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皮肤舒缓保湿霜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01:01: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护肤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肤外用舒缓保湿霜。


背景技术:

2.敏感性皮肤特指皮肤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发生的一种高反应状态,主要发生于面部,临床表现为受到物理、化学、精神等因素刺激时皮肤易出现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主观症状,伴或不伴红斑、鳞屑、毛细血管扩张等客观体征。据不完全统计,敏感性皮肤在世界各国有较高的发生率,亚洲女性为40%~55.98%,我国女性约为36.1%。
3.敏感皮肤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ⅰ型,较高的经皮水分散失(tewl)和异常脱屑,定义为低屏障功能组;ⅱ型,皮肤屏障功能正常,但是存在炎症变化,定义为炎症组;ⅲ型,皮肤屏障功能正常且无炎症改变,定义为神经性敏感。针对敏感肌肤人群的皮肤特点以及敏感问题,敏感性肌肤的护理应从保湿、舒缓抗刺激、固护屏障入手。
4.现有的舒缓乳霜:一、主要是从规避致敏原料,并通过加入消炎、杀菌的物质:如红没药醇、甘草酸二钾、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提取物、金缕梅提取物,来舒缓敏感肌肤,结合增加肌肤含水量和加强肌肤屏障功能,减少外界物质对皮肤的刺激。但舒缓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体现在舒缓效果慢,对皮肤红、肿、痒的现象不能快速消褪;二是加入大量的保湿成分:封闭性油脂与多元醇,导致使用时肤感粘腻,体验感不好。
5.针对上述舒缓效果慢、肤感及体验感不好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款对于敏感肌肤舒缓效果快速有效、好涂抹、吸收快,清爽保湿的舒缓乳霜。


技术实现要素:

6.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皮肤外用舒缓保湿霜,该舒缓保湿霜具有即时舒缓刺痛、即时和长效舒缓瘙痒、修复皮肤屏障、改善敏感性肌肤状况、缓解皮肤发红程度、补水保湿等功效;
7.同时,该舒缓保湿霜具有好涂抹、吸收快、使用肤感好,长效滋润皮肤、缓解皮肤紧绷感等功效;
8.此外,本发明舒缓保湿霜无激素添加,安全有效,提高了敏感性肌肤产品使用的安全性,降低过敏率。
9.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0.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皮肤舒缓保湿霜。
11.根据本发明,所述舒缓保湿霜包括皮肤舒缓调理剂,所述皮肤舒缓调理剂包括以下组分:组分a、组分b、组分c、组分d、组分e。
12.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以舒缓保湿霜总重量计,所述皮肤舒缓调理剂用量为5~25wt%。
13.根据本发明,所述组分a包含氢化淀粉水解物和水。
14.根据本发明,所述组分b包含丁二醇、水、膜荚黄芪根提取物、防风根提取物、金盏
花提取物、合欢花提取物、天麻根提取物。
15.根据本发明,所述组分c包括水、甘油、β-葡聚糖。
16.根据本发明,所述组分d包含水、甘油、金钗石斛茎提取物、库拉索芦荟叶提取物、苦参根提取物、宁夏枸杞果提取物、紫松果菊提取物。
17.根据本发明,所述组分e包含水、磷脂、(神经)鞘脂类。
18.根据本发明,以舒缓保湿霜总重量计,所述皮肤舒缓调理剂各成分的用量为:组分a 0-5wt%、组分b 3-10wt%、组分c 0.5-5wt%、组分d 1-5wt%、组分e 0-5wt%。
19.根据本发明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以舒缓保湿霜总重量计,所述皮肤舒缓调理剂各成分的用量为:组分a 0.1-3wt%、组分b 3-8wt%、组分c 1-3wt%、组分d 3-5wt%、组分e 1-3wt%。
20.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组分a由氢化淀粉水解物、水以(70~88):(10~30)重量比组成。
21.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以组分b总重量计,所述组分b含有70-85wt%丁二醇、5.0-10wt%水、3.0-5.0wt%膜荚黄芪根提取物、1.0-3.0wt%防风根提取物、1.0-2.0wt%金盏花花提取物、0.5-1.0wt%合欢花提取物、0.5-1.0wt%天麻根提取物。
22.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组分c由水、甘油、β-葡聚糖以(80~88):(10~12):(1.0~1.5)重量比组成。
23.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以组分d总重量计,所述组分d含有60-75wt%水、15-25wt%甘油、2.0-6.0wt%金钗石斛茎提取物、1.0-3.0wt%库拉索芦荟叶提取物、1.0-3.0wt%苦参根提取物、0.5-2.0wt%宁夏枸杞果提取物、0.5-1.0wt%紫松果菊提取物。
24.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组分e包含水96%~98%、磷脂0.01%~1.5%、(神经)鞘脂类0.01%~2.5%。
25.根据本发明,以舒缓保湿霜总重量计,所述舒缓保湿霜还包括润肤剂10~21wt%、保湿剂8~14wt%、乳化剂3~5wt%、增稠稳定剂0.1~0.5wt%、ph值调节剂0.05~0.4wt%、螯合剂0.01-0.05%、以及余量的去离子水。
26.根据本发明,以舒缓保湿霜总重量计,所述润肤剂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1.0-4.0wt%、聚二甲基硅氧烷2.0-3.0wt%、牛油果树果脂3.0-6.0wt%、白池花籽油2.0-3.0wt%、植物甾醇酯0.1~2.0wt%、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5~5.0wt%、山嵛醇1.0-3.0wt%。
27.根据本发明,以舒缓保湿霜总重量计,所述保湿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甘油4.0-9.0wt%、1,2-己二醇0.5-1.0wt%、1,2-戊二醇1.0-4.0wt%、尿囊素0.1-0.3wt%。
28.根据本发明,以舒缓保湿霜总重量计,所述乳化剂由以下重量wt%的原料制成:鲸蜡醇/椰油基葡糖苷2.0-3.0wt%、蔗糖硬脂酸酯/鲸蜡硬脂基葡糖苷/鲸蜡醇0.5%-2.0wt%。
29.根据本发明,以舒缓保湿霜总重量计,所述增稠稳定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1-0.5wt%。
30.根据本发明,以舒缓保湿霜总重量计,所述ph调节剂为0.05-0.4wt%精氨酸。
31.根据本发明,以舒缓保湿霜总重量计,所述螯合剂为0.01-0.05wt%葡庚糖酸钠。
32.根据本发明,以舒缓保湿霜总重量计,所述舒缓保湿霜可以采用本领域乳霜的常
规方法进行制备。
33.根据本发明,所述舒缓保湿霜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34.(1)润肤剂与乳化剂混合加热至80-82℃,搅拌熔成液体后,保温,备用;(应避免长时间加热)
35.(2)增稠稳定剂、螯合剂、保湿剂用甘油分散均匀后加入搅拌的水中,加热至80-82℃,至完全溶解均匀,可均质1-2分钟,保温20分钟杀菌,消泡,备用;
36.(3)开启均质,将(2)缓慢加入(1)中,均质3-5分钟,至完全乳化均匀,消泡后降温;(要注意观察油脂是否乳化完全)
37.(4)降温至70-75℃,加入预先溶解好的ph值调节剂,均质2-3分钟至均匀;
38.(5)降温至45℃以下,依次加入皮肤舒缓调理剂各成分,充分搅拌均匀;
39.(6)取样,检测,合格后,出料。
40.本发明有益效果
41.1)本发明舒缓保湿霜添加皮肤舒缓调理剂,所述皮肤舒缓调理剂各组分之间协同增效,形成多维度舒缓功效体系,该舒缓保湿霜具有即时舒缓刺痛、即时舒缓瘙痒、修复皮肤屏障、改善敏感性肌肤状况、缓解皮肤发红程度、补水保湿的功效,同时,该舒缓保湿霜还具有好涂抹、吸收快、使用肤感好的特性。
42.2)本发明中组分a和组分e的复配使舒敏保湿霜对刺痛感和瘙痒感的舒缓效果更好。
43.3)本发明舒缓保湿霜包含多种舒缓成分与保湿剂,特别是组分b的加入,增强了舒缓霜对刺激物的即时止痛、止痒效果。
44.4)本发明的配方结构通过优化,改善了涂抹感与吸收性,及滋润度,加强了体验感。
附图说明
45.图1是实施例1和样品1-6对刺痛的舒缓效果图;
46.图2是实施例1和样品1-6对瘙痒的舒缓效果图;
47.图3是实施例2-8和样品7-12对刺痛的舒缓效果图;
48.图4是实施例2-8和样品7-12对瘙痒的舒缓效果图;
49.图5是肤感测试结果图;
50.图6是志愿者1号的偏振光下照片和tivi图像;
51.图7是志愿者2号的偏振光下照片和tivi图像;
52.图8是4天内皮肤水分散失量测试结果图;
53.图9是6周内皮肤水分散失量测试结果图;
54.图10是皮肤血红素指数ei测试结果图;
55.图11是实施例9、实施例11和市售竞品1-2对瘙痒缓解效果图;
56.图12是使用4周后志愿者评估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57.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阐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58.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任何对本发明的变换、变型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59.下面实施例所述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的实验材料和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60.本发明主要原料名称及生产商如表1所示:
61.表1 主要原料名称及生产商
[0062][0063]
实施例1和样品1-6舒缓保湿霜
[0064]
实施例1和样品1-6皮肤舒缓调理剂的组分及配比如表2所示。
[0065]
表2 实施例1和样品1-6皮肤舒缓调理剂的组分及用量
[0066]
组分实施例1样品1样品2样品3样品4样品5样品6a3wt%
‑‑‑‑‑‑
b8wt%5wt%5wt%5wt%5wt%5wt%3wt%f-1wt%1wt%2wt%1wt%1wt%0.5wt%g-1wt%1wt%2wt%1wt%1wt%0.5wt%c3wt%3wt%3wt%3wt%3wt%3wt%1wt%d5wt%5wt%5wt%5wt%5wt%5wt%3wt%h
‑‑‑‑
5wt%
‑‑i‑‑‑‑‑
5wt%-e1wt%1wt%3wt%1wt%1wt%1wt%1wt%
[0067]
将上述皮肤舒缓调理剂与21wt%润肤剂(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4wt%、聚二甲基硅氧烷2wt%、牛油果树果脂6wt%、白池花籽油2wt%、植物甾醇酯0.5wt%、辛酸/癸酸甘油三酯5wt%、山嵛醇1.5wt%)、8wt%保湿剂(甘油4wt%、1,2-己二醇0.5wt%、1,2-戊二醇
3.3wt%、尿囊素0.2wt%)、5wt%乳化剂(鲸蜡醇/椰油基葡糖苷3wt%、蔗糖硬脂酸酯/鲸蜡硬脂基葡糖苷/鲸蜡醇2wt%)、0.3wt%增稠稳定剂、0.3wt%ph值调节剂、0.03wt%螯合剂以及余量的去离子水,按如下方法制备成舒缓保湿霜:
[0068]
(1)润肤剂与乳化剂混合加热至80-82℃,搅拌熔成液体后,保温,备用;(应避免长时间加热)
[0069]
(2)增稠稳定剂、螯合剂、保湿剂用甘油分散均匀后加入搅拌的水中,加热至80-82℃,至完全溶解均匀,可均质1-2分钟,保温20分钟杀菌,消泡,备用;
[0070]
(3)开启均质,将(2)缓慢加入(1)中,均质3-5分钟,至完全乳化均匀,消泡后降温;(要注意观察油脂是否乳化完全)
[0071]
(4)降温至70-75℃,加入预先溶解好的ph值调节剂,均质2-3分钟至均匀;
[0072]
(5)降温至45℃以下,依次加入皮肤舒缓调理剂各成分,充分搅拌均匀;
[0073]
(6)取样,检测,合格后,出料。
[0074]
组分f成分:水、甘油、海藻糖、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根提取物、扭刺仙人掌(opuntia streptacantha)茎提取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根提取物、1,2-戊二醇、1,2-己二醇。
[0075]
组分g成分:水、甘油、海藻糖、扭刺仙人掌(opuntia streptacantha)茎提取物、木薯淀粉、1,2-戊二醇、1,2-己二醇。
[0076]
组分h成分: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籽油、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花提取物、栀子(gardenia florida)花提取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花提取物、梅(prunus mume)花提取物、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
[0077]
组分i成分: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丁二醇、1,2-戊二醇、1,2-己二醇。
[0078]
乳酸刺激试验
[0079]
使用乳酸制造刺激模型,在志愿者两侧鼻唇沟处同时敷贴浸透10wt%乳酸溶液的滤纸,等刺激分值≥2分时,左右两侧同时使用不同的测试样品,在样品使用前(0min)和使用后0.5min、2.5min、5min、8min、15min、30min,由志愿者主观评价两侧鼻唇沟处的瘙痒、刺痛感觉。通过样品间刺激程度对比,评价测试样品对刺激的即时舒缓功效及样品间的差异。
[0080]
数据处理原则:
[0081]
筛选符合条件的志愿者参加测试,每个样品测试6次,计算其算数平均值作为有效数据。
[0082]
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对比添加实施例1和样品1-6舒缓调理剂制备的舒缓保湿霜舒缓效果测试结果发现,实施例1制备舒缓保湿霜对即时刺痛和瘙痒具有较好的缓解功效。
[0083]
本发明舒缓霜中皮肤舒缓调理剂中主要功效组分包括组分a、组分b、组分c、组分d和组分e,配伍后具有协同效果,特别在即时舒缓刺痛和瘙痒方面具有优异效果。
[0084]
实施例2-8舒缓保湿霜
[0085]
实施例2-8皮肤舒缓调理剂的组分及配比如表3所示。
[0086]
表3 实施例2-8皮肤舒缓调理剂的组分及用量
[0087]
组分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a0.1wt%3wt%3wt%5wt%2wt%4wt%3wt%
b3wt%5wt%8wt%10wt%6wt%4wt%7wt%c0.5wt%3wt%2wt%5wt%4wt%3wt%2wt%d1wt%2wt%3wt%5wt%3wt%4wt%5wt%e0.1wt%3wt%1wt%5wt%4wt%2wt%3wt%
[0088]
样品7-12舒缓保湿霜:
[0089]
样品7-12皮肤舒缓调理剂的组分及配比如表4所示。
[0090]
表4 样品7-12皮肤舒缓调理剂的组分及用量
[0091]
组分样品7样品8样品9样品10样品11样品12a-3wt%3wt%3wt%3wt%3wt%b8wt%8wt%1wt%8wt%8wt%-c3wt%3wt%3wt%-8wt%3wt%d5wt%5wt%5wt%5wt%5wt%5wt%e1wt%-1wt%1wt%1wt%1wt%
[0092]
将表3或表4所示皮肤舒缓调理剂与21wt%润肤剂(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4wt%、聚二甲基硅氧烷2wt%、牛油果树果脂6wt%、白池花籽油2wt%、植物甾醇酯0.5wt%、辛酸/癸酸甘油三酯5wt%、山嵛醇1.5wt%)、8wt%保湿剂(甘油4wt%、1,2-己二醇0.5wt%、1,2-戊二醇3.3wt%、尿囊素0.2wt%)、5wt%乳化剂(鲸蜡醇/椰油基葡糖苷3wt%、蔗糖硬脂酸酯/鲸蜡硬脂基葡糖苷/鲸蜡醇2wt%)、0.3wt%增稠稳定剂、0.3wt%ph值调节剂、0.03wt%螯合剂以及余量的去离子水,按如下方法制备成舒缓保湿霜:
[0093]
(1)润肤剂与乳化剂混合加热至80-82℃,搅拌熔成液体后,保温,备用;(应避免长时间加热)
[0094]
(2)增稠稳定剂、螯合剂、保湿剂用甘油分散均匀后加入搅拌的水中,加热至80-82℃,至完全溶解均匀,可均质1-2分钟,保温20分钟杀菌,消泡,备用;
[0095]
(3)开启均质,将(2)缓慢加入(1)中,均质3-5分钟,至完全乳化均匀,消泡后降温;(要注意观察油脂是否乳化完全)
[0096]
(4)降温至70-75℃,加入预先溶解好的ph值调节剂,均质2-3分钟至均匀;
[0097]
(5)降温至45℃以下,依次加入皮肤舒缓调理剂各成分,充分搅拌均匀;
[0098]
(6)取样,检测,合格后,出料。
[0099]
乳酸刺痛、瘙痒舒缓效果评价结果见图3-4,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舒缓保湿霜中皮肤舒缓调理剂主要功效组分a-e起到协同增效作用,使舒缓保湿霜具有较好的即时舒缓瘙痒、舒缓刺痛的效果。通过与实施例2-8及样品7-12实验数据相比发现,组分a、组分b、组分c、组分d与组分e各成分用量或配比对刺痛和瘙痒舒缓效果的发挥起重要作用。本发明舒缓保湿霜中皮肤舒缓调理剂主要功效组分配比范围为:组分a 0-5wt%、组分b 3-10wt%、组分c 0.5-5wt%、组分d 1-5wt%、组分e 0-5wt%;其中,组分a 0.1-3wt%、组分b 3-8wt%、组分c 1-3wt%、组分d 3-5wt%、组分e 1-3wt%效果更佳。
[0100]
实施例9-11
[0101]
实施例9-11皮肤舒缓调理剂的组分及配比如表5所示。
[0102]
表5 实施例9-11皮肤舒缓调理剂的组分及配比
[0103]
组分实施例9实施例10实施例11
a3wt%-3wt%b8wt%8wt%3wt%c3wt%3wt%1wt%d5wt%5wt%3wt%e3wt%3wt%3wt%
[0104]
将上述皮肤舒缓调理剂与21wt%润肤剂(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4wt%、聚二甲基硅氧烷2wt%、牛油果树果脂6wt%、白池花籽油2wt%、植物甾醇酯0.5wt%、辛酸/癸酸甘油三酯5wt%、山嵛醇1.5wt%)、8wt%保湿剂(甘油4wt%、1,2-己二醇0.5wt%、1,2-戊二醇3.3wt%、尿囊素0.2wt%)、5wt%乳化剂(鲸蜡醇/椰油基葡糖苷3wt%、蔗糖硬脂酸酯/鲸蜡硬脂基葡糖苷/鲸蜡醇2wt%)、0.3wt%增稠稳定剂、0.3wt%ph值调节剂、0.03wt%螯合剂以及余量的去离子水,按如下方法制备成舒缓保湿霜:
[0105]
(1)润肤剂与乳化剂混合加热至80-82℃,搅拌熔成液体后,保温,备用;(应避免长时间加热)
[0106]
(2)增稠稳定剂、螯合剂、保湿剂用甘油分散均匀后加入搅拌的水中,加热至80-82℃,至完全溶解均匀,可均质1-2分钟,保温20分钟杀菌,消泡,备用;
[0107]
(3)开启均质,将(2)缓慢加入(1)中,均质3-5分钟,至完全乳化均匀,消泡后降温;(要注意观察油脂是否乳化完全)
[0108]
(4)降温至70-75℃,加入预先溶解好的ph值调节剂,均质2-3分钟至均匀;
[0109]
(5)降温至45℃以下,依次加入皮肤舒缓调理剂各成分,充分搅拌均匀;
[0110]
(6)取样,检测,合格后,出料。
[0111]
实施例12-13舒缓保湿霜
[0112]
原料及用量如下表:
[0113]
[0114][0115]
实施例12、13舒缓保湿霜制备工艺同实施例9-11。
[0116]
对比例1
[0117]
市售竞品1:主要成分包括含温泉水、矿油、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环己硅氧烷、甘油硬脂酸、角鲨烷、丝氨酸、卡波姆、三乙醇胺、edta四钠、水。
[0118]
对比例2
[0119]
市售竞品2:主要成分包括水、甘油、1,2-戊二醇、牛油果树果脂、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甘油硬脂酸酯、青刺果油、透明质酸钠、黄原胶、马齿苋提取物、β-葡聚糖、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丁二醇、氨甲基丙醇。
[0120]
肤感测试
[0121]
评测样品:实施例9、实施例10、实施例11、市售竞品1、市售竞品2;
[0122]
测试人群:共9人(男2人,女7人,年龄18岁-55岁,符合受试者志愿入选标准);
[0123]
测试方法:将50ul的评测样品涂于手背,用另一只手柔和地回旋涂抹10次,然后以打分的方式(1-9分,分数越高,代表该产品品质越好),依次评估样品的外观光泽度、铺展性、渗透性、清爽度、柔软度、滋润度、平滑感和整体喜爱度。
[0124]
外观光泽度:表示产品外观的光亮程度,1为光亮感差,9为光亮感很好;
[0125]
铺展性:产品涂抹时,铺展在皮肤上难易程度,1代表难铺展,9代表很易铺展;
[0126]
渗透性:产品涂抹时,渗透速度快慢,1代表不易渗透,9代表很易渗透;
[0127]
清爽度:用后皮肤的清爽感受,1代表很油腻,9代表很清爽;
[0128]
柔软度:用后皮肤的柔软感,1代表很粗糙,9代表很柔软;
[0129]
滋润度:用后皮肤的滋润感,1代表很干燥,9代表很滋润;
[0130]
平滑感:用后皮肤的平滑度,1代表很阻滞,9代表很平滑;
[0131]
整体喜爱度:个人喜爱感觉,1代表很厌恶,9代表很喜欢。
[0132]
如图5所示,上述肤感测试结果表明,实施例9的舒缓保湿霜在铺展性、渗透性、柔
软度、滋润度、平滑感、整体喜爱度等方面具有很好的表现,9名志愿者中90%以上志愿者评分均达到6分及以上,各指标平均分均在6.6以上;实施例10的舒缓保湿霜在铺展性、滋润度、平滑感、整体喜爱度等方面也具有良好表现,9名志愿者中78%以上志愿者评分均达到6分及以上,各指标平均分均在6.2以上;实施例11的舒缓保湿霜在柔软度、滋润度、平滑感、整体喜爱度等方面具有很好的表现,9名志愿者中67%以上志愿者评分均达到6分及以上,各指标平均分均在6.1以上。与市售竟品1相比,实施例9舒缓保湿霜在渗透性、平滑感等肤感方面明显改善;与市售竟品2相比,实施例9舒缓保湿霜在柔软度、滋润度、平滑感等肤感方面明显改善。
[0133]
本发明舒缓保湿霜在保障即时舒缓刺痛和瘙痒症状的同时,有良好的肤感和使用体验感。
[0134]
sds刺激试验
[0135]
(一)短期舒缓效果评价
[0136]
样品使用: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布样品,采集数据后由测试人员在测试区域涂抹相应的测试样品,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
[0137]
测试环境:温度:20~22℃,相对湿度:40~60%。
[0138]
测试方法:测试人员将0.025ml的2wt%sds啫喱添加到斑试器小室内,贴敷在志愿者的背部测试区域,敷24h后揭下斑试器;初始值采集:揭掉斑试器24h后,筛选发红程度一致的6个区域作为测试区域,采集初始值;
[0139]
测试时间点:使用样品前(初始值)、使用样品1天后、2天后、3天后、4天后;
[0140]
数据分析:组内差异分析:每个时间点测量值与初始值进行差异分析(t检验);组间差异分析。
[0141]
1、tivi皮肤敏感度测试
[0142]
测试仪器:皮肤敏感度成像tivi 700;
[0143]
评测样品:实施例9、实施例10、实施例11、市售竞品1、市售竞品2;
[0144]
指标解释:tivi 700分析图像是通过数字方法将损伤程度用颜色区分,颜色越偏向红色,皮肤受损状态越严重;
[0145]
测试部位:背部;
[0146]
测试时间点:使用样品前(初始值)、使用样品1天后、2天后、3天后、4天后;
[0147]
本发明产品通过连续5天的人体试用,与使用前对比,评价测试样品对皮肤发红现象的改善效果。
[0148]
部分受试者tivi成像图片结果如图6-7所示,与空白和市售竞品相比,本发明舒缓保湿霜具有更好地缓解皮肤发红程度的效果。
[0149]
2、皮肤水分散失量tewl
[0150]
测试方法:tewl值表示角质层水分散失的情况,是评价角质层屏障功能的重要标准。皮肤的tewl值越低,说明皮肤的屏障功能越好,反之则越差。通过测量皮肤使用本发明舒缓保湿霜和市售竞品前后的tewl值,评估其对经皮水分散失率的影响,从而表征皮肤锁水能力的好坏,反应皮肤健康程度与抵御外来侵袭物的能力,从而反映出修复敏感肌肤的能力。
[0151]
测试仪器:皮肤水分散失量测试仪aquafluxaf200;
[0152]
评测样品:实施例9、实施例10、实施例11、市售竞品1、市售竞品2;
[0153]
测试时间:使用样品前(d0)、使用样品1天后(d1)、2天后(d2)、3天后(d3)、4天后(d4);
[0154]
测试指标:皮肤水分散失量tewl(g/m2h);
[0155]
指标解释:皮肤tewl值越低,说明皮肤屏障越好;
[0156]
如图8所示,与初始值相比所有测试区域的tewl值均降低(p《0.05),实施例11的tewl降低率在使用后的各时间点均大于空白和其他样品;实施例9的tewl降低率在使用后的各时间点均大于空白、市售竞品2,且在使用后3天;实施例10的tewl降低率在使用后的大多数时间点大于市售竞品2。
[0157]
总体而言,与空白和市售竞品相比,本发明舒缓保湿霜具有更好抑制皮肤水分散失的能力。
[0158]
(二)8周使用效果评价
[0159]
受试人群:共30人(18~55岁,男:4人、女:26人)。
[0160]
测试部位:面部。
[0161]
测试环境:温度:20~22℃,相对湿度:40~60%。
[0162]
使用方法:测试样品代替日常使用的面霜,左右半脸使用不同的测试样品,每日早晚各使用1次,每次分别取约0.25g的样品均匀涂抹于左或右脸半脸,轻柔按摩至吸收完全。
[0163]
测试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布样品,测试样品按(0.1
±
0.05)mg/cm2的用量进行单次涂抹(即每次取黄豆粒大小点涂在面部,然后涂抹均匀,轻拍吸收)。
[0164]
数据分析:组内差异分析:每个时间点测量值与初始值进行差异分析(t检验);组间差异分析:样品之间两两比较(t检验)。
[0165]
1.经皮水分散失量
[0166]
皮肤水分散失测试仪aquaflux(af200,biox,英国)通过在封闭式冷凝腔体中收集皮肤扩散的水蒸气进行测试的。水蒸气扩散,在-7.65℃的冷凝板上结成冰。在测试腔体中靠近皮肤的部位空气湿度高,靠近冷凝器板的部位空气湿度低,二者中间存在比例关系。仪器内使用单硅晶芯片作为水蒸气温度和湿度的传感器,测量水蒸气的流量密度,进而测定经皮水分散失。
[0167]
本次测试中使用经皮水分散失作为评价经皮水分流失的指标。
[0168]
测试方法:通过测量皮肤使用本发明舒缓保湿霜和市售竞品前后的tewl值,评估其对经皮水分散失率的影响,从而表征角质层屏障功能的好坏,反应皮肤健康程度与抵御外来侵袭物的能力,从而反映出修复敏感肌肤的能力。
[0169]
测试仪器:皮肤水分散失量测试仪aquafluxaf200。
[0170]
评测样品:实施例9、市售竞品1、市售竞品2。
[0171]
测试时间:使用前、使用2周后、使用4周后、使用6周后。
[0172]
测试指标:经皮水分散失量tewl(g/m2h)。
[0173]
指标解释:经皮水分散失量越低,说明皮肤屏障越好。
[0174]
如图9所示,与市售竞品相比,实施例9舒缓保湿霜在使用6周内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皮肤水分散失的效果,该舒缓保湿霜能够长效保湿锁水,具有改善皮肤屏障功能的作用。
[0175]
2.皮肤血红素指数ei值
[0176]
皮肤红斑指数通过德国ck公司多功能皮肤测试仪mpa580的皮肤黑色素和血红素测试仪(mexameter mx18)进行测试,基于光的吸收原理,测试探头发出三种特定波长的光,接收器接受皮肤反射的光。探头中光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的位置保证了只有漫射光和散射光才能被测试到。因发射光的量是一定的,通过测试反射光的量,被皮肤吸收的光的量就能被测试出来。黑色素是通过两个波长的光进行测试的,选择这两个波长的光是为了获得黑色素的不同的吸收率。对血红素的测试来说,选择两种波长的光是为确定皮肤吸收能力,这两个波长的光中的一个对应于血红素的吸收峰,而另一个波长的光被用来避免像胆红素那样的其它颜色的影响。皮肤红斑指数可以直接反映真皮乳头层的血红色素情况,红斑指数的增加表示皮肤的血管反应性较高,通过测试皮肤与受试物接触后的红斑指数,能够间接反应皮肤的过敏程度。因此通过测量使用该舒缓保湿霜前后皮肤红斑的变化,同时对比角质层含水量变化,可评价护肤品对皮肤炎症的改善情况。
[0177]
测试仪器:皮肤血红素测试仪mexameter mx 18。
[0178]
评测样品:实施例9、市售竞品1、市售竞品2。
[0179]
测试时间:使用前、使用2周后、使用4周后、使用6周后、使用8周后;
[0180]
指标解释:皮肤血红素指数ei值越大,皮肤发红程度越重。
[0181]
测试期内,皮肤血红素值变化情况如图10所示,皮肤血红素值呈下降趋势,表明舒缓保湿霜具有舒缓皮肤发红的效果。与市售竞品相比,实施例9舒缓保湿霜在8周内均具有良好的缓解皮肤发红症状的效果,尤其是使用4周时效果尤为显著。本发明舒缓保湿霜具有缓解皮肤发红程度的功效。
[0182]
3.舒缓瘙痒
[0183]
测试方法:
[0184]
1)对志愿者的两侧鼻唇沟区域进行乳酸刺痛试验,分别敷贴浸透50μl 10%乳酸溶液的滤纸片(直径约0.8cm)进行刺激,分别在刺激30s、2.5min和5min时询问受试者的自觉症状,按4分法进行评分(0分为没有感觉,1分为轻度感觉,2分为中度感觉,3分为重度感觉),并分别记录志愿者两侧的瘙痒感分值;
[0185]
2)志愿者左右两侧分别涂抹不同测试样品(实施例9、实施例11、市售竞品1、市售竞品2)每天两次,在此试验期间不服用或不使用任何舒缓的相关产品,所有志愿者在试验期间正常饮食,不改变原来的饮食习惯。使用测试样品4周后,按照1)所述方法采集志愿者两侧的瘙痒感分值;
[0186]
3)志愿者左右两侧分别涂抹不同测试样品(实施例9、实施例11、市售竞品1、市售竞品2)每天两次,在此试验期间不服用或不使用任何舒缓的相关产品,所有志愿者在试验期间正常饮食,不改变原来的饮食习惯。使用测试样品8周后,按照1)所述方法采集志愿者两侧的瘙痒感分值。
[0187]
测试样品:实施例9、实施例11、市售竞品1、市售竞品2。
[0188]
测试时间:使用前、使用4周后、使用8周后。
[0189]
如图11所示,与市售竞品相比,实施例9舒缓保湿霜和添加实施例11舒缓保湿霜在使用4周后和使用8周后均具有良好的缓解皮肤瘙痒的效果,且使用8周后与使用4周后舒缓效果无显著差异,舒缓瘙痒功效稳定。本发明舒缓保湿霜具有缓解皮肤瘙痒、增加皮肤乳酸耐受能力、改善皮肤屏障的功效。
[0190]
由此表明,本发明舒缓保湿霜在即时、长期舒缓皮肤瘙痒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0191]
4.志愿者自我评估
[0192]
测试方法:志愿者左右两侧分别涂抹不同样品(实施例9、市售竞品1、市售竞品2,每个样品保障15个志愿者受试反馈)每天两次,在此试验期间不服用或不使用任何舒缓的相关产品,所有志愿者在试验期间正常饮食,不改变原来的饮食习惯。采集志愿者(使用4周后)对上述样品增加皮肤滋润、改善面部紧绷感、缓解皮肤泛红、改善面部表皮厚度、缓解皮肤刺痛、缓解皮肤瘙痒、缓解皮肤灼烧感等方面的功效评价。
[0193]
如图12所示,与市售竞品相比,使用4周本发明舒缓保湿霜在增加皮肤滋润、改善面部紧绷感、缓解皮肤泛红现象、改善面部表皮厚度、缓解皮肤刺痛、缓解皮肤瘙痒、缓解皮肤灼烧感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改善,获得70%以上志愿者的认可。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