延伸,加墨针4与储墨腔20连通。加墨针4上可滑动地安装有加墨针密封件41。加墨针密封件41位于挡板14朝向墨盒容纳腔10的一侧,且加墨针密封件41与挡板14表面抵接,挡板14上开设有通孔141,加墨针4的尖端从通孔141穿过挡板14,在未使用状态下,加墨针4的尖端被隐藏在加墨针密封件41内,在使用状态下,加墨针4的尖端从加墨针密封件41伸出。
37.肋条24、定位条25和止挡件26均沿着竖直方向延伸,止挡件26位于墨盒安装口15,伴随顶盖2的滑动,止挡件26能够在遮挡墨盒安装口15的位置和打开墨盒安装口15的位置之间切换。底座1的第三侧壁13开设有两个均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滑槽131,底座1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均开设有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引导槽16,肋条24与滑槽131一一对应并滑动配合,定位条25与对应的引导槽16滑动配合。引导槽16靠近顶盖2的一端设置有卡槽17,定位条25的自由端设置有卡扣251,卡扣251能够与卡槽17限位配合。
38.参见图3,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均设置有引导槽内壁板161和引导槽外壁板162,引导槽内壁板161位于引导槽外壁板162靠近墨盒容纳腔10的一侧,引导槽内壁板161和引导槽外壁板162围成引导槽16,引导槽16的顶部开设有插入口163,定位条25从插入口163伸入引导槽16内,卡槽17位于引导槽16内。
39.底座1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均设置有导向支撑面18,导向支撑面18位于引导槽内壁板161的顶部,导向支撑面18沿着水平方向(即第二方向)延伸,导向支撑面18位于墨盒容纳腔10内并自墨盒安装口15沿着水平方向向墨盒容纳腔10内部延伸,导向支撑面18
用于引导和支撑喷墨墨盒3。
40.底座1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靠近墨盒安装口15的位置均开设有缺口19,缺口19在厚度方向上贯穿对应的侧壁,缺口19的设置便于用户将喷墨墨盒3从加墨装置中取出。
41.参见图4至图6,加墨装置的加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2.首先,如图4所示,将顶盖2向上抬升至止挡件26打开墨盒安装口15的位置。
43.接着,沿水平方向将喷墨墨盒3从墨盒安装口15装至墨盒容纳腔10内,喷墨墨盒3的上盖的边缘与导向支撑面18滑动配合,继续向墨盒容纳腔10内推送喷墨墨盒3,直到喷墨墨盒3的侧壁与第三侧壁13抵接,此时,加墨针4与喷墨墨盒3的灌墨口31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加墨针密封件41位于挡板14和灌墨口31之间。
44.接着,如图5所示,沿竖直方向向下按压顶盖2直至支撑板21与底座1各侧壁的顶部抵接,加墨针4的尖端从加墨针密封件41伸出并从灌墨口31伸入喷墨墨盒3,此时,止挡件26位于喷墨墨盒3安装方向的下游侧并遮挡墨盒安装口15,防止喷墨墨盒3的顶盖2向上没有移动到位而误取墨盒,造成加墨针4的针头误伤用户,以及造成加墨针4的损坏。
45.接着,打开密封塞27,储墨腔20内的墨水在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加墨针4后注入喷墨墨盒3。
46.接着,墨水填充完成后,将密封塞27塞住加墨口231,若储墨腔20内的墨水全部被注入喷墨墨盒3内,则无需安装密封塞27。
47.接着,如图6所示,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顶盖2至止挡件26打开墨盒安装口15的位置,在此过程中,加墨针密封件41与挡板14抵接并被挡板14限位,顶盖2带动加墨针4移动至加墨针4的尖端被隐藏在加墨针密封件41内。
48.最后,从墨盒安装口15取出喷墨墨盒3。
49.加墨装置第二实施例:
50.作为本实用新型加墨装置第二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加墨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予以说明。
51.参见图7和图8,本实施例中,储墨腔220和加墨针240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储墨腔220通过间隔壁221间隔布置,储墨腔220与加墨针240一一对应设置。可同时对喷墨墨盒230的多个墨水容纳腔进行加墨,提高加墨效率。三个加墨针240的尖端被隐藏在同一个加墨针密封件241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两个以上的加墨针密封件,加墨针与加墨针密封件一一对应设置。另外,盖板223上开设有三个加墨口224,加墨口224与储墨腔220一一对应设置,且加墨口224与对应的储墨腔220连通。
52.加墨装置第三实施例:
53.作为本实用新型加墨装置第三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加墨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予以说明。
54.本实施例中,储墨壳体设置有水位观察部,水位观察部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水位观察部的侧边设置有水位刻度线,以对储墨壳体内的墨水量和向喷墨墨盒中注入的墨水量进行观察。
55.加墨装置第四实施例:
56.作为本实用新型加墨装置第四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加墨装置第一实施
例的不同之处予以说明。
57.本实施例中,储墨壳体或者顶盖整体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另外,还可以在储墨腔的侧壁设置水位刻度线。
58.由上可见,通过设置加墨针密封件,在向喷墨墨盒内填充墨水时,加墨针的针头从加墨针密封件伸出并从喷墨墨盒的灌墨口伸入喷墨墨盒内。在不向喷墨墨盒内填充墨水时,加墨针的尖端被隐藏在加墨针密封件内,从而避免外露的针头误伤用户。同时加墨针密封件从加墨针的底端对加墨针进行密封,防止储墨腔内的墨水流出。
59.此外,储墨腔和加墨针的数量也可以均为两个以上,一个储墨腔与一个加墨针对应设置,或者多个加墨针与一个储墨腔连通,这样,多个加墨针可以同时向储墨腔内加墨,提高加墨效率。储墨腔的形状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变。没有设置水位刻度线的储墨壳体的储墨腔的容积最好不大于喷墨墨盒的最小的墨水容纳腔的容积,以避免加墨过多而泄露。止挡件、肋条和定位条的数量和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变。也可以不设置储墨壳体和盖板围成的储墨腔,而是在支撑板上远离墨盒容纳腔的一侧设置对接口,对接口用来同外部墨水容器例如柔性材料制备的软体墨囊的出墨口进行对接。上述改变也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60.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