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规格电子封装产品的高效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04:27: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测试装置,尤其涉及多型号通用封装测试座。


背景技术:

2.目前电子封装呈现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封装形式在市场上出现,其目的是适配运用端的使用,封装变化时,其对应测试座也需要相应的变化。传统测试座均为一个测试座匹配一种封装产品,及在测试座内部形成产品形状的腔体,能够将产品卡控在内部,对产品引脚形成电性连接,使外界测试设备能够准确采集电性数据。
3.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产品的研发周期越来越短,新产品的研发不断增多,造成测试设备采购成本较大。目前市场小信号产品sod/sot/sop类以及贴片产品sod-123fl/smx类均为小封装、尺寸相差较大且通过人工进行大批量电性测试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检测简便的一种多规格电子封装产品的高效测试装置。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规格电子封装产品的高效测试装置,包括支撑座、定位机构、直线驱动机构和若干测试座;若干所述测试座依次通过传送带传送至所述支撑座的顶部;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支撑座的底部,实现所述支撑座上下往复运动;所述测试座通过所述定位机构限设在所述支撑座上,并通过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上升至与测试座适配的测试位。
6.所述定位机构的顶部位于所述支撑座的顶部的下方;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座、定位杆、复位弹簧和定位压舌;所述定位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定位压舌呈v型结构,铰接在所述定位座的下方;一侧通过与机架限制,将定位压舌的另一侧逆时针方向转动,带动所述定位杆向下移动;所述定位杆竖向活动设置在所述定位座上,底部从所述定位压舌的另一侧伸出,通过复位弹簧复位;所述测试座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定位杆的顶部适配的定位孔。
7.所述定位压舌的一侧与定位座之间设有限位弹簧。
8.所述支撑座的侧部设有与定位座适配的导向槽;所述定位座通过所述导向槽调节其在所述支撑座侧部的位置,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
9.所述定位杆的顶部呈球冠状。
10.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竖向设置在机架上,缸体与机架固定连接,活塞杆与支撑座的底部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
11.直线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油缸或电动推杆。
12.所述支撑座设有与所述测试座适配的吸附腔。
13.所述吸附腔内设有阀口对接机构;所述阀口对接机构包括对接气缸和对接座;所述对接气缸竖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吸附腔内;所述对接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对接气缸的活塞杆端;所述对接座的顶部设有进气嘴,靠近底部位置设有与所述进气嘴连通的接气嘴;所述测试座的顶部设有与所述进气嘴适配的对接接口。
14.所述测试座包括包括测试台、吸附板和一对铜带;所述吸附板设置在所述测试台上;所述吸附板的顶部设有若干均布设置的吸附孔,底部设有进气口;若干所述吸附孔分别与所述进气口连通;一对所述铜带分别设置在吸附板的侧部,其一端与测试台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吸附板的上方,与封装产品的引脚相适配。
15.所述铜带的上方设有用于将其压设在封装产品引脚上的压板;所述压板可拆卸固定设置在所述测试台上。
16.本发明包括支撑座、定位机构、直线驱动机构和若干测试座;若干测试座依次通过传送带传送至支撑座的顶部;直线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支撑座的底部,实现支撑座上下往复运动;测试座通过定位机构限设在所述支撑座上,并通过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上升至与测试座适配的测试位。当支撑座通过直线驱动机构上升运动时,由于定位压舌的一侧与限位台分离,此时复位弹簧开始复位,将定位杆向上升起,定位杆的顶部套入测试座的定位孔内,实现支撑座与测试座快速定位功能,测试完成后,支撑座下行,定位压舌的一侧与限位台碰触,从而促使定位杆的向下运动,定位杆下行完成后,其顶部位于支撑座顶面的下方位置。封装完成的产品分别放入相应的测试座内,通过传送带将其高效自动的移运至支撑座的上方,并通过稳定的定位机构实现定位,有效避免因外力,造成测试座与支撑座在测试过程中发生错位, 影响与仪器连接的可靠性。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高效自动、测试规格灵活等特点。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支撑座与定位机构连接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侧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定位机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是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阀口对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测试座内对接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i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是测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隐藏防护盖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是是图11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3是吸附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是铜带与封装产品连接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是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弹性锁指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锁扣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8是锁扣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9是仪器的连接端呈u型结构示意图;图中a1是测试座、a2是支撑座、a21是吸附腔、a3是定位机构、a31是定位座、a32是定位杆、a33是复位弹簧、a34是定位压舌、a35是限位弹簧、a4是传送带、a5是阀口对接机构、a51是对接气缸、a52是对接座、a521是进气嘴、a5222是接气嘴;11是测试台,12是栏杆,13是固定座,131是布线孔,14是防护盖,141是取料口,2是吸附板,3是铜带,4是封装产品,5是压板,51是固定部,52是压条部,521是弹性锁指,53是锁扣部,531是卡腔,532是卡头。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9.然而市场竞争激烈,许多产品在开发初期就需要能够批量进行测试,对客户小批量供货,来确认产品性能是否达标。而此时产品开发未成熟,提前定制专属测试座a1,不仅存在较长交期,且会出现,一旦产品外形更改,测试座a1就报废的情况,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提高了开发成本。而定制测试座a1的交期也会导致给客户供货时间节点延后,失去先机,在供货效率上没有竞争力。
20.本发明如图1-19所示,一种多规格电子封装产品的高效测试装置,包括支撑座a2、定位机构a3、直线驱动机构和若干测试座a1;若干所述测试座a1依次通过传送带a4传送至所述支撑座a2的顶部;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支撑座a2的底部,实现所述支撑座a2上下(以图3方向为参考方向)往复运动;所述测试座a1通过所述定位机构a3限设在所述支撑座a2上,并通过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上升至与测试座a1适配的测试位;测试座a1上升后延伸出的导线的端部与仪器的连接端电性连接,仪器的连接端呈u型结构,如图19所示,开口朝向导线侧,测试座a1上升后延伸出的导线的端部直接上升卡入仪器的相应连接端。
21.所述定位机构a3的顶部位于所述支撑座a2的顶部的下方;不影响测试座a1水平方向传送,避免干涉;所述定位机构a3包括定位座a31、定位杆a32、复位弹簧a33和定位压舌a34;所述定位座a3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座a2上;所述定位压舌a34呈v型结构,铰接在所述定位座a31的下方;一侧通过与机架的限
位台限制,将定位压舌a34的另一侧逆时针方向(以图5方向为参考方向)转动,带动所述定位杆a32向下移动;所述定位杆a32竖向活动设置在所述定位座a31上,底部从所述定位压舌a34的另一侧伸出,通过复位弹簧a33复位;所述测试座a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定位杆a32的顶部适配的定位孔。
22.当支撑座a2通过直线驱动机构上升运动时,由于定位压舌a34的一侧与限位台分离,此时复位弹簧a33开始复位,将定位杆a32向上升起,定位杆a32的顶部套入测试座a1的定位孔内,实现支撑座a2与测试座a1快速定位功能,测试完成后,支撑座a2下行,定位压舌a34的一侧与限位台碰触,从而促使定位杆a32的向下运动,定位杆a32下行完成后,其顶部位于支撑座a2顶面的下方位置。
23.所述定位压舌a34的一侧与定位座a31之间设有限位弹簧a35,通过限位弹簧a35防止定位杆a32上升后,定位压舌a34与限位台错位,造成支撑座a2下行后,不能与限位台碰触,造成机构失效。
24.所述支撑座a2的侧部设有与定位座a31适配的导向槽;所述定位座a31通过所述导向槽调节其在所述支撑座a2侧部的位置,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调节完成后,通过连接件固定。
25.所述定位杆a32的顶部呈球冠状。
26.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竖向设置在机架上,缸体与机架固定连接,活塞杆与支撑座a2的底部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
27.直线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油缸或电动推杆。
28.所述支撑座a2设有与所述测试座a1适配的吸附腔a21,吸附腔a21与吸气真空泵连接。
29.进一步优化,支撑座a2的顶部边缘处设有与测试座a1适配的密封圈,通过密封圈提高吸附腔a21的密封性。
30.对吸附腔a21内部进一步优化,提高吸气强度和密封性。
31.所述吸附腔a21内设有阀口对接机构a5;所述阀口对接机构a5包括对接气缸a51和对接座a52;所述对接气缸a51竖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吸附腔a21内;所述对接座a52固定设置在所述对接气缸a51的活塞杆端;所述对接座a52的顶部设有进气嘴a521,靠近底部位置设有与所述进气嘴a521连通的接气嘴a5222,接气嘴a5222与吸气真空本连通;所述测试座a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进气嘴a521适配的对接接口。当测试座a1通过定位机构a3与支撑座a2稳固连接后,对接气缸a51的活塞杆伸出,将其顶部的对接座a52的进气嘴a521与对接接口对接,通过设置相应的密封圈,形成密封的整体。测试完成后,即支撑座a2下降前,通过对接气缸a51将进气嘴a521与对接接口分离。
32.所述测试座a1包括包括测试台11、吸附板2和一对铜带3;所述吸附板2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测试台11上,用于放置待检测的封装产品4,测试台11的中部位置设置了与吸附板2适配的放置槽;所述吸附板2的顶部设有若干均布设置的吸附孔,底部设有用于与阀口对接机构
a5或吸附腔a21连接的进气口;若干所述吸附孔分别与所述进气口连通;一对所述铜带3分别设置在吸附板2的侧部,其一端与测试台11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吸附板2的上方,与封装产品4的引脚相适配。
33.使用时,将待测封装产品4通过吸附板2的吸力,将被测产品固定在吸附板2上,同时利用吸力将位于吸附板2上方铜带3的另一端吸附在封装产品4的引脚上,对被测产品进行测试。固定在测试台11上的一端通过导线将铜带3与检测设备电性连接测试。
34.进一步优化,吸附板2划分为若干吸附区,每个吸附区分别设有相应的进气口,通过控制相应进气口,从而控制相应吸附区是否吸气,该吸附区放置待测封装产品4时,下方吸附区吸气工作。
35.进一步拓展,针对小规格型号的封装产品4,由于其引脚高度较低,此时增设压板5压住铜带3,促使铜带3与引脚电性连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技术如下:所述铜带3的上方设有用于将其压设在封装产品4引脚上的压板5;所述压板5可拆卸固定设置在所述测试台11的栏杆12上。
36.所述压板5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51、压条部52和锁扣部53;所述固定部51呈u型,与所述测试台11的栏杆12相适配,卡设在所述栏杆12上;栏杆12设有若干水平均布设置的横杆,固定部51卡设在所述横杆上;所述压条部5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扣部53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所述锁扣部53卡设在所述测试台11上。通过可拆卸的锁扣部53,根据产品引脚高度的不同,对压条部52进行调节,适配不同大小的产品。
37.所述压条部52的另一端设有弹性锁指521;所述锁扣部53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弹性锁指521适配的卡腔531,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栏杆12适配的卡头532。通过弹性锁指521的弹性变形,压入卡腔531内锁住,将压条部52与锁扣部53连接,拆卸时,挤压弹性锁指521的两侧将其从卡腔531内脱离。
38.所述铜带3的另一端向上弯曲,形成与引脚适配的弧形连接部,弧形连接部位于引脚的下方,通过弧形连接部,来顶住产品引脚,保证电性连接的可靠性。
39.本案中铜带3通过协达d-3高温胶粘在测试台11上,可通过高温减小胶体粘性,切换位置。铜带3末端(远离吸附板2的一端),通过铜线焊接,引到外部与测试机进行连接。
40.所述测试台11的顶面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有固定座13;所述固定座13上设有若干用于穿设导线的布线孔131。
41.所述测试台11的顶部设有可拆卸固定连接的防护盖14。
42.所述防护盖14的中部设有用于更换封装产品4的取料口141。通过盖子保护住其余多余部分,留下中间产品放置部位,便于产品取放。
43.所述吸附板2的顶部不低于测试台11的台面。
44.所述吸附孔的面积小于封装产品4的面积。
45.本案装置可以测试采用上述结构不仅可以测试2面引脚产品,也可以测试4面引脚产品,可兼容吸附板2以内大小的所有产品,兼容性强。
46.对于本案所公开的内容,还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1)、本案所公开的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案所公开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2)、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案所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以上,仅为本案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案所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