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丹参栽培方法与流程

2022-03-02 00:12: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丹林下参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2.丹参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凉血消痈等功能,市场需求量大。丹参具有多种繁殖方法,可以种子繁殖,也可以切根和芦头繁殖。常规种子出苗率 70%左右。实生苗幼苗期间只生基生叶,当年很少开花,开花结果也很少,种子大多不成熟。二龄实生苗才会进入开花结实阶段,种子成熟饱满,种子千粒重1.4~1.7g。根入土可深达35cm以上,肥沃土地可达100cm,侧根全部直立或斜伸,无水平伸长的。根具有不定芽,无论主根或侧根都能从上端折断面萌生新的植株。当其萌发时,先在上端断面长出结盘(系断面愈合后产生的萌芽),然后发芽出土,同时下端也萌发新的侧根。丹参自然生长是多年生宿性草本,12月份上部分开始枯萎。实生苗或留地的老苗于次年2月下旬至3月开始萌发返青。 2月切根或芦头繁殖的,4月上旬开始萌发出土,少数到6月初出土。育苗移栽第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出现在返青后30~70d,此后有一段平缓的静止期,从140d开始,到200d之间又出现第二个增长高峰,直到收获前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根系数量的变化与丹参生长发育阶段密切相关,从返青到现蕾开花约需60d左右,这时种子开始形成,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应,生长中心向花器官和种子转移,营养生长势受到抑制,因此从80d后出现了一个缓慢增长时期。种子成熟后,植株生长从生殖生长再次向营养生长过渡,叶片和茎杆中的营养物质集中向根系转移,因此出现了第二个生长高峰。7~10月是根部增长的最快的时期。
3.丹参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但以气候温暖的地区栽培为好,生长发育良好而且迅速。种子在土温15℃~25℃,有足够的湿度,5~10d即可出苗。生长期要求气温高,生长发育才会良好。生长期气温低,幼苗出土慢。苗期遇高温、干旱天气,幼苗停止生长甚至造成死亡。茎叶不耐严寒,只能经受短期-5℃左右的低温,超过-5℃就会冻死。但是地下部分却可以在更低的气温下安全越冬。丹参喜稍湿润的环境,怕水涝和积水。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情况下,易发生叶黄根烂。过于干燥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对丹参的生长发育是不利的,特别是幼苗出土期遇干旱会造成严重缺窝;秋季发生持续干旱,会影响根部发育,降低产量。
4.秦岭南麓山区林地资源丰富,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当地尝试开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但丹参林下种植依然是个技术瓶颈,亟需研究出林下丹参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实用栽培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丹参栽培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包含如下步骤:
6.一种丹参栽培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7.(1)选择栽培场所
8.树下栽培丹参,选择树南北行向,选4龄以下的树木进行间作。选择土质较肥沃、疏松的砂壤土为宜。
9.(1.1)地形环境:基地海拔高度500~1000m,坡度0
°
~20
°
,灌排条件良好。
10.(1.2)气候条件:基地应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年降雨量700~900mm,年平均日照 1800~2 200h,年辐射总量120~125千卡/cm2,早晚温差10℃~15℃,无霜期180~220d/ 年。
11.(1.3)土壤条件:丹参适宜土质为砂壤土,ph在6.5~8.0之间,且梅雨季节无积水,土层厚30cm以上;基地土壤0~20cm耕作层中养分含量:有机质1.3%以上,含氮0.08%以上,速效磷17ppm以上,速效钾130ppm以上,碱解氮55ppm以上。
12.(2)水利条件要求
13.(2.1)有可供灌溉的水源,水源包括地面水(河流、水库)、地下水。
14.(2.2)基地范围必须有符合灌溉需求的灌溉渠或喷灌设施及排水渠。
15.(3)整地作畦
16.清除树下的杂草、落叶后进行整地,深翻30-35cm,结合整地施基肥,每亩施入腐熟粪肥1500-2000kg,过磷酸钙50-80kg,耙细整平,做成高畦,畦宽1.2-1.3m,四周做好排水沟,以利于排水。
17.(4)育苗
18.使用干净沙常温储藏不超过10天的种子,选择在4-7月份或9-10月份播种;按水:种子质量比为3∶7用30-50khz超声波处理种子5-10min,开始撒播播种。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种子不盖土,用脚踏实,使种子和土壤紧密结合,然后盖上谷草以便保湿防晒。播种后要洒水保持土层潮湿,5~10d出苗。
19.(5)移栽
20.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移栽,确保寒冬来临前生根、成活,次年抽薹开花结籽。在畦面上按行株距35cm x25cm挖穴,穴深视根长而定,每穴栽入幼苗1~2株,栽植深度以种苗自然生长深度为准,微露心芽即可。
21.(6)田间管理
22.(6.1)中耕除草施肥:生育期中耕除草3次,第1次于5月,苗高10~12cm时进行,第2次于6月进行,第3次于8月进行。丹参属于喜肥药用植物,结合中耕除草,追肥2~3 次,每亩施用腐熟粪肥1000~2000kg,过磷酸钙10~15kg。施肥采取沟施或开穴施入,施后覆土盖肥。
23.(6.2)用水管理:在雨季要及时清沟排水;遇干旱天气要及时进行浇水,多余的积水应及时排出。
24.(6.3)摘蕾:次年4月下旬至5月将陆续抽薹开花,为使养分集中于根部生长,除留种地外,一律剪除花薹,时间宜早不宜迟。
25.(6.3)病虫害防治:农药的使用应本着高效、低毒、安全的原则,尽量避免农药残留。
26.(6.4)根腐病:受害植株细根首先发生褐色干腐,并逐渐蔓延至粗根。根部横断面有明显褐色,即维管束病变。发病后期根部腐烂,植株地上部分萎蔫枯死,最后整个植株死亡。多在5~11月份发生,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防治方法:病重地区忌连作;选地势干燥、排
水良好地块种植;雨季注意排水;用50%托布津800倍稀释液喷雾。
27.(6.5)叶斑病:5月初开始发生,可延续到秋末。病株叶片上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深褐色斑,直径1~8mm,严重时病斑密布、汇合,叶片枯死。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摘除发病的老叶,以利通风,减少病源;发病前后喷1∶1∶150 波尔多液。
28.(6.6)银纹夜蛾:为鳞翅:目夜蛾科昆虫,幼虫咬食叶片,咬成空洞或缺刻,严重时整片叶子吃光,夏秋季发生。防治方法:在幼龄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磷胺乳油 1500倍液喷雾。
29.(6.7)收获及加工:在移栽后第2年的10~11月或第3年早春萌发前采挖。丹参根质脆、易断,应在晴天、土壤半干半湿时挖取,挖后可在田间曝晒,去掉泥土,运回进行加工,切忌用水洗根。当根晒含水40-50%时,把根收拢扎成小把,晒至含水20-30%时,再收拢一次,当根晒含水8-10%时即成商品药材。
30.优选地,上述的步骤(4)育苗、(5)移栽或采取芦头繁殖,具体是在冬栽在10月下旬至 11月中旬、春栽于早春2-3月;采挖丹参时,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主根切下供药用,将径粗0.6cm以下的细根连同根茎上的芦头作种,芦头伤口使用草木灰蘸抹,待伤口无明水时按行株距25
×
20cm挖窝或开沟栽培,沟深满足细根能育苗自然伸直,然后将芦头栽入窝或沟内,覆土压实微露心芽;(6)田间管理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31.优选地,上述的步骤(4)育苗、(5)移栽或采取切根繁殖,具体是选留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在原地不留作种根,待栽种时随挖随栽;冬栽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春栽于早春2-3月;在整平耙细的栽地畦上,按行株距20x25cm开沟或挖窝,窝深或沟深5~7cm.将种根切成5~7cm的小段作种根,大头朝上,每窝栽入1段;芦头伤口使用草木灰蘸抹,待伤口无明水时栽培;栽后覆盖细土厚2~3cm左右。然后地膜覆盖,待出苗后打钉空放苗出地膜。至清明前后地温升至18℃以上揭去地膜。(6)田间管理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3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明显技术效果:该方法采取林下栽培党参,,出苗率、移栽成活率高,产量高,品种好,综合效益高。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34.实施例1
35.一种丹参栽培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36.(1)选择栽培场所
37.丹参适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土壤肥沃的栽培条件。树下栽培丹参,选择树南北行向为宜,选4龄以下的树木进行间作,树龄过大,间作行内光照不足,不利于丹参生长。选择土质较肥沃、疏松的砂壤土为宜。
38.(1.1)地形环境:基地海拔高度500~1000m,坡度0
°
~20
°
,灌排条件良好。
39.(1.2)气候条件:基地应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年降雨量700~900mm,年平均日照 1800~2 200h,年辐射总量120~125千卡/cm2,早晚温差10℃~15℃,无霜期180~220d/ 年。能满足丹参生长需要的各种生理条件。
40.(1.3)土壤条件:丹参适宜土质为砂壤土,ph在6.5~8.0之间,且梅雨季节无积水,土层厚30cm以上;基地土壤0~20cm耕作层中养分含量:有机质1.3%以上,含氮0.08%以
上,速效磷17ppm以上,速效钾130ppm以上,碱解氮55ppm以上。
41.(2)水利条件要求
42.(2.1)有可供灌溉的水源,水源包括地面水(河流、水库)、地下水。
43.(2.2)基地范围必须有符合灌溉需求的灌溉渠或喷灌设施及排水渠。
44.(3)整地作畦
45.清除树下的杂草、落叶后进行整地,深翻30-35cm,结合整地施基肥,每亩施入腐熟粪肥1500-2000kg,过磷酸钙50-80kg,耙细整平,做成高畦,畦宽1.2-1.3m,四周做好排水沟,以利于排水。
46.(4)育苗
47.使用干净沙常温储藏不超过10天的种子,按水∶种子质量比为3∶7用30-50khz超声波处理种子5-10min,开始撒播播种。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种子不盖土,用脚踏实,使种子和土壤紧密结合,然后盖上谷草以便保湿防晒。播种后要洒水保持土层潮湿,5~10d出苗。选择在4-7月份或9-10月份播种出苗率为90%以上。
48.(5)移栽
49.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移栽,确保寒冬来临前生根、成活,次年抽薹开花结籽。在畦面上按行株距35cm x25cm挖穴,穴深视根长而定,每穴栽入幼苗1~2株,栽植深度以种苗自然生长深度为准,微露心芽即可。选择在4-5月份或9-10月5进行移栽成活率为95%以上。
50.(6)田间管理
51.(6.1)中耕除草施肥:生育期中耕除草3次,第1次于5月,苗高10~12cm时进行,第2次于6月进行,第3次于8月进行。丹参属于喜肥药用植物,结合中耕除草,追肥2~3 次,每亩施用腐熟粪肥1000~2000kg,过磷酸钙10~15kg。施肥采取沟施或开穴施入,施后覆土盖肥。
52.(6.2)用水管理:丹参最忌积水,在雨季要及时清沟排水;遇干旱天气要及时进行浇水,多余的积水应及时排出。
53.(6.3)摘蕾:次年4月下旬至5月将陆续抽薹开花,为使养分集中于根部生长,除留种地外,一律剪除花薹,时间宜早不宜迟。
54.(6.3)病虫害防治:农药的使用应本着高效、低毒、安全的原则,尽量避免农药残留。
55.(6.4)根腐病:受害植株细根首先发生褐色干腐,并逐渐蔓延至粗根。根部横断面有明显褐色,即维管束病变。发病后期根部腐烂,植株地上部分萎蔫枯死,最后整个植株死亡。多在5~11月份发生,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防治方法:病重地区忌连作;选地势干燥、排水良好地块种植;雨季注意排水;用50%托布津800倍稀释液喷雾。
56.(6.5)叶斑病:5月初开始发生,可延续到秋末。病株叶片上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深褐色斑,直径1~8mm,严重时病斑密布、汇合,叶片枯死。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摘除发病的老叶,以利通风,减少病源;发病前后喷1∶1∶150波尔多液。
57.(6.6)银纹夜蛾:为鳞翅:目夜蛾科昆虫,幼虫咬食叶片,咬成空洞或缺刻,严重时整片叶子吃光,夏秋季发生。防治方法:在幼龄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磷胺乳油 1500倍液喷雾。
58.(6.7)收获及加工:在移栽后第2年的10~11月或第3年早春萌发前采挖。丹参根质脆、易断,应在晴天、土壤半干半湿时挖取,挖后可在田间曝晒,去掉泥土,运回进行加工,切忌用水洗根。当根晒含水40-50%时,把根收拢扎成小把,晒至含水20-30%时,再收拢一次,当根晒含水8-10%时即成商品药材。以根条粗壮、外皮紫红色者为佳。亩产量为300~ 350kg;丹参酮ii a含量在0.36%~0.48%之间;丹参素含量在2.2~2.8%。
59.实施例2
60.一种丹参栽培方法,采取芦头繁殖,具体是在冬栽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春栽于早春2-3月,采挖丹参时,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主根切下供药用,将径粗0.6cm 以下的细根连同根茎上的芦头作种,芦头伤口使用草木灰蘸抹,待伤口无明水时按行株距25
ꢀ×
20cm挖窝或开沟栽培,沟深满足细根能育苗自然伸直,然后将芦头栽入窝或沟内,覆土压实微露心芽;(6)田间管理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芦头繁殖出苗率在95%以上,亩产量为 300~350kg;丹参酮ii a含量在0.36%~0.48%之间;丹参素含量在2.2~2.8%。
61.实施例3
62.一种丹参栽培方法,采取切根繁殖,具体是选留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在原地不留作种根,待栽种时随挖随栽;冬栽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春栽于早春2-3月;在整平耙细的栽地畦上,按行株距20x25cm开沟或挖窝,窝深或沟深5~7cm.将种根切成5~7cm 的小段作种根,大头朝上,每窝栽入1段;芦头伤口使用草木灰蘸抹,待伤口无明水时栽培;栽后覆盖细土厚2~3cm左右。然后地膜覆盖,待出苗后打钉空放苗出地膜。至清明前后地温升至18℃以上揭去地膜;(6)田间管理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切根繁殖出苗率达到80%以上,亩产量为300~350kg;丹参酮iia含量在0.36%~0.48%之间;丹参素含量在2.2~ 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