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触控板模块及模块其电子计算机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10:11: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输入装置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电子设备的蓬勃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带来许多的便利性,因此如何让电子设备的操作更人性化是重要的课题。举例来说,日常生活常见的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手机、卫星导航装置等,由于多个所述电子设备的储存容量以及处理器运算效能大幅提升,使得其所具有的功能日益变得强大且复杂。为了能有效率地操作多个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制造商使用了触控板作为输入装置以操控多个电子设备。
3.请参阅图1,其为公知笔记本电脑与其触控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触控板模块1设置于笔记本电脑2的外壳21中,并至少部分显露于外以供使用者接触而对笔记本电脑2进行操作,例如,使用者可通过手指接触触控板模块1且于触控板模块1上滑动以移动屏幕22上的光标23,亦可通过按压触控板模块1而使笔记本电脑2执行特定功能,因此触控板模块1可替代鼠标的功用,令使用者不需因额外携带或装设鼠标而带来不便。
4.请同步参阅图2与图3,图2为图1所示触控板模块于未被触压时的概念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触控板模块于被按压后的概念示意图。触控板模块1包括触控板组件11、拖架12以及支撑组件13,触控板组件11的第一端111的下方具有开关113,拖架12设置于触控板组件11的下方,并通过如螺丝等锁固元件(图未示)而锁固于外壳21的容置空间(图未示)中,而支撑组件13设置于触控板组件11的第二端112以及拖架12之间,用来作为触控板组件11的第一端111进行摆动的支点。
5.进一步而言,支撑组件13包括金属支撑块131以及薄型金属弹片132,薄型金属弹片132位于金属支撑块131与触控板组件11之间且部分凸出于金属支撑块131外,其中,金属支撑块131作为用以支撑薄型金属弹片132与触控板组件13的支撑结构,当触控板组件11的第一端111被触压时,凸出于金属支撑块131外的薄型金属弹片132产生形变且令触控板组件13的第一端131可相对拖架12往下摆动而触发开关113,其如图3所示,而当触控板组件11的第一端111不再被触压时,触控板组件11的第一端111可根据薄型金属弹片132形变后所产生的弹性力往上摆动而恢复原位。
6.然而,公知触控板模块1所采用的触控板模块11的缺点在于,其支撑组件13的组成元件较多而使其累积公差不易控制且组成元件容易彼此分离,此外,金属支撑块131的设置导致触控板模块1不易轻、薄化且成本单价高。因此,公知的触控板模块以及具有触控板模块的电子计算机具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支撑板为一体成形的触控板模块,由此可减少工艺上的料件数量、组装工序与公差,还可轻薄化触控板模块,并降低制造成本。
8.本发明的一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触控板模块的电子计算机。
9.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板模块,包括一拖架、一触控板组件及一支撑板。一触控板组件一第一端的下方设置有一开关;一支撑板,包括一板体、至少一支撑部以及一摆动部,且该板体、该至少一支撑部以及该摆动部一体成形;其中,该板体设置于该触控板组件的一第二端与该拖架之间,且该至少一支撑部由该板体向该拖架的方向延伸而呈一凸起结构,而该摆动部由该板体的至少部分侧缘往外延伸,用以于该触控板组件的该第一端被触压时使该触控板组件的该第一端可相对该拖架摆动,进而使该开关被触发。
10.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亦提供一种电子计算机,包括一壳体、一处理器及一触控板模块。一壳体,具有向内凹陷的一容置空间;一处理器,设置于该壳体内;以及一触控板模块,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而与该处理器电性相连,包括:一拖架;一触控板组件,其一第一端的下方设置有一开关;以及一支撑板,包括一板体、至少一支撑部以及一摆动部,且该板体、该至少一支撑部以及该摆动部一体成形;其中,该板体设置于该触控板组件的一第二端与该拖架之间,且该至少一支撑部由该板体向该拖架的方向延伸而呈一凸起结构,而该摆动部由该板体的至少部分侧缘往外延伸,用以于该触控板组件的该第一端被触压时使该触控板组件的该第一端可相对该拖架摆动,进而使该开关被触发。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触控板模块中用来支撑触控板组件并使触控板组件可相对拖架摆动的支撑板为一体成形的设计,由此可减少工艺上的料件数量、组装工序与公差,还可轻薄化触控板模块,并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12.图1为公知笔记本电脑与其触控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所示触控板模块于未被触压时的概念示意图。
14.图3为图2所示触控板模块于被按压后的概念示意图。
15.图4为本发明电子计算机及其触控板模块于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图4所示电子计算机的触控板模块的侧视示意图。
17.图6为图5所示触控板模块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18.图7为图6所示触控板模块的支撑板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9.图8为本发明触控板模块于一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20.附图标记如下:
21.1 触控板模块
22.2 笔记本电脑
23.3 触控板模块
[0024]3’ꢀ
触控板模块
[0025]
4 电子计算机
[0026]
5 信号传输手段
[0027]
6 桌上型电脑
[0028]
11 触控板组件
[0029]
12 拖架
[0030]
13 支撑组件
[0031]
21 外壳
[0032]
22 屏幕
[0033]
23 光标
[0034]
24 框架
[0035]
31 触控板组件
[0036]
32 拖架
[0037]
33 支撑板
[0038]
34 壳体
[0039]
41 壳体
[0040]
42 屏幕
[0041]
43 处理器
[0042]
44 光标
[0043]
111 触控板组件的第一端
[0044]
112 触控板组件的第二端
[0045]
113 开关
[0046]
131 金属支撑块
[0047]
132 薄型金属弹片
[0048]
311 触控板组件的第一端
[0049]
312 触控板组件的第二端
[0050]
313 上盖板
[0051]
314 电路板
[0052]
315 胶体
[0053]
316 开关
[0054]
317 感压胶
[0055]
331 板体
[0056]
332 摆动部
[0057]
333 支撑部
[0058]
334 条形镂空部
[0059]
d1 间隔距离
[0060]
d2 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0061]
本发明的实施例将通过下文配合相关附图进一步加以解说。尽可能的,于附图与说明书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或相似构件。于附图中,基于简化与方便标示,形状与厚度可能经过夸大表示。可以理解的是,未特别显示于附图中或描述于说明书中的元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形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据本发明的内容而进行多种的改变与修改。
[0062]
请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电子计算机及其触控板模块于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电子计算机4为笔记本电脑,但不以此为限,并包括壳体41、屏幕42、处理器43以及触控板模块3,而壳体41具有向内凹陷的容置空间,供触控板模块3设置于其中并与处理器43电性相连,且至少部分的触控板模块3显露于外以供使用者接触而对电子计算机4进行操
作,例如,使用者可通过将手指接触触控板模块3且于触控板模块3上滑动以移动屏幕42上的光标44,亦可通过点击(触压)触控板模块3而使电子计算机4执行特定功能。
[0063]
请参阅图5与图6,图5为图4所示电子计算机的触控板模块的侧视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触控板模块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触控板模块3包括触控板组件31、拖架32以及支撑板33,拖架32设置于触控板组件31的下方,并通过如螺丝等锁固元件(图未示)而锁固于壳体41内,而支撑板33设置于触控板组件31的第二端312以及拖架32之间,用来支撑触控板组件31并供触控板组件31的第一端311相对拖架32上下摆动。
[0064]
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触控板组件31包括上盖板313、位于上盖板313下方的电路板314以及位于电路板314下方的开关316,且上盖板311经由胶体315而与电路板314而相结合,其上表面暴露于外供使用者接触与操作,电路板314则感应使用者于上盖板311上的接触与操作行为而输出相应的电子信号至电子计算机4的处理器43,进而使电子计算机4执行相应的指令。于本较佳实施例中,上盖板311可为玻璃盖板或塑料盖板,而胶体315为感压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psa),但不以上述为限。
[0065]
再者,请同步参阅图7,其为图6所示触控板模块的支撑板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支撑板33包括板体331、摆动部332以及多个间隔排列的支撑部333,且板体331、摆动部332以及多个所述支撑部333一体成形;其中,板体331设置于触控板组件31的第二端312与拖架32之间,且每一支撑部333由板体331向拖架32的方向延伸而呈一凸起结构,而摆动部332则由板体331的部分侧缘往外延伸。
[0066]
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支撑板33由金属材质所制成,如铁件,其摆动部332呈条状结构,且其板体331经由感压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psa)317连接于触控板组件31的电路板314,而其至少部分支撑部333则通过激光焊接连接于拖架32,但是,上述仅为实施例,支撑板33的材质、支撑板33的摆动部332的形状、支撑板33与触控板组件31及拖架32的连接方式皆不以上述为限。
[0067]
接下来说明触控板模块3的作动。当触控板组件31的第一端311被触压时,支撑板33的支撑部333用来支撑板体331与摆动部332,而摆动部332根据触控板组件31的带动而相对板体331往下摆动,因此触控板组件31的第一端311可以支撑板33为支点向下摆动,直至开关316抵顶拖架32,如此一来,开关316会被触发,使可以与开关316电性相连的电路板314输出相应的电子信号予电子计算机的处理器43,进而使电子计算机4执行相对应的功能。而当触控板组件31的第一端311不再被触压时,支撑板33的摆动部332可根据其形变后所产生的弹性力带动触控板组件31的第一端311往上摆动而恢复原位。
[0068]
较佳者,但不以此为限,本发明触控板模块3的支撑板33于摆动部332与板体331之间还设置一条形镂空部334,且条形镂空部334的任一端与呈条状结构的摆动部332的相对应端具有间隔距离d1,其中,上述间隔距离d1、摆动部332的两端的间距d2以及支撑板33的厚度皆可影响触控板组件31的最小触压力道(即最小可触发开关316的力道),也就是说,通过适当设计上述间隔距离d1、摆动部332的两端的间距d2以及支撑板33的厚度可改变触控板组件31的最小触压力道。
[0069]
根据以上的说明,本发明触控板模块3中用来支撑触控板组件31并使触控板组件31可相对拖架32摆动的支撑板33为一体成形的设计,由此可减少工艺上的料件数量、组装工序与公差,还可轻薄化触控板模块,并降低制造成本。
[0070]
另外,本发明触控板模块并不限定设置在电子计算机中。请参阅图8,其为本发明触控板模块于一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图8所示的触控板模块3’为独立于电子计算机外的输入装置,并可通过信号传输手段5,如通用串列总线(usb),而连接于桌上型电脑6。进一步而言,本较佳实施例的触控板模块3’的组成结构可采用前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板模块3,而不同之处在于,触控板模块3’还包括独立并用来容置触控板组件31、拖架32以及支撑板33的壳体34。
[007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因此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