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小直径潜孔锤配合铣槽机入岩成槽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2-02-25 22:49: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小直径潜孔锤配合铣槽机入岩成槽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地下连续墙施工时,首先需要进行挖掘成槽,挖槽前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地质情况,然后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需要采用相应的挖掘成槽的施工设备。
3.在土层中进行成槽施工时,通常采用的挖掘设备是液压抓斗,液压抓斗利用钢丝绳吊挂,不断掘进成槽,一般在土层中液压抓斗可进行正常掘进成槽,但在挖掘至岩层时,由于岩层强度较高,受到岩层的阻力大,很难依靠自身重量及抓斗咬合力再向槽段下部进行掘进。因此在岩层部分成槽时,往往会采取一些辅助成槽设备对槽段岩层进行掘进。
4.目前现有的地下连续墙入岩槽段成槽的辅助施工方法为成槽机 铣槽机 旋挖钻、潜孔锤、冲击锤或冲击反循环钻机,施工顺序一般是采用旋挖钻、大直径潜孔锤、冲击锤或冲击反循环钻机先进行引孔,引孔后给铣槽机铣轮提供临空面,然后采用成槽机抓取土层,避免铣槽机施工时出现黏土“糊轮”情况,待土层抓取完成后,采用铣槽机铣削岩层进行成槽,直至槽段成槽至设计深度。
5.根据现有地下连续墙入岩槽段成槽的施工方法,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其中,当采用旋挖钻进行引孔时,引孔垂直度难保证,引孔效率低,且对旋挖钻钻头损耗较大导致引孔成本较高;当采用冲击锤或冲击反循环钻机引孔时,在大于50mpa的岩层中引孔进尺情况极其缓慢,且对冲击锤的损坏极大,维修时间较长,极大影响地连墙成槽功效,且在一些环保要求较高的地区,由于噪声量大,无法使用冲击锤或冲击反循环钻机引孔施工;当采用大直径潜孔锤进行引孔施工时,虽在引孔垂直度上有改善,但辅助设备较多,需多台高性能接空气压缩机、储气罐、高压进气喉及油壶,施工灵活性较差,影响槽段施工进度,施工成本非常高。
6.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特别需要小直径潜孔锤配合铣槽机入岩成槽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小直径潜孔锤配合铣槽机入岩成槽施工方法,能够快速破碎岩体成孔,提升成槽的施工效率。
8.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9.小直径潜孔锤配合铣槽机入岩成槽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s1、首先将地下连续墙导墙划分若干幅,确定每幅槽段的施工位置;
11.s2、根据槽段的尺寸,确定引孔的位置,引孔的方式采用排孔式,每排相邻引孔之间的间距相同,每个引孔的直径均相同;
12.s3、采用小直径潜孔锤在各引孔位置施工,从而获得引孔,引孔的目是为铣槽机提
供铣削临空面及减少铣轮与岩层接触面积;
13.s4、利用液压抓斗抓取上部土层,上部土层抓取完成之后槽段保持同一平面;
14.s5、利用铣槽机在引孔的岩层中铣削岩石,铣掉相邻引孔之间的岩石,联孔成槽,即满足槽段四周的垂直度,又提升铣槽效率;
15.s6、铣槽完成之后清底,完成槽段的成槽施工。
16.进一步,每幅的槽段宽度均为6m。
17.进一步,所述引孔之间的间距均为200mm,引孔的直径为200mm。
18.进一步,所述小直径潜孔锤的直径为200mm。
19.进一步,地下连续墙入岩岩石的强度大于50mpa。
20.进一步,地下连续墙侧边设置有外放位置引孔,外放位置为 600mm,以便于地连墙接头箱的下放。
21.进一步,所述槽段厚度为1000mm,引孔为三排。
22.进一步,所述槽段厚度为800mm,引孔为二排。
23.进一步,所述槽段厚度为600mm,引孔为一排。
24.进一步,所述引孔位置标识有引孔编号点,引孔施工顺序采用跳孔施工。
25.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26.综上所述,本发明有助于快速破碎岩体成孔,高效成槽成孔,辅助的空压机等设备少,设备使用费低,由于小直径潜孔锤直径较小,故与岩层接触面积小,在斜岩地层中垂直度控制较好,引孔效率高,设备占地面积小,降低了施工噪声,提高安全文明施工效果,在入岩成槽的施工中提供了性价比更高的施工方法。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的1000mm厚度小直径潜孔锤引孔示意图;
28.图2为本发明的800mm厚度小直径潜孔锤引孔示意图;
29.图3为本发明的600mm厚度小直径潜孔锤引孔示意图;
30.1-引孔点,2-地下连续墙边线点,3-引孔间距点,4-槽段分幅左边线点,5-槽段分幅右边线点,6-槽段外放边线点,7-引孔编号点。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32.小直径潜孔锤配合铣槽机入岩成槽施工方法,利用小潜孔锤先进行引孔,潜孔锤选用直径200mm小直径锤头,小直径潜孔锤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一种气动冲击工具,小直径潜孔锤的进入地层的部分包括钻杆、套管、锤身及锤头。由空压机提供的具有一定压力的空气,带动小直径潜孔锤缸体内的活塞作轴向反复运动,使潜孔锤端部的锤头在旋转的同时,产生冲击效能,它所产生的冲击功和冲击频率可以直接传给锤头,然后再通过钻杆的回转驱动,形成对岩石的脉动破碎能力,从而对岩土施以粉碎破坏,达到入岩成孔效果。同时利用潜孔锤排出的压缩空气,将破碎后的岩石颗粒排出体外,从而实现了孔底冲击回转钻进和清孔的目的。
33.在用小直径潜孔锤配合铣槽机入岩成槽施工前,首先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地连墙导墙,然后在地连墙导墙进行分幅,分幅宽度6m/ 幅,根据地连墙分幅宽度,设计出小直径潜孔锤的引孔位置,包括引孔点、地下连续墙边线点、引孔间距点、槽段分幅左边线点、槽段分幅右边线点、槽段外放边线点、引孔编号点,引孔方式采用排孔,引孔的目的为铣槽机提供铣削临空面及尽可能减少铣轮与岩层接触面积。引孔完成后利用液压抓斗抓取上部土层,且每一抓高度保持在一个平面上,土层抓取完后,利用铣槽机在引完孔的岩层中铣削岩石,此方法不仅可保证铣槽垂直度,还可保证铣槽机铣槽效率。
34.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槽段的厚度为1m,槽段分幅宽度6m的槽段中,利用量尺在槽壁测量出引孔的位置,包括引孔点1、地下连续墙边线点2、引孔间距点3、槽段分幅左边线点4、槽段分幅右边线点5、槽段外放边线点6、引孔编号点7,在槽段内利用小直径潜孔锤,引孔为三排,引孔直径200mm,引孔间距 200mm。
35.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槽段的厚度为 0.8m,槽段分幅宽度6m的槽段中,利用量尺在槽壁测量出引孔的位置,包括引孔点1、地下连续墙边线点2、引孔间距点3、槽段分幅左边线点4、槽段分幅右边线点5、槽段外放边线点6、引孔编号点 7,在槽段内利用小直径潜孔锤,引孔为二排,引孔直径200mm,引孔间距200mm。
36.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中,槽段的厚度为 0.6m,槽段分幅宽度6m的槽段中,利用量尺在槽壁测量出引孔的位置,包括引孔点1、地下连续墙边线点2、引孔间距点3、槽段分幅左边线点4、槽段分幅右边线点5、槽段外放边线点6、引孔编号点 7,在槽段内利用小直径潜孔锤,引孔为一排,引孔直径200mm,引孔间距200mm。
37.本发明优选在地连墙入岩岩石强度大于50mpa,对槽段垂直度控制要求高的地下连续墙施工。
38.本发明的实施过程为:
39.具备场地条件后,根据设计的槽段位置,先行施工地连墙导墙,导墙厚度较地连下续墙厚度大5-10cm,然后根据槽段长度进行分幅,地下连续墙每6m分成一幅槽段,地下连续墙外放为600mm,便于地连墙接头箱的下放;
40.引孔孔位布置:根据槽段设计厚度,在槽段上标记出每个引孔位的中心点位置,引孔直径位200mm,引孔间距200mm,根据槽段宽度进行平均分布;
41.引孔顺序:引孔位置明确后,部署引孔的顺序,其中1000mm厚度槽段共引3排排孔,先施工两侧排孔,最后施工中间排孔;800mm 厚度槽段共引2排排孔,先行施工外侧排孔,后施工内侧排孔,每排引孔施工顺序采用跳孔施工;600mm厚度槽段共引1排排孔,引孔施工顺序采用跳孔施工。
42.开始引孔:引孔位置明确后,利用小直径潜孔锤,开始在孔位上进行引孔,直至引孔深度达到地连墙设计深度位置,停止引孔;最后小直径潜孔锤移位至另一个引孔位置,以此进行,直至所有孔完成。
43.成槽机抓取土层:所有孔位引孔完成后,利用成槽机抓取槽段上部的土层,成槽机抓槽每一抓宽度2.8m,一幅槽共需抓3抓,3 抓应抓至同一高度,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44.铣槽机铣削岩层:待成槽机抓取土层且进尺困难后,成槽机移开,利用铣槽机进行岩层的铣削,铣槽机先行施工两边,后施工中间,铣轮两侧边线对准两边孔位的边线或者中线位置,保证铣轮铣削岩层时均匀受力,直至铣削至地连墙设计标高,铣掉相邻引孔之间的
岩石,联孔成槽,即满足槽段四周的垂直度,又提升铣槽效率。
45.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46.本发明有助于快速破碎岩体成孔,高效成槽成孔,辅助的空压机等设备少,设备使用费低,由于小直径潜孔锤直径较小,故与岩层接触面积小,在斜岩地层中垂直度控制较好,引孔效率高,设备占地面积小,降低了施工噪声,提高安全文明施工效果,在入岩成槽的施工中提供了性价比更高的施工方法。
47.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