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前端盖拆卸夹具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01:03: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前端盖拆卸夹具。


背景技术:

2.在内窥镜中,从设置于操作部的处置器具导入口导入各种处置器具,并将该处置器具从在插入部的前端部开口的处置器具导出口导出到外部而用于处置。例如,在十二指肠镜中使用导丝或造影软管等处置器具。在超声波内窥镜中使用穿刺针等处置器具。在其他直视镜及斜视镜中,使用钳子或圈套器等处置器具。为了处置受检体内的所期望的位置,这种处置器具需要在前端部变更导出方向。因此,在前端部的前端部主体设置变更处置器具的导出方向的立起台。在内窥镜设置使立起台的姿势在立起位置与倒伏位置之间位移的处置器具立起机构。
3.内窥镜在处置之后需要清洗。在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为了提高清洗性,在具备立起台的前端部主体装卸自如地安装前端盖,处置之后利用夹具拆卸前端盖。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84838号公报
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075295号公报
6.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7/122692号
7.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8/051626号
8.然而,在利用夹具拆卸安装于前端部主体的前端盖时,有在内窥镜发生损伤或者施加负载的担忧。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因此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从前端部主体安全地拆卸前端盖的前端盖拆卸夹具。
10.第1方式所涉及的前端盖拆卸夹具安装于侧视镜的前端,并且用于拆卸具有与允许处置器具通过的盖开口连通的内部空间的前端盖,该前端盖拆卸夹具至少具备具有倾斜面的主体部分,倾斜面在插入前端盖的内部空间的方向上为前端变细形状,倾斜面在主体部分插入到前端盖的内部空间时,在扩张前端盖的内部空间的方向上使前端盖变形。
11.在第2方式所涉及的前端盖拆卸夹具中,具备与主体部分连结的连结部分,连结部分在与主体部分的插入方向相反的位置连结,并且形成沿着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指孔。
12.在第3方式所涉及的前端盖拆卸夹具中,指孔为贯穿连结部分的贯穿孔。
13.在第4方式所涉及的前端盖拆卸夹具中,具备与主体部分连结的连结部分,连结部分具备固定臂和通过支点部与固定臂的一端连结的滑动臂,主体部分和滑动臂的与支点部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连结,能够以支点部为支点,将主体部分插入到前端盖的内部空间。
14.在第5方式所涉及的前端盖拆卸夹具中,固定臂的与支点部侧相反的一侧以仿照前端盖的形状的弯曲面形成。
15.在第6方式所涉及的前端盖拆卸夹具中,具备与主体部分连结的连结部分,连结部分具有形成有容纳前端盖的空间的容纳部件,容纳部件具有能够容纳前端盖的第一开口和与第一开口对置的底部,主体部分在与主体部分的插入方向相反的位置与底部连结。
16.在第7方式所涉及的前端盖拆卸夹具中,空间包括容纳因主体部分而变形的前端盖的避让空间。
17.在第8方式所涉及的前端盖拆卸夹具中,容纳部件为具有朝向与主体部分的插入方向正交的一侧的第二开口的槽状。
18.发明效果
19.根据本发明的前端盖拆卸夹具,能够抑制在内窥镜发生损伤或者施加负载。
附图说明
20.图1是具备内窥镜的内窥镜系统的结构图。
21.图2是前端部的立体图。
22.图3是前端部的分解立体图。
23.图4是前端部的放大立体图。
24.图5是从与图2不同的角度观察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25.图6是表示利用了前端盖拆卸夹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前端盖的拆卸顺序的立体图。
26.图7是表示前端盖拆卸夹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27.图8是表示前端盖拆卸夹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立体图。
28.图9是前端盖拆卸夹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29.图10是表示利用了前端盖拆卸夹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前端盖的拆卸顺序的立体图。
30.图11是将前端盖拆卸夹具插入到前端盖的状态的剖视图。
31.符号说明:
32.10-内窥镜,12-内窥镜系统,14-内窥镜用处理器装置,15-光源装置,15a-处理器侧连接器,16-图像处理装置,18-显示器,20-立起操作杆,22-手持操作部,24-插入部,26-软性部,28-弯曲部,30-前端部,32-前端部主体,34-前端盖,34a-壁部,34b-盖开口,34c-前端开口,34d-安装开口,34e-内部空间,34f-第一切口,34g-第二切口,36-处置器具立起台,37-处置器具通道,38-立起操作线,40-线通道,42-送气送水软管,44-电缆插通通道,46-操作部主体,48-把持部,50-防折管,52-通用电缆,54-连接器装置,57-送气送水按钮,58-送气送水喷嘴,59-吸引钮,60-处置器具导出口,61-贯穿孔,62-弯角钮,64-处置器具导入口,66-立起台容纳空间,68-隔壁,68a-上表面,74-照明窗,76-观察窗,80-线固定部件,120-连杆部件,150-悬臂片,150a-支撑片,150b-被止动部,160-止动部,162-槽部,200-前端盖拆卸夹具,202-主体部分,204-倾斜面,206-倾斜面,208-平面,210-平面,212-平面,230-连结部分,230a-外形,230b-底面,230c-指孔,250-连结部分,252-固定臂,254-滑动臂,256-支点部,258-支撑面,300-前端盖拆卸夹具,400-前端盖拆卸夹具,500-前端盖拆卸夹具,510-主体部分,510a-圆柱部分,510b-前端部分,530-连结部分,532-容纳部件,532a-空间,532b-第一开口,532c-底部,532d-凸缘部,532e-第二开口,532f-空间,ax-长轴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33.图1是包括内窥镜10的内窥镜系统12的结构图。内窥镜系统12具备内窥镜10、内窥镜用处理器装置14及显示器18。
34.内窥镜10具备:手持操作部22(也称为操作部),设置有立起操作杆20;及插入部24,基端部与手持操作部22连接而插入到受检体内。立起操作杆20为操作部件的一例。
35.插入部24具有从基端部朝向前端部的长轴方向ax,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依次具备软性部26、弯曲部28及前端部30。对前端部30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
36.图2是放大示出前端部30的立体图。在此,内窥镜10(参考图1)例如为用作十二指肠镜的侧视内窥镜(也称为侧视镜),图2的前端部30具有侧视内窥镜的结构。
37.在图2中,前端部30通过在前端部主体32安装前端盖34而构成。处置器具立起台36(以下为立起台36)安装于前端盖34。
38.在图2中,除了前端部30以外,还示出了在内窥镜10(参考图1)的插入部24的内部配设的各种内容物。示出了:处置器具通道37,将未图示的处置器具的前端部引导至前端部主体32;立起操作线38(以下,称为线材38。),用于进行变更从前端部主体32导出的处置器具的前端部的导出方向的操作;线通道40,插通有线材38;送气送水软管42;及电缆插通通道44。送气送水喷嘴58与送气送水软管42连接,并且与送气送水软管42连通。并且,将从光源装置15(参考图1)供给的照明光引导至前端部主体32的未图示的光导件及用于对弯曲部28(参考图1)进行弯曲操作的未图示的角线(angle wire)等内容物配设于插入部24的内部。线材38以能够进退的方式插通配置于线通道40的内部。线通道40从手持操作部22(参考图1)配置到插入部24。在前端部30的前端面设置用于照射光的照明窗74及用于取入观察图像的观察窗76。
39.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3轴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的三维笛卡尔坐标系进行说明。即,在从手持操作部22观察前端部30时,将通过立起台36导出处置器具(未图示)的方向设为上方向的情况下,将上方向设为z( )方向,将其相反方向即下方向设为z(-)方向。并且,将此时的右方向设为x( )方向,将左方向设为x(-)方向。并且,将此时的前方向(插入部24的长轴方向ax的方向的前端侧的方向)设为y( )方向,将后方向(插入部24的长轴方向ax的方向的基端侧的方向)设为y(-)方向。另外,包含y( )方向和y(-)方向的y轴方向与插入部24的长轴方向ax的方向平行。z轴方向为与长轴方向ax的方向正交的方向。x轴方向为分别与y轴方向和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
40.如图1所示,手持操作部22作为整体构成为大致圆筒形状。手持操作部22具有:操作部主体46,设置有立起操作杆20;及把持部48,与操作部主体46连接。把持部48为在操作内窥镜10时由执刀医把持的部分,插入部24的基端部经由防折管50与把持部48的前端侧连结。在操作部主体46的外部配置连杆部件120。连杆部件120与立起操作杆20的操作联动地移动。线固定部件80容纳并固定于连杆部件120的基端侧。线固定部件80固定未图示的线材38。线固定部件80固定线材38和连杆部件120。即,立起操作杆20与线材38通过线固定部件80机械地连结。线固定部件80例如能够具备筒夹。筒夹具有多个间隙。通过关闭该间隙,筒夹把持固定线材38。通过打开间隙,筒夹解除线材38的固定。筒夹的间隙的开闭例如能够与线固定部件80的旋转动作联动。
41.通用电缆52的基端部与操作部主体46连结,在通用电缆52的前端部设置连接器装
置54。连接器装置54与内窥镜用处理器装置14连接。内窥镜用处理器装置14具备光源装置15和图像处理装置16。在光源装置15具备与连接器装置54连接的处理器侧连接器15a。并且,显示由图像处理装置16进行了图像处理的图像的显示器18与图像处理装置16连接。该内窥镜系统12具备如下结构:在内窥镜10与内窥镜用处理器装置14之间,经由由连接器装置54和处理器侧连接器15a构成的连接器部,以非接触的方式传输电力及光信号等。由此,来自光源装置15的光经由未图示的光缆传输,并从设置于前端部30的前端面的照明窗74(参考图2)照射。并且,从观察窗76(参考图2)取入的图像的光信号由图像处理装置16进行图像处理并作为图像显示于显示器18。
42.并且,在操作部主体46并列设置有送气送水按钮57和吸引钮59。送气送水按钮57为能够进行2个阶段操作的按钮,能够通过第1阶段的操作经由送气送水软管42将空气供给到送气送水喷嘴58参考图2),能够通过第2阶段的操作经由送气送水软管42将水供给到送气送水喷嘴58。并且,若操作吸引钮59,则能够从处置器具导出60(参考图3)经由处置器具通道37吸引血液等体液。
43.如图1所示,在操作部主体46配置对弯曲部28进行弯曲操作的一对弯角钮62、62。一对弯角钮62、62在同轴上转动自如地设置。弯角钮62、62和弯曲部28例如连结有未图示的4个角线,通过弯角钮62、62的转动操作,对这些角线进行推拉操作,由此弯曲部28被上下左右弯曲。
44.并且,立起操作杆20与弯角钮62、62在同轴上旋转自如地设置。立起操作杆20由把持把持部48的执刀医的手进行旋转操作。若对立起操作杆20进行旋转操作,则连杆部件120移动,固定于连杆部件120的线固定部件80移动。由于在线固定部件80固定有图2中所示的线材38,因此通过该操作,对线材38进行推拉操作。通过线材38的推拉操作,与线材38的前端部连结的立起台36的姿势在倒伏位置与立起位置之间变更。
45.如图1所示,手持操作部22的把持部48具备导入处置器具的处置器具导入口64。以前端部为前列而从处置器具导入口64导入的未图示的处置器具插通于处置器具通道37(参考图3),并从处置器具导出口60(参考图3)导出到外部。作为处置器具,能够例示在前端部具有能够采集活体组织的杯子的活检钳子、est(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术):内窥镜的乳头切开术)用刀或造影软管等处置器具。
46.接着,根据图2至图3,对前端部3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为前端部的立体图,图3为前端部的分解立体图。
47.前端部主体32例如由具有抗腐蚀性的金属材料构成,如图2及图3所示,具有朝y( )方向凸设的隔壁68。
48.在隔壁68的z( )侧的上表面68a,照明窗74和观察窗76在y轴方向上相邻配设。照明窗74能够向z( )方向的视野区域照射照明光,观察窗76能够观察z( )方向的视野区域。在前端部主体32朝向观察窗76设置有送气送水喷嘴58,利用从送气送水喷嘴58喷射的空气和水清洗观察窗76。
49.图2或图3中所示的前端盖34由具有弹力的材质、例如氟橡胶或硅橡胶等橡胶材料及聚砜或聚碳酸酯等树脂材料构成。
50.前端盖34具备划定盖开口34b及与盖开口34b连续的前端开口34c的壁部34a。壁部34a具有安装开口34d,安装开口34d允许前端部主体32的插入。
51.前端盖34由划定盖开口34b、前端开口34c及安装开口34d的壁部34a构成为大致筒状形状,在前端盖34形成内部空间34e。
52.在前端部主体32形成贯穿孔61,未图示的线材38插通于贯穿孔61。线材38的前端与立起台36连结。
53.如图2所示,若在前端部主体32安装前端盖34,则内部空间34e的一部分被隔壁68占据。由隔壁68和前端盖34的壁部34a划定立起台容纳空间66。立起台容纳空间66配置于隔壁68的x( )方向侧的位置并且处置器具导出口60的y( )方向侧的位置。
54.如图2所示,若在前端部主体32安装前端盖34,则盖开口34b朝向z( )方向。前端部主体32的处置器具导出口60(参考图3)经由立起台容纳空间66与盖开口34b连通。
55.立起台36旋转自如地支撑于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在立起台36安装未图示的旋转轴。旋转轴安装于立起台36中与朝向盖开口34b的位置相反的一侧。在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配置旋转自如地支撑立起台36的旋转轴的未图示的轴承。
56.若推拉图2中所示的线材38,则立起台36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并在倒伏位置与立起位置之间变更其姿势。
57.前端盖34为预先安装有连结了线材38的立起台36的结构。关于如此构成的前端盖34,若内窥镜10的处置结束,则如后述,从前端部主体32拆卸,与立起台36及线材38一起,例如作为一次性部件而废弃。另外,立起台36可以安装于前端部主体32,而不是前端盖34。
58.接着,参考图3至图5,对前端盖34和前端部主体32的安装进行说明。
59.如图3所示,前端盖34的壁部34a隔着盖开口34b在x( )方向及x(-)方向上对置。在与插入隔壁68的侧相反的壁部34a形成悬臂片150。悬臂片150通过在前端盖34设置缺口151而形成。缺口151贯穿前端盖34的外侧和内侧。
60.悬臂片150具备支撑片150a和与支撑片150a连结的被止动部150b。支撑片150a的与被止动部150b相反的一侧与壁部34a连结,构成悬臂片150的固定端。悬臂片150的被止动部150b成为不与壁部34a连结的自由端。悬臂片150沿着y轴方向延伸,固定端位于比自由端更靠前端侧(y( )方向)。
61.被止动部150b在z轴方向上比支撑片150a宽。从x( )方向观察时,悬臂片150作为整体具有t字形。
62.支撑片150a以固定端为支点挠曲变形,因此作为自由端的被止动部150b能够在x( )方向及x(-)方向上位移。
63.如图3所示,在前端盖34形成第一切口34f和第二切口34g。第一切口34f与前端开口34c连续,并在沿着y轴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第一切口34f贯穿前端盖34的壁部34a的外侧和内侧。前端盖34以第一切口34f为边界分为z( )侧和z(-)侧。若第一切口34f沿着y轴方向延伸,则不必与y轴方向完全平行。
64.第二切口34g沿着与第一切口34f正交的方向延伸。第二切口34g贯穿前端盖34的壁部34a的外侧和内侧。第二切口34g与缺口151连续,沿着z( )方向延伸,并到达至盖开口34b。前端盖34以第二切口34g为边界分为y( )侧和y(-)侧。第一切口34f和第二切口34g处于正交的位置关系。正交包括完全正交和大致正交。
65.如图3所示,前端部主体32在与悬臂片150对置的侧具有2个止动部160。2个止动部160朝x( )方向突出。并且,2个止动部160沿着z轴方向配置。由2个止动部160划定槽部162。
2个止动部160以比被止动部150b的宽度窄并且比支撑片150a的宽度宽的间隔配置。
66.图4是前端部30的放大立体图,图4(a)表示将前端盖34安装于前端部主体32之前的状态,图4(b)表示将前端盖34安装于前端部主体32之后的状态。在将前端盖34安装于前端部主体32时,如图4(a)所示,前端盖34朝向前端部主体32移动。
67.随着前端盖34的移动,悬臂片150的被止动部150b与2个止动部160接触。而且,若使前端盖34朝向前端部主体32移动,则支撑片150a以固定端为支点朝x( )方向挠曲变形。作为自由端的被止动部150b在横跨2个止动部160的方向上移动。
68.如图4(b)所示,若使前端盖34相对于前端部主体32移动至安装位置,则被止动部150b越过2个止动部160,移动到比2个止动部160更靠基端侧(y(-))的侧。支撑片150a通过弹性变形而恢复到初始状态。如图4(a)所示,2个止动部160的间隔比被止动部150b的宽度窄,因此2个止动部160与被止动部150b卡合。另一方面,支撑片150a容纳在槽部162。止动部160与被止动部150b的卡合,防止前端盖34从前端部主体32朝y( )方向移动并脱落。
69.如图5所示,前端盖34安装于前端部主体32。在该状态下,将内窥镜10的前端部30插入到受检体内。通过前端部30的立起台36,处置器具在受检体内朝向所期望的导出方向。处置之后,拆卸前端盖34,清洗前端部30。因此,要求前端盖34能够容易地从前端部主体32拆卸,并且抑制在内窥镜10发生损伤或者施加负载。
70.以下,根据图6至图11,对前端盖拆卸夹具进行说明。
71.《第一实施方式》
72.图6是表示利用了前端盖拆卸夹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前端盖的拆卸顺序的立体图。图6(a)是表示将前端盖拆卸夹具200插入到前端盖34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b)是表示将前端盖拆卸夹具200插入到前端盖34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73.如图6(a)所示,前端盖拆卸夹具200具备主体部分202。主体部分202具有对置的2个倾斜面204和倾斜面206。2个倾斜面204和倾斜面206分别是平面,并且相对于由箭头表示的插入方向倾斜。2个倾斜面204与倾斜面206在插入方向上相交,构成朝向插入方向前端变细的形状(例如锥形)。倾斜面204与倾斜面206的交线以直线状延伸。
74.主体部分202具备对置的2个平面208和平面210,并且连结2个倾斜面204、206。主体部分202在与插入方向相反的一侧具备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平行的平面212。主体部分202优选设为成型为一体的结构。
75.前端盖拆卸夹具200的主体部分202使前端盖34变形,因此优选由比前端盖34硬质的材料形成。例如,主体部分202由树脂材料、金属材料等形成。
76.如图6(a)所示,准备前端盖拆卸夹具200。在主体部分202的前端变细部分朝向盖开口34b并且至少一个倾斜面204与壁部34a接触的方向上,相对于前端盖34调整前端盖拆卸夹具200的位置。2个倾斜面204与倾斜面206的交线位于与y轴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另外,若前端盖34安装于前端部主体32,则立起台容纳空间66与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实质上一致。
77.如图6(b)所示,主体部分202经由盖开口34b插入到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例如,用手指等按压平面212,将主体部分202压入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
78.倾斜面204与倾斜面206的距离随着朝向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而变大。某一位置上的倾斜面204与倾斜面206的距离比隔壁68与相对于隔壁68位于x( )处的壁部34a的距离
大。
79.随着主体部分202插入到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倾斜面204在扩张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的方向(x( )方向)上推压壁部34a,使前端盖34变形。通过前端盖34变形,容易从前端部主体32拆卸前端盖34。能够抑制对未图示的弯曲部28施加负载。
80.在图6(b)中,通过前端盖34的变形而容易解除卡合的被止动部150b和止动部160。
81.并且,在图6(b)中,在前端盖34形成有第一切口34f和与第一切口34f正交的第二切口34g,因此壁部34a能够容易地变形。
82.从前端部主体32拆卸的前端盖34不被再使用而废弃。
83.接着,根据图7,对前端盖拆卸夹具300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前端盖拆卸夹具300具备与主体部分202连结的连结部分230。连结部分230在与主体部分202的插入方向相反的位置与平面212连结。连结部分230具有大致半圆柱形状的外形230a,并且具有贯穿对置的2个底面230b的指孔230c。在图7中,指孔230c在与箭头所示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且沿着倾斜面204与倾斜面206的交线的方向上延伸。
84.在第一变形例中,操作者在将手指插入到连结部分230的指孔230c的状态下,操作前端盖拆卸夹具300。操作者能够将主体部分202容易地插入到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参考图6)。
85.在前端盖拆卸夹具300中,主体部分202与连结部分230的连结包括如下情况:将主体部分202和连结部分230成型为一体的情况;及将主体部分202和连结部分230作为独立部件,经由粘结剂等粘结的情况。
86.在图7中,对指孔230c被贯穿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指孔230c若能够插入手指,则无需贯穿。
87.接着,根据图8,对前端盖拆卸夹具400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前端盖拆卸夹具400具备与主体部分202连结的连结部分250。
88.连结部分250具备固定臂252、滑动臂254及连结固定臂252的一端和滑动臂254的一端的支点部256。
89.主体部分202和滑动臂254的与支点部256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连结。主体部分202的插入方向朝向固定臂252侧。
90.固定臂252的与支点部256侧相反的一侧具备用于支撑安装了前端盖34的前端部主体32的支撑面258。支撑面258优选为仿照前端盖34的形状的弯曲面。支撑面258能够稳定地支撑安装了前端盖34的前端部主体32。
91.例如,以下述顺序实施前端盖34的拆卸。安装了前端盖34的前端部主体32使前端侧朝向支点部256而载置于固定臂252的支撑面258。操作者对滑动臂254施加朝固定臂252的方向的力。主体部分202插入到未图示的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倾斜面204在扩张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的方向上推压壁部34a,使前端盖34变形。
92.图8中的支点部256由分别设置于固定臂252的一端和滑动臂254的一端的贯穿孔及同时插入到两个贯穿孔的销构成。在支点部256中,优选通过未图示的弹簧要件,在固定臂252与滑动臂254分开的方向上施加作用力。
93.另外,固定臂252、滑动臂254及支点部256能够成型为一体。连结部分250例如能够通过将长条状的金属部件在大致中央处折弯来成型。折弯部分构成支点部。
94.《第二实施方式》
95.图9是表示前端盖拆卸夹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前端盖拆卸夹具500具备主体部分510和与主体部分510连结的连结部分530。
96.主体部分51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主体部分202的形状不同。主体部分510具备:圆柱部分510a;及前端部分510b,从圆柱部分510a连续,随着远离圆柱部分510a而逐渐变细。前端部分510b为大致圆锥形,其侧面构成在由箭头表示的插入方向上逐渐变细的倾斜面。前端部分510b只要具备在插入方向上逐渐变细的倾斜面,则前端部分510b的前端形状可以是如图9所示的由弯曲面构成的圆顶形状,也可以是平坦面,还可以是收敛于一点的针形状。
97.连结部分530具备形成有容纳前端盖34的空间532a的容纳部件532。容纳部件532具有:第一开口532b,能够容纳前端盖34;及底部532c,与第一开口532b对置。
98.主体部分510在与主体部分510的插入方向相反的位置与容纳部件532的底部532c连结。容纳部件532在与第一开口532b相反的一侧具备凸缘部532d。
99.图9所示的容纳部件532优选具备朝向与主体部分510的插入方向正交的侧的第二开口532e。由于形成有第二开口532e,因此容纳部件532在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切断的截面中,以大致c字形成为槽状。
100.在前端盖拆卸夹具500中,主体部分510与连结部分530的连结包括如下情况:将主体部分510和连结部分530成型为一体的情况;及将主体部分510和连结部分530作为独立部件,经由粘结剂等粘结的情况。
101.前端盖拆卸夹具500能够由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材料构成。
102.图10是表示利用了前端盖拆卸夹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前端盖的拆卸顺序的立体图。图10(a)是表示将前端盖拆卸夹具500插入到前端盖34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b)是表示将前端盖拆卸夹具500插入到前端盖34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103.如图10(a)所示,准备前端盖拆卸夹具500。在主体部分510的前端变细部分朝向前端开口34c并且至少包括在前端部分510b中的倾斜面与壁部34a接触的方向上,相对于前端盖34调整前端盖拆卸夹具500的位置。前端盖拆卸夹具500配置成容纳部件532的第一开口532b朝向前端盖34侧,并且容纳部件532的第二开口532e朝向z( )侧的状态。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立起台容纳空间66与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实质上一致。
104.如图10(b)所示,安装了前端盖34的前端部主体32容纳在容纳部件532的空间532a,并且主体部分510经由前端开口34c插入到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例如,一边用手指等保持容纳部件532,一边将主体部分510压入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
105.包括在前端部分510b中的倾斜面随着朝向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而扩径。由倾斜面构成的前端部分510b的外径在某一位置比隔壁68与相对于隔壁68位于x( )处的壁部34a的距离大。
106.随着主体部分510插入到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前端部分510b的倾斜面在扩张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的方向(x( )方向)上推压壁部34a,使前端盖34变形。通过前端盖34变形,容易从前端部主体32拆卸前端盖34。能够抑制前端部主体32对观察窗76的损伤。
107.在图10(b)中,操作者能够经由容纳部件532的第二开口532e,视觉辨认前端盖34的变形状态。
108.并且,通过前端盖34的变形而容易解除卡合的被止动部150b和止动部160。
109.并且,在前端盖34形成有第一切口34f和第二切口34g,因此壁部34a能够容易地变形。
110.从前端部主体32拆卸的前端盖34不被再使用而废弃。
111.图11是在图10(b)的状态下沿着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平行且通过主体部分510的大致中心的平面切断的剖视图。如图11所示,若主体部分510插入到前端盖34的内部空间34e,则前端部分510b的倾斜面在x( )方向上推压壁部34a,使前端盖34变形。
112.为了能够使前端盖34变形,空间532a具有在前端盖34的壁部34a与容纳部件532的内壁之间包括避让空间532f的大小。
113.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例示单个前端盖拆卸夹具。然而,能够将前端盖拆卸夹具设置于安装于侧视镜的操作部的安装零件。无需清洗及消毒前端盖拆卸夹具本身。并且,能够避免前端盖拆卸夹具丢失的风险。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