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包括至少两个热交换块的单体热交换器,每个热交换块包括制冷剂流通路径和传热液体流通路径的制作方法

2022-03-01 20:40: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本发明还涉及包括制冷剂回路、传热液体回路和这种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的设备。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这种设备冷却机动车辆的蓄电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在汽车领域,通常必须改变诸如电马达、电池、热和/或蓄储存装置或类似装置的部件的温度。为此,机动车辆设置有包括制冷剂在其中流通的制冷剂回路和传热液体在其中流通的传热液体回路的设备。制冷剂回路包括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用于以恒定压力冷却制冷剂的热交换器、允许制冷剂膨胀的膨胀构件以及被布置成允许制冷剂和传热液体之间的热传递的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传热液体回路包括泵和能够改变部件温度的热交换器。
3.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是包括板的交换器,这些板堆叠并连接在一起以形成限定制冷剂流通通道或传热液体流通通道的管。板包括四个孔口,以便允许制冷剂和传热液体进入位于同一板的两侧的流通通道和从其输出。
4.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由第一颊板和第二颊板纵向界定,板布置在第一颊板和第二颊板之间。第一颊板设置有四个通路,以便允许制冷剂和传热液体进入位于同一板的两侧的流通通道和从其输出。第二颊板没有任何通路。
5.通常必须根据不同的模式冷却部件,特别是当它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时。具体而言,当电池充电时,需要冷却电池,因为在此期间,电池趋于变热。电池可以在充电时间短且充电电流高的快速充电模式下被再充电,或者在充电时间长且充电电流低的正常充电模式下被再充电。现在,电池的发热一般与充电电流成正比。
6.因此,通常必须在快速充电模式下冷却电池,在这种模式下,电池散发大量热量,需要由热交换器提供同样大量的冷却功率。在正常充电模式下必须冷却电池也是常见的,在正常充电模式下,电池散发少量的热量,相比于在快速充电模式中,低得多的冷却功率足以将其散发。
7.为了处理这两种独立的操作模式,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通常被构造为在电池处于快速充电模式时提供所需的高冷却功率。换句话说,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被设计和构造成提供高冷却功率,对应于在快速充电模式中消散由电池提供的热量所需的功率。
8.然而,矛盾的是,当要求的冷却功率较低时,以这种方式构造的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似乎降低了冷却性能。换句话说,以这种方式构造的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在正常充电模式下冷却电池的效果似乎不如在快速充电模式下冷却相同的电池效果好。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其被构造为根据电池的各种操作模式有效且快速地提供适当的冷却功率。
10.本发明通过提出一种具有以下技术特征的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来改善这种情况。
11.根据本发明,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是包括相对于彼此密封的至少两个热交换块的单体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包括第一热交换块和第二热交换块,第一热交换块包括第一制冷剂流通路径和第一传热液体流通路径,第二热交换块包括第二制冷剂流通路径和第二传热液体流通路径,热交换块通过隔板连接。
12.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有利地单独地或组合地包括以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任何一个:
[0013]-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是单体的,即构成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块在不破坏至少一个热交换块的情况下不能彼此分离,
[0014]-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及其热交换块是一体形成的,并且在热交换块彼此分离之后不能操作,
[0015]-隔板将第一热交换块与第二热交换块流体隔离,
[0016]-热交换块彼此密封,意思是没有流体——等同地可以是制冷剂和/或传热液体——可以直接从一个热交换块行进到另一个热交换块,
[0017]-制冷剂流通路径和传热液体流通路径被布置成允许在意图在制冷剂流通路径内流通的制冷剂和被设置成在传热液体流通路径内流通的传热液体之间进行热交换,流通路径等同地容纳在第一热交换块或第二热交换块内,
[0018]-第一热交换块的第一体积在单体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的总体积的50%和70%之间,
[0019]-第二热交换块的第二体积在单体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的总体积的30%和50%之间,
[0020]-第一热交换块和第二热交换块经由隔板纵向对接,
[0021]-隔板配备有定心器件,用于将第一热交换块和第二热交换块在隔板上定心,
[0022]-定心器件至少包括多个凸台,
[0023]-凸台装备了隔板的两个面,
[0024]-每个凸台都有用于钎焊到热交换块中的任何一个上的顶点,
[0025]-隔板配备有用于固定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的固定器件,
[0026]-固定器件允许将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固定在其环境中的一部件上,
[0027]-固定器件包括至少一个开口,该开口装备了隔板的悬于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的侧面和/或侧中的任何一个上的区域,
[0028]-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在第一颊板和第二颊板之间纵向延伸,第一颊板设有四个通路,包括第一通路、第二通路、第三通路和第四通路,第二颊板设有四个通路,包括第五通路、第六通路、第七通路和第八通路,
[0029]-第一热交换块在一侧由第一颊板纵向界定,在另一侧由隔板纵向界定,
[0030]-第二热交换块在一侧由隔板纵向界定,在另一侧由第二颊板纵向界定,
[0031]-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构成第一制冷剂流通路径,第三通路和第四通路构成第一传热液体流通路径,第五通路和第六通路构成第二制冷剂流通路径,第七通路和第八通路构成第二传热液体流通路径,
[0032]-第一制冷剂流通路径和第一传热液体流通路径是u形的,
[0033]-第二制冷剂流通路径和第二传热液体流通路径是u形的,
[0034]-第一通路和第四通路构成第一制冷剂流通路径,第二通路和第三通路构成第一传热液体流通路径,第五通路和第八通路构成第二制冷剂流通路径,第六通路和第七通路构成第二传热液体流通路径,
[0035]-第一制冷剂流通路径和第一传热液体流通路径是i字形的,
[0036]-第二制冷剂流通路径和第二传热液体流通路径是i字形的,
[0037]-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是板式热交换器,包括通过钎焊组装在一起的隔板和交换板,
[0038]-第一热交换块、第二热交换块和隔板通过机械组装器件固定,
[0039]-机械组装器件包括通过螺钉、螺母或类似物拧紧、通过夹紧、通过互锁等进行固定的组装器件,
[0040]-构成第一热交换块的交换板与构成第二热交换块的交换板相同,
[0041]-交换板是第一类交换板,用于将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成形为u形热交换器,
[0042]-交换板是第二类交换板,用于将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成形为i字形热交换器。
[0043]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对装备机动车辆的部件进行热处理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制冷剂回路、传热液体回路和这种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制冷剂回路包括彼此平行布置的第一制冷剂流通分支和第二制冷剂流通分支,该传热液体回路包括彼此平行布置的第一传热液体流通分支和第二传热液体流通分支,其中第一制冷剂流通路径构成第一制冷剂流通分支,第一传热液体流通路径构成第一传热液体流通分支,第二制冷剂流通路径构成第二制冷剂流通分支,第二传热液体流通路径构成第二传热液体流通分支,
[0044]-第一热交换块安装在第一制冷剂流通分支和第一传热液体流通分支上,
[0045]-第二热交换块安装在第二制冷剂流通分支和第二传热液体流通分支上,
[0046]-第一制冷剂流通分支和第二制冷剂流通分支平行地形成在制冷剂回路的第一点和制冷剂回路的第二点之间,制冷剂回路的第一点和制冷剂回路的第二点中的至少一个配备有第一控制构件,用于控制制冷剂向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块的供应,
[0047]-第一控制构件例如是三通阀或允许或阻止制冷剂供应到第一制冷剂流通分支和/或第二制冷剂流通分支的任何其他控制器件,
[0048]-第一传热液体流通分支和第二传热液体流通分支平行地形成在传热液体回路的第一点和传热液体回路的第二点之间,传热液体回路的第一点和传热液体回路的第二点中的至少一个配备有第二控制构件,用于控制向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块的传热液体的供应,
[0049]-第二控制构件例如是三通阀或允许或阻止传热液体供应到传热液体的第一流通分支和/或传热液体的第二流通分支的任何其他控制器件。
[0050]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通过这种设备冷却机动车辆的蓄电装置的方法,其中:
[0051]-当蓄电装置处于快速充电模式时,制冷剂和传热液体行进通过第一热交换块和第二热交换块,以及
[0052]-当蓄电装置处于中间充电模式时,制冷剂和传热液体仅行进通过第一热交换块,
[0053]-当蓄电装置处于正常充电模式时,制冷剂和传热液体仅行进通过第二热交换块。
附图说明
[0054]
通过阅读下面参照附图给出的非限制性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
[0055]
图1示出了根据冷却部件的第一模式的本发明的设备。
[0056]
图2示出了根据冷却部件的第二模式的图1所示的设备。
[0057]
图3示出了根据冷却部件的第三模式的图1和2所示的设备。
[0058]
图4以透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其构成了图1至3所示的设备。
[0059]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图4所示的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
[0060]
图6示出了构成图4和5所示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的隔板的前视图。
[0061]
图7示出了图6所示隔板的侧视图。
[0062]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构成图4和5所示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的第一变型实施例的第一类交换板。
[0063]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构成图4和5所示的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的第二变型实施例的第二类交换板。
[0064]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由图8所示的板制成的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
[0065]
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由图9所示的板制成的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
[0066]
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构成图10或11所示的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67]
在图1至图3中,机动车辆配备有部件1,该部件1应当被冷却或加热,例如为了优化其操作。这种部件1例如是用于至少部分推进机动车辆的电马达或燃烧发动机、包括用于存储电能的至少一个电池的蓄电装置、热和/或冷储存装置等。部件1更具体地是包括至少一个电池的蓄电装置,其尤其可以在充电时间短且充电电流高的快速充电模式下被再充电,或者在充电时间长且充电电流低的正常充电模式下被再充电。本发明旨在有效地冷却电池,而不考虑其充电模式:快速充电模式,其中电池快速且显著地加热,如图1所示;正常充电模式,其中电池缓慢且轻微地加热,如图2所示;或者中间充电模式,其中电池适度地加热,特别是比正常充电模式加热得更多而比快速充电模式加热得更少,如图3所示。
[0068]
为此,机动车辆装备有设备2,该设备2包括制冷剂回路3和传热液体回路5,制冷剂4例如二氧化碳或类似物在制冷剂回路3内流通,传热液体6尤其是乙二醇水或类似物在传热液体回路5内流通。设备2被构造成改变部件1的温度,特别是冷却部件1。
[0069]
设备2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描述设备2,但是所描述的设备2的特征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换句话说,设备2能够具有不同于所描述的结构特征和/或操作模式,而
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不偏离本发明的规则。
[0070]
制冷剂回路3依次包括用于压缩制冷剂4的压缩机7、用于以恒定压力冷却制冷剂4的制冷剂/外部空气交换器8(例如放置在机动车辆的前部面上)、允许制冷剂4膨胀的膨胀构件9、用于控制制冷剂4向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和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供应的第一控制构件10,该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被设计成允许制冷剂4和传热液体6之间的热传递。
[0071]
第一控制构件10能够将来自膨胀构件9的制冷剂4引向制冷剂回路3包括的第一制冷剂流通分支10a和第二制冷剂流通分支10b中的至少任何一个,第一制冷剂流通分支10a和第二制冷剂流通分支10b彼此平行布置。第一制冷剂流通分支10a和第二制冷剂流通分支10b平行地形成在制冷剂回路51的第一点和制冷剂回路52的第二点之间。制冷剂回路51的第一点位于膨胀构件9和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之间,而制冷剂回路52的第二点位于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和压缩机7之间。
[0072]
制冷剂回路51的第一点配备有用于控制制冷剂4向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供应的第一控制构件10。根据另一变型,制冷剂回路52的第二点配备有用于控制制冷剂4向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供应的第一控制构件10。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构成第一制冷剂流通分支10a和第二制冷剂流通分支10b。
[0073]
第一控制构件10包括例如三通阀或允许或禁止向第一制冷剂流通分支10a和/或第二制冷剂流通分支10b供应制冷剂4的任何其他控制器件。
[0074]
传热液体回路5依次包括使传热液体6在传热液体回路5内流通的泵14、用于控制传热液体6向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供应的第二控制构件15、也构成制冷剂回路3的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以及热交换器16,热交换器16能够改变部件1的温度,特别是通过在部件1和热交换器16之间形成的直接接触。
[0075]
第二控制构件15能够将来自泵14的传热液体6引向传热液体回路5包括的第一传热液体流通分支15a和第二传热液体流通分支15b中的至少任何一个,第一传热液体流通分支15a和第二传热液体流通分支15b彼此平行布置。第一传热液体流通分支15a和第二传热液体流通分支15b平行地形成在传热液体回路61的第一点和传热液体回路62的第二点之间。传热液体回路61的第一点位于泵14和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之间,而传热液体回路62的第二点位于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和热交换器16之间。
[0076]
传热液体回路61的第一点配备有第二控制构件15,用于控制向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传热液体6的供应。根据另一变型,传热液体回路62的第二点配备有第二控制构件15,用于控制向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传热液体6的供应。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构成第一传热液体流通分支15a和第二传热液体流通分支15b。
[0077]
第二控制构件15包括例如三通阀或允许或禁止传热液体6供应到第一传热液体流通分支15a和/或第二传热液体流通分支15b的任何其他控制器件。
[0078]
为了构成第一制冷剂流通分支10a和第二制冷剂流通分支10b以及第一传热液体流通分支15a和第二传热液体流通分支15b,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布局。
[0079]
具体地,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包括至少两个制冷剂流通路径21a、21b和至少两个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a、22b。
[0080]
更具体地,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包括至少第一制冷剂流通路径21a和第二制冷剂流通路径21b。第一制冷剂流通路径21a和第二制冷剂流通路径21b在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内彼此平行地布置。因此,第一制冷剂流通路径21a形成第一制冷剂流通分支10a的一体部分,第二制冷剂流通路径21b形成第二制冷剂流通分支10b的一体部分。
[0081]
同样,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至少包括第一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a和第二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b。第一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a和第二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b在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内彼此平行地布置。因此,第一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a形成第一传热液体流通分支15a的一体部分,第二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b形成第二传热液体流通分支15b的一体部分。
[0082]
第一制冷剂流通路径21a和第一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a被布置成使得存在于第一制冷剂流通路径21a内部的制冷剂4与存在于第一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a内部的传热液体6交换热能。
[0083]
同样,第二制冷剂流通路径21b和第二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b被布置成使得存在于第二制冷剂流通路径21b内部的制冷剂4与存在于第二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b内部的传热液体6交换热能。
[0084]
优选地,第一制冷剂流通路径21a包括多个第一制冷剂流通通道211a,并且第一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a包括多个第一传热液体流通通道221a,第一制冷剂流通通道211a介于两个第一传热液体流通通道221a之间,第一传热液体流通通道221a介于两个第一制冷剂流通通道211a之间。
[0085]
优选地,第二制冷剂流通路径21b包括多个第二制冷剂流通通道211b,并且第二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b包括多个第二传热液体流通通道221b,第二制冷剂流通通道211b介于两个第二传热液体流通通道221b之间,第二传热液体流通通道221b介于两个第二制冷剂流通通道211b之间。
[0086]
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是包括在第一颊板23和隔板40之间延伸的第一热交换块41和在隔板40和第二颊板24之间延伸的第二热交换块42的交换器。换句话说,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由两个热交换块41、42形成,这两个热交换块41、42彼此密封并且通过隔板40彼此分离和流体隔离。
[0087]
第一热交换块41容纳第一制冷剂流通路径21a和第一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a,而第二热交换块42容纳第二制冷剂流通路径21b和第二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b。应当理解,第一制冷剂流通路径21a和第一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a位于隔板40的一侧,第二制冷剂流通路径21b和第二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b位于隔板40的另一侧。
[0088]
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是单体热交换器,因为构成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热交换块41、42可以仅通过热交换块41、42中的至少一个的错位和/或破坏而彼此分离。
[0089]
根据变型实施例,第一热交换块41以体积计占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总体积的三分之二至10%以内,而第二热交换块42以体积计占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总体积的三分之一至10%以内。
[0090]
在图1中,部件1处于快速充电模式,需要大量冷却功率。因此,第一控制构件10允许制冷剂4朝向第一制冷剂流通分支10a和第二制冷剂流通分支10b流通,使得制冷剂4穿过
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整个体积。同样,第二控制构件15允许传热液体6朝向第一传热液体流通分支15a和朝向第二传热液体流通分支15b流通,使得传热液体6穿过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整个体积。这些布置使得制冷剂流通路径21a、21b和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a、22b之间的交换表面尽可能大,以便优化传热液体6的冷却,从而优化部件1的冷却。
[0091]
在图2中,部件1处于中间充电模式,需要平均冷却功率,低于大量冷却功率。因此,第一控制构件10允许制冷剂4朝向第一制冷剂流通分支10a流通,并且禁止制冷剂4朝向第二制冷剂流通分支10b流通,使得制冷剂4仅行进通过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一热交换块41。同样,第二控制构件15允许传热液体6朝向第一传热液体流通分支15a流通,并且禁止传热液体6朝向第二传热液体流通分支15b流通,使得传热液体6仅行进通过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一热交换块41。这些布置使得制冷剂流通路径21a、21b和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a、22b之间的交换表面是平均的,以便根据部件1的冷却需求冷却传热液体6,该冷却需求小于其处于快速充电模式时的冷却需求。
[0092]
在图3中,部件1处于正常充电模式,需要较低的冷却功率,低于大量和平均冷却功率。因此,第一控制构件10禁止制冷剂4朝向第一制冷剂流通分支10a流通,并且允许制冷剂4朝向第二制冷剂流通分支10b流通,使得制冷剂4仅行进通过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二热交换块42。同样,第二控制构件15禁止传热液体6朝向第一传热液体流通分支15a流通,并且允许传热液体6朝向第二传热液体流通分支15b流通,使得传热液体6仅行进通过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二热交换块42。这些布置使得制冷剂流通路径21a、21b和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a、22b之间的交换表面最小,以便根据部件1的冷却需求冷却传热液体6,该冷却需求小于其处于快速或中间充电模式时的冷却需求。
[0093]
这些布置使得以这种方式构造并与第一控制构件10和第二控制构件15相关联的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能够根据部件1的操作模式高效且快速地供应适当的冷却功率。
[0094]
在图4和图5中,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以与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相关的正交参考系oxyz示意性示出,其中方向ox是纵向方向,方向oy是侧向方向,方向oz是竖直方向。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整体上是平行六面体,并且在第一颊板23和第二颊板24之间纵向延伸,第一颊板23和第二颊板24纵向邻接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并且各自主要在平行于平面oyz的平面内延伸。
[0095]
第一颊板23设有四个通路,包括优选为圆形的第一通路31、第二通路32、第三通路33和第四通路34。应当理解,第一通路31、第二通路32、第三通路33和第四通路34例如均由孔口形成,以允许制冷剂4和/或传热液体6通过第一颊板23流通。
[0096]
第一通路31和第二通路32在平行于方向oy的方向上对准,并且位于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一侧25附近,平行于平面oxy。第一通路31位于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一侧面26附近,第一侧面26在平行于平面oxz的平面中延伸。第二通路32位于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二侧面27附近,第二侧面27在平行于平面oxz的平面中延伸。第一侧面26和第二侧面27侧向邻接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
[0097]
第三通路33和第四通路34在平行于方向oy的方向上对准,并且位于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二侧28附近,平行于平面oxy。第二侧28和第一侧25竖直地邻接制冷
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第三通路33位于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一侧面26附近。第四通路34位于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二侧面27附近。
[0098]
第一通路31、第二通路32、第三通路33和第四通路34布置在大致矩形的第一颊板23的相应角处。
[0099]
更具体地,在图5中,第二颊板24设有四个通路,包括第五通路35、第六通路36、第七通路37和第八通路38,它们优选为圆形。应当理解,第五通路35、第六通路36、第七通路37和第八通路38例如均由孔口形成,以允许制冷剂4和/或传热液体6通过第二颊板24流通。
[0100]
第五通路35和第六通路36在平行于方向oy的方向上对齐,并且位于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一侧25附近,平行于oxy平面。第五通路35位于制冷剂/传热液体11热交换器的第一侧面26附近。第六通路36位于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二侧面27附近。
[0101]
第七通路37和第八通路38在平行于方向oy的方向上对准,并且位于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二侧28附近。第七通路37位于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一侧面26附近。第八通路38位于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二侧面27附近。
[0102]
第五通路35、第六通路36、第七通路37和第八通路38布置在第二颊板24的相应的角处,该第二颊板24整体为矩形,并且具有与第一颊板23基本相同的形状。
[0103]
优选地,第一通路31和第五通路35在平行于方向ox的方向上对准,第二通路32和第六通路36在平行于方向ox的方向上对准,第三通路33和第七通路37在平行于方向ox的方向上对准,第四通路34和第八通路38在平行于方向ox的方向上对准。
[0104]
第一交换块41整体上是平行六面体,并且沿着平行于轴线oz、在第一侧25和第二侧28之间获取的第一块高度x1延伸。第一交换块41沿着平行于轴线ox在第一颊板23和隔板40之间获取的第一块长度x2延伸。第一交换块41沿着平行于轴线oy在第一侧面26和第二侧面27之间获取的第一块宽度x3延伸。
[0105]
第二交换块42整体上是平行六面体,并且沿着平行于轴线oz在第一侧25和第二侧28之间获取的第二块高度x4延伸。第一交换块41沿着平行于轴线ox在隔板40和第二颊板24之间获取的第二块长度x5延伸。第一交换块41沿着平行于轴线oy在第一侧面26和第二侧面27之间获取的第二块宽度x6延伸。
[0106]
优选地,第一块高度x1和第二块高度x4在制造公差内相等,第一块长度x2在制造公差内是第二块长度x5的两倍,第一块宽度x3和第二块宽度x6在制造公差内相等。
[0107]
在图6中,隔板40整体上是矩形的。隔板40在平行于轴线oz的第一侧向边沿40a和第二侧向边沿40b之间延伸,并且在平行于轴线oy的第一横向边沿40c和第二横向边沿40d之间延伸。隔板40沿着平行于轴线oz在第一横向边沿40c和第二横向边沿40d之间采用的板高度x7延伸。隔板40沿着平行于轴线oy在第一侧向边沿40a和第二侧向边沿40b之间采用的板宽度x8延伸。
[0108]
板高度x7严格大于第一块高度x1和第二块高度x4,使得隔板40突出在第一侧25和第二侧28之外。换句话说,隔板40包括悬在第一侧25上的第一区域40e和悬在第二侧28上的第二区域40f。
[0109]
板宽度x8严格大于第一块宽度x3和第二块宽度x6,使得隔板40突出在第一侧面26和第二侧面27之外。换句话说,隔板40包括悬在第一侧面26上的第三区域40g和悬在第二侧
面27上的第四区域40h。
[0110]
隔板40设置有固定器件43,其装备隔板40包括的区域40e、40f、40g、40h中的至少一个。固定器件43旨在允许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安装在机动车辆包括的支撑件上,例如机动车辆的底盘的元件等。优选地,固定器件43包括至少一个开口44,并且优选地包括分布在隔板40的拐角处的四个开口44,这些开口44适于接收固定螺栓等。
[0111]
在图6和7中,隔板40设置有定心器件45,用于将第一热交换块41和第二热交换块42定心。定心器件45用于将第一热交换块41和第二热交换块42定位在隔板的任一侧,形成区域40e、40f、40g、40h,这些区域共同界定并包围第一热交换块41和第二热交换块42。定心器件45包括分布在隔板40的每个面47上的多个凸台46。凸台46优选分布在隔板的区域40e、40f、40g、40h的边缘处,凸台46至少部分地界定了所述区域。每个凸台46例如基本上布置成半卵形,特别是通过冲压隔板40获得。每个凸台46包括顶点48,该顶点48用于接触抵靠第一热交换块41或第二热交换块42,以便与之钎焊。
[0112]
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是板式交换器,其包括第一颊板23、第二颊板24、隔板40和多个第一类交换板105a,例如图8所示的第一类交换板105a,或者多个第二类交换板105b,例如图9所示的第二类交换板105b。
[0113]
在图8和9中,每个交换板105a、105b,同样是图8中所示的第一类交换板105a或图9中所示的第二类交换板105b,主要沿着延伸轴线a1延伸。每个交换板105a、105b包括底部106和围绕底部106的至少一个凸起边缘107。换句话说,凸起边缘107形成在底部106的周边上,底部106在底平面p1内延伸,并且凸起边缘107围绕底部106。应当理解,每个交换板105a、105b被布置成大致矩形的浴缸,浴缸的底部由底部106构成,浴缸的边缘由凸起边缘107构成。更具体地,凸起边缘107包括彼此相对形成的两个侧向凸起边缘108a、108b,以及彼此相对形成的两个横向凸起边缘109a、109b。
[0114]
每个交换板105a、105b包括四个孔口110,特别是圆形孔口,这些孔口成对分布在第一类交换板105a的每个横向端部处,更特别地分布在交换板105a、105b的底部106的每个拐角处。这些孔口110中的两个构造成与形成在底部106一侧的流通路径21a、21b、22a、22b中的一个连通,另外两个孔口110构造成与形成在底部106另一侧的流通路径21a、21b、22a、22b中的一个连通。
[0115]
底部106设有多个突起112,以扰乱制冷剂4或传热液体6的流通,并改善制冷剂4和传热液体6之间的热交换。
[0116]
为了形成第一热交换块41或第二热交换块42,多个交换板105a、105b一个嵌套在另一个内部,并且至少经由它们的凸起边缘107彼此接触。换句话说,两个交换板105a、105b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之上,并且在它们之间形成空间,该空间形成用于制冷剂4或传热液体6的流通通道211a、211b、221a、221b。
[0117]
在示出第一类型交换板105a的图8中,形成在第一类交换板105a的相同横向端部处的两个孔口110每个都被套环120包围,使得被该套环120包围的这些孔口110在偏离底平面p1的平面中延伸,该平面平行于底部106内接的平面oyz。位于第一类板105a的另一横向端部处的另外两个孔口110在底平面p1中延伸。
[0118]
底部106包括肋113,肋113布置成使得流通通道211a、211b、221a、221b具有u形轮廓。肋113平行于凸起侧向边缘108a、108b的延伸方向d,凸起侧向边缘108a、108b的延伸方
向d优选平行于第一类交换板105a的延伸轴线a1。肋113在第一端部114和第二端部115之间延伸,第一端部114与凸起边缘107接触,并且优选地与凸起边缘107包括的第一横向凸起边缘109a接触。第二端部115位于距凸起边缘107的第一非零距离d1处,第一距离d1在第二端部115和与第一横向凸起边缘109a相对的第二横向凸起边缘109b之间沿着延伸轴线a1取得。
[0119]
这些布置使得流通通道211a、211b、221a、221b成形为“u”形,该“u”形的分支平行于第一类交换板105a的凸起侧向边缘108a、108b,并且被肋113分开,并且该“u”形的基部邻接第二横向边缘109b。肋113形成在距第一类交换板105a的两个侧向边缘108a、108b相等的第二距离d2处,第二距离d2在肋113的中心处在肋113与凸起侧向边缘108a、108b之一之间测量,垂直于第一类交换板105a的延伸轴线a1。
[0120]
从这些布置可以得出,从这种第一类交换板105a获得的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在图10中示出。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通路31和第二通路32形成第一制冷剂流通路径21a的一体部分,其以粗实线示出。第一通路31例如是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一热交换块41内部的制冷剂4的入口,而第二通路32是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一热交换块41外部的制冷剂4的排放口。第三通路34和第四通路34形成第一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a的一体部分,其以粗虚线示出。第三通路34例如是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一热交换块41内部的传热液体6的入口,而第四通路34是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一热交换块41外部的传热液体6的出口。应当理解,在第一热交换块41内部,第一制冷剂流通路径21a布置成“u”形,并且第一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a也布置成“u”形。
[0121]
第五通路35和第六通路36形成第二制冷剂流通路径21b的一体部分,其以粗实线示出。第五通路35例如是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二热交换块42内部的制冷剂4的入口,而第六通路36是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二热交换块42外部的制冷剂4的排放口。第七通路37和第八通路38形成第二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b的一体部分,其以粗虚线示出。第七通路37例如是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二热交换块42内部的传热液体6的入口,而第八通路38是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二热交换块42外部的传热液体6的出口。应当理解,在第二热交换块42内部,第二制冷剂流通路径21b布置成“u”形,第二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b也布置成“u”形。
[0122]
在示出第二类交换板105b的图9中,沿着第二类交换板105b的对角线d3形成的两个孔口110被套环120包围,使得被该套环120包围的这些孔口110在偏离底平面p1的平面中延伸,该平面平行于底部106内接的平面oyz。沿着第二类交换板105b的另一对角线设置的另外两个孔口110在底平面p1中延伸。这些布置使得流通通道211a、211b、221a、221b成形为“i”形。
[0123]
遵循这些布置,从这种第二类交换板105b获得的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在图11中示出。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通路31和第四通路34形成第一制冷剂流通路径21a的一体部分,其以粗实线示出。第一通路31例如是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一热交换块41内部的制冷剂4的入口,而第四通路34是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一热交换块41外部的制冷剂4的排放口。第二通路32和第三通路33形成第一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a的一体部分,其以粗虚线示出。第二通路32例如是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一热交换块41内部的传热液体6的入口,而第三通路33是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一热交换块41外
部的传热液体6的出口。应当理解,在第一热交换块41内部,第一制冷剂流通路径21a布置成“i”形,并且第一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a也布置成“i”形。
[0124]
第五通路35和第八通路38形成第二制冷剂流通路径21b的一体部分,其以粗实线示出。第五通路35例如是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二热交换块42内部的制冷剂4的入口,而第八通路38是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二热交换块42外部的制冷剂4的排放口。第六通路36和第七通路37形成第二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b的一体部分,其以粗虚线示出。第六通路36例如是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二热交换块42内部的传热液体6的入口,而第七通路37是制冷剂/传热液体热交换器11的第二热交换块42外部的传热液体6的出口。应当理解,在第二热交换块42内部,第二制冷剂流通路径21b布置成“i”形,第二传热液体流通路径22b也布置成“i”形。
[012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热交换块41和/或第二热交换块42包括端板49,端板49介于隔板40和离颊板23、24最远的交换板105a、105b之间,例如图12所示的端板。端板49类似于交换板,除了端板49没有孔口110、突起112和凹槽113之外。然而,端板49的形状像杯子,并且具有围绕底部106的凸起边缘107。端板49的凸起边缘107特别用于抵靠隔板40的凸台46。端板49的底部106特别用于与每个凸台46的顶点48接触,以允许这些元件钎焊在一起。
[0126]
所有这些布置使得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通过上述设备2冷却部件1的冷却方法允许部件1根据三种适当的模式被冷却,这取决于蓄电装置1的充电状态,特别是通过第一控制构件10和/或第二控制构件15的启用选择,其中:
[0127]
当部件1处于快速充电模式时,制冷剂4和传热液体6行进通过第一热交换块41和第二热交换块42,并且
[0128]
当部件1处于中间充电模式时,制冷剂和传热液体6仅行进通过第一热交换块41,
[0129]
当部件1处于正常充电模式时,制冷剂和传热液体6仅行进通过第二热交换块4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