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5 21:30: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工程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智能建造技术在施工行业中普及迅速,其大量的应用场景中涉及到对现场场地占用情况的统计和材料的盘点,常规现场材料用量信息采集方式为,在工地大门处设置可联网的称重系统,载有材料的车辆通过时进行称重,并将材料的重量、时间等信息通过网络传递到智能建造集成平台, 其工作时一般为连同载具和材料同时称重,计算材料重量时需减去载具重量,对载具的空载称重需要花费额外的成本.现场场地占用信息采集的方式为人工巡视的方式,施工管理人员辨别现场场地的占用情况,并将信息录入智能建造集成平台, 场地占用情况的辨别和信息录入依赖人工操作,存在数据采集错误的情况,可能影响工期、工程质量、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提高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场地占用信息统计、材料用量信息统计的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系统。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系统,包括硬化地面装置、图像采集装置以及服务器,所述硬化地面装置内设置有称重单元和网络通讯单元,所述硬化地面装置上设置有能唯一确定所述硬化地面装置的标签;所述称重单元内存储有硬化地面装置的标签信息,所述称重单元用于实时计算重量信息并将标签信息与重量信息组合记录,所述重量信息为所述硬化地面装置承载的重量;所述网络通讯单元,用于获取携带有标签信息的重量信息并将所述携带有标签信息的重量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用于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图像信息;所述服务器,用于记录重量信息上传时间,根据携带有标签信息的重量信息、重量信息上传时间以及图像信息确定每一材料用量信息以及场地占用信息。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硬化地面装置可实时计算重量信息,并将携带标签信息的重量信息上传至服务器,通过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同时服务器能记录每一重量信息的上传时间,根据携带有标签信息的重量信息、每一重量信息的上传时间以及图像信息确定每一材料用量信息以及场地占用信息,提高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场地占用信息统计、材料用量信息统计的效率。
6.可选的,所述硬化地面装置包括上部接结构、称重片和下部结构,所述称重片设置于所述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之间,所述称重单元和网络通讯单元均设置于所述下部结构内。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称重片的设计可以将重量信息均匀地传递至称重单元,使得称重单元的测量更加准确。
8.可选的,所述称重单元被进一步配置为:获取所述上部结构和称重片的第一重量信息以及称重单元测量的第二重量信息;根据第一重量信息和第二重量信息计算所述重量信息:具体为:重量信息=第二重量信息-第一重量信息。
9.可选的,所述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均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10.可选的,所述服务器包括获取模块、第一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第三处理模块和第四处理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携带有标签信息的重量信息、重量信息上传时间以及图像信息;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携带有标签信息的重量信息确定场地占用情况;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标签信息与所述材料信息的对应关系,并根据所述标签信息与所述材料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携带有标签信息的重量信息,确定重量信息与材料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重量信息与材料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每一材料信息对应的总重量信息;所述第四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每一材料信息的总重量信息以及重量信息上传时间确定每一材料用量信息。
11.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被进一步配置为:根据获取的携带有标签信息的重量信息的数量确定硬化地面装置的总数量;确定输出的重量信息大于0的地面硬化的数量;根据硬化地面装置的总数量以及输出的重量信息大于0的地面硬化的数量,确定场地占用信息。
12.可选的,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被进一步配置为:识别图像信息中每一硬化地面装置上的标签信息以及材料信息,确定材料信息与标签信息的对应的关系;对比每一材料信息的标签信息与每一重量信息的标签信息;判断标签信息是否相同;若是,则确定所述材料信息与所述重量信息对应。
13.可选的,所述第三处理模块被进一步配置为:根据重量信息与材料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每一材料对应的全部重量信息;对所述每一材料信息对应的全部重量信息进行加和,确定每一材料信息对应的总重量信息。
14.可选的,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为摄像机。
1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硬化地面装置可实时计算重量信息,并将携带标签信息的重量信息上传至服务器,通过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同时服务器能记录每一重量信息的上传时间,根据携带有标签信息的重量信息、每一重量信息
的上传时间以及图像信息确定每一材料用量信息以及场地占用信息,提高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场地占用信息统计、材料用量信息统计的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
18.附图标记说明:1、服务器;11、获取模块;12、第一处理模块;13、第二处理模块;14、第三处理模块;15、第四处理模块;2、硬化地面装置;21、上部结构;22、称重片;23、下部结构;231、称重单元;232、网络通讯单元;3、图像采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全部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0.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21.本技术通过硬化地面装置实时计算硬化地面装置的重量信息并记录承重量的,通过图像采集装置3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图像信息,服务器1根据重量信息和图信息得出每种材料的总重量,每种材料总重量变化时记录变化时间,从而实时了解每种材料用量信息;服务器1根据重量信息确定场地占用情况;以提高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场地占用信息和材料用量信息的统计效率。
22.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系统是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结合形成的实际可应用的系统,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系统包括硬化地面装置、图像采集装置3以及服务器1,为了给建筑施工提供适宜的环境,在一些场景中需要对地面进行硬化处理,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地面铺设成品的硬化地面装置实现地面硬化,硬化地面装置包括上部结构21、称重片22和下部结构23,上部结构21和下部结构23均为有混泥土浇筑而成的大小相等的矩形板,在上部结构21上设置有标签,每一硬化地面装置均对应有唯一的标签;在下部结构23内设置有称重单元231和网络通讯单元232,称重片22的一侧面与上部结构21的一侧面贴合,称重片22背离上部结构21的一侧面与下部结构23的一侧面贴合,上部结构21和下部结构23与称重片22贴合的侧面均与称重片22的侧面大小相等,称重片22可将其承载的重量均匀的传递至称重单元231,本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装置3为摄像机。
23.施工开始前,将根据施工需求,在预设位置铺设适当数量的硬化地面装置,将需要的施工材料放置于硬化地面装置上,同时将摄像机设置在适当的位置,使得摄像机可以对整个施工现成进行监控,在系统应用过程中,称重单元231与服务器1通过网络通讯单元232通信连接,摄像机与服务器1可以无线通讯连接也可有线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无线通讯连接,以使得服务器1的设置更加灵活。
24.称重单元231内存储有硬化地面装置上设置的标签的标签信息,系统工作时:称重单元231用于实时计算重量信并将重量信息与标签信息组合记录,重量信息为硬化地面装置承载的重量,即为硬化地面装置上放置的材料的重量。
25.具体的,称重单元231获取上部结构21和称重片22的第一重量信息,由于本实施例中,硬化地面装置的上部结构21、下部结构23和称重片22的重量均固定,因此预先将第一重量信息存储至服务器1的数据库中,需要时,称重单元231输出信息获取指令,服务器1将第一重量信息传输至称重单元231,称重单元231实时测量称重片22、上部结构21以及上部结构21上的称重量,得到第二重量信息,根据第一重量信息和第二重量信息计算重量信息:重量信息=第二重量信息-第一重量信息。
26.称重单元231得出重量信息后,将重量信息与该硬化地面装置的标签信息组合并记录,将携带有标签信息的重量信息传输至网络通讯单元232,网络通讯单元232将携带有标签信息的重量信息上传至服务器1,服务器1获取到携带有标签信息的重量信息后,记录获取到的时间并将其存储至数据库中。
27.图像采集装置3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上传至服务器1,服务器1将获取到的图像信息存储至数据库中。
28.服务器1用于记录重量信息上传时间,根据携带有标签信息的重量信息、重量信息上传时间以及图像信息确定每一材料用量信息以及场地占用信息。
29.下面对服务器1进行具体公开:图2示出了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参照图2,服务器1包括获取模块11、第一处理模块12、第二处理模块13、第三处理模块14和第四处理模块15。其中: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携带有标签信息的重量信息、重量信息上传时间以及图像信息;第一处理模块12,用于根据携带有标签信息的重量信息确定场地占用情况;第二处理模块13,用于根据图像信息确定标签信息与材料信息的对应关系,并根据标签信息与材料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携带有标签信息的重量信息,确定重量信息与材料信息的对应关系;第三处理模块14,用于根据重量信息与材料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每一材料信息对应的总重量信息;第四处理模块15,用于根据每一材料信息的总重量信息以及重量信息上传时间确定每一材料用量信息。
30.第一处理模块12确定场地占用情况的方法具体如下:根据携带有标签信息的重量信息的数量确定硬化地面装置的总数量,每一硬化地面装置上均设置有标签,每一硬化地面装置上传的重量信息均携带有标签信息,且每个重量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均不相同,通过计算标签信息的数量即可得出获取到的重量信息的数量,从而确定施工现场设置的硬化地面装置的总数量;确定硬化地面装置的总数量后,确定输出的重量信息大于0的硬化地面装置的数量,对获取的所有携带标签的重量信息进行判断,确定大于0的重量信息的数量,从而确定输出的重量信息大于0的硬化地面装置的数量,输出的重量信息大于0即代表该硬化地面装置上放置有材料,计算输出的重量信息大于0的硬化地面装置的数量与施工现场设置的硬化地面装置的总数量的比例从而确定场地的
占用情况。
31.第二处理模块13确定重量信息与材料信息的对应关系的方法,具体如下:识别图像信息中每一硬化地面装置上的标签信息以及材料信息,确定材料信息与标签信息的对应的关系,对获取的施工现场的图像信息进行识别,确定图像信息中包含的每一硬化地面装置上的标签的标签信息,本实施例中,标签信息可为设置在硬化地面装置的上部接收上的数字编号,每一硬化地面装置均唯一对应有一个编号,编号可为0001、0002、
……
等,同时还识别每一硬化地面装置上的材料信息,材料信息为材料的具体类别,如钢筋、水泥等,将同一硬化地面装置上的材料信息与标签信息组合并存储;对比每一材料信息的标签信息与每一重量信息的标签信息,将重量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与材料信息对应的标签信息进行对比,当标签信息相同时,判断材料信息与重量信息对应,当标签信息部相同时,则判断材料信息与重量信息不对应。
32.第三处理模块14确定每一材料信息对应的总重量信息的方法,具体如下:根据重量信息与材料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每一材料对应的全部重量信息,完成材料信息与重量信息的对应后,确定同一种材料对应的所有的重量信息,并将该种材料对应的所以的重量信息进行加和从而计算出该种材料的总重量,采用是上述方法计算出每种材料的总重量。
33.第四处理模块15确定每一材料用量信息的方法,具体如下:根据每一材料信息的总重量信息以及重量信息上传时间确定每一材料用量信息,称重单元231通过网络通讯单元232上传重量信息时,服务器1会实时记录每一重量信息的上传时间,而每种材料的总重量均由一个或多个重量信息加和得到,因此通过记录每一重量信息的上传时间,可以实时了解每一材料总重量的变化时间,同时还可实时得知当前每一材料的总量,通过第一次计算的材料的总重量减去当前材料的总量即可得到材料用量信息。
3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