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城市小区碳中和量计算方法与流程

2022-03-02 00:12: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碳中和量计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小区碳中和量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2.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是指中立的(即零)总碳量释放,通过排放多少碳就作多少抵消措施,来达到平衡。
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对小区无法进行准确的排放分析和减排分析,从而导致各个小区的排放与减排匹配准确率低,从而造成碳中和量的不准确,导致温室效应气体排放过量;同时无法控制减排成本,虽然能够控制气体排放但是无法控制投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小区碳中和量计算方法,通过采集小区的碳排放量,有效提高小区对应碳排放量的检测效率,提高了碳排放量控制的针对性,使得碳排放管控效率增加;将小区对应的节能减排工序进行等级划分,防止节能减排与对应小区的碳排放量不匹配,导致碳中和量值低,造成碳排放量超标增加了环境中温室效应气体的含量,对环境造成危害;将小区的节能减排等级与排放等级进行比对;避免小区的碳排放等级与节能减排等级不匹配,导致碳中和量带来不必要的误差,造成碳中和效率降低,对小区排放等级与节能减排等级的匹配检测进行验证,防止匹配检测异常导致碳中和效率降低。
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小区碳中和量计算方法,包括:
6.步骤1、排放分析:对小区的碳排放量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小区的碳排放量进行等级划分;
7.步骤2、减排分析:对小区的节能减排对应工序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小区的节能减排工序进行等级划分;
8.步骤3、等级对比:将小区的节能减排等级与小区的碳排放等级进行对比;
9.步骤4、量化验证:对小区的碳排放量进行量化分析,并判断碳中和量值;对碳中和量值进行检测,同时对小区的碳排放等级与节能减排等级的匹配检测进行验证。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
11.步骤11、将进行碳排放量分析的小区标记为检测小区,并设置标号i,i为大于1的自然数;
12.步骤12、设置检测时间,采集检测时间内的检测小区的碳排放总量,并将在检测时间内检测小区的碳排放总量标记为tpi;
13.采集该检测时间内的检测小区对应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并将检测时间内的检测小区对应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标记为sdi;
14.采集检测时间内的检测小区的碳排放量对应排放气体种类,并将检测时间内检测小区的碳排放量对应排放气体种类标记为zli;
15.步骤13、通过碳排放量分析公式获取到各个检测小区的碳排放量分析系数xi,并将各个检测小区的碳排放分析系数与l1和l2进行比较;
16.其中,l1和l2均为碳排放分析系数阈值,且l1>l2;
17.若检测小区的碳排放分析系数≥l1,则将对应检测小区标记为一级排放小区,将对应碳排放分析系数标记为一级排放系数;
18.若l2≤检测小区的碳排放分析系数<l1,则将对应检测小区标记为二级排放小区,将对应碳排放分析系数标记为二级排放系数;
19.若检测小区的碳排放分析系数<l2,则将对应检测小区标记为三级排放小区,将对应碳排放分析系数标记为三级排放系数。
2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碳排放量分析公式为:
21.xi=β(tpi
×
a1 sdi
×
a2 zli
×
a3)
22.式中,a1、a2以及a3均为预设比例系数,且a1、a2以及a3的取值分别为0.71、0.76以及0.84;β为误差修正因子,取值为1.02。
2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24.步骤21、采集各个检测小区节能减排的工序数量以及对应工序的平均运行时长,并将各个检测小区节能减排的工序数量以及对应工序的平均运行时长分别标记为gsli和gsci;
25.步骤22、采集各个检测小区内绿植面积和绿植种植频率,并将各个检测小区内绿植面积和绿植种植频率分别标记为lmji和zpli;
26.步骤23、通过减排分析公式获取到各个检测小区的减排分析系数zi,并将各个检测小区的减排分析系数zi与减排分析系数阈值范围进行比较;
27.若检测小区的减排分析系数zi大于减排分析系数阈值范围,则将对应检测小区标记为一级减排小区,将对应减排分析系数标记为一级减排系数;
28.若检测小区的减排分析系数zi位于减排分析系数阈值范围,则将对应检测小区标记为二级减排小区,将对应减排分析系数标记为二级减排系数;
29.若检测小区的减排分析系数zi小于减排分析系数阈值范围,则将对应检测小区标记为三级减排小区,将对应减排分析系数标记为三级减排系数。
3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排分析公式:
[0031][0032]
式中,b1、b2、b3以及b4均为预设比例系数,且b1>b2>b3>b4>0。
[003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0034]
步骤31、将各个检测小区的排放系数和减排系数对应等级进行比较,若检测小区的排放系数等级大于减排系数等级,则判定对应检测小区碳中和未达标,并将对应检测小区标记为碳中和未达标小区;
[0035]
步骤32、若检测小区的排放系数等级小于减排系数等级,则判定对应检测小区碳中和达标,并将对应检测小区标记为碳中和达标小区;
[0036]
步骤33、若检测小区的排放系数等级等于减排系数等级,则判定对应检测小区碳中和成本不合格,并将对应检测小区标记为碳中和成本不合格小区。
[003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
[0038]
步骤41、将碳中和达标小区进行量化分析,采集到检测小区的碳排放量,并将其标记为起始排放量;
[0039]
若起始排放量大于对应排放量阈值,则判定起始排放量超标;
[0040]
若起始排放量小于对应排放量阈值,则判定起始排放量未超标;
[0041]
步骤42、采集到检测小区通过节能减排工序后的碳排放量,并将其标记为后末排放量;
[0042]
若后末排放量大于对应排放量阈值,则判定后末排放量超标,并采集起始排放量与后末排放量的差值,若差值大于对应差值阈值,则生成不匹配信号;
[0043]
若差值小于对应差值阈值,生成减排异常信号;
[0044]
若后末排放量小于对应排放量阈值,则判定后末排放量未超标,生成减排正常信号。
[004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46]
本发明通过采集小区的碳排放量,有效提高小区对应碳排放量的检测效率,增强了碳排放量控制的针对性,使得碳排放管控效率增加;
[0047]
本发明通过将小区对应的节能减排工序进行等级划分,防止节能减排与对应小区的碳排放量不匹配,导致碳中和量值低,造成碳排放量超标增加了环境中温室效应气体的含量,对环境造成危害;
[0048]
本发明通过将小区的节能减排等级与排放等级进行比对;避免小区的碳排放等级与节能减排等级不匹配,导致碳中和量带来不必要的误差,造成碳中和效率降低,对小区排放等级与节能减排等级的匹配检测进行验证,防止匹配检测异常导致碳中和效率降低。
附图说明
[0049]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城市小区碳中和量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52]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
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5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54]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小区碳中和量计算方法,包括:
[0055]
步骤1、排放分析:对小区的碳排放量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小区的碳排放量进行等级划分,本发明通过采集小区的碳排放量,有效提高小区对应碳排放量的检测效率,提高了碳排放量控制的针对性,使得碳排放管控效率增加;
[0056]
其中,步骤1具体包括:
[0057]
步骤11、将进行碳排放量分析的小区标记为检测小区,并设置标号i,i为大于1的自然数;
[0058]
步骤12、设置检测时间,采集检测时间内的检测小区的碳排放总量,并将在检测时间内检测小区的碳排放总量标记为tpi;
[0059]
采集该检测时间内的检测小区对应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并将检测时间内的检测小区对应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标记为sdi;
[0060]
采集检测时间内的检测小区的碳排放量对应排放气体种类,并将检测时间内检测小区的碳排放量对应排放气体种类标记为zli;
[0061]
步骤13、通过碳排放量分析公式获取到各个检测小区的碳排放量分析系数xi,并将各个检测小区的碳排放分析系数与l1和l2进行比较;
[0062]
其中,l1和l2均为碳排放分析系数阈值,且l1>l2;
[0063]
若检测小区的碳排放分析系数≥l1,则将对应检测小区标记为一级排放小区,将对应碳排放分析系数标记为一级排放系数;
[0064]
若l2≤检测小区的碳排放分析系数<l1,则将对应检测小区标记为二级排放小区,将对应碳排放分析系数标记为二级排放系数;
[0065]
若检测小区的碳排放分析系数<l2,则将对应检测小区标记为三级排放小区,将对应碳排放分析系数标记为三级排放系数。
[0066]
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碳排放量分析公式为:
[0067]
xi=β(tpi
×
a1 sdi
×
a2 zli
×
a3)
[0068]
式中,a1、a2以及a3均为预设比例系数,且a1、a2以及a3的取值分别为0.71、0.76以及0.84;β为误差修正因子,取值为1.02。
[0069]
步骤2、减排分析:对小区的节能减排对应工序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小区的节能减排工序进行等级划分,本发明通过减排分析,可以防止节能减排与对应小区的碳排放量不匹配,导致碳中和量值低,造成碳排放量超标增加了环境中温室效应气体的含量,对环境造成危害;
[0070]
其中,步骤2具体包括:
[0071]
步骤21、采集各个检测小区节能减排的工序数量以及对应工序的平均运行时长,并将各个检测小区节能减排的工序数量以及对应工序的平均运行时长分别标记为gsli和gsci;
[0072]
步骤22、采集各个检测小区内绿植面积和绿植种植频率,并将各个检测小区内绿
植面积和绿植种植频率分别标记为lmji和zpli;
[0073]
步骤23、通过减排分析公式获取到各个检测小区的减排分析系数zi,并将各个检测小区的减排分析系数zi与减排分析系数阈值范围进行比较;
[0074]
若检测小区的减排分析系数zi大于减排分析系数阈值范围,则将对应检测小区标记为一级减排小区,将对应减排分析系数标记为一级减排系数;
[0075]
若检测小区的减排分析系数zi位于减排分析系数阈值范围,则将对应检测小区标记为二级减排小区,将对应减排分析系数标记为二级减排系数;
[0076]
若检测小区的减排分析系数zi小于减排分析系数阈值范围,则将对应检测小区标记为三级减排小区,将对应减排分析系数标记为三级减排系数。
[0077]
进一步的,步骤2中的所述减排分析公式为:
[0078][0079]
式中,b1、b2、b3以及b4均为预设比例系数,且b1>b2>b3>b4>0。
[0080]
步骤3、将小区的节能减排等级与小区的碳排放等级进行对比;本发明通过等级对比,可以有效避免小区的碳排放等级与节能减排等级不匹配,导致碳中和量带来不必要的误差,造成碳中和效率降低。
[0081]
其中,步骤3具体包括:
[0082]
步骤31、将各个检测小区的排放系数和减排系数对应等级进行比较,若检测小区的排放系数等级大于减排系数等级,则判定对应检测小区碳中和未达标,并将对应检测小区标记为碳中和未达标小区;
[0083]
步骤32、若检测小区的排放系数等级小于减排系数等级,则判定对应检测小区碳中和达标,并将对应检测小区标记为碳中和达标小区;
[0084]
步骤33、若检测小区的排放系数等级等于减排系数等级,则判定对应检测小区碳中和成本不合格,并将对应检测小区标记为碳中和成本不合格小区。
[0085]
步骤4、对小区的碳排放量进行量化分析,并判断碳中和量值;对碳中和量值进行检测,同时对小区的碳排放等级与节能减排等级的匹配检测进行验证,防止匹配检测异常导致碳中和效率降低,本技术中碳中和表示为对碳排放量进行中和,以达到平衡,为公开已知的现有技术;
[0086]
其中,步骤4具体包括:
[0087]
步骤41、将碳中和达标小区进行量化分析,采集到检测小区的碳排放量,并将其标记为起始排放量;
[0088]
若起始排放量大于对应排放量阈值,则判定起始排放量超标;
[0089]
若起始排放量小于对应排放量阈值,则判定起始排放量未超标;
[0090]
步骤42、采集到检测小区通过节能减排工序后的碳排放量,并将其标记为后末排放量;
[0091]
若后末排放量大于对应排放量阈值,则判定后末排放量超标,并采集起始排放量与后末排放量的差值,若差值大于对应差值阈值,则生成不匹配信号;
[0092]
若差值小于对应差值阈值,生成减排异常信号;
[0093]
若后末排放量小于对应排放量阈值,则判定后末排放量未超标,生成减排正常信
号。
[0094]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0095]
在工作时,排放分析:将小区的碳排放量进行分析,并根据碳排放量对小区进行排放等级划分;减排分析:将小区的节能减排对应工序进行分析,并将小区对应的节能减排工序进行等级划分;等级比对:将小区的节能减排等级与排放等级进行比对;量化验证:将小区的排放量进行量化分析,判断碳中和量值;对碳中和量值进行检测,同时对小区排放等级与节能减排等级的匹配检测进行验证。
[0096]
上述公式均是去量纲取其数值计算,公式是由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到最近真实情况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预设参数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0097]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