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保险杠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5 20:07: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保险杠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日本特开2016-132269中公开了一种具有捆扎螺母(日文:固縛
ナット
)的保险杠装置。捆扎螺母固定于保险杠加强件。为了将牵引钩固定于车身而使用捆扎螺母。另外,吸能盒与保险杠加强件相连接。吸能盒具有筒部,筒部的前端固定于保险杠加强件。捆扎螺母配置在吸能盒的筒部内。这样,通过将捆扎螺母配置在吸能盒的筒部内,能够有效地充分利用筒部内的空间。捆扎螺母的前端部借助支架与吸能盒的前端相连接。捆扎螺母的后端部借助支架与吸能盒的内表面相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3.在因车辆的碰撞而对保险杠加强件施加载荷时,吸能盒被压扁,从而吸收碰撞能量。在日本特开2016-132269的保险杠装置中,捆扎螺母在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与吸能盒相连接。另外,捆扎螺母结实而不易变形。因此,在捆扎螺母的前端部与后端部之间的范围内,吸能盒不易被压扁。因而,在车辆的碰撞时能够利用吸能盒吸收的碰撞能量少。在本说明书中提出了在具有捆扎螺母的保险杠装置中能够利用吸能盒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的技术。
4.本说明书公开的保险杠装置具有保险杠加强件、吸能盒和捆扎螺母。所述保险杠加强件具有构成所述保险杠加强件的外侧表面的板部。吸能盒具有筒部,所述筒部配置于比所述板部靠近驾驶室的位置,并且以轴向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朝向固定于所述板部。所述捆扎螺母配置在所述筒部内,并且以轴向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朝向固定于所述板部。所述捆扎螺母相对于所述筒部的内表面不受约束。
5.另外,捆扎螺母相对于筒部的内表面不受约束是指,不存在将捆扎螺母与筒部的内表面连接固定的构造体。即,是指在捆扎螺母与筒部的内表面之间不存在妨碍捆扎螺母与筒部的相对移动的构造体。另外,可以存在将捆扎螺母与筒部的内表面之间连接的柔软的构件(例如金属线等)。这样的柔软的构件不妨碍捆扎螺母与筒部的相对移动,因此使捆扎螺母相对于筒部的内表面不受约束。
6.另外,保险杠加强件的外侧表面是指保险杠加强件中的朝向车辆的外侧的表面。在车辆前方的保险杠装置中,外侧表面是保险杠加强件的前表面。在车辆后方的保险杠装置中,外侧表面是保险杠加强件的后表面。
7.在本说明书公开的上述保险杠装置中,配置在吸能盒的筒部内的捆扎螺母借助保险杠加强件固定于筒部。另一方面,捆扎螺母相对于筒部的内表面不受约束。因此,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吸能盒不被捆扎螺母支承而能够被压扁。因此,在捆扎螺母存在的范围内,吸能盒能够容易地被压扁。因而,采用该保险杠装置,能够利用吸能盒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
8.本说明书公开的一例的车辆的保险杠装置也可以是,还具有第1支架和第2支架,上述第1支架使上述捆扎螺母中的第1部分与上述板部相连接,上述第2支架使上述捆扎螺
母中的配置于比上述第1部分靠近上述驾驶室的位置的第2部分与上述板部相连接。
9.另外,第1支架和第2支架可以与吸能盒一体化,也可以与保险杠加强件一体化。即,可以利用吸能盒的一部分构成第1支架和第2支架,也可以利用保险杠加强件的一部分构成第1支架和第2支架。
10.采用该结构,能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在多处使捆扎螺母与板部相连接,因此能够更牢固地将捆扎螺母固定于板部。
附图说明
11.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工业上的意义,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部件,其中,
12.图1是具有实施例的保险杠装置的车辆的侧视图。
13.图2是实施例的保险杠装置的立体图。
14.图3是保险杠装置在捆扎螺母的位置处的纵剖视图(沿图2的iii-iii线的位置处的剖视图)。
15.图4是保险杠装置在捆扎螺母的位置处的横剖视图(沿图2的iv-iv线的位置处的剖视图)。
16.图5是比较例的保险杠装置的对应于图3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所示,实施例的保险杠装置10安装于车辆的前方部分。在包含图1的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箭头rh表示车辆右方。如图2所示,保险杠装置10具有保险杠加强件20、两个吸能盒30以及两个捆扎螺母40。
18.如图2所示,保险杠加强件20沿车宽方向较长地延伸。如图3所示,保险杠加强件20在纵截面上具有方形的u字形。保险杠加强件20以u字形的底面朝向前侧的朝向被固定。以下,将保险杠加强件20中构成前表面20a的板状的部分称为板部22。
19.如图2所示,两个吸能盒30配置于保险杠加强件20的后方。因而,如图1所示,各吸能盒30配置于比保险杠加强件20的板部22靠近驾驶室90的位置。如图2所示,在保险杠加强件20的左右的端部各自的后方配置有吸能盒30。各吸能盒30在前端与板部22相连接。如图2~图4所示,吸能盒30具有筒部31、前方支架32、后方支架33以及凸缘34。以筒部31的轴向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朝向配置筒部31。如图3和图4所示,前方支架32沿保险杠加强件20的板部22延伸。前方支架32的前表面通过焊接等固定于板部22的后表面。前方支架32的后表面通过焊接等固定于筒部31的前端。因而,筒部31的前端借助前方支架32固定于板部22。这样,吸能盒30以筒部31的轴向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朝向固定于板部22。后方支架33配置于筒部31的内部。后方支架33配置于前方支架32的后方。后方支架33的主要部33a在与前方支架32空开间隔的位置沿前方支架32延伸。如图4所示,后方支架33在主要部33a的两端(车辆左右方向上的两端)具有自主要部33a折曲而向前方延伸的连接部33b。连接部33b的前端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前方支架32的后表面。如图2所示,凸缘34设置于筒部31的后端。如图1所示,吸能盒30的后端部(即,图2所示的凸缘34)与构成车辆的车身的构件(例如前纵梁92)相连接。构成吸能盒30的筒部31的钢板的厚度比构成保险杠加强件20的钢板的厚度薄。因而,
当车辆在前方发生了碰撞时,吸能盒30能够容易地被压扁。通过使吸能盒30被压扁,碰撞能量被吸能盒30吸收。
20.如图3和图4所示,在保险杠加强件20的板部22设置有通孔24。在位于通孔24内的前方支架32设置有通孔36。通孔36的直径比通孔24的直径小。在后方支架33的位于通孔36后方的位置设置有通孔38。捆扎螺母40具有筒形状,贯穿在通孔24、36、38内。捆扎螺母40配置在吸能盒30的筒部31内。在捆扎螺母40的外周面设置有前方凸缘40a和后方凸缘40b。前方凸缘40a配置于前方支架32的前方。前方凸缘40a在通孔36的周围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前方支架32的前表面。因而,前方凸缘40a利用前方支架32与保险杠加强件20的板部22相连接。后方凸缘40b配置于后方支架33的后方。后方凸缘40b在通孔38的周围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后方支架33的后表面。因而,后方凸缘40b利用后方支架33和前方支架32与保险杠加强件20的板部22相连接。这样,利用前方支架32和后方支架33使捆扎螺母40与保险杠加强件20的板部22相连接。以捆扎螺母40的轴向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朝向将捆扎螺母40固定于板部22。在从前方观察板部22时,捆扎螺母40固定于通孔24内的能用眼睛看到的位置。在捆扎螺母40的内孔44设置有螺纹槽。能自板部22的前侧将车辆捆扎用的钩安装于捆扎螺母40。构成捆扎螺母40的金属的厚度比构成吸能盒30的筒部31的钢板的厚度厚。因此,捆扎螺母40具有比筒部31高的强度。因而,当车辆在前方发生了碰撞时,捆扎螺母40不易变形。
21.接着,说明图5所示的比较例的保险杠装置与实施例的保险杠装置10的不同。如图5所示,在比较例的保险杠装置中,捆扎螺母40的后方凸缘40b利用后方支架33x与筒部31的内表面相连接。比较例的保险杠装置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的保险杠装置10相等。
22.在比较例的保险杠装置中,捆扎螺母40的前方凸缘40a利用前方支架32与板部22相连接,捆扎螺母40的后方凸缘40b利用后方支架33x与筒部31的内表面相连接。另外,如上所述,捆扎螺母40具有比筒部31高的强度。当安装有比较例的保险杠装置的车辆在其前方发生碰撞时,载荷朝向后方施加于保险杠加强件20,筒部31沿轴向(车辆前后方向)被压扁。此时,在前方支架32与后方支架33x之间的范围r1内,筒部31由具有高强度的捆扎螺母40支承,因此筒部31几乎无法被压扁。另外,即使在后方支架33x和筒部31被焊接在一起的范围r2内,筒部31也几乎无法被压扁。即,在碰撞时,筒部31在比后方支架33x靠后方的范围r3内被压扁,但在比范围r3靠前方的范围r1、r2几乎不会被压扁。这样,在比较例的保险杠装置中,筒部31的一部分不易被压扁,因此被筒部31吸收的碰撞能量小。
23.相对于此,在实施例的保险杠装置10中,如图3和图4所示,在筒部31内没有配置将捆扎螺母40与筒部31的内表面连接的构件。因而,捆扎螺母40相对于筒部31的内表面不受约束。因此,当车辆在前方发生了碰撞时,筒部31不被捆扎螺母40支承,筒部31能够在其轴向的整个范围ra内容易地被压扁。因此,在实施例的保险杠装置10中,被筒部31吸收的碰撞能量大。
24.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实施例的保险杠装置10中,捆扎螺母40与筒部31的内表面不连接,捆扎螺母40借助保险杠加强件20的板部22固定于筒部31。因而,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捆扎螺母40不支承筒部31,筒部31的大致整体被压扁,从而能够吸收很多的碰撞能量。另外,即使是使捆扎螺母40在不与筒部31的内表面相连接的前提下与板部22相连接的固定构造,也能以充分的强度将捆扎螺母40固定于板部22。特别是,通过使捆扎螺母40在沿前后方向分开的两个位置(即,前方凸缘40a和后方凸缘40b)与板部22相连接,能以较高的强度
将捆扎螺母40固定于板部22。
25.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说明了车辆前方的保险杠装置10,但也可以在车辆后方的保险杠装置采用与上述的实施例同样的捆扎螺母的固定构造。
26.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捆扎螺母40借助支架32、33与板部22相连接,但捆扎螺母40也可以直接与板部22相连接。
27.以上,详细地说明了实施方式,但以上只不过是例示,并不限定权利要求书。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中包含对以上例示的具体例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变更后得到的结构。在本说明书或附图中说明的技术要素单独或通过各种组合而发挥技术有用性,并不限定于提交时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另外,在本说明书或图中例示的技术同时达成多个目的,达成其中之一的目的的技术本身具有技术有用性。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