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AMT汽车专用自调节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05:18: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amt汽车专用自调节离合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mt汽车专用自调节离合器。


背景技术:

2.现有amt重卡离合器在匹配更高功率发动机时会遇到瓶颈,主要存在对于大扭矩的传扭能力不够,且存在坡道起步抖动,使用寿命不够长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匹配大功率发动机的传递扭矩能力不够,坡道上行驶出现起步抖动和打滑;
4.2、离合器散热性能差,温度高时控制系统出现离合器报警,耽搁正常驾驶;
5.3、摩擦片允许磨损厚度偏小,使用寿命仍然不够长。
6.现有amt离合器在使用过程中分离指端会随着摩擦片的磨损而产生变化,推式离合器分离指端相对于发动机飞轮面距离变大,拉式离合器分离指端相对于发动机飞轮面距离变小,引起离合器结合位置点难以控制。虽然通过执行器传感器及控制软件能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在离合器使用磨损后,受到行驶坡度和温度及材料热胀冷缩等因素的影响,仍然会发生离合器位置控制不准,引起换挡延时等故障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amt汽车专用自调节离合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功率发动机传递扭矩能力不够,存在坡道起步抖动和打滑现象,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9.一种amt汽车专用自调节离合器,包括依次同轴设置的膜片弹簧、主压盘、内从动盘、中间压盘和外从动盘,所述外从动盘及内从动盘的内外两侧均设有摩擦片,所述外从动盘与发动机飞轮相邻,所述膜片弹簧与变速器输入轴相邻;所述膜片弹簧、主压盘、内从动盘、中间压盘和外从动盘均设置于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四周设有与主压盘及中间压盘相连的扭矩传动组件,用于将壳体所受扭矩传递至主压盘及中间压盘;
10.所述膜片弹簧通过连接组件与壳体相连,所述膜片弹簧的若干个分离指端径向均布,所述膜片弹簧的碟区大端内侧面与调节环的圆形外端面抵接,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调节环的里侧,用于为膜片弹簧提供自调节支点;
11.所述调节环套装于主压盘摩擦平面背面的外部,所述主压盘的外圆面上设有用于与调节环内端面配合的限位结构;所述调节环通过拉簧组件与主压盘相连,所述调节环与主压盘之间设有磨损自动补偿机构。
12.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盖子和连接圈,所述连接圈对应设置于外从动盘一侧,所述盖子与连接圈的配合面卡接配合,所述盖子与连接圈通过连接螺钉连接固定,所述连接圈的另一面与飞轮面同轴线卡接配合;所述盖子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标定主压盘、内从动盘、中间压盘和外从动盘总厚度的厚度标定组件;所述扭矩传动组件分别均布设置于盖子与主压盘以及支撑圈与中间压盘之间。
13.优选的,所述厚度标定组件包括磨损采集钩和顶柱,所述磨损采集钩设置于盖子的侧壁上,所述顶柱贯穿连接圈设置,所述顶柱的轴线平行于连接圈的中心轴线,所述顶柱的内端面与磨损采集钩的一端抵接,所述磨损采集钩的另一端与磨损自动补偿机构的压紧片抵接。
14.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主压盘外圆面上的若干段弧形斜台面,所述调节环的内端面设有与弧形斜台面配合的弧形斜面,所述弧形斜台面的外圆面与调节环的内圆面同轴线间隙配合。
15.优选的,所述磨损自动补偿机构包括齿块、弧形齿片、压紧片及用于控制调节环单向转动的转向组件,所述齿块镶嵌在主压盘的外端面上,所述弧形齿片的里侧端面设有与齿块啮合的齿形,所述弧形齿片通过压紧片压紧在齿块上;所述弧形齿片为片状,且径向设置于主压盘外端面上的安装槽内,所述弧形齿片的一端设有与拉簧组件的小拉簧相连的弯钩,所述弯钩后部为楔形斜面,所述楔形斜面的尾部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与弯钩之间的弧长与调节环的调节旋转弧度一致;所述压紧片一端抵压在弧形齿片的楔形斜面上、且其末端延伸贯穿安装槽的侧壁后并与磨损采集钩的另一端抵接,所述压紧片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钉固连于主压盘上。
16.优选的,所述转向组件包括棘爪和单向棘齿片,所述棘爪的一端固定调节环的内侧面,所述单向棘齿片固定于主压盘的外端面上,所述棘爪的自由端朝向单向棘齿片折弯、且与单向棘齿片的棘齿啮合。
17.优选的,所述拉簧组件部件大拉簧和小拉簧,所述大拉簧的一端通过大拉簧销钉与主压盘相连,所述大拉簧通过连接钩与调节环及小拉簧相连,所述连接钩的一端连接大拉簧、另一端与调节环相连;所述调节环在拉簧组件作用下带动棘爪一同转动,所述棘爪沿着单向棘齿片单向转动;所述小拉簧的另一端与磨损自动补偿机构的弧形齿片一端相连。
18.优选的,所述扭矩传动组件包括多组成对布置的传动片,每组的两个传动片并列设置,第一套传动片设置在主压盘与盖子之间,第二套传动片设置在中间压盘与连接圈之间;所述主压盘及中间压盘的边缘均设有用于与传动片相连的凸耳;多组传动片沿盖子及连接圈四周均布设置。
19.优选的,第一套传动片上套装传动片夹板,所述传动片夹板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传动片的内槽,所述传动片与传动片夹板为间隙配合;所述传动片夹板的中部与调节块末端抵接,所述调节块的另一端固定于中间压盘的外壁上,通过均布设置的多个调节块使外从动盘和内从动盘获得相等的自由间隙。
20.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爪状支撑圈、定位卡扣和预紧片,所述爪状支撑圈与膜片弹簧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盖子的内侧端面上设有供爪状支撑圈内侧若干个卡爪穿过的过孔,所述爪状支撑圈的两两相邻的卡爪之间间隙供膜片弹簧的分离指穿过,所述膜片弹簧上设有与卡爪配合的椭圆孔,所述爪状支撑圈的若干个卡爪中间隔有多个卡爪带有安装孔,所述定位卡扣与安装孔配合,所述定位卡扣径向置于膜片弹簧的椭圆孔内;所述预紧片为多个间隔均布的弧形片,所述预紧片设置于卡爪与盖子外表面之间。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单片离合器改为双片离合器,借助扭矩传动组件能够显著增大传递扭矩能力,避免了因传递扭矩能力不足引起的车辆抖动和打滑等现象;通过在主压盘及中间压盘之间安装内从动
盘,利用两个压盘增加了离合器的热容量,提高了散热能力,在各工况下离合器分离和结合功能正常,同时两个从动盘相对原来一个从动盘的允许磨损厚度得到倍增,延长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利用磨损自动补偿机构,能够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离合器膜片弹簧分离指端与发动机飞轮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以保证离合器膜片弹簧分离指端与离合器执行器上的分离轴承作用面的位置始终保持与初始安装状态时一样,消除了离合器位置控制不准的缺陷,便于提高amt系统控制相应速度,离合和选换挡既平稳又快速,并且因为膜片弹簧位置保持不变,工作压紧力也基本不变,离合器传递扭矩相对精准不变化。
附图说明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mt汽车专用自调节离合器的主视图;
24.图2是图1中amt汽车专用自调节离合器剖开局部膜片弹簧的主视图;
25.图3是图2中的a-a局部剖视图;
26.图4图2中磨损采集钩的b向视图;
27.图5是图2中扭矩传动组件的c向视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mt汽车专用自调节离合器的半剖图;
29.图7是图2中主压盘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是图7中主压盘与调节环的d向配合示意图;
31.图9是图8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32.图10是图8中主压盘的侧视图;
33.图11是图8中调节环的立体图;
34.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mt汽车专用自调节离合器的立体图;
35.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mt汽车专用自调节离合器的分解示意图;
36.图14是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37.图15是图2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
38.图16是图6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39.图17是图6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40.图18是图2中弧形齿片的立体图;
41.图中:1、盖子,2、膜片弹簧,3、预紧片,4、爪状支撑圈,40、凸舌,41、椭圆孔;5、定位卡扣,6、磨损采集钩,7、顶柱,8、限位螺钉,9、主压盘,10、齿块,11、连接圈,12、中间压盘,13、调节环,130、弧形斜面;14、单向棘齿片,15、定位销钉,16、棘爪,17、空心铆钉,18、大拉簧,19、护边,20、硅胶管,21、大拉簧销钉,22、连接钩,23、小拉簧,24、压紧片,25、固定螺钉,26、弧形齿片,260、弯钩,261、楔形斜面,262、限位台阶,263-凸块;27、盖铆钉,28、传动片,29、传动片夹板,30、锁止片,31、连接螺钉,32、垫圈,33、压盘铆钉,34、中间盘铆钉,35、调节块,36、垫圈,37、固定螺钉,38、外从动盘,39、内从动盘,41、凸耳。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3.请参阅图1、2、6、12、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amt汽车专用自调节离合器,包括依次同轴设置的膜片弹簧2、主压盘9、内从动盘39、中间压盘12和外从动盘38,所述外从动盘38及内从动盘39的内外两侧均设有摩擦片,外从动盘38及内从动盘39能够沿中心花键轴相对运动;所述外从动盘38与发动机飞轮相邻、且贴靠飞轮平面,所述膜片弹簧2与变速器相邻;所述膜片弹簧2、主压盘9、内从动盘39、中间压盘12和外从动盘38均设置于壳体内,壳体能够与发动机飞轮联接,所述壳体的四周设有与主压盘9及中间压盘相连的扭矩传动组件,用于将壳体所受扭矩传递至主压盘9及中间压盘12;所述膜片弹簧2通过连接组件与壳体相连,所述膜片弹簧2的若干个分离指端径向均布,所述膜片弹簧2的碟区大端内侧面与调节环13的圆形外端面抵接,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调节环13的里侧,用于为膜片弹簧2提供自调节支点;所述调节环13套装于主压盘9的外部,所述主压盘9的外圆面上设有用于与调节环13内端面配合的限位结构;所述调节环13通过拉簧组件与主压盘9相连,所述调节环13与主压盘9之间设有磨损自动补偿机构。在该实施例中,盖子、膜片弹簧、主压盘、内从动盘、中间压盘、外从动盘同轴设置,与amt变速箱的输入轴为同轴;膜片弹簧具有24个分离指,膜片弹簧碟区大端朝向飞轮面,其24个分离指端朝向变速箱。
44.为了方便加工、装配,所述壳体包括盖子1和连接圈11,所述连接圈11对应设置于外从动盘38一侧,所述盖子1与连接圈11的配合面同轴卡接卡接配合,盖子1底端外圆与连接圈11上端止口同轴配装,所述盖子1与连接圈11通过连接螺钉31连接固定,如图3、6所示,所述连接圈11的另一面与飞轮面同轴线卡接配合;在盖子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标定主压盘9、内从动盘39、中间压盘12和外从动盘38总厚度的厚度标定组件;所述扭矩传动组件分别均布设置于盖子1与主压盘9以及支撑圈11与中间压盘1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圈11圆周设置与盖子1对应的安装孔,安装孔12个,三个孔间隔15
°
为一组,四组均布,连接圈11还设置四个均布连接孔,盖子1底端外圆与连接圈11上端止口配合压入至两端面无间隙贴紧,盖子1上设置的四个均布连接孔与接圈设置的四个均布连接孔一一对应后由四个连接螺钉31连接紧固。该方案采用两个压盘,相对现有传统的amt重卡离合器多了一个从动盘、中间压盘及连接圈,增加了离合器热容量,提高了散热能力,在各工况下离合器分离和结合功能正常;设计两个从动盘,相对原来一个从动盘的允许磨损厚度得到倍增,使用寿命延长。同时,两个从动盘的摩擦片磨损自动补偿机构,摩擦片的摩擦工作面为2*2=4面,只要4片摩擦片发生一定磨损量时,即可通过磨损自动补偿机构动态采集磨损厚度值,及时恢复膜片弹簧的初始位置,能够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离合器膜片弹簧分离指端与发动机飞轮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以保证离合器膜片弹簧分离指端与离合器执行器带动的分离轴承作用面的位置始终保持与初始安装状态时一样,消除了离合器位置控制不准的缺陷,便于提高amt系统控制相应速度,离合和选换挡既平稳又快速。
45.作为一种优选结构,如图1、2、6、12、13、15、16所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爪状支撑圈4、定位卡扣5和预紧片3,所述爪状支撑圈4与膜片弹簧2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盖子1的内侧端面上设有供爪状支撑圈4内侧若干个卡爪穿过的过孔,所述爪状支撑圈4的两两相邻的卡爪之间间隙供膜片弹簧2的分离指根部穿过,所述膜片弹簧2上设有与卡爪配合的椭圆孔41,所述爪状支撑圈4的若干个卡爪中间隔有多个卡爪带有安装孔,所述定位卡扣5与安装
孔配合,所述定位卡扣5径向置于膜片弹簧2的椭圆孔41内;所述预紧片3为多个间隔均布的圆弧形片,所述预紧片3设置于卡爪与盖子1外表面之间。其中,定位卡扣的一端设有限位台、另一端设有轴向豁口,能够卡于卡爪的安装孔内;卡爪40末端设有平行于盖子1外表面的凸舌40,膜片弹簧2的外表面大端与盖子1的内表面的凸筋抵接,确保膜片弹簧在工作过程中的平稳性。在该实施例中,盖子1、膜片弹簧2、爪状支撑圈4的同轴定位方式如下:
46.通过6个定位卡扣5前尖部对应穿入爪状支撑圈4的6个带有安装孔的卡爪凸舌上,然后6个定位卡扣5嵌入到膜片弹簧2的6个椭圆孔中,膜片弹簧2大端与盖子1内侧4条组成环形凸筋靠住,爪状支撑圈4的24个舌爪串出膜片弹簧2的24个椭圆孔、盖子的24个扁形过孔、以及盖子边缘端面上周置布置的6个预紧片3扁孔,再由爪状支撑圈4的24个舌爪经过预紧片消除间隙弯铆合一起。
47.其中,膜片弹簧2具有提供离合器工作压紧力和离合器分离结合的杠杆驱动作用,膜片弹簧2碟形大端区域分别同轴靠住盖子1内侧环形凸筋和支撑位于主压盘9上的调节环13的圆弧端面上,提供工作压紧力;膜片弹簧24个分离指端作为杠杆驱动,其支撑以爪状支撑圈4凸弧面为环形杠杆支撑,以离合器盖轴线方向移动,24个分离指环绕轴线均匀分布,受力更均匀,更有利于离合器的分离和结合;同时,膜片弹簧凹区圆周棱边和每个分离指根部凹区域圆弧棱边设计成小圆角,应力更小,离合耐久使用寿命长。
4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4、6、17所示,所述厚度标定组件包括磨损采集钩6和顶柱7,所述磨损采集钩6设置于盖子1侧壁上的豁口处,所述顶柱7贯穿连接圈11设置,所述顶柱7的轴线平行于连接圈11的中心轴线,所述顶柱7的内端面与磨损采集钩6的一端抵接,所述磨损采集钩6的另一端与磨损自动补偿机构的压紧片24抵接。利用限位螺钉8串过磨损采集钩6上长圆孔,把磨损采集钩6紧固在盖子1边缘豁口处,磨损采集钩6可以相对盖子1移动;待盖子1底端外圆与连接圈11上端止口同轴配装后,磨损采集钩6的一端折边与连接圈11上的顶柱7对接贴靠,磨损采集钩6的另一端采集钩平面与压紧片24的弯头靠住,这样在离合器安装发动机飞轮后可标定新摩擦片时的两个外从动盘38、内从动盘39、主压盘9及中间压盘12工作状态时轴向的相对总厚度。
4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6、10、11所示,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主压盘9外圆面上的若干段弧形斜台面,所述调节环13的内端面设有与弧形斜台面配合的弧形斜面130,所述弧形斜台面的外圆面与调节环13的内圆面同轴线间隙配合。在该实施例中,主压盘9的端面外侧在其圆周上设有六段弧形斜台面,与调节环13端面上的六条弧形斜面吻合接触。装配后,调节环内径与主压盘侧面外径同轴线间隙配合,调节环内端面的弧形斜面贴靠主压盘上的弧形斜台面,并可以相对转动。
5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6、7、8、9所示,所述磨损自动补偿机构包括齿块10、弧形齿片26、压紧片24及用于控制调节环13单向转动的转向组件,所述齿块10镶嵌在主压盘9的外端面上,所述弧形齿片26的里侧端面设有与齿块10啮合的齿形,所述弧形齿片26通过压紧片24压紧在齿块10上;所述弧形齿片26为片状,且径向设置于主压盘9外端面上的安装槽内,所述弧形齿片26的一端设有与拉簧组件的小拉簧23相连的弯钩260,且弯钩另一侧设有延伸并贯穿主压盘侧壁的凸块263,确保弧形齿片安装稳固;所述弯钩260后部为楔形斜面261,所述楔形斜面261的尾部设有限位台阶262,所述限位台阶262与弯钩260之间的弧长与调节环13的调节旋转弧度一致;所述压紧片24一端抵压在弧形齿片26的
楔形斜面261上、且其末端延伸贯穿安装槽的侧壁后并与磨损采集钩6的另一端抵接,所述压紧片24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钉25固连于主压盘9上。如图14所示,所述转向组件包括棘爪16和单向棘齿片14,所述棘爪16的一端固定调节环13的内侧面,所述单向棘齿片14固定于主压盘9的外端面上,所述棘爪16的自由端朝向单向棘齿片14折弯、且与单向棘齿片14的棘齿啮合;所述拉簧组件部件大拉簧18和小拉簧23,所述大拉簧18的一端通过大拉簧销钉21与主压盘9相连,所述大拉簧18通过连接钩22与调节环13及小拉簧23相连,所述连接钩22的一端连接大拉簧18、另一端与调节环13相连;所述调节环13在拉簧组件作用下带动棘爪16一同转动,所述棘爪16沿着单向棘齿片14单向转动;所述小拉簧23的另一端与弧形齿片26一端相连。在本实施例中,磨损自动补偿机构的装配过程如下:
51.调节环13侧面上的两个小孔通过两个空心铆钉17联接一个棘爪16,棘爪16与单向棘齿片14上的棘齿啮合,单向棘齿片14由两个定位销钉15固定在主压盘9上,使得调节环13朝向飞轮面沿轴向相对主压盘9只可顺时针旋转而不能逆时针转动。调节环13圆形端面沿轴线支撑在膜片弹簧大端,连接钩22一端连接大拉簧18、另一端头尖部与调节环13侧面小孔连接,且连接钩22头尖部设有下弯弧部,用于连接小拉簧23;小拉簧23另外一端与弧形齿片26前端小弯钩260连接,弧形齿片26贴靠在主压盘9的边缘外端面上,弧形齿片26下端设有若干小齿,能够与压嵌在主压盘9端面的齿块10啮合,弧形齿片26的契形斜面261上被压紧片24弯头后端压紧,压紧片24尾部由固定螺钉25紧固联接在主压盘9端面边缘凹槽内,压紧片24的弯头前端压紧在磨损采集钩6弯头前端,弧形齿片26尾部限位台阶262至压紧片24弯头后端的弧长等于调节环13的旋转调节补偿范围;大拉簧18另一端设有两个连接圈,其中一个连接圈被拉动套入大拉簧销钉21上,大拉簧18套有硅胶管20且外侧设有护边19,护边19具有弹性且外侧紧贴在主压盘9后端圆槽内侧面,借助硅胶管及护边对大拉簧进行防尘,起到保护作用。
5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12、13所示,所述扭矩传动组件包括多组成对布置的传动片28,每组的两个传动片28并列设置,第一套传动片28设置在主压盘9与盖子1之间,第二套传动片28设置在中间压盘12与连接圈11之间;所述主压盘9及中间压盘12的边缘均设有用于与传动片28相连的凸耳41;多组传动片28沿盖子1及连接圈11四周均布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盖子1及连接圈11四周外缘均布四组传动片28,图中右侧传动片28一端通过垫圈32及压盘铆钉33与主压盘的凸耳41连接固定、另一端通过锁止片30及传动片铆钉34与盖子1连接固定;左侧传动片28一端通过垫圈32及传动片铆钉34与中间压盘12的凸耳连接固定、另一端通过锁止片及螺钉与连接圈11连接固定。此处,锁止片与垫圈对传动片28起到放松缓充作用,传动片的两端并不限制使用螺钉及铆钉、垫圈及锁止片安装,也可采用其它连接件实现连接。通过四组传动片可增大离合器的扭矩传递能力。
53.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5、12、13所示,第一套传动片28上套装传动片夹板29,所述传动片夹板29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传动片28的内槽,所述传动片28与传动片夹板29为间隙配合;所述传动片夹板29的中部与调节块35末端抵接,所述调节块35的另一端固定于中间压盘12外缘的凹槽中,通过均布设置的多个调节块35在分离时使外从动盘38和内从动盘39获得相等的自由间隙。在本实施例中,中间压盘12四周均布的四凸耳一侧开设凹槽,调节块35通过螺钉紧固在凹槽处。具体安装时,调节块35通过调节块垫圈36及调节块固定螺钉37固定于中间压盘12上。通过调节块可使主压盘及中间压盘在离合器分离过程中获
得相等的自由间隙,同时利用传动片夹板对传动片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调节块频繁与传动片接触导致的磨损及变形。
5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55.工作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amt汽车专用自调节离合器是常结合传扭状态,发动机扭矩通过离合器传递到变速箱输入轴;
56.在分离过程中,膜片弹簧2的分离指端向飞轮方向沿轴线推进,膜片弹簧2的碟区大端解除对调节环13、主压盘9的压紧力,对调节环13及主压盘9卸载,主压盘9就受连接在盖子1和主压盘9四个凸耳上的四组传动片28回弹力的作用沿轴线向变速箱方向移动,举例说明:
57.假设主压盘9后移量为1,内从动盘39随着向后移动,同时中间压盘12也受连接在连接圈11和中间压盘四个凸耳上的四组传动片28回弹力作用向变速箱方向移动,因中间压盘12四周均布的四凹槽处分别固定的四个调节块35紧靠对应的传动片夹板29的中间位置,中间压盘12后移距离是主压盘9的1/2,所以主压盘9与中间压盘12产生的间隙=1-1/2=1/2,内从动盘39和外从动盘38获得的自由间隙始终相等。此时,外从动盘38随着向后移动与发动机飞轮面脱开,不传递发动机动力,完成彻底分离功能。
58.在结合过程时,主压盘9沿轴线朝发动机飞轮方向移动,跟随着内从动盘39、中间压盘12、外从动盘39朝发动机飞轮方向移动,直到完全结合。当在传递扭矩过程中外从动盘38与内从动盘39摩擦片没有发生磨损时,磨损自动调节补偿机构不进行补偿调整。当在结合传递扭矩过程中,外从动盘38与内从动盘39摩擦片发生了磨损,主压盘9和中间压盘12沿轴线向飞轮面移动,移动距离就是摩擦片的总磨损厚度。
59.由于固定在主压盘9上的压紧片24弯头前端始终压紧在磨损采集钩6测头部,磨损采集钩6相对飞轮面的距离是固定值,所以当压紧片24跟随主压盘9沿轴线向飞轮面移动时压紧片24弯头后端与弧形齿片26上端弧形斜面产生间隙。当该离合器分离时,膜片弹簧2大端解除了施加在调节环13与主压盘9上的压紧力,调节环13和弧形齿片26受到大拉簧21与小拉簧拉力作用下分别朝向飞轮面沿轴向相对主压盘9顺时针微旋转一个角度,弧形齿片26下端若干小齿对压嵌在主压盘9后端面的齿块10的齿相对移过一个齿距后再啮合住,即消除了压紧片24弯头后端与弧形齿片26上端弧形斜面的间隙,即完成一次补偿。离合器再结合时膜片弹簧2即恢复到初始位置,磨损调节补偿始终在离合器分离时到又结合的动态过程中实现的。
6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61.1、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膜片弹簧2的工作位置及分离指端相对飞轮工作面的距离保持不变,轴向尺寸不增加,相对普通推式离合器摩擦片磨损后膜片弹簧2的工作位置及分离指端相对飞轮工作面的距离随摩擦片磨损要变大,轴向尺寸变大。
62.2、本实用新型可使膜片弹簧2在整个使用过程中保持初始安装位置,也就保证了离合器工作压紧力不变化,解决了重型amt离合器气压控制的难点,保证离合器位置控制精度和离合器传递扭矩的稳定性。
63.3、本实用新型中的膜片弹簧2在整个使用寿命中都保持初始安装的位置,即摩擦片使用磨损后离合器工作压紧力也不变化,所以摩擦片厚度设计可加大,提高了使用寿命,使用寿命能够达到普通离合器的三倍以上。
64.4、本实用新型因为膜片弹簧2在整个使用寿命中都保持初始安装的位置,即摩擦片使用磨损后离合器工作压紧力也不变化,所以分离力也不变化,相对普通膜片弹簧离合器磨损后分离力需要增加有着非常好的长处,使得离合器操控机构受力相对小,刚度容易得以保证。
65.5、本实用新型的磨损自动调节机构结构简单可靠,增加的零件少,方便成本控制;
66.6、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压盘同时吸收工作热量,散热性明显优于单片离合器,减少了离合器热摩擦损耗,使用寿命更长。
67.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amt汽车专用自调节离合器在既控制了轴向尺寸不变又不加大径向尺寸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传递发动机扭矩或电机扭矩能力,提升了大功率amt商用车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