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选石挖斗的制作方法

2022-02-26 04:20: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挖掘机挖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选石挖斗。


背景技术:

2.目前,传统挖斗密封性较强、开挖作业中遇到的阻力大、油耗高且不能将所含块石分离出来,而采用人工挑选块石劳动强度增大,人工成本高的高,且传统挖斗在清理水中清淤、河床挖沙时多有不便,适用性较差。为了使挖掘机在开挖含石量较多的泥沙、土层及河道清淤中快速筛选出混杂的块石,减少开挖阻力和油耗,并且能够迅速筛选出所需尺寸的相应块石加以利用并减少人工使用,急需一种新型的选石挖斗满足上述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选石挖斗,包括:
4.斗体,其包括两侧板及底板骨架,其中所述两侧板位于斗体的两侧,所述底板骨架位于斗体的底部,所述底板骨架上设置孔隙结构;
5.选石筛网,其安装在所述底板骨架上并覆盖所述空隙结构。
6.优选地,所述两侧板上设置溢出孔。
7.优选地,所述溢出孔在所述两侧板上有多种排布方式,且所述相邻两个溢出孔的孔距与所述溢出孔的孔径之比为2~4: 1。
8.优选地,所述选石筛网有多种规格,不同规格的选石筛网筛孔尺寸不同,用于筛选不同尺寸的块石 。
9.优选地,所述选石筛网筛孔有多种排布方式,且相邻两个筛孔之间的孔距与孔径之比为1.3~3:1。
10.优选地, 所述选石筛网的筛孔排列成网格状。
11.优选地,所述选石筛网的周边及其中心线上依次设置多个连接点,用于将选石筛网固定在底板骨架上。
12.优选地,所述选石筛网的连接位点为螺栓孔。
13.优选地,所述底板骨架上设置与所述选石筛网上连接位点相匹配的连接位点。
14.优选地,所述的选石筛网是由q345b和nm460钢材制成的。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选石挖斗,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斗体和选石筛网,斗体包括两侧板及底板骨架,其中两侧板位于斗体的两侧,底板骨架位于斗体的底部,底板骨架上设置孔隙结构,选石筛网安装在底板骨架上并覆盖空隙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克服了传统挖斗密封性较强、开挖作业中遇到的阻力大、油耗高且不能将所含块石分离的缺点,也克服了由人工挑选块石导致的劳动强度及人工成本高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更换相应尺寸规格的筛网以选择出所需块石。在其中一个优选地方案中,两侧板上设置了溢出孔,在挖掘水渠或者河床等含泥沙量较高的施工现场挖掘块石时,泥水泥沙可以随溢出孔溢出,提高了选石率,提高了作业效
率,适用性极广。
附图说明
16.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附图仅用于表示优选实施例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选石筛网立面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选石筛网展开平面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选石筛网侧视图。
21.图中,1、斗体,2、底板骨架,3、两侧板,4、选石筛网;
22.31、溢出孔,41、筛孔,42、高强螺栓,43、连接位点。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4.参照图1所述,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选石挖斗,由斗体1和选石筛网4组成,斗体1包括两侧板3和底板骨架;两侧板3位于斗体1的两侧,底板骨架2位于斗体1的底部,底板骨架2上设置孔隙结构;选石筛网4安装在底板骨架2上并覆盖空隙结构。应当理解的是,底板骨架2的内底部设置的多个空隙目的是使块石可以从空隙中漏出。选石筛网4与底板骨架2可以为拆卸连接方式,选石筛网4使用时间过久之后,选石筛网4磨损严重时,可以更换新的选石筛网4。其中,空隙结构可以是网格结构,网格可以是平行四边形的网格;进一步地,空隙结构也可以由条形钢板间隔焊接而成,此时空隙形成直梯型;进一步地,空隙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只要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25.继续参照图1所述,两侧板3上设置溢出孔31。应当理解的是设置溢出孔31可以使一些细沙或者泥水从溢出孔31溢出。在实施时,当使用选石挖斗在水中清淤、河床挖沙、等含石量较大的湿泥沙的施工场地挖掘时,泥水或者泥沙可以从溢出孔31溢出,可以更快更迅速的将块石筛选出来,从而改善了普通挖头阻力大密封性强、筛石效率低、油耗高的情况,使作业更便捷。其中,溢出孔31可以是圆形孔。进一步地,溢出孔也可以是方格形。进一步地,溢出孔也可以是三角形。进一步地溢出孔也可以是椭圆形。
26.在上述实施例中,溢出孔31在两侧板上有多种排布方式,且相邻两个溢出孔31的孔距与溢出孔31的孔径之比为2~4:1。应当理解的是溢出孔31孔径不宜过大,孔径过大时部分块石可能从溢出孔31漏出,降低筛石效率;孔径也不宜过小,孔径过小时容易堵塞,孔径一旦堵塞泥水无法溢出难以起到相应的作用;溢出孔31的分布均匀,泥沙可以更好地溢出。其中,溢出孔31的排布方式可以是网格排布,形成的网格为正方形,其中横向上每相邻的两个溢出孔31的孔心距离相等,其中纵向上每相邻的两个溢出孔31的孔心距离也相等。进一步地,溢出孔也可以呈正三角型网状排布,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溢出孔的孔距相等,且孔距与孔径比为3:1。
27.参照图1至图4所示,选石筛网4有多种规格,不同规格的选石筛网4筛孔41尺寸不同,用于筛选不同尺寸的块石。在实施时,当需要筛选不同大小的块石时,可以根据需要更换尺寸最合适的选石筛网4。
28.进一步地,选石筛网4的筛孔41有多种排列方式,且相邻两个筛孔41之间的孔距与孔径之比为1.3~3:1。应当理解的时,选石筛网4的筛孔41分布位置应该相对均匀,孔径的大小与两孔的间距也应当合理,才能使较小的块石更好的漏出选石筛网4的筛孔41,如果筛孔41数量过少,会导致小块石堆积筛孔41被堵,符合规格的块石的筛选率降低。其中,优选地,筛孔41可以延纵横向网格排布,且形成的网格均为矩形;在纵向上,相邻两孔孔心的距离与孔径长度比为1.33~1.38:1;在横向上,相邻两孔孔心的距离与孔径长度比为1.81~2:1。优选地,筛孔41也可以排列成正方形网格。优选地,筛孔41排列成正三角形网格。
29.参照图3所示,选石筛网4的周边及其中心线上依次设置多个连接位点43,用于将选石筛网4固定在底板骨架2上。其中,选石筛网为矩形时,连接位点分布在矩形的四个边上,以及分布在矩形的两条中心线上,相邻的两个连接位点之间可以等距也可以不等距,但是间距不宜太长。进一步地,选石筛网4也可以是圆形,当为圆形时,连接位点分布在圆周边上,同时在两条垂直的中心线上也分布连接位点。进一步地,选石筛网4也可以是椭圆形。
30.在上述实施例中,选石筛网4的连接位点为螺栓孔。应当理解的是可以使用螺栓通过螺孔将选石筛网4固定在底座骨架2上。优选地,可以使用高强螺栓42将选石筛网4固定在底板骨架2上。
31.在上述实施例中,底板骨架2上设置与选石筛网4上的连接位点43位置相匹配的连接位点(图中未示出)。应当理解的是,底板骨架2上的连接位点可以多于选石筛网4上的连接位点,也可以少于选石筛网4上的连接位点,但是相匹配的数量不宜太少,以避免连接不牢固选石筛网容易掉落的情况。
32.进一步地,选石筛网4是由q345b和nm460钢材制成。应当理解的是,q345b钢材综合性能好、低温性能好、冷冲压性能好,而nm460钢材耐磨性能好,由此两种钢材制作的选石筛网4相应具备较好的耐磨性。在具体实施时,如果有其他性能更优的钢材也可以用来制作本实用新型的选石筛网4。
33.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选石挖斗,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
34.斗体1和选石筛网4,斗体1包括两侧板3及底板骨架2,其中两侧板3位于斗体1的两侧,底板骨架2位于斗体1的底部,底板骨架2上设置孔隙结构,选石筛网4安装在底板骨架2上并覆盖所述空隙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克服了传统挖斗密封性较强、开挖作业中遇到的阻力大、油耗高且不能将所含块石分离的缺点,也克服了由人工挑选块石导致的劳动强度及人工成本高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更换相应尺寸规格的筛网以选择出所需块石。在其中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侧板3上设置了溢出孔31,在挖掘水渠或者河床等含泥沙量较高的施工现场挖掘块石时,泥水泥沙可以随溢出孔31溢出,提高了选石率,提高了作业效率,适用性极广。
35.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6.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