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预编码方法及通信装置与流程

2022-03-01 22:43: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编码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卫星通信系统采用预编码(precoding)技术来提升系统抗干扰性能。终端设备向部署于卫星上的接入网设备发送信道信息。相应的,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信道信息。之后,接入网设备基于信道信息恢复预编码矩阵,采用预编码矩阵对待发射信号进行预处理,再向终端设备发送预处理后的信号,以降低信号之间的干扰。
3.然而,在上述预编码处理过程中,预编码矩阵是基于终端设备反馈的信道信息确定的。信道信息的反馈需要占用大量的传输资源,存在“传输资源开销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预编码方法及装置,能够节省反馈信道信息的传输资源。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预编码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下面以执行主体是终端设备为例进行描述。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其中,第一参考信号是经过第一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参考信号。之后,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是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的。第一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目标信道的信息,目标信道用于传输第一参考信号,第一信息用于接入网设备确定目标预编码矩阵。然后,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经过目标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信息。
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编码方法,在终端设备接收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由于第一参考信号是经过第一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参考信号,且通过目标信道传输。如此,第一信息包括的目标信道的信息是等效信道信息。相对于反馈目标信道的真实信道信息相比,第一信道占用的传输资源较少,从而节省反馈信道信息的传输资源。并且,对于接入网设备而言,接入网设备是基于第一预编码矩阵和第一信息来确定目标预编码矩阵,而第一预编码矩阵是可预知的编码矩阵,终端设备在反馈目标信道的等效信道信息的情况下,也就能够减少反馈信道信息的传输资源开销,且使得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信息采用目标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1时刻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是基于第一信道确定的基础预编码矩阵,其中,第一信道是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信道,终端设备位于目标参考点对应的区域范围内。第i时刻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是第(i-1)时刻的目标预编码矩阵,其中,i为正整数,且i≥2。也就是说,第一预编码矩阵是可预知的编码矩阵。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包括目标信道的幅度信息和/或目标信道的相位信息。例如,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包括第一参考信号的幅度测量结果和第一参考信号的相位测量结果,第一信息中的幅度信息是由第一参考信号的幅度测量结果量化得到的,
第一信息中的相位信息是由第一参考信号的相位测量结果量化得到的。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是预配置的。或者,本技术实施例预编码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之后,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或者,本技术实施例预编码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指示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
11.也就是说,在本技术实施例预编码方法中,第一信息的精度可以是预配置的,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无需再次指示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以节省空口资源开销。第一信息的精度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确定的,再提供给终端设备,以使得为接入网设备提供第一信息的终端设备均能够获取精度信息,满足了接入网设备的需求。第一信息的精度还可以是终端设备确定的。如此,终端设备即可根据自身的需求,灵活调整第一信息的精度,提高精度设置的灵活性。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1时刻的第一信息包括目标信道的第1时刻的信道信息。或者,第n时刻的第一信息包括目标信道在第(n-1)时刻和第n时刻之间的差分信息。其中,目标信道在第i时刻用于传输第i时刻对应的第一参考信号。i和n为正整数,且1≤i≤n,n≥2。
13.如此,在终端设备未发生移动的情况下,卫星运动造成的信道变化由第一预编码矩阵补偿。终端设备可以不反馈第一信息,或终端设备反馈第一信息的频率变低,也就节省了反馈第一信息的传输资源。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技术实施例预编码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二参考信号。其中,第二参考信号是经过第三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参考信号。之后,终端设备基于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和第二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指示第一参考信号。然后,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用于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用于数据传输。
15.如此,在接入网设备确定一组参考点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能够基于波束对应的不同参考点确定不同的预编码矩阵(如上述第一预编码矩阵和第三预编码矩阵),再向终端设备发送采用不同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参考信号(即经过第一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第一参考信号和经过第三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第三参考信号)。由于终端设备能够向接入网设备反馈第二信息,以向接入网设备指示一个参考信号。如此,接入网设备即可获知终端设备距离哪一参考点更近,或接入网设备获知终端设备对哪一参考信号的检测性能较好。接入网设备即可基于第二信息确定用于数据传输的预编码矩阵(如上述第一预编码矩阵)。这里,由于第一预编码矩阵是基于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第一信道确定的,所以,第一预编码矩阵更匹配目标信道,从而减少了终端设备首次反馈第一信息的资源开销。
16.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预编码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下面以执行主体是终端设备为例进行描述。该方法包括:端设备获取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之后,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是基于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和目标信道的信道信息确定的,目标信道是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信道。第一信息用于接入网设备确定目标预编码矩阵。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经过目标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信息。
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编码方法,在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的情况
下,终端设备能够根据目标信道的信道信息和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来确定第一信息,以向接入网设备反馈第一信息。如此,第一信息包括目标信道的信道信息和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之间的差异信息。相对于反馈目标信道的真实信道信息相比,第一信道占用的传输资源较少,从而节省反馈信道信息的传输资源。并且,对于接入网设备而言,接入网设备是基于第一预编码矩阵和第一信息来确定目标预编码矩阵,而第一预编码矩阵是可预知的编码矩阵,终端设备在反馈第一信息的情况下,也就能够减少反馈信道信息的传输资源开销,且使得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信息采用目标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1时刻的第一信道是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信道。第i时刻的第一信道是第(i-1)时刻的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其中,i为正整数,且i≥2。也就是说,第一信道是可预知的信道,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也是可预知的信道信息。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或者,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位置信息,之后,终端设备根据位置信息,确定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其中,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相对位置的信息,或目标参考点的地理位置。
20.如此,接入网设备能够向终端设备提供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或者,在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提供位置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基于位置信息即可确定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
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包括幅度信息和/或相位信息。其中,幅度信息包括第一信道和目标信道之间在幅度上的差分信息,相位信息包括第一信道和目标信道之间在相位上的差分信息。信道信息包括幅度和相位。
22.如此,在终端设备未发生移动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不反馈第一信息,或终端设备反馈第一信息的频率变低,也就节省了反馈第一信息的传输资源。
2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是预配置的。或者,本技术实施例预编码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之后,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或者,本技术实施例预编码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指示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
24.也就是说,在本技术实施例预编码方法中,第一信息的精度可以是预配置的,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无需再次指示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以节省空口资源开销。第一信息的精度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确定的,再提供给终端设备,以使得为接入网设备提供第一信息的终端设备均能够获取精度信息,满足了接入网设备的需求。第一信息的精度还可以是终端设备确定的。如此,终端设备即可根据自身的需求,灵活调整第一信息的精度,提高精度设置的灵活性。
2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技术实施例预编码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其中,第一参考信号与第二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点不同。之后,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和第二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指示第一参考信号,第二信息用于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信道为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信道,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目标参考点。
26.如此,在接入网设备确定一组参考点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能够向终端设备发送
不同的参考信号(即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由于终端设备能够向接入网设备反馈第二信息,以向接入网设备指示一个参考信号。如此,接入网设备即可获知终端设备距离哪一参考点更近,或接入网设备即可获知终端设备对哪一参考信号的检测性能最好。接入网设备即可基于第二信息确定第一信道为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信道,所以,第一信道与目标信道的差异更小,且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信道与目标信道之间的差异信息,从而减少了反馈第一信息的资源开销。
27.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预编码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下面以执行主体是接入网设备为例进行描述。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其中,第一参考信号是经过第一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参考信号。之后,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是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的。第一信息包括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目标信道的信息,目标信道用于传输第一参考信号。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二预编码矩阵,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矩阵,确定目标预编码矩阵,接入网设备采用目标预编码矩阵对待发送信息进行预编码。
2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1时刻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是基于第一信道确定的基础预编码矩阵。其中,第一信道是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信道,终端设备位于目标参考点对应的区域范围内。第i时刻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是第(i-1)时刻的目标预编码矩阵。其中,i为正整数,且i≥2。
2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技术实施例预编码方法还包括:接入网设备获取位置信息。其中,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相对位置的信息,或目标参考点的地理位置。终端设备位于目标参考点对应的区域范围内。之后,接入网设备根据位置信息,确定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其中,第一信道是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信道。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3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包括目标信道的幅度信息和/或目标信道的相位信息。
3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是预配置的。或者,本技术实施例预编码方法还包括: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或者,本技术实施例预编码方法还包括: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之后,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指示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
3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二预编码矩阵,包括:接入网设备根据第n时刻的第一信息确定第n时刻的第二预编码矩阵,其中,第n时刻的第一信息包括目标信道在第n时刻和第(n-1)时刻之间的差分信息;目标信道在第i时刻用于传输第i时刻对应的第一参考信号;i和n为正整数,且1≤i≤n,n≥2。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矩阵,确定目标预编码矩阵,包括:接入网设备根据第n时刻的第一预编码矩阵和第n时刻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确定第n时刻的目标预编码矩阵。接入网设备采用目标预编码矩阵对待发送信息进行预编码,包括:接入网设备采用第n时刻的目标预编码矩阵对待发送信息进行预编码。
3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技术实施例预编码方法还包括: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其中,第二参考信号是经过第三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参考信号。接入
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是基于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和第二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的,且指示第一参考信号。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用于数据传输。
34.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预编码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下面以执行主体是接入网设备为例进行描述。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和目标信道的信道信息之间的差异信息,目标信道是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和第一信息,确定目标预编码矩阵。之后,接入网设备采用目标预编码矩阵对待发送信息进行预编码。
3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1时刻的第一信道是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信道。第i时刻的第一信道是第(i-1)时刻的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其中,i为正整数,且i≥2。
3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技术实施例预编码方法还包括:接入网设备获取位置信息。其中,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相对位置的信息,或目标参考点的地理位置。接入网设备根据位置信息,确定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
3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包括幅度信息和/或相位信息。其中,幅度信息包括第一信道和目标信道之间在幅度上的差分信息,相位信息包括第一信道和目标信道之间在相位上的差分信息。信道信息包括幅度和相位。
3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是预配置的。或者,本技术实施例预编码方法还包括: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或者,本技术实施例预编码方法还包括: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之后,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指示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
3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技术实施例预编码方法还包括: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其中,第一参考信号与第二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点不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是基于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和第二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的,且指示第一参考信号。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信道为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信道。其中,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目标参考点。
40.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中各个步骤的单元。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终端设备,或者实现上述终端设备功能的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终端设备,或者实现上述终端设备功能的芯片。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实现上述方法相应的模块、单元、或手段(means),该模块、单元、或手段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41.第六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该处理器执行该指令时,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终端设备,或
者实现上述终端设备功能的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终端设备,或者实现上述终端设备功能的芯片。
42.第七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之后,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如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终端设备,或者实现上述终端设备功能的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终端设备,或者实现上述终端设备功能的芯片。
43.第八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逻辑电路和输入输出接口。其中,输入输出接口用于与芯片之外的模块通信,例如,输入输出接口接收第一参考信号、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或经过目标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信息,或输入输出接口发送第一信息。逻辑电路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以上任一方面提供的预编码方法。该芯片可以为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终端设备功能的芯片;或者,该芯片可以为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终端设备功能的芯片。
44.第九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中各个步骤的单元。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接入网设备,或者实现上述接入网设备功能的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接入网设备,或者实现上述接入网设备功能的芯片。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实现上述方法相应的模块、单元、或手段(means),该模块、单元、或手段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45.第十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该处理器执行该指令时,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接入网设备,或者实现上述接入网设备功能的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接入网设备,或者实现上述接入网设备功能的芯片。
46.第十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之后,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如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接入网设备,或者实现上述接入网设备功能的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接入网设备,或者实现上述接入网设备功能的芯片。
47.第十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逻辑电路和输入输出接口。其中,输入输出接口用于与芯片之外的模块通信,例如,输入输出接口发送第一参考信号或经过目标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信息,或输入输出接口接收第一信息。逻辑电路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以上任一方面提供的预编码方法。该芯片可以为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接入网设备功能的芯片;或者,该芯片可以为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接入网设备功能的芯片。
48.第十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中任一项的预编码方法。
49.第十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中任一项的预编码方法。
50.第十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路系统,电路系统包括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如上述任一方面中任一项的预编码方法。
51.第十六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各个方面中任一项中的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52.其中,第五方面至第十六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5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设备为多个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场景示意图;
5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束位置示意图;
5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5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编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57.图5(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预编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58.图5(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预编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59.图5(c)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预编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60.图5(d)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预编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6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预编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62.图7(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预编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63.图7(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波束位置示意图;
64.图7(c)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预编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65.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66.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67.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68.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69.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70.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71.本技术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此外,本技术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技术实施例中,“多个”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可以和“网络”相互替换。本技术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
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72.首先,介绍本技术中所涉及的技术术语:
73.预编码,是一种高效的干扰抑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陆地通信领域。
74.示例性的,参见图1,图1示出了一种接入网设备为多个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场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个接入网设备同时服务于多个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充分利用天线的空域资源与多个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这里,将终端设备的数量记为k。以第i个终端设备为例,第i个终端设备接收到了k路的信号。其中,一路信号为有用信号,其余的信号为干扰信号。第i个终端设备接收到的k路信号满足如此公式:
75.ri=hi(wisi ∑
k≠i
wksk)
ꢀꢀ
公式(1)
76.其中,ri表示第i个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hi表示第i个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对应的信道信息,wi表示第i个发射权,si表示第i路信号,wk表示第k个发射权,sk表示第k路信号,i的取值为正整数,且1≤i≤k。发射权wk为:
[0077][0078]
其中,(:,k)表示取第k列的所有元素。在理论上,预编码的作用是,根据信道信息来设计wk使得hiwk,尽可能的小,以减少不同信号之间的干扰。
[0079]
其中,最小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mse)是预编码方法中常用的方法。该方法将噪声因素考虑进系统设计中,并通过相应的处理将噪声引起的干扰降低到最小,从而使得系统性能得以提高。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收发信号之间误差的均方值降低到最小,其具体的算法如下:
[0080][0081]
其中,f
mmse
表示未归一化的预编码矩阵,p
total
表示总发射功率,h表示信道信息,k表示终端设备的数量(或波束的数量),σ2表示噪声功率,ik表示k维单位矩阵,trace表示迹运算。上标-1表示求矩阵的逆,上标h表示求矩阵的转置。
[0082]
从上述公式(2)可知,预编码矩阵是根据信道信息计算获得的。相关技术中,接入网设备通过如下两种方式确定预编码矩阵:
[0083]
方式一、接入网设备基于信道互易性确定预编码矩阵。
[0084]
示例性的,在时分复用(time-division duplex,tdd)系统中,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采用相同的频段,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有互易性(也就是说,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的衰落基本相同)。接入网设备侧根据上行参考信号,确定上行信道的信道信息。由于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有互易性,接入网设备确定下行信道具有类似的信道特性。因此,接入网设备根据测得的上行信道的信道信息计算预编码矩阵,以用于下行信号的发送。
[0085]
方式二、接入网设备基于终端设备反馈的信道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
[0086]
示例性的,在频分复用(frequency-division duplex,fdd)系统或tdd系统中,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下行参考信号。之后,终端设备测量下行参考信号,得到下行信道的信道信息。终端设备基于下行信道的信道信息,向接入网设备告知接入网设备采用的预编码矩阵。
[0087]
在方式二中,终端设备通过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ion,pmi)告知接入网设备需要的预编码矩阵。接入网设备根据pmi确定预编码矩阵的一些参数,从而恢复预编码矩阵。这里,预编码的码本模式(codebook mode)有多种,在不同码本模式中,指示参数(如i
1,1
,i
1,2
,i
1,3
,i2)到码本参数(如l,m,n)的映射方式不同。下面通过“示例一和示例二”两个示例对不同的码本模式进行说明:
[0088]
示例一、参见表1(a),表1(a)示出了码本模式一的一种码本。pmi的参数具体包括i
1,1
,i
1,2
,i
1,3
,i2,其中,υ表示数据层数。在υ的取值为1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无需反馈i
1,3
这一参数。表1(a)示出了码本模式一中的指示参数(例如i
1,1
,i
1,2
,i2)到码本参数(如l,m,n)的映射方式。
[0089]
表1(a)
[0090][0091]
在表1(a)中,表示预编码矩阵。其中,v
l,m
和的计算过程详见公式(3)。i
1,1
的取值是0,1,

,n1o
1-1中的一个数值。l的取值与i
1,1
的取值相同。i
1,2
的取值是0,

,n2o
2-1中的一个数值。m的取值与i
1,2
的取值相同,i2的取值是0,1,2,3中的一个数值。n的取值与i2的取值相同。p
csi-rs
表示参考信号的功率。预编码矩阵的具体计算过程可以参见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0092]
示例二、参见表1(b),表1(b)示出了码本模式二的码本。示例二与示例一中的pmi的参数相同。仍以υ的取值为1的情况为例,终端设备无需反馈i
1,3
这一参数。表1(b)示出了码本模式二中指示参数(如i
1,1
,i
1,2
,i2)到码本参数(如l,m,n)的映射方式。
[0093]
表1(b)
[0094][0095]
在表1(b)中,表示预编码矩阵。i
1,1
的取值是中的一个数值。i
1,2
的取值是中的一个数值。i2的取值是0至15中的一个数值。在表1(b)示出的码本模式中,i2的取值不同,指示参数(如i
1,1
,i
1,2
,i2)到码本参数(如l,m,n)的映射方式也发生变化。例如,当i2=0时,l=2i
1,1
,m=2i
1,2
,n=0。再例如,当i2=5时,l=2i
1,1
1,m=2i
1,2
,n=1。p
csi-rs
表示参考信号的功率。预编码矩阵的具体计算过程可以参见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其中,v
l,m
和满足如下公式(3):
[0096][0097]
这里,预编码矩阵的选择,最终体现的效果是波束方向。如图2所示,不同的预编码参数对应产生不同方向的波束。以m的取值为例,m取值不同,波束的方向不同。参见图2,图2示出了m取值为“0,1,2,29,30”时的波束方向。
[0098]
综上可知,在方式一中,终端设备无需反馈信道信息,传输资源开销小。但方式一一般适用于上行频率和下行频率相同的场景,例如tdd的通信模式。方式二虽然适应于tdd和fdd的通信模式,但终端设备需要反馈信道信息,传输资源开销大。
[0099]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预编码方法。首先给出本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系统架构,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接入网设备、与接入网设备通信的多个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的核心网设备。
[0100]
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目前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或者高级的长期演进(lte advanced,lte-a)系统中,也可以应用于目前正在制定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eneration,5g)网络或者未来的其它网络中,当然,还可以应用于lte和5g混合组网的系统中,或者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系统、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系统、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车联网通信系统,或者其他系统中,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在不同的网络中,上述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可能对应不同的名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名字对设备本身不构成限定。
[0101]
其中,本技术实施例所称的核心网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核心网中用以为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装置。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相类似无线通信功能的核心网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当本技术实施例的预编码方法应用于5g系统中,核心网设备可以是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等。其中,upf网元进行用户面数据的处理。amf网元和smf网元进行控制面信令的处理。当本技术实施例的预编码方法应用于lte系统中,核心网设备可以是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仅为描述方便,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可以为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装置统称为核心网设备。
[0102]
接入网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用以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可选的,本
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下一代网络节点(g node b,gnb)、连接下一代核心网的演进型节点b(ng evolved node b,ng-enb)等,还可以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接入设备等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系统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上文已指出,接入网设备的全部或其部分功能模块可部署于空载平台或卫星,或者部署在高空中的其他形式的通信设备。相应的,接入网设备可以指将终端设备接入核心网设备的空载平台,或卫星,或其他类似设备。其中,空载平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卫星、无人机、或热气球。
[0103]
终端设备,又称为终端装置、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车载设备等。终端设备具体可以为: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或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未来5g通信网络或5g之后的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104]
在图3示出的系统架构中,该系统还包括地面网关和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这里,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可以是空中接口(air interface)。接入网设备与地面网关进行通信的接口可以是ng接口。地面网关与核心网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可以是ng接口。核心网设备可以仅连接一个地面网关,此时,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一个地面网关与核心网设备连接,具体如图3所示。核心网设备可以连接一个以上的地面网关,此时,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一个以上的地面网关中的任一地面网关与核心网设备连接(图3未示出)。核心网设备(如upf网元)可以通过接口(如n6接口)与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中的实体或网元等进行通信。
[0105]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列举了部分网元之间通信的方式,其他网元之间也可以通过某些连接方式进行通信,本技术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0106]
本技术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0107]
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编码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0108]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下述实施例中各个网元之间的消息名字或消息中各参数的名字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0109]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第一种预编码方法,该预编码方法应用在预编码过程中。参见图4,该预编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10]
s401、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0111]
其中,第一预编码矩阵是可预知矩阵。
[0112]
示例性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记为w1。第一预编码矩阵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也可以是基于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相对位置确定的编码矩阵。这里,目标参考点可以是波束的覆盖区域中的一个参考点(如波束覆盖区域中心),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的服务区的地理位置。其中,波束由接入网设备发射。一个波束对应一个目标参考点。如此,在k个波束的情况下,目标参考点的数量也为k个。其中,k≥1。这里,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信道描述为“第一信道”。也就是说,第一预编码矩阵是基于第一信道确定的基础预编码矩阵。
[0113]
示例性的,s401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例如但不限于如下方式一和方式二:
[0114]
方式一、接入网设备基于位置信息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具体参见图5(a)所示的s4011至s4013:
[0115]
s4011、接入网设备获取位置信息。
[0116]
其中,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0117]
第一项、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相对位置的信息。例如,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间隔距离和角度等。
[0118]
第二项、目标参考点的地理位置。这里,接入网设备在获取到目标参考点的地理位置之后,结合自身所处的位置,即可确定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相对的位置信息。
[0119]
s4012、接入网设备根据位置信息,确定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
[0120]
其中,第一信道是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信道。
[0121]
示例性的,仍以k个目标参考点为例,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如下:
[0122][0123]
其中,h
11
表示第一个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有用信号经历的信道衰落参数,h
12
表示第一个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2个干扰信号经历的信道衰落参数,h
1k
表示第一个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k个干扰信号经历的信道衰落参数。h
21
表示第二个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一个干扰信号经历的信道衰落参数,h
22
表示第二个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有用信号经历的信道衰落参数,h
2k
表示第二个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k个干扰信号经历的信道衰落参数。h
k1
表示第k个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一个干扰信号经历的信道衰落参数,h
k2
表示第k个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二个干扰信号经历的信道衰落参数,h
kk
表示第k个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有用信号经历的信道衰落参数。
[0124]
示例性的,对于第k个终端设备的信道衰落满足以下关系:
[0125][0126]
其中,k为正整数,1≤k≤k,h
kk
表示第k个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有用信号经历的信道衰落参数,h
ki
表示第k个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i个干扰信号经历的信道衰落参数,i为正整数,且1≤i≤(k-1)。plk表示第k个终端设备对应的自由路径传播损耗,gtk表示第k个第一参考信号在发射端的发射增益,grk表示第k个终端设备相对于天线指向方向上的不同夹角上的接收天线增益。
[0127]
这里,在天线增益为归一化数值的情况下,gtk=1。gt
ki
是第i个目标参考点与第k个终端设备相对于接入网设备的夹角确定的。gtk是基于归一化天线模型确定的。示例性的,参见表2,表2示出了一种归一化天线模型的参数。在表2中,θ表示相对于天线指向方向上的夹角。在θ的取值为0的情况下,grk的取值为1。在“θ的绝对值(即|θ|)取值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90
°”
的情况下,这里,j1表示第一类贝塞尔函数的一阶函数,a表示天线孔径的半径。l=2πfc/c,这里,fc为中心频率,c为光速。
[0128]
表2
[0129][0130]
plk满足如下关系:
[0131]
plk=10^(0.05*(32.45 20log
10
(fc) 20log
10
(d)))
ꢀꢀ
公式(5)
[0132]
其中,fc为中心频率,d为接入网设备到第k个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
[0133]
s4013、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0134]
示例性的,接入网设备采用公式(2)对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进行运算,得到第一预编码矩阵。
[0135]
如此,接入网设备即可基于位置信息,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也就是说,对于接入网设备来说,第一预编码矩阵是可预知的矩阵。
[0136]
方式二、在第1时刻(即终端设备未向接入网设备上报信道的测量结果的时刻),接入网设备采用方式一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或接入网设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预编码矩阵作为第一预编码矩阵。接入网设备通过执行s402至s407即可确定第1时刻的目标预编码矩阵。在第1时刻之后的通信过程中,如第i时刻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是第(i-1)时刻的目标预编码矩阵。其中,i为正整数,且2≤i。也就是说,接入网设备将上一时刻的目标预编码矩阵作为当时时刻的第一预编码矩阵。如此,对于接入网设备来说,第一预编码矩阵仍是可预知的矩阵。
[0137]
s402、接入网设备采用第一预编码矩阵对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第一参考信号。
[0138]
示例性的,在接入网设备发射k个波束的情况下,第一参考信号有k个。k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传输一个第一参考信号,接入网设备采用第一预编码矩阵对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见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0139]
s403、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
[0140]
其中,终端设备位于目标参考点对应的区域范围内。例如,目标参考点是波束覆盖区域的中心点,终端设备位于波束覆盖区域内。
[0141]
s404、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第一信息。
[0142]
其中,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包括目标信道的等效信道信息。示例性的,在第一参考信号的数量为k个的情况下,第j个终端设备所确定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记为其中,表示第j个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1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
道衰减参数,表示第j个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2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衰减参数,表示第j个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3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衰减参数,表示第j个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k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衰减参数。这里,对于第j个终端设备而言,k个第一参考信号包括一个有用的第一参考信号和(k-1)个干扰的第一参考信号。
[0143]
示例性的,第一信息包括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目标信道的信息。目标信道是传输上述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例如,第一信息是由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量化得到的。第一信息包括目标信道的幅度信息和目标信道的相位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这里,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包括第一参考信号的幅度测量结果和第一参考信号的相位测量结果。其中,第一信息中的幅度信息是由第一参考信号的幅度测量结果量化得到的,第一信息中的相位信息是由第一参考信号的相位测量结果量化得到的。示例性的,下面对“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进行量化处理的具体过程进行说明:
[0144]
其中,表示信道衰减参数的相位参数,表示信道衰减参数的幅度参数;表示信道衰减参数的相位参数,表示信道衰减参数的幅度参数;表示信道衰减参数的相位参数,表示信道衰减参数的幅度参数;表示信道衰减参数的相位参数,表示信道衰减参数的幅度参数。示例性的,的量化结果满足如下关系:
[0145][0146]
其中,k为正整数,1≤k≤k,l表示相位指示参数,m表示幅度指示参数,n1表示相位精度(phase resolution)参数,n
2,1
和n
2,2
表示幅度精度(amplitude resolution)参数,v表示层数。这里,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多层数据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反馈多层数据对应的信道信道。每层的信道元素满足上述公式(6)的运算关系。
[0147]
这里,相位指示参数l和幅度指示参数m分别按照分级指示来较少资源开销。示例性的,相位信息包括两个参数:i
1,1
和i
1,2
。幅度信息包括三个参数:i
2,1
、i
2,2
和i
2,3
。另外,i3指示第一信息中的信息满足的映射关系,具体如表3所示。
[0148]
表3
[0149][0150]
在终端设备接收k个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包括k组参数(即k组的i
1,1
、i
1,2
、i
2,1
、i
2,2
和i
2,3
)和一个公共的参数i3,或者,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包括k组参数(即k组的i
1,1
、i
1,2
、i
2,1
、i
2,2
、i
2,3
和i3)。参见表3,在i3=0,a
1,1
=1,a
1,2
=0.1,b
1,1
=0.1,b
1,2
=0.01,b
1,3
=0.001的情况下,若l=1.1,m=0.123,且n1=5,n
2,1
=0.3,n
2,2
=3,终端设备查询表3,l=a
1,1i1,1
a
1,2i1,2
=1.1,m=b
1,1i2,1
b
1,2i2,2
b
1,3i2,3
=0.123。如此,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息中的参数取值状况如下:i
1,1
=1,i
1,2
=1,i
2,1
=1,i
2,2
=2,i
2,3
=3。这里,表3中的参数a
x,y
和b
x,y
是预定义的参数。其中,x的取值为1,2或3,y的取值为1或2。
[015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如上述公式(6)中的n1、n
2,1
和n
2,2
)可以是预配置的,也可以是终端设备确定的,还可以是接入网设备确定的。下面,以两种情况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0152]
情况一、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是接入网设备确定的,具体参见图5(b)所示的s4041和s4042的说明:
[0153]
s4041、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
[0154]
示例性的,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是基于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相对位置确定的。或者,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是基于接入网设备与服务区之间的相对位置确定的。或者,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是基于接入网设备类型和通信仰角确定的。这里,接入网设备类型是按照轨道高度划分的,包括两种类型:低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和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其中,leo的轨道高度约为400-2000km。geo的轨道高度大于2000km。示例性的,表4示出了一种接入网设备类型和通信仰角分别与精度的对应关系。
[0155]
表4
[0156][0157]
参见表4,在接入网设备所处的轨道高度为600km的情况下,若通信仰角为20度,则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信息的精度如下:n1的取值为4,n
2,1
的取值为0.1,n
2,2
的取值为0。在接入网设备所处的轨道类型为geo的情况下,若通信仰角为20度,则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信息的精度如下:n1的取值为4,n
2,1
的取值为0.9,n
2,2
的取值为0。如此,接入网设备基于自身的轨道类型和通信仰角,查询表4,即可确定第一信息的精度。
[0158]
s4042、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指示信息。
[0159]
其中,指示信息指示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例如,rrc信令中的码本配置(codebook config)域增加与之相关的字段,以承载第一信息。示例性的,码本配置域中承载第一信息的字段如下:
[0160]
codebookconfig::=sequence{
[0161]
………
[0162]
phase resolution(n1)bit string(size(8))
[0163]
amplitude resolution(n
2,1
)bit string(size(8))
[0164]
amplitude resolution(n
2,2
)bit string(size(8))
[0165]
………
[0166]
}。
[0167]
上述代码示出了码本配置域中承载第一信息的字段。其中,n1表示相位精度(phase resolution)参数,采用8比特的字符串(bit string)表示。n
2,1
和n
2,2
表示相位精度(phase resolution)参数,均采用8比特的字符串表示。这里,仅以8个比特的字符串为例进行说明。在精度的取值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字符串中的比特数量也可以采用其他数量的比
特来表示,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168]
示例性的,指示信息包括索引(index)号,以使终端设备基于指示信息中的索引号来确定第一信息的精度。这里,不同的索引号对应不同的精度,具体如表5所示:
[0169]
表5
[0170]
索引号n1n
2,1n2,2
040.10150.21260.32370.43480.54590.656100.767110.878120.98
…………
[0171]
参见表5,在“n1的取值为4,n
2,1
的取值为0.1,n
2,2
的取值为0”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确定索引号为“0”。也就是说,指示信息包括的索引号的取值为“0”。
[0172]
如此,在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信息的精度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能够为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以指示第一信息的精度,从而使得终端设备对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进行量化。
[0173]
情况二、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是终端设备确定的,具体参见图5(c)所示的s4043和s4044的说明:
[0174]
s4043、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
[0175]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可以基于接入网设备类型和通信仰角确定第一信息的精度。在终端设备获取接入网设备类型和通信仰角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查询表4,即可确定第一信息的精度。
[0176]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例如,若相邻两次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变化较大,如大于一定的阈值,则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变低。由于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变低,相应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量化后的比特数减少,以节省资源开销。反之,若相邻两次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变化较小,如小于一定的阈值,则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变高。
[0177]
s4044、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相应的,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
[0178]
示例性的,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可以承载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反馈报告中。这里,终端设备也可以基于表5确定一个索引号,具体参见s4042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如此,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索引号即可,以减少通信资源开销。
[0179]
如此,终端设备也能够自主确定第一信息的精度,并向接入网设备反馈第一信息的精度,以使接入网设备恢复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0180]
其中,第一信息在不同的时刻所包括的内容也不一样。例如,第1时刻的第一信息包括目标信道的第1时刻的信道信息。第n时刻的第一信息包括目标信道在第(n-1)时刻和第n时刻之间的差分信息。其中,目标信道在第i时刻用于传输经过第i时刻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参考信号。i和n为正整数,且1≤i≤n,n≥2。其中,关于“第1时刻”和“第n时刻”的相关说明可以参见s4013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0181]
示例性的,第1时刻记为t1时刻,第2时刻记为t2时刻。在t1时刻,第j个终端设备确定的等效信道信息
[0182][0183]
在t2时刻,第j个终端设备确定的等效信道信息
[0184][0185]
首先,第j个终端设备基于等效信道信息和等效信道信息确定差分相位和差分幅度。其中,以第j个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1个第一参考信号为例,差分相位和差分幅度满足如下关系:
[0186][0187]
这里,容易理解的是,针对接收到的第2个至第k个第一参考信号,第j个终端设备同样按照上述过程进行差分处理,得到k个第一参考信号的差分相位和差分幅度。
[0188]
然后,第j个终端设备对k个第一参考信号的差分相位和差分幅度进行量化。
[0189]
其中,差分相位满足如下关系:或这里,表示第j个终端设备所确定的差分相位,k为正整数,1≤k≤k,l表示相位指示参数,n1表示相位精度参数,v表示层数。
[0190]
其中,差分幅度满足如下关系:或这里,表示第j个终端设备所确定的差分幅度,k为正整数,1≤k≤k,m表示幅度指示参数,n
2,1
和n
2,2
表示幅度精度参数,v表示层数。
[0191]
第j个终端设备基于表3,对k个第一参考信号的相位指示参数和幅度精度参数进行量化,得到k个第一参考信号的参数(即k组的i
1,1
、i
1,2
、i
2,1
、i
2,2
和i
2,3
)。如此,第j个终端设备得到第一信息。另外,在第j个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提供差分幅度和差分相位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即可基于t1时刻的信息,恢复t2时刻的信道元素。其中,t2时刻的信道元素满足如下关系:
[0192][0193]
其中,表示t2时刻的信道元素,l表示相位指示参数,m表示幅
度指示参数,n1表示相位精度参数,n
2,1
和n
2,2
表示幅度精度参数,v表示层数。表示t1时刻的相位,表示基于第一信息确定的差分相位,表示t1时刻的幅度,表示基于第一信息确定的差分幅度。
[0194]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还可以采用反馈相乘的方式,确定第一信息。例如,第一信息包括相位系数和幅度系数δ
p
。其中,相位系数与相位指示参数l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0195][0196]
其中,n1表示相位精度参数,表示相位系数,l表示相位指示参数。
[0197]
幅度系数δ
p
与相位指示参数m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0198]
δ
p
=m
·
n2ꢀꢀ
公式(10)
[0199]
其中,n2表示幅度精度参数,δ
p
表示幅度系数,m表示幅度指示参数。
[0200]
在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反馈相位系数和幅度系数δ
p
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即可基于t1时刻的信息,恢复t2时刻的信道元素
[0201]
如此,在终端设备未发生移动的情况下,卫星运动造成的信道变化由第一预编码矩阵补偿。卫星通信场景一般认为是直射径传输,等效信道信息可以视为相对静止或变化很小。即终端设备可以不反馈第一信息,或终端设备反馈第一信息的频率变低,也就减少了传输资源开销。并且,即使终端设备反馈第一信息,由于第一信息是目标信道的等效信道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量化后的比特数量一致的情况下,本技术实施例能够提高第一信息的精度。
[0202]
s405、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相应的,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
[0203]
示例性的,第一信息包括k个第一参考信号的参数(即k组的i
1,1
、i
1,2
、i
2,1
、i
2,2
和i
2,3
)。例如,一组参数的取值状况如下:i
1,1
=1,i
1,2
=1,i
2,1
=1,i
2,2
=2,i
2,3
=3。第一信息承载于csi反馈报告中。
[0204]
s406、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二预编码矩阵。
[0205]
示例性的,接入网设备基于表3和表5恢复一个终端设备所反馈的等效信道信息。对于接收第一参考信号的其他终端设备而言,也执行s403至s405。在接入网设备获取k个终端设备反馈的第一信息之后,接入网设备确定一个k
×
k维的等效信道矩阵。然后,接入网设备基于k
×
k维的等效信道矩阵和上述公式(2),确定第二预编码矩阵。其中,k
×
k维的等效信道矩阵具体如下:
[0206]
[0207]
示例性的,接入网设备在不同的时刻,采用不同时刻的第一信息确定相应时刻的第二预编码矩阵。例如,接入网设备根据第1时刻的第一信息确定第1时刻的第二预编码矩阵。其中,第1时刻的第一信息包括目标信道在第1时刻的信道信息。再如,接入网设备根据第n时刻的第一信息确定第n时刻的第二预编码矩阵。其中,第n时刻的第一信息包括目标信道在第n时刻和第(n-1)时刻之间的差分信息。n为正整数,且n≥2。这里,目标信道在第i时刻用于传输经过第i时刻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参考信号。i为正整数,且1≤i≤n。关于“第一预编码矩阵”的介绍可以参见s401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0208]
s407、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矩阵,确定目标预编码矩阵。
[0209]
示例性的,目标预编码矩阵与第一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矩阵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0210]
w=w1·
w2ꢀꢀ
公式(11)
[0211]
其中,w表示目标预编码矩阵,w1表示第一预编码矩阵,w2表示第二预编码矩阵。
[0212]
示例性的,在不同的时刻,接入网设备采用不同时刻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矩阵,确定相应时刻的目标预编码矩阵。例如,接入网设备根据第i时刻的第一预编码矩阵和第i时刻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确定第i时刻的目标预编码矩阵。这里,i为正整数,且1≤i≤n。
[0213]
s408、接入网设备采用目标预编码矩阵对待发送信息进行预编码,得到经过目标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信息。
[0214]
其中,待发送信息是接入网设备待向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
[0215]
示例性的,在第i时刻,接入网设备采用第i时刻的目标预编码矩阵对待发送信息进行预编码。这里,i为正整数,且1≤i≤n。
[0216]
s409、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经过目标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信息。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经过目标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信息。
[0217]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编码方法,在终端设备接收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由于第一参考信号是经过第一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参考信号,且通过目标信道传输。如此,第一信息包括的目标信道的信息是等效信道信息。相对于反馈目标信道的真实信道信息相比,第一信道占用的传输资源较少,从而节省反馈信道信息的传输资源。并且,对于接入网设备而言,接入网设备是基于第一预编码矩阵和第一信息来确定目标预编码矩阵,而第一预编码矩阵是可预知的编码矩阵,终端设备在反馈目标信道的等效信道信息的情况下,也就能够减少反馈信道信息的传输资源开销,且使得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信息采用目标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
[0218]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s401的方式一的场景下,终端设备初始接入到接入网设备的过程中,终端设备在第1时刻需要向接入网设备反馈第一信息。若终端设备与目标参考点的距离较远,如目标参考点是波束的中心,而终端设备处于波束的边缘。此种情况下,终端设备首次反馈的第一信息占用的传输资源比较大。为了进一步节省终端设备首次反馈第一信息的开销,在s404之前,接入网设备先确定用于数据传输的第一预编码矩阵,具体过程详见图5(d)所示的s4000至s4003:
[0219]
s4000、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二参考信号。
[0220]
其中,第二参考信号是经过第三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参考信号。这里,第三预编码矩阵对应的参考点描述为第一参考点。第一参考点与目标参考点的位置不同。示例性的,仍以k个波束为例,第一参考点和目标参考点的数量均为k个。并且,对应第i个波束的第一参考点和目标参考点而言,第一参考点和目标参考点的位置不同。这里,对应第i个波束的第一参考点和目标参考点的位置是接入网设备按照预设规则所确定的,例如,第一参考点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间隔距离在预设范围内。其中,i为正整数,且1≤i≤k。这里,接入网设备与第一参考点之间的信道描述为“第二信道”。也就是说,第三预编码矩阵是基于第二信道确定的基础预编码矩阵。这里,接入网设备得到第三参考信号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见s401和s402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0221]
s4001、终端设备基于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和第二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第二信息。
[0222]
示例性的,在波束的数量为k个的情况下,第j个终端设备所确定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包括k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衰减参数,详见s404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第二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包括k个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衰减参数。第j个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衰减参数和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衰减参数,确定信号质量较优的参考信号。这里,在终端设备确定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较优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确定第二信息指示第一参考信号。例如,第二信息包括第一参考信号的标识、编号、方向或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资源参数等。
[0223]
s4002、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相应的,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信息。
[0224]
示例性的,第二信息承载于csi反馈报告中。
[0225]
s4003、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用于数据传输。
[0226]
示例性的,第二信息包括第一参考信号的标识、编号、方向或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资源参数,如此,接入网设备即可获知“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点”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近,采用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用于数据传输。
[0227]
如此,在接入网设备确定一组参考点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能够基于波束对应的不同参考点确定不同的预编码矩阵(如上述第一预编码矩阵和第三预编码矩阵),再向终端设备发送采用不同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参考信号(即经过第一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第一参考信号和经过第三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第三参考信号)。由于终端设备能够向接入网设备反馈第二信息,以向接入网设备指示一个参考信号。如此,接入网设备即可获知终端设备距离哪一参考点更近,或接入网设备获知终端设备对某一第一参考信号的检测性能较好。接入网设备即可基于第二信息确定用于数据传输的预编码矩阵(如上述第一预编码矩阵)。这里,由于第一预编码矩阵是基于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第一信道确定的,所以,第一预编码矩阵更匹配目标信道,从而减少了终端设备首次反馈第一信息的资源开销。
[0228]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第二种预编码方法,该预编码方法应用在预编码过程中。参见图6,该预编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229]
s601、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
[0230]
其中,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是可预知的信息。
[0231]
示例性的,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记为h0。这里,第一信道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信道。关于目标参考点的介绍可以参见s401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0232]
示例性的,s601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例如但不限于如下方式一和方式二:
[0233]
方式一、接入网设备基于位置信息确定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具体参见s4011和s4012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0234]
方式二、在第1时刻(即终端设备未向接入网设备上报信道的测量结果的时刻),第一信道是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信道。接入网设备采用s601的方式一确定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接入网设备通过执行s603至s607即可确定第1时刻的目标信道的信道信息。在第1时刻之后的通信过程中,如第i时刻的第一信道是第(i-1)时刻的目标信道。相应的,第i时刻的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是第(i-1)时刻的目标信道的信道信息。其中,i为正整数,且2≤i。也就是说,接入网设备将上一时刻的目标信道的信道信息作为当时时刻的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如此,对于接入网设备来说,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仍是可预知的。
[0235]
s604、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
[0236]
其中,关于“第一信道”和“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的介绍可以参见s601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0237]
示例性的,参见图7(a)所示,s604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例如但不限于如下方式一至方式三:
[0238]
方式一、s6041、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
[0239]
方式二、s6042、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位置信息。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位置信息。
[0240]
其中,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0241]
第一项、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相对位置的信息。例如,将波束的中心作为目标参考点,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通过两个角度来表示,即横向角度和纵向角度。以第一组波束中第i个波束的目标参考点为例,位置信息包括横向角度α
1i
和纵向角度β
1i
。其中,横向角度α
1i
表示接入网设备与第一组波束中第i个波束的目标参考点之间的横向角度,纵向角度β
1i
表示接入网设备与第一组波束中第i个波束的目标参考点之间的纵向角度。以图7(b)为例,图7(b)示出了一种波束位置示意图。在图7(b)中,一个圆圈表示一个波束的覆盖区域。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该波束的编号。这里,在横向方向上,示出了11个波束。在纵向方向上,示出了8个波束。以接入网设备位于上述88个波束覆盖区域的中心上方为例,箭头所在位置表示接入网设备在地面的投影。针对编号为8的波束,终端设备根据α
18
和β
18
,即可确定编号为8的波束位置,即图7(b)中标有数字“8”的圆圈所在的位置。这里,每组中波束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242]
此种情况下,仍以k组第一参考信号为例,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位置信息。其中,位置信息包括k组参数,具体如下:
[0243][0244]
其中,m
x
、ny和n0表示位置信息的精度。这里,x和y均为正整数,且1≤x≤k,1≤y≤
k。接入网设备以广播的方式向终端设备发送位置信息的精度。不同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的精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每组中第一参考信号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提供了“接入网设备与k个目标参考点之间相对位置的信息”。
[0245]
第二项、目标参考点的地理位置。这里,终端设备在获取到目标参考点的地理位置之后,结合卫星的运动轨迹来确定接入网设备所处的位置,进而得到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相对的位置信息。
[0246]
s6043、终端设备根据位置信息,确定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
[0247]
其中,s6043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见s4012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0248]
如此,在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提供位置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基于位置信息即可确定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
[0249]
方式三、在第1时刻(即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首次数据交互的时刻),第一信道是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信道。终端设备采用s602中的方式一或s602中的方式二确定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终端设备通过执行s603至s604即可确定第1时刻的目标信道的信道信息。在第1时刻之后的通信过程中,如第i时刻的第一信道是第(i-1)时刻的目标信道。相应的,第i时刻的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是第(i-1)时刻的目标信道的信道信息。其中,i为正整数,且2≤i。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将上一时刻的目标信道的信道信息作为当时时刻的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
[0250]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可以先执行s604,再执行s602,或先执行s602,再执行s604,或同时执行s604和s602,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251]
s602、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
[0252]
其中,第一参考信号是未经过预编码的参考信号。在第一信道是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信道的情况下,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点为目标参考点。
[0253]
示例性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数量为多个。一个波束传输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在波束的数量为k个的情况下,第一参考信号的数量也为k个。
[0254]
s603、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目标信道的信道信息。
[0255]
其中,目标信道是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信道。这里,由于第一参考信号是未经过预编码的参考信号,且终端设备基于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目标信道的信道信息,所以,终端设备所确定的目标信道的信道信息是目标信道的真实信息。
[0256]
示例性的,在第一参考信号的数量为k个的情况下,第j个终端设备所确定的目标信道的信道信息记为hj=[h
j1
,h
j2
,h
j3
,
…hjk
]。其中,h
j1
表示第j个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1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衰减参数,h
j2
表示第j个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2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衰减参数,h
j3
表示第j个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3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衰减参数,h
jk
表示第j个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k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衰减参数。这里,对于第j个终端设备而言,k个第一参考信号包括一个有用的第一参考信号和(k-1)个干扰的第一参考信号。
[0257]
s605、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和目标信道的信道信息,确定第一信息。
[0258]
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和目标信道的信道信息之间的差异信息。
[0259]
示例性的,第一信息包括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其中,幅度信息包括
第一信道和目标信道之间在幅度上的差分信息,相位信息包括第一信道和目标信道之间在相位上的差分信息。例如,以第j个终端设备为例,第j个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h
j(t0)

[0260][0261][0262]
第j个终端设备确定的目标信道的信道信息h
j(t1)

[0263][0264]
首先,第j个终端设备基于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h
j(t0)
和目标信道的信道信息h
j(t1)
,确定差分相位和差分幅度。其中,以第j个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1个第一参考信号为例,差分相位和差分幅度满足如下关系:
[0265][0266]
这里,容易理解的是,针对接收到的第2个至第k个第一参考信号,第j个终端设备同样按照上述过程进行差分处理,得到k个第一参考信号的差分相位和差分幅度。
[0267]
然后,第j个终端设备对k个第一参考信号的差分相位和差分幅度进行量化。其中,关于“量化”处理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见s4044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这里,关于第一信息的精度的说明以及确定过程可以参见s4041至s4044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当然,终端设备还可以采用反馈相乘的方式,确定第一信息,即第一信息包括相位系数和幅度系数δ
p
,参见公式(9)和公式(10)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0268]
s606、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相应的,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
[0269]
示例性的,第一信息包括k个第一参考信号的参数(即k组的i
1,1
、i
1,2
、i
2,1
、i
2,2
和i
2,3
),第一信息承载于csi反馈报告中。
[0270]
s607、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和第一信息,确定目标预编码矩阵。
[0271]
示例性的,在第一信息为信道矩阵指示(channel matrix indication,cmi)的情况下,第1时刻的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记为h0,目标预编码矩阵与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和第一信息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0272][0273]
其中,w
t
表示目标预编码矩阵,表示预编码矩阵计算,表示信道估计运算,h0表示第1时刻的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cmi1表示第1时刻对应的信道矩阵指示。这里,h1表示第1时刻的目标信道的信道信息,且满足如下公式(14)或公式(15):
[0274][0275]
其中,表示第1时刻的目标信道的信道信息,l表示相位指示参
数,m表示幅度指示参数,k表示第k个第一参考信号,n1表示相位精度参数,n
2,1
和n
2,2
表示幅度精度参数,v表示层数,θ(t0)表示t0的相位,表示基于第一信息确定的差分相位,表示基于第一信息确定的差分幅度。
[0276][0277][0278]
其中,表示第1时刻的目标信道的信道元素,l表示相位指示参数,m表示幅度指示参数,n1表示相位精度参数,n
2,1
和n
2,2
表示幅度精度参数,v表示层数。θ(t0)表示t0的相位,表示基于第一信息确定的相位系数,δ
p
表示基于第一信息确定的幅度系数。
[0279]
在第(n-1)时刻记为t-δt时刻,第n时刻记为t时刻的情况下,第(n-1)时刻的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记为h
t-δt
,目标预编码矩阵与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和第一信息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0280][0281]
其中,w
t
表示目标预编码矩阵,表示预编码矩阵计算,表示信道估计运算,h
t-δt
表示第(n-1)时刻的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cmin表示第n时刻对应的信道矩阵指示。这里,h
t
表示第n时刻的目标信道的信道信息,且满足如下公式(17)或公式(18):
[0282][0283]
其中,表示第n时刻对应的目标信道的信道元素,l表示相位指示参数,m表示幅度指示参数,k表示第k个第一参考信号,n1表示相位精度参数,n
2,1
和n
2,2
表示幅度精度参数,v表示层数。θ(t-δt)表示t-δt时刻的相位,表示基于第一信息确定的差分相位,表示基于第一信息确定的差分幅度。
[0284][0285]
其中,表示第n时刻对应的目标信道的信道元素,l表示相位指示参数,m表示幅度指示参数,k表示第k个第一参考信号,n1表示相位精度参数,n
2,1
和n
2,2
表示幅度精度参数,v表示层数。θ(t-δt)表示t-δt时刻的相位,表示基于第一信息确定的相位系数,δ
p
表示基于第一信息确定的幅度系数。
[0286]
s608、接入网设备采用目标预编码矩阵对待发送信息进行预编码,得到经过目标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信息。
[0287]
其中,待发送信息是接入网设备待向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
[0288]
示例性的,在第i时刻,接入网设备采用第i时刻的目标预编码矩阵对待发送信息
进行预编码。这里,i为正整数,且1≤i≤n。
[0289]
s609、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经过目标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信息。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经过目标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信息。
[0290]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编码方法,在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能够根据目标信道的信道信息和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来确定第一信息,以向接入网设备反馈第一信息。如此,第一信息包括目标信道的信道信息和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之间的差异信息。相对于反馈目标信道的真实信道信息相比,第一信道占用的传输资源较少,从而节省反馈信道信息的传输资源。并且,对于接入网设备而言,接入网设备是基于第一预编码矩阵和第一信息来确定目标预编码矩阵,而第一预编码矩阵是可预知的编码矩阵,终端设备在反馈第一信息的情况下,也就能够减少反馈信道信息的传输资源开销,且使得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信息采用目标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
[0291]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s601的方式一的场景下,终端设备初始接入到接入网设备的过程中,终端设备在第1时刻需要向接入网设备反馈第一信息。若终端设备与目标参考点的距离较远,如目标参考点是波束的中心,而终端设备处于波束的边缘。此种情况下,终端设备首次反馈的第一信息占用的传输资源比较大。为了进一步节省终端设备首次反馈第一信息的开销,在s605之前,接入网设备先确定第一信道,具体过程如图7(c)所示的s6000至s6003:
[0292]
s6000、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二参考信号。
[0293]
其中,第二参考信号是未经过预编码的参考信号。第二参考信号与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点不同。第二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点为第一参考点。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点为目标参考点。这里,第一参考点与目标参考点的位置不同。示例性的,仍以k个波束为例,第一参考点和目标参考点的数量均为k个。并且,对于对应第i个波束的第一参考点和目标参考点而言,第一参考点和目标参考点的位置不同。这里,对应第i个波束的第一参考点和目标参考点的位置是接入网设备按照预设规则所确定的,例如,第一参考点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间隔距离在预设范围内。其中,i为正整数,且1≤i≤k。
[0294]
s6001、终端设备基于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和第二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第二信息。
[0295]
示例性的,在波束的数量为k个的情况下,第j个终端设备所确定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包括k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衰减参数。第二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包括k个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衰减参数。第j个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衰减参数和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衰减参数,确定信号质量较优的参考信号。这里,在终端设备确定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较优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确定第二信息指示第一参考信号。例如,第二信息包括第一参考信号的标识、编号、方向或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资源参数等。
[0296]
s6002、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相应的,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信息。
[0297]
示例性的,第二信息承载于csi反馈报告中。
[0298]
s6003、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信道为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信道。
[0299]
示例性的,第二信息包括第一参考信号的标识、编号、方向或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资源参数,如此,接入网设备即可获知“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点”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近,此时,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信道是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信道。
[0300]
如此,在接入网设备确定一组参考点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能够向终端设备发送不同的参考信号(即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由于终端设备能够向接入网设备反馈第二信息,以向接入网设备指示一个参考信号。如此,接入网设备即可获知终端设备距离哪一参考点更近,或接入网设备即可获知终端设备对哪一参考信号的检测性能最好。接入网设备即可基于第二信息确定第一信道为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信道,所以,第一信道与目标信道的差异更小,且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信道与目标信道之间的差异信息,从而减少了反馈第一信息的资源开销。
[0301]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相应的,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网元,或者包含上述网元的装置,或者为可用于网元的部件。可以理解的是,该通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技术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技术的范围。
[0302]
图8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8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800包括收发模块801和处理模块802。
[0303]
比如,以通信装置800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4的终端设备为例,收发模块801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其中,第一参考信号是经过第一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参考信号。收发模块801还用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目标信道的信息,第一信息由处理模块802确定。目标信道用于传输第一参考信号,第一信息用于接入网设备确定目标预编码矩阵。收发模块801还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经过目标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信息。
[0304]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是预配置的。处理模块802用于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收发模块801还用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或者,收发模块801还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指示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
[0305]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801还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二参考信号。其中,第二参考信号是经过第三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参考信号。处理模块802用于基于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和第二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指示第一参考信号。收发模块801还用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用于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用于数据传输。
[0306]
比如,以通信装置800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6的终端设备为例,处理模块802用于获取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处理模块802还用于根据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和目标信道的信道信息,确定第一信息。其中,目标信道是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信道。收发模块801用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接入网设备确定目标预编码矩阵。收
发模块801还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经过目标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信息。
[0307]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801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处理模块802用于从收发模块801中获取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或者,收发模块801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位置信息。其中,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相对位置的信息,或目标参考点的地理位置。处理模块802用于根据位置信息,确定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
[0308]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是预配置的。或者,处理模块802用于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收发模块801用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或者,收发模块801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指示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
[0309]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801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其中,第一参考信号与第二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点不同。处理模块802用于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和第二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指示第一参考信号,第二信息用于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信道为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信道,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目标参考点。
[0310]
比如,以通信装置800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2的接入网设备为例,收发模块80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其中,第一参考信号是经过第一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参考信号。收发模块801还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目标信道的信息,目标信道用于传输第一参考信号。处理模块802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二预编码矩阵。处理模块802还用于根据第一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矩阵,确定目标预编码矩阵。处理模块802还用于采用目标预编码矩阵对待发送信息进行预编码。
[0311]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802还用于获取位置信息,其中,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相对位置的信息,或目标参考点的地理位置;终端设备位于目标参考点对应的区域范围内。处理模块802还用于根据位置信息,确定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其中,第一信道是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信道。处理模块802还用于根据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0312]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是预配置的。或者,收发模块801还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或者,处理模块802还用于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收发模块801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指示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
[0313]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802具体用于根据第n时刻的第一信息确定第n时刻的第二预编码矩阵。其中,第n时刻的第一信息包括目标信道在第n时刻和第(n-1)时刻之间的差分信息,目标信道在第i时刻用于传输经过第i时刻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参考信号,i和n为正整数,且1≤i≤n,n≥2。处理模块802具体用于:根据第n时刻的第一预编码矩阵和第n时刻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确定第n时刻的目标预编码矩阵。处理模块802具体用于:采用第n时刻的目标预编码矩阵对待发送信息进行预编码。
[0314]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801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其中,第二参考信号是经过第三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参考信号。收发模块801还用于接收来自
终端设备的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处理模块802还用于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用于数据传输。
[0315]
比如,以通信装置800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6的接入网设备为例,处理模块802用于获取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收发模块801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和目标信道的信道信息之间的差异信息,目标信道是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处理模块802还用于根据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和第一信息,确定目标预编码矩阵。处理模块802还用于采用目标预编码矩阵对待发送信息进行预编码。
[0316]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802还用于获取位置信息,其中,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相对位置的信息,或目标参考点的地理位置。处理模块802还用于根据位置信息,确定第一信道的信道信息。
[0317]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是预配置的。或者,收发模块801还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或者,处理模块802还用于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收发模块801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指示第一信息对应的精度。
[0318]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801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其中,第一参考信号与第二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点不同。收发模块801还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处理模块802还用于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信道为接入网设备与目标参考点之间的信道。其中,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目标参考点。
[0319]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0320]
应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802可以由处理器或处理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收发模块801可以由收发器或收发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
[0321]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逻辑电路和输入输出接口。其中,输入输出接口用于与芯片之外的模块通信,逻辑电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上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其他操作。
[0322]
比如,以芯片实现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4的终端设备的功能为例,输入输出接口执行终端设备侧的s4000、s4002、s403、s4042、s4044、s405、s409,和/或输入输出接口还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收发步骤。逻辑电路用于执行终端设备侧中的s4001、s404、s4043,和/或逻辑电路还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处理步骤。
[0323]
再如,以芯片实现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6的终端设备的功能为例,输入输出接口执行终端设备侧的s6000、s6002、s602、s6041、s6042、s606、s609,和/或输入输出接口还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收发步骤。逻辑电路用于执行终端设备侧中的s6001、s603、s604、s605,和/或逻辑电路还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处理步骤。
[0324]
比如,以芯片实现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4的接入网设备的功能为例,输入输出接口执行接入网设备侧的s4000、s4002、s403、s4042、s4044、s405、s409,和/或输入输出接口还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侧的其他收发步骤。逻辑电路用于执行接入网设备
侧中的s4003、s401、s4011、s4012、s4013、s402、s4041、s406、s407、s408,和/或逻辑电路还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侧的其他处理步骤。
[0325]
再如,以芯片实现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6的接入网设备的功能为例,输入输出接口执行接入网设备侧的s6000、s6002、s602、s6041、s6042、s606、s609,和/或输入输出接口还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侧的其他收发步骤。逻辑电路用于执行接入网设备侧中的s6003、s601、s6043、s607、s608,和/或逻辑电路还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侧的其他处理步骤。如图9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900,该通信装置900包括处理器910,存储器920与收发器930。其中,存储器920中存储指令或程序,处理器910用于执行存储器920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存储器920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被执行时,该处理器910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处理模块802执行的操作,收发器930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收发模块801执行的操作。
[0326]
应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通信装置800或通信装置900可对应于本技术实施例图4、图5(b)、图5(c)、图5(d)、图6、图7(a)或图7(c)的预编码方法中的终端设备,并且通信装置800或通信装置9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各图中的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或者,本技术实施例的通信装置800或通信装置900可对应于本技术实施例图4、图5(a)、图5(b)、图5(c)、图5(d)、图6、图7(a)或图7(c)的预编码方法中的接入网设备,并且通信装置800或通信装置9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各图中的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0327]
当该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时,图10示出了一种简化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便于理解和图示方便,图10中,终端设备以手机作为例子。如图10所示,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射频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等。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种类的终端设备可以不具有输入输出装置。
[0328]
当需要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为便于说明,图10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产品中,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存储器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设置,也可以是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0329]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射频电路视为终端设备的收发单元,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的处理单元。如图10所示,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单元1010和处理单元1020。收发单元1010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处理单元1020也可以称为处理器,处理单板,处理模块、处理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单元1010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1010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1010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收发单元1010有时也可以称为收
发机、收发器、或收发电路等。接收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或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0330]
应理解,收发单元101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发送操作和接收操作,处理单元102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上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其他操作。
[0331]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1010用于执行图4中的s403、s405、s409,和/或收发单元1010还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收发步骤。处理单元1020用于执行图4中的s404,和/或处理单元1020还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处理步骤。
[0332]
再例如,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1010用于执行图5(b)中的s4042,和/或收发单元1010还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收发步骤。处理单元1020还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处理步骤。
[0333]
又例如,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1010用于执行图5(c)中的s4044,和/或收发单元1010还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收发步骤。处理单元1020用于执行图5(c)中的s4043,和/或处理单元1020还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处理步骤。
[0334]
又例如,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1010用于执行图5(d)中的s4000、s4002,和/或收发单元1010还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收发步骤。处理单元1020用于执行图5(d)中的s4001,和/或处理单元1020还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处理步骤。
[0335]
又例如,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1010用于执行图6中的s602、s606、s609,和/或收发单元1010还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收发步骤。处理单元1020用于执行图6中的s603、s604、s605,和/或处理单元1020还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处理步骤。
[0336]
又例如,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1010用于执行图7(a)中的s6041、s6042,和/或收发单元1010还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收发步骤。处理单元1020还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处理步骤。
[0337]
又例如,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1010用于执行图7(c)中的s6000、s6002,和/或收发单元1010还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收发步骤。处理单元1020用于执行图7(c)中的s6001,和/或处理单元1020还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处理步骤。
[0338]
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时,可以参照图11所示的设备。作为一个例子,该设备可以完成类似于图9中处理器910的功能。在图11中,该设备包括处理器1110,发送数据处理器1120,接收数据处理器1130。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802可以是图11中的该处理器1110,并完成相应的功能。上述实施例中的收发模块801可以是图11中的发送数据处理器1120,和/或接收数据处理器1130。虽然图11中示出了信道编码器、信道解码器、符号生成模块、信道估计模块,但是可以理解这些模块并不对本技术实施例构成限制性说明,仅是示意性的。
[0339]
图12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该通信装置1200中包括调制子系统、中央
处理子系统、周边子系统、多媒体子系统等模块。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可以作为其中的调制子系统。具体的,该调制子系统可以包括处理器1203,接口1201。其中,处理器1203完成上述处理模块802的功能,接口1201完成上述收发模块801的功能。作为另一种变形,该调制子系统包括存储器1202、处理器1203及存储在存储器1202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该处理器1203执行该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存储器1202可以是非易失性的,也可以是易失性的,其位置可以位于调制子系统内部,也可以位于处理装置1200中,只要该存储器1202可以连接到所述处理器1203即可。
[0340]
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方法。
[0341]
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方法。
[0342]
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为接入网设备时,该接入网设备可以如图13所示,通信装置1300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如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1310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也可称为数字单元,digital unit,du)1320。所述rru1310可以称为收发模块,与图8中的收发模块801对应,可选地,该收发模块还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311和射频单元1312。所述rru1310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例如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第二参考信号、采用目标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信息。所述bbu1320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所述rru1310与bbu1320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
[0343]
所述bbu1320为基站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模块,可以与图8中的处理模块802对应,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例如所述bbu(处理模块)可以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接入网设备的操作流程,例如,生成第一参考信号、第二参考信号、目标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后的信息等。
[0344]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bbu1320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5g网或其他网)。所述bbu1320还包括存储器1321和处理器1322。所述存储器1321用以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所述处理器1322用于控制基站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接入网设备的操作流程。所述存储器1321和处理器13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0345]
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侧的方法。
[0346]
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侧的方法。
[0347]
应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及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
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0348]
还应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0349]
需要说明的是,当处理器为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时,存储器(存储模块)集成在处理器中。
[0350]
应注意,本文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0351]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352]
应理解,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0353]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技术的范围。
[0354]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0355]
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0356]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方案
的目的。
[0357]
另外,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0358]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359]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