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稻蟹共生的管理平台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2022-02-24 17:39: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稻蟹共生的管理平台,包括试验田埂区(1),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田埂区(1)的四角均设置有暂养池(2),且试验田埂区(1)的两边侧均设置有插接有栅栏(3),试验田埂区(1)靠近四个暂养池(2)之间开有直角凹型环沟(7),直角凹型环沟(7)的四角内均插接有挡板(8),所述试验田埂区(1)靠近直角凹型环沟(7)的内侧开设有水稻种植区(4),水稻种植区(4)的中部开有汇流通道(10),且水稻种植区(4)靠近汇流通道(10)两侧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栽植沟(5),位于汇流通道(10)两端的每两个栽植沟(5)两侧均开有导流孔(9),每个栽植沟(5)靠近直角凹型环沟(7)的一端均插接有倾斜块(6),所述试验田埂区(1)靠近两个栽植沟(5)之间的两边侧均设置有同一个拦截驱动机构(11),拦截驱动机构(11)内设置有拦截组件,且试验田埂区(1)靠近两个暂养池(2)之间的一边侧设置有蟹壳检测机构(12),所述试验田埂区(1)的顶部外壁设置有u型环沟(4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蟹共生的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驱动机构(11)包括钢丝固定绳(13)、限位块(14)、第一绕绳辊(15)、第一固定架(16)、侧齿轮(17)、正齿轮(18)、减速电机(19)、第二固定架(20)、第二绕绳辊(21)、限位固定架(22)和钢丝传导绳(23),且第一固定架(16)和第二固定架(20)分别放置于试验田埂区(1)两边侧,且第一绕绳辊(15)和第二绕绳辊(21)分别通过轴承固定于第一固定架(16)和第二固定架(20)的两侧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稻蟹共生的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4)设置于第一固定架(16)的一侧内壁上,限位固定架(22)设置于第二固定架(20)的两侧内壁上,限位固定架(22)一侧开有限位卡接孔,限位卡接孔的一侧设置有螺纹调节环,钢丝固定绳(13)设置于限位块(14)和限位固定架(22)相对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稻蟹共生的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19)通过支架固定于第一固定架(16)的一侧外壁上,第一绕绳辊(15)的一端设置有转轴,侧齿轮(17)套接于转轴的一端,正齿轮(18)套接于减速电机(19)的输出轴上,正齿轮(18)和侧齿轮(17)相互啮合,钢丝传导绳(23)两端分别缠绕于第一绕绳辊(15)和第二绕绳辊(21)的圆周上,拦截组件通过绳锁组件(24)和l型连接板套接于钢丝传导绳(23)和钢丝固定绳(13)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稻蟹共生的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绳锁组件(24)包括u型限位块(28)、弧形抵块(29)、两个螺母(30)和两个螺杆(31),且u型限位块(28)卡接于钢丝传导绳(23)上,弧形抵块(29)套接于u型限位块(28)的底部两端上,弧形抵块(29)与u型限位块(28)形成滑动配合,两个螺杆(31)分别设置于u型限位块(28)的底部两端面上,两个螺母(30)分别通过螺纹套接于螺杆(31)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蟹共生的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组件包括伸缩杆(25)、两个y型杆(26)、拦截板(27)、两个卡座(32)、两个卡块(33)和拦截网(34),且伸缩杆(25)顶端通过两个连接柱连接于绳锁组件(24)的底端,两个y型杆(26)分别设置于伸缩杆(25)底部两侧外壁上,拦截板(27)设置于伸缩杆(25)的底部外壁上,两个卡座(32)设置于拦截板(27)底部两侧外壁上,且两个卡块(33)分别卡接于两个卡座(32)内,拦截网(34)设置于两个卡块(33)的同侧外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蟹共生的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蟹壳检测机构(12)包括机座(35)、蟹壳粉碎组件、导料板(38)、石墨炉(39)和盛料盒(40),且机座(35)设
置于试验田埂区(1)的顶部一侧,蟹壳粉碎组件设置于机座(35)的顶部一侧,导料板(38)设置于机座(35)靠近蟹壳粉碎组件一侧的顶部,盛料盒(40)设置于机座(35)靠近导料板(38)下方的顶部外壁上,石墨炉(39)设置于机座(35)顶部外壁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稻蟹共生的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蟹壳粉碎组件包括碾压辊(36)、伺服电机(37)、两个安装座(41)、两个l型支撑块(42)、承载板(43)、两个倾斜槽(44)、导料槽(45)、弧形研磨槽(46)和两个卡槽(47),两个安装座(41)设置于机座(35)的顶部两边侧,碾压辊(36)通过轴承固定于两个安装座(41)之间一侧外壁上,伺服电机(37)通过支架固定于其中一个安装座(41)的一侧外壁上,且伺服电机(37)输出轴通过连接轴与碾压辊(36)的一端相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稻蟹共生的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倾斜槽(44)分别卡于两个安装座(41)相对一侧外壁上,承载板(43)设置于两个安装座(41)之间的外壁上,两个卡槽(47)分别开于承载板(43)底部一侧外壁上,弧形研磨槽(46)开于承载板(43)顶部一侧,导料槽(45)开于承载板(43)靠近弧形研磨槽(46)一侧的顶部,两个l型支撑块(42)卡接于两个卡槽(47)内,且两个l型支撑块(42)与两个倾斜槽(44)相互贴合。10.一种稻蟹共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盛料盒40内的蟹壳碎片放入研磨器里面研磨成粉;s2:取蟹壳粉末1g放于150ml烧杯中,并向烧杯中加20ml浓硝酸,盖上密封盖,将烧杯移动至酒精灯上进行加热消化;s3:加热至消化液还有2-3ml时,加2-3滴双氧水,继续加热,直到硝酸赶尽,使得消化液呈现无色透明状或者是淡黄色;s4:停止加热,将消化液的烧杯静置冷却,冷却后的消化液全部转移至一个容量杯中;s5:取一烧杯,准确量取一定量的铅标准液,配比浓度为0、10、20、40、60、80ng/ml;s6:将配比好的铅溶液移动至石墨炉39中进行吸光度测定,并将测定多个吸光度数值和铅溶液浓度值绘制为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标准曲线,以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s7:取冷却后的消化液20μl,并将其放入石墨炉39中,测量出其吸光度值,并带入标准曲线中,得到消化液中铅的含量,由此,得出稻蟹共生环境对蟹壳内铅元素含量的检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蟹共生的管理平台及其检测方法,涉及稻蟹共生管理及检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河蟹抓捕和蟹壳检测的问题;具体包括试验田埂区,所述试验田埂区的四角均设置有暂养池,且试验田埂区的两边侧均设置有插接有栅栏,试验田埂区靠近四个暂养池之间开有直角凹型环沟,直角凹型环沟的四角内均插接有挡板,所述试验田埂区靠近直角凹型环沟的内侧开设有水稻种植区,水稻种植区的中部开有汇流通道,且水稻种植区靠近汇流通道两侧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栽植沟,位于汇流通道两端的每两个栽植沟两侧均开有导流孔。本发明通过拦截组件对成年河蟹进行拦截,既方便了人们抓捕,又提高了收获河蟹的效率。了收获河蟹的效率。了收获河蟹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尹厚壅 王业勤 尚伟龙 李泓胜 杨万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万顺
技术研发日:2020.09.01
技术公布日:2022/2/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