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气吸式穴盘育苗机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06:08: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气吸式穴盘育苗机,包括传送带(1)和播种装置(2),所述播种装置(2)设置于传送带(1)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装置(2)后端设置有打洞装置(3),所述打洞装置(3)中包括外壳(31)、打洞模具(32)、气动结构(33)和衬套(34),所述打洞模具(32)均匀阵列设置于外壳(31)的外侧,所述气动结构(33)设置于外壳(31)内,且所述气动结构(33)的输出端与打洞模具(32)内侧顶端固定,所述气动结构(33)内活动设置有衬套(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吸式穴盘育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洞模具(32)在外壳(31)上呈条状分布,且每条所述打洞模具(32)的尺寸均不相同,所述打洞模具(32)中包括中空的、圆形的底框(321),所述底框(321)外侧设置有铁件(323),所述铁件(323)与底框(321)之间固定有塑胶外皮(3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吸式穴盘育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结构(33)中包括中辊(333)、气顶杆(332)和支杆(331),所述支杆(331)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杆(331)固定于中辊(333)的两侧,所述中辊(333)为中空结构,且所述中辊(333)的外侧设置有条状分布的气顶杆(332),且每条所述气顶杆(332)的尺寸均不相同,所述中辊(333)内壁与进气杆(334)两侧套设有的轴承(336)活动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吸式穴盘育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杆(334)的底端开设有多组气体出口(335),所述气体出口(335)为条状分布,且所述进气杆(334)的中部导套衬套(34),所述衬套(34)的外侧开设有条状分布的控制孔(341),且每条所述控制孔(341)的数量均不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吸式穴盘育苗机,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控制孔(341)的间距与每条气顶杆(332)、打洞模具(32)的间距相适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吸式穴盘育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34)的外侧与中辊(333)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衬套(34)的内壁粘贴有密封胶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吸式穴盘育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洞装置(3)的一端通过侧板(11)与传送带(1)两端固定,且所述打洞装置(3)的两侧分别为动力输入端和气源进入端,所述侧板(11)的中部开设有移动槽(12),所述外壳(31)的两侧通过侧壁固定的轴杆结构活动卡设于移动槽(12)内,且轴杆结构与外接动力源传动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气吸式穴盘育苗机,包括传送带和播种装置,播种装置设置于传送带的一端,播种装置后端设置有打洞装置,打洞装置中包括外壳、打洞模具、气动结构和衬套,打洞模具均匀阵列设置于外壳的外侧,气动结构设置于外壳内,且气动结构的输出端与打洞模具内侧顶端固定,气动结构内活动设置有衬套,可以进行多种尺寸的打洞模具的安装和操作,对不同种植物的育苗工作具有广大的实用性和适应性,底部的穴盘内的培养土接触,进而在土壤内打出符合尺寸要求的培养洞,方便后续的播种操作,较于现有的单排/条的打洞结构,为使用者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的优势,可以根据不同的植株进行旋转打洞模具,方便后续操作。方便后续操作。方便后续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程美华 纪红旺 曹艳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保定凯若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30
技术公布日:2022/2/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