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2022-02-24 17:13: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1.本公开实施例涉及ar眼镜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眼镜能够完成手势识别,是通过安装于ar眼镜上的摄像头所提供手势的图像而实现的。
3.但一般情况下,用户每一次执行手势操控并非处于同一位置,而且不同的用户在进行同一操控时手部位置也不相同。所以,鉴于ar眼镜上的摄像头的可视范围的局限性,一般需要用户将手部提高至摄像头的可视范围内,才能保证摄像头获取用户的手势图像,这样也影响用户在使用ar眼镜的舒适度,从而难以提高用户对ar眼镜的使用意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能够提供ar眼镜的舒适度,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助于提高ar眼镜的使用舒适度。
5.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ar眼镜的位置及手势交互中的肢体位置建立人体姿态模型,并确定所述人体姿态模型中的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及第一状态下的第一肢体状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
7.获取多个样本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肢体状态参数,并获取所述第一肢体状态参数与所述第二肢体状态参数之间的角度差值;
8.根据所述角度差值以及所述函数关系计算样本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
9.根据所述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得到ar眼镜的摄像头的调整角度。
10.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例中,获取多个样本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肢体状态参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11.依据所述人体姿态模型获取多个样本在第二状态下的图像信息;
12.根据所述图像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肢体状态参数。
13.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根据ar眼镜的位置及手势交互中的肢体位置建立人体姿态模型的步骤,包括:
14.构建人体姿态模型,在所述人体姿态模型的水平视线上设定ar眼镜的位置;
15.设定所述手势交互中的人体姿态模型并设置所述人体姿态模型的姿态参数;其中,所述人体姿态模型的大臂位于垂直方向,小臂与大臂相互垂直;大臂相对于垂直方向的大臂旋转角为0,且小臂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小臂旋转角为0。
16.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人体姿态模型中的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及第一状态下的第一肢体状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包括:
[0017][0018]
式中,所述姿态参数包括:
[0019]
θ为ar眼镜所在的视线与眼镜至手掌根部连线形成的夹角;
[0020]
l0为人体姿态模型中ar眼镜到肩部的垂直距离;
[0021]
l1为人体姿态模型中肩部到手肘的垂直距离;
[0022]
l2为人体姿态模型中手肘到手掌根部的水平距离;
[0023]
l3为人体姿态模型中手掌长度;
[0024]
d0为人体姿态模型中ar眼镜至肩部的水平距离。
[0025]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一肢体状态参数与所述第二肢体状态参数之间的角度差值的步骤,包括:
[0026]
收集各个样本对应的大臂相对于人体姿态模型的垂直方向的大臂旋转角和小臂相对于人体姿态模型的水平方向的小臂旋转角;
[0027]
获取对应样本的小臂旋转角和大臂旋转角与所述人体姿态模型的小臂旋转角和大臂旋转角的角度差值。
[0028]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角度差值以及所述函数关系计算样本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的步骤,包括:
[0029]
依次读取各个样本对应的大臂旋转角和小臂旋转角,获取所述大臂和小臂分别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长度;
[0030]
根据所述投影长度,利用所述函数关系计算各个样本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将各个样本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的均值作为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
[0031]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法,还包括:
[0032]
获取各个样本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得到所有样本中的最大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和最小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
[0033]
若最大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和最小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的差值超出设定范围,获取各个样本对应的大臂旋转角的第一中位数据和所述小臂旋转角的第二中位数据;
[0034]
以所述第一中位数据和第二中位数据分别作为所述第一肢体状态参数与所述第二肢体状态参数之间的大臂旋转角度差值和小臂旋转角差值。
[0035]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装置,包括:
[0036]
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ar眼镜的位置及手势交互中的肢体位置建立人体姿态模型,并确定所述人体姿态模型中的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及第一状态下的第一肢体状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
[0037]
角度差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样本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肢体状态参数,并获取所述第一肢体状态参数与所述第二肢体状态参数之间的角度差值;
[0038]
拍摄角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角度差值以及所述函数关系计算样本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
[0039]
角度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得到ar眼镜的摄像头的调整角度。
[0040]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0041]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0042]
存储器;
[0043]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法。
[0044]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法。
[0045]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46]
本技术所提供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案,根据手势交互中的肢体位置建立人体姿态模型,将收集到的样本的第二肢体状态参数与根据该人体姿态模型得到的第一肢体状态参数进行对比得到对应的角度差值,根据该角度差值得到样本在舒适状态的第二状态下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由此得到ar眼镜的摄像头的调整角度。本技术所提供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案,能够根据用户在舒适状态且具有操作意识的情况下做出的手势操作,调整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使得完成调整的摄像头能够获取用户在舒适状态的第二状态下的所做出的手势操作,有助于提高用户在向ar眼镜发出手势操作指令时的舒适度;另一方面,也能够对不具有操作意识的手势动作进行过滤,避免ar眼镜接收到错误的操作指令,提高指令操作准确性。
[0047]
本公开实施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实施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48]
本公开实施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49]
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50]
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法的一人体姿态模型;
[0051]
图3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法的另一人体姿态模型;
[0052]
图4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法的又一人体姿态模型;
[0053]
图5a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男性样本的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肢体状态图像;
[0054]
图5b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女性样本的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肢体状态图像;
[0055]
图6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法中利用人体姿态模型,通过样本的第二肢体状态参数得到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的示意图;
[0056]
图7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7]
图8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8]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59]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0060]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61]
为了能够使ar眼镜在用户舒适姿态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取用户的手势图像,识别对应的操作指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的技术方案。
[0062]
参照图1,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3]
s110、根据ar眼镜的位置及手势交互中的肢体位置建立人体姿态模型,并确定所述人体姿态模型中的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及第一状态下的第一肢体状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
[0064]
一般用户在使用ar眼镜时,ar眼镜戴设在眼部前方。ar眼镜通过位于其上的摄像头获取用户的手势图像,并根据该手势图像获取识别用户的操作指令,触发对应的操作。而ar眼镜的摄像头在使用的过程中,一般固定在ar眼镜上并朝前方安装,因此,该摄像头的覆盖范围一般位于用户的前方区域。而且,结合一般的操作习惯,当用户具有操作意识时,其操作手势一般位于人体的前方,若用户将手放于其后方区域,则一般认为用户不具有向ar眼镜发送操作指令的意识。
[0065]
因此,根据上述内容,针对用户在具有操作意识时发送操作指令的区域建立人体姿态模型,即该人体姿态模型用户具有操作意识时手势交互中的肢体位置结合ar眼镜的位置所构建的,以便对用户的发送操作指令的范围进行检测,并根据该检测范围对ar眼镜的摄像头的角度进行调整。同时,该人体姿态模型所能够检测的手势区域位于人体的前方区域,除了检测手势交互中的肢体位置以外,还能对没有操作意识的手势进行过滤,使得调整后的摄像头的覆盖区域能够捕获用户具有操作意识时所做出的手势操作。
[0066]
该人体姿态模型中,为了能够完全获取用户具有操作意识下的手势操作指令,可以根据用户在具有操作意识时手势所处的边缘位置作为ar眼镜拍摄角度的一边缘,并结合人体姿态模型中的第一肢体状态参数,在ar眼镜拍摄角度的覆盖范围内确定ar眼镜拍摄角度的另一边缘,ar眼镜拍摄角度的两边缘形成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根据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与第一肢体状态参数在空间上的角度构成关系,形成对应的函数关系。
[0067]
为了降低人体姿态模型的复杂度,可以将该函数关系设置为第一状态下的函数关系。
[0068]
进一步,为了能够建立第一状态下的函数关系,在构建人体姿态模型时,可以对摄像头的覆盖范围设立基准位置和对人体姿态模型中肢体的位置关系。
[0069]
其中,摄像头的覆盖范围的基准位置可以为人体姿态模型的水平视线位置,基于该水平视线位置且在人体姿态模型的眼睛的前方位置设定为ar眼镜的位置。
[0070]
参照图2,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法的一人体姿态模型。
[0071]
该人体姿态模型,是用于设定人体在进行手势交互的过程中的姿态参数。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状态可以理解为理想状态。该理想状态主要是用于根据所述人体姿态模型,所构建的关于其中的姿态参数的理想状态。
[0072]
例如,在理想状态下,该人体姿态模型模拟大臂垂放于身体同侧,位于垂直方向上;而小臂与大臂相互垂直,该小臂放置的方向为水平方向,根据大臂和小臂在理想状态下的摆放位置,将大臂相对于垂直方向的大臂旋转角为0,且小臂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小臂旋转角为0。在该人体姿态模型中,该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设定为水平视线与根据用户具有操作意识时所模拟手势所处的边缘位置所形成的角度。
[0073]
s120、获取多个样本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肢体状态参数,并获取所述第一肢体状态参数与所述第二肢体状态参数之间的角度差值。
[0074]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状态可为用户的舒适状态。该舒适状态是用户具有操作意识且对ar眼镜发出手势操作指令时所作出的自然姿态,在该自然姿态下,用户不会刻意作出如举高小臂和/或大臂等动作。
[0075]
在步骤s110所提到的用户具有操作意识时所模拟手势所处的边缘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用户在第二状态下肢体所处的位置,从而使得由本实施例所提供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法所得到的ar眼镜的摄像头的调整角度,能够获取到用户在第二状态下的手势操作指令,有助于提高该ar眼镜的使用舒适度。
[0076]
在本步骤中,以一个用户作为一个样本,获取多个样本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肢体状态参数。然后,分别得到每个样本的第二肢体状态参数与人体姿态模型的第一肢体状态参数之间的角度差值。
[0077]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肢体状态参数可以根据第一肢体状态参数收集每个样本对应的肢体状态参数。而该角度差值可通过获取每个样本处于第二状态下进行手势操作时的侧面图像,得到对应的第二肢体状态参数,并与第一肢体状态参数的同项参数的角度进行比较,得到对应参数的第一肢体状态参数与所述第二肢体状态参数之间的角度差值。
[0078]
s130、根据所述角度差值以及所述函数关系计算样本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
[0079]
根据所述函数关系,将从步骤s120所获得的各个样本的第二肢体状态参数转化为所述函数关系上的对应项的第一肢体状态参数的数值,然后利用该函数关系计算样本处于第二状态下所对应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
[0080]
在该步骤中,该样本可以指具体指特定的样本,或者是参与调整测试的所有样本或部分样本。
[0081]
s140、根据所述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得到ar眼镜摄像头的调整角度。
[0082]
根据步骤s130所得到的样本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结合所述摄像头的覆盖范围,得到该ar眼镜的摄像头的调整角度。
[0083]
本技术所提供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案,根据手势交互中的肢体位置建立人
体姿态模型,将收集到的样本的第二肢体状态参数与根据该人体姿态模型得到的第一肢体状态参数进行对比得到对应的角度差值,根据该角度差值得到样本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由此得到ar眼镜的摄像头的调整角度。
[0084]
本技术所提供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案,能够根据用户在舒适状态且具有操作意识的情况下做出的手势操作,调整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使得完成调整的摄像头能够获取用户在作为舒适状态的第二状态下的所做出的手势操作,有助于提高用户在向ar眼镜发出手势操作指令时的舒适度;另一方面,也能够对不具有操作意识的手势动作进行过滤,避免ar眼镜接收到错误的操作指令。
[0085]
对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法,可以根据所需获取手势操作指令的构建对应的人体姿态模型。
[0086]
若该摄像头对需获取的整个手掌动作的图像,才能准确识别对应的手势操作指令,那么对应的人体姿态模型,如图2所示,该人体姿态模型中,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及与第一肢体状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设为:
[0087][0088]
在公式(1)中,所述姿态参数包括:
[0089]
θ为ar眼镜所在的视线与眼镜至手掌根部连线形成的夹角;
[0090]
l0为人体姿态模型中ar眼镜到肩部的垂直距离;
[0091]
l1为人体姿态模型中肩部到手肘的垂直距离;
[0092]
l2为人体姿态模型中手肘到手掌根部的水平距离;
[0093]
l3为人体姿态模型中手掌长度;
[0094]
d0为人体姿态模型中ar眼镜至肩部的水平距离。
[0095]
在该人体姿态模型中,该姿态参数分为垂直方向的姿态参数和水平方向的姿态参数。该垂直方向的姿态参数包括人体姿态模型中ar眼镜到肩部的垂直距离l0和人体姿态模型中肩部到手肘的垂直距离l1;该水平方向的姿态参数包括人体姿态模型中手肘到手掌根部的水平距离l2和人体姿态模型中ar眼镜至肩部的水平距离d0。其中,由于耳朵与肩部在该人体姿态模型中位于同一垂直方向上,所以,d0相当于人体姿态模型中眼睛到耳朵后延的距离。
[0096]
在图2所示的人体姿态模型中,设定该ar眼镜的摄像头能够获取人体姿态模型中整个手掌所发出的手势操作指令,该手掌的范围从指尖至手掌根部位置,即人体姿态模型中的手掌根部位置为该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的边缘位置。根据人体姿态模型的垂直方向的姿态参数,以人体姿态模型的水平视线作为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的另一边缘位置,因此,在第一状态下,该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可以是在人体姿态模型中ar眼镜作为起点,并由该起点所引起的水平视线与至手掌根部位置的两连线所形成的角度。该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能够满足上述公式(1)中的函数关系。
[0097]
参照图3,图3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法的另一人体姿态模型。
[0098]
若该ar眼镜的摄像头只需获取由手指发出的操作指令时,则该水平方向的姿态参数包括人体姿态模型中手肘到手掌根部的水平距离l2和人体姿态模型中手掌长度l3,以及
人体姿态模型中ar眼镜至肩部的水平距离d0。在该人体姿态模型中,该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由水平视线与ar眼镜至手掌中部位置连线所形成的角度,对应的函数关系为:
[0099][0100]
参照图4,图4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法的又一人体姿态模型。
[0101]
如图4所示,此时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只能覆盖至指尖的位置,但该摄像头无法获取在第二状态下所作出的手势操作指令,需要将手向前延伸,超出该人体姿态模型中指尖的位置。
[0102]
此时,对应的函数关系为:
[0103][0104]
在人体姿态模型,基于相同的第一肢体状态参数,若因所需获取的手势操作信息的识别图像的范围不同,则不同情况下得到的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的大小关系为θ》θ2》θ3。所以,当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为θ的情况下,也能覆盖到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为θ2或θ3对应的覆盖范围。
[0105]
根据上述分析,在后续的实施例的执行描述中,以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为θ作为条件进行描述。
[0106]
根据上述得到的人体姿态模型,收集各个样本的大臂旋转角和小臂旋转角。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大臂旋转角为对应样本的大臂相对于人体姿态模型的垂直方向的旋转角,该小臂旋转角为对应样本的小臂相对于人体姿态模型的水平方向的旋转角。然后,获取各个样本的大臂旋转角和小臂旋转角分别相对于第一肢体状态参数中的大臂旋转角和小臂旋转角的角度差值。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肢体状态参数中的大臂旋转角和小臂旋转角均为0,所以,能够通过每个样本的手势操作图像,得到对应的角度差值。
[0107]
为了更好地对上述第二肢体状态参数的获取过程进行说明,以下样本数据获取过程进行具体说明。
[0108]
在本实施例中,以20个男性和12个女性作为样本,对每个样本的姿态参数进行测量。具体地,对每个样本分别实际量取了样本的l0、l1、l2、l3、d0等具体数据,统计数据表如下:
[0109][0110][0111]
根据上述得到的姿态参数数据表,利用上述公式(1),得到每个样本的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在上述具体参数中,最大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为80.79
°
,最小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为73.22
°
,而根据所有样本得到的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所求出的平均值为76.67
°

[0112]
其中,该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的平均值可以是男性样本的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的平均值和女性样本的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的平均值。在上表中,填充了灰色的对应样本为女性样本,其他为男性样本。
[0113]
若男性样本的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的平均值和女性样本的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
的平均值均与全体样本的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的平均值接近,对ar眼镜摄像头角度的调整无需区分男女用户进行分开调整设计。
[0114]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上述得到的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得到对应样本的ar眼镜的摄像头的调整角度。也可以根据上述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的平均值,得到上述样本所对应的类型的ar眼镜的摄像头的调整角度。
[0115]
参照图5a和图5b,图5a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男性样本的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肢体状态图像,图5b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女性样本的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肢体状态图像。
[0116]
进一步,获取每个样本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肢体状态参数,如图5a和图5b。在本实施例中,以每个样本处于第二状态下完成向ar眼镜发出手势操作指令的侧面图像作为测量基础,得到每个样本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肢体状态参数。无论是否第二状态下,l0、l1、l2、l3、d0的具体数据是不变的,但每个样本的大臂旋转角和小臂旋转角会因操作状态和习惯动作不同而不同,从而影响样本的ar眼镜拍摄角度。关于上述样本的大臂旋转角和小臂旋转角,具体数据如下表:
[0117]
[0118][0119]
在上述数据表中,大臂旋转角以垂直方向作为基准,当大臂向身体前方倾斜时,该大臂旋转角为正;当大臂向身体后方倾斜时,大臂旋转角为负。小臂旋转角以水平方向作为基准,当手掌高于手肘位置时,该小臂旋转角为正;当手掌低于手肘位置时,小臂旋转角为负。
[0120]
对于大臂旋转角为负,即大臂向身体后方倾斜时,根据对于一般用户具有操作意识习惯的操作姿态,认为对应样本的用户不具有操作意识,可去除对应样本的统计和计算。
[0121]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一状态下,人体姿态模型的大臂旋转角和小臂旋转角均为0,因此,上述通过如图5a和图5b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肢体状态图像能够直接得到各个样本的处于第二状态下小臂旋转角和大臂旋转角。
[0122]
参照图6,图6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法中利用
人体姿态模型,通过样本的第二肢体状态参数得到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的示意图。
[0123]
根据图6所示,上述步骤s130,可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0124]
依次读取各个样本对应的大臂旋转角和小臂旋转角,获取所述大臂和小臂分别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长度;
[0125]
根据所述投影长度,利用所述函数关系计算各个样本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将各个样本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的均值作为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
[0126]
在该实施例中,利用图6所示的人体姿态模型,得到对应样本的大臂旋转角为α,小臂旋转角为β。对应地,大臂在垂直方向的投影长度为l1cos(β),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为l1sin(β);小臂在垂直方向的投影长度为l2sin(α),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为l2cos(α)。
[0127]
利用人体姿态模型的函数关系,以大臂在垂直方向的投影长度、小臂的在垂直方向的投影长度和ar眼镜到肩部的垂直距离作为该函数关系的垂直长度的元素,以大臂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和小臂的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作为该函数关系的水平长度的元素。对于函数关系的水平长度,若小臂旋转角为正,即样本的手掌位置高于手肘位置,则该水平长度为l0 l1cos(β)-l2sin(α);否则,该水平长度为l0 l1cos(β) l2sin(α)。
[0128]
以小臂旋转角为正进行说明,根据所述函数关系,得到样本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该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具体可表达为如下函数关系:
[0129][0130]
获取所述大臂旋转角在垂直方向的第一投影长度和所述小臂旋转角在水平方向的第二投影长度;
[0131]
根据所述函数关系计算得到各个样本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
[0132]
根据上述各个样本的第一肢体状态参数,即l0、l1、l2、l3、d0的具体数据,得到最大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为84.07
°
,最小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为51.85
°
。由于最大与最小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相距较远,可以所有样本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得到该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的平均值为71.21
°

[0133]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对于用于调整ar眼镜的摄像头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可以根据最大与最小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的差值,来确定获取ar眼镜的摄像头的调整角度的方法。
[0134]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中,得到ar眼镜的摄像头的调整角度之前,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0135]
获取各个样本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得到所有样本中的最大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和最小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
[0136]
若最大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和最小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的差值超出设定范围,获取各个样本对应的大臂旋转角的第一中位数据和所述小臂旋转角的第二中位数据;
[0137]
以所述第一中位数据和第二中位数据作为所述第一肢体状态参数与所述第二肢体状态参数之间的大臂旋转角度差值和小臂旋转角差值。
[0138]
延用上述所获取的最大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和最小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以该最大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和最小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的差值确定对应的获取整体样本的大
臂旋转角度差值和小臂旋转角差值的执行方式。
[0139]
在该实施例中,该最大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和最小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的差值为32.22
°
,即最大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和最小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相距较大,若以所有样本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的平均值作为整体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该ar眼镜的拍摄范围不能满足较多用户在第二状态下进行手势操作。
[0140]
在本实施例中,若最大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和最小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的差值在最大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大小的10%的设定范围内,则认为最大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和最小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相距不大,以所有样本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的平均值作为整体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若该设定范围超过10%,则认为最大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和最小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相距较大,以所有样本的大臂旋转角的第一中位数据和所述小臂旋转角的第二中位数据作为第一肢体状态参数与所述第二肢体状态参数之间的大臂旋转角度差值和小臂旋转角差值,利用所述函数关系,得到对应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角度。
[0141]
根据上述计算得到的最大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和最小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其差值超出了设定范围,根据上述提供的样本的大臂旋转角α和小臂旋转角β,得到对应的第一中位数据为11
°
和第二中位数据为4
°
,利用上述人体姿态模型的公式(4),得到对应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的中位数为73.88
°
,并以该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的中位数作为该整个样本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
[0142]
进一步,根据该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结合该摄像头,得到对应的ar眼镜的摄像头的调整角度。
[0143]
在本实施例中,该摄像头的垂直视场角fov为100
°
。若该摄像头的中轴线向人体的正前方,该摄像头的中轴线位于人体的水平视线上,位于水平视线以下的视角大小为100
°
/2=50
°
。为了能够满足用户在第二状态下利用手势操作向ar眼镜发出操作指令的需要,该摄像头调整的角度为73.88
°-
50
°
=23.88
°
,即该摄像头需以水平视线为基准,向下调整23.88
°

[0144]
在上述对利用若干个实施例进行执行陈述,是为了更清楚说明本技术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法,但本技术所提供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法并不仅仅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执行过程。
[0145]
若为了进一步满足该ar眼镜的不同用户或特定的使用需要,可以对人体姿态模型的方式和样本的选取、样本数据的处理方式做适应性调整。但并不意味其脱离本技术所提供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法。
[0146]
基于与上述埋点事件信息的识别方法相同的申请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装置700。参考图7,图7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147]
模型建立模块710,用于根据ar眼镜的位置及手势交互中的肢体位置建立人体姿态模型,并确定所述人体姿态模型中的第一ar眼镜拍摄角度及第一状态下的第一肢体状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
[0148]
角度差值获取模块720,用于获取多个样本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肢体状态参数,并获取所述第一肢体状态参数与所述第二肢体状态参数之间的角度差值;
[0149]
拍摄角度计算模块730,用于根据所述角度差值以及所述函数关系计算样本处于
第二状态下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
[0150]
角度调整模块740,用于根据所述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得到ar眼镜的摄像头的调整角度。
[0151]
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装置700,根据手势交互中的肢体位置建立人体姿态模型,将收集到的样本的第二肢体状态参数与根据该人体姿态模型得到的第一肢体状态参数进行对比得到对应的角度差值,根据该角度差值得到样本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ar眼镜拍摄角度,由此得到ar眼镜的摄像头的调整角度。本技术所提供的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方案,能够根据用户在舒适状态且具有操作意识的情况下做出的手势操作,调整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使得完成调整的摄像头能够获取用户在作为舒适状态的第二状态下的所做出的手势操作,有助于提高用户在向ar眼镜发出手势操作指令时的舒适度;另一方面,也能够对不具有操作意识的手势动作进行过滤,避免ar眼镜接收到错误的操作指令。
[0152]
基于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示的方法相同的原理,本技术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操作指令;处理器,用于通过调用计算机操作指令执行实施例所示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能够根据用户在舒适状态且具有操作意识的情况下做出的手势操作,调整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使得完成调整的摄像头能够获取用户在作为舒适状态的第二状态下的所做出的手势操作,有助于提高用户在向ar眼镜发出手势操作指令时的舒适度的目的。
[0153]
参照图8,图8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ar眼镜摄像头角度调整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154]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8所示,图8所示的电子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01和存储器803。其中,处理器801和存储器803相连,如通过总线802相连。可选地,电子设备8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804。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804不限于一个,该电子设备8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
[0155]
其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8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0156]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在用户不察觉的情况下系统实现自动修复,恢复进程间通信的目的。
[0157]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0158]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所示的方法。
[0159]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
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0160]
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