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5 22:06: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感器。更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电感器的导线具有特殊的绕线方式,故可为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提供额外的技术选择。


背景技术:

2.图1a是传统的电感器的示意图。参照图1a,传统的电感器11包含四个引脚(pin),分别为引脚p11、引脚p12、引脚p13、引脚p14。电感器11还包含导线l1(图中以虚线呈现)、导线l2(图中以实线呈现)、磁芯m1,且导线l1和导线l2是以相反方向共同缠绕磁芯m1的一长边。若将引脚p11、引脚p12、引脚p13、引脚p14投影至一平面pl1(例如:沿平行于磁芯m1的轴心方向的一切面)可形成一四边形r1,且其中引脚p11和引脚p14是沿四边形r1的一对角线方向设置,而引脚p12和引脚p13则是沿四边形r1的另一对角线方向设置。导线l1自引脚p11起以第一方向(例如:顺时钟方向)沿磁芯m1的轴心方向而绕线至引脚p12,导线l2则自引脚p21起,以相反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例如:逆时钟方向)沿磁芯m1的轴心方向而绕线至引脚p22。
3.图1b是图1a所示传统的电感器11进行信号传输的示意图。参照图1b,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感器11和一电子设备12的位置相对关系如本图所示。当导线l1和导线l2用以传输由信号s1和信号s2所组成的一组共模信号至电子设备12(例如:以太网物理(phy)层设备、以太网连接设备等等),且欲将电感器11用做共模电感器时,考量到信号s1和信号s2于导线上传输时所产生的电动势方向,可将信号s1分别接入引脚p12和引脚p13,使该两个信号经导线传输而分别自引脚p11和引脚p14输出至电子设备12。
4.由于并非所有的电路实施方式都允许任意摆放电感器11及/或电子设备12,故在电感器11和电子设备12的相对位置如图1a所示,且不移动电感器11和电子设备12的情况下,电感器11的导线及引脚的配置方式将可能造成信号s1和信号s2于传输至电子设备12时具有路程差,进而造成信号抵达电子设备12的时间差,这在对于信号同步性有严格要求的实施方式中将带来明显的缺失。
5.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在不移动电感器和信号的目标设备的情况下仍有能力增进信号同步性的电感器,实为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亟待解决的一项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至少上述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感器元件。该电感器元件包含:四个引脚、一第一导线、一第二导线以及一磁芯。该四个引脚包含一第一引脚、一第二引脚、一第三引脚、以及一第四引脚。该四个引脚被投影至一平面上时可形成一四边形,且该第一引脚和该第二引脚位于该四边形的一对角线上,该第三引脚和该第四引脚则位于该四边形的另一对角线上。该第一导线的两端分别耦接至该第一引脚和该第二引脚。该第二导线的两端分别耦接至该第三引脚和该第四引脚。该磁芯可具有柱状或长方体状的结构。该第一导线和该第二导线是以相反方向共同缠绕该磁芯。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引脚和所述第三引脚用以接收一组差模信号,且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四引脚用以将所述组差模信号传送至电子设备,使所述电感器成为共模电感器。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引脚和所述第四引脚被整合成共同引脚。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0.本发明的电感器独特的导线绕线方式可在电感器及/或信号目标设备的位置的设置条件相对受限的情况下为本领域提供另一种技术选择,进而避免或相当程度地缩小所传信号的路程差及时间差。
11.在参阅附图及随后描述的实施方式后,本领域技术人员便可了解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技术手段和实施方案。
附图说明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13.图1a是传统电感器的投影的示意图;
14.图1b是图1a所示传统电感器进行信号传输的示意图;
15.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感器的投影的示意图;
16.图3是图2所示的电感器进行信号传输的示意图;以及
17.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感器的投影的示意图。
18.附图标号说明:
19.11:传统的电感器
20.12:电子设备
21.21:电感器
22.cp1:共同引脚
23.l1、l2:导线
24.m1、m2:磁芯
25.p11、p12、p13、p14、p21、p22、p23、p24:引脚
26.pl1、pl2:平面
27.r1、r2:四边形
28.s1、s2: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的实施例用以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说明,在以下实施例及附图中,与本发明无关的元件已省略而未示出,且附图中各元件间的尺寸关系仅为求容易了解,非用以限制实际的比例。在本文中,附加在部份元件前的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等用语仅是为了区隔各元件,而非用于限制各元件间的顺序关系。
30.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感器的投影的示意图。图2所示内容仅是为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参照图2,一电感器21可包含四个引脚(即,引脚p21、引脚p22、引脚p23和引脚p24)、导线l1(图中以虚线呈现)、导线l2(图
中以实线呈现)以及磁芯m2。
31.如图2所示,该四个引脚被投影至平面pl2(例如:沿平行于磁芯m2的轴心方向的一切面)上时可形成四边形r2,且引脚p21和引脚p22可位于四边形r2的一对角线上,引脚p23和引脚p24则可位于四边形r2的另一对角线上。应理解,该四个端点被投影于平面pl2上时,彼此不会重合。
32.更具体而言,若导线l1的引脚p21位于四边形r2的相对左上位置,则引脚p22可位于平面pl2的相对右下位置。相对地,若导线l2的引脚p23位于平面pl2的相对左下位置,则引脚p24可位于四边形r2的相对右上位置。
33.导线l1的两端可分别耦接至引脚p21和引脚p22,导线l2的两端则可分别耦接至引脚p23和引脚p24。导线l1和导线l2是以相反方向共同缠绕磁芯m2。磁芯m2则可具有柱状或长方体状的结构,以便导线l1和导线l2缠绕。
34.更具体而言,导线l1可自引脚p21起以第一方向(例如:顺时钟方向)沿平行于磁芯m2的轴心方向而绕线至引脚p22,导线l2则可自引脚p23起,以相反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例如:逆时钟方向)沿磁芯m2的轴心方向而绕线至引脚p24。
35.图3是图2所示的电感器进行信号传输的示意图。图3所示内容仅是为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参照图3,类似于图1b所示情形,导线l1和导线l2也是用以传输由信号s1和信号s2所组成的一组共模信号至电子设备12,且电感器21也是被用做共模电感器。
36.考量到信号s1和信号s2于导线上传输时所产生的电动势方向,可将信号s1分别接入引脚p22和引脚p23,使该两个信号经导线传输而分别自引脚p21和引脚p24输出至电子设备12。此时,类似于描述图1b时所说明,在电感器21和电子设备12的位置相对关系如图3所示,且不移动电感器21和电子设备12的情况下,相较于图1b所示的传统的电感器11,电感器21的导线及引脚的配置方式可有效地避免或缩小信号s1和信号s2抵达电子设备12时的路程差及时间差,故更适合被用于对信号同步性有严格要求的电路实作方式中。
37.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感器的投影的示意图。图4所示内容仅是为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参照图4,在某些实施例中,电感器21的引脚22和引脚24可被整合成一共同引脚cp1,进而形成一个具有三个引脚的电感器。亦即,导线l1和导线l2可耦接至同一个共同引脚cp1。
38.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感器21独特的导线绕线方式可在电感器及/或信号目标设备的位置的设置条件相对受限的情况下为本领域提供另一种技术选择,进而避免或相当程度地缩小所传信号的路程差及时间差。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手段确实解决了本领域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39.上述的实施例仅用来例举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及阐释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可由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本发明所主张的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