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植被纤维森林毯布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04:48: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生态保护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植被纤维森林毯布设结构。


背景技术:

2.边坡绿化是一种新兴的能有效防护裸露坡面的生态护坡方式,它与传统的工程护坡相结合,可有效实现坡面的生态植被恢复。对地表进行绿化作业,可以增加土地抵抗水蚀、风蚀,起到固化地表、防治水土流失和储存地表水分的能力。
3.相关技术中的边坡绿化时一般采用客土喷播机将草种喷洒在边坡表面,然后对坡面喷洒一定的土层,使草种能够得到更加有利的生存环境。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在遇到大风或大雨的天气时,会对客土喷播机的施工造成较大的影响;在边坡绿化完毕后,大风或大雨的天气也会对喷播绿化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对边坡的绿化效果造成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的绿化结构在风雨天气下容易受到负面影响,从而降低绿化效果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植被纤维森林毯布设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植被纤维森林毯布设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植被纤维森林毯布设结构,包括边坡、植生毯和多个固定件,植生毯为独立成型的结构,植生毯铺设在边坡表面,植生毯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布设的底网层、下纤维层、基质层、上纤维层和表面网层,固定件为杆状结构,固定件的一端穿过植生毯伸入到边坡内部,在多个固定件的作用下,植生毯的底网层与边坡表面相贴合。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体成型的植生毯铺设在边坡表面进行绿化的方式节省了工作人员对边坡进行绿化的布设时间,并且固定件的设置提高了边坡绿化后的整体结构在风雨天气下的稳定性,改善了相关技术中的绿化结构在风雨天气下容易受到影响而降低绿化效果的问题。
9.可选的,所述基质层内部预先设置有草种。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边坡绿化后布设结构的整体绿化效果。
11.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分布锚杆,分布锚杆沿植生毯的边缘等间距布设。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布锚杆对植生毯的边缘等间距分布,会使得植生毯在边坡表面更加稳定。
13.可选的,所述固定件还包括附加锚杆,附加锚杆设置在边坡表面凹陷位置处。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尽可能使植生毯与边坡相互朝向的一面相贴合,尽可能减少了植生毯与边坡表面之间的间隙,使得植生毯上的植物生根后能够更容易将根系伸入到边坡中,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布设结构对边坡绿化的效果。
15.可选的,所述植生毯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种植坑,种植坑从植生毯的表面网层延伸
至基质层中,种植坑中埋设有树苗。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树苗在基质层中更容易存活,并且在植生毯上开设种植坑比在更加坚硬的边坡表面挖设种植坑更加容易,从而使工作人员在种植树木时更加简单。
17.可选的,所述边坡的顶部沿边坡的上边缘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植生毯的上部铺设至固定槽内,固定槽内填设有固定土方,固定土方将植生毯的上部埋设固定在固定槽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边坡顶部植生毯的稳定性,尽可能减少了植生毯在铺设过程中从边坡滑落的情况。
19.可选的,还包括浇灌管道,浇灌管道包括主干管道和分支管道,主干管道与水源连通,分支管道均匀布设在植生毯的上表面,分支管道上设置有多个出水管,多个出水管与多个种植坑一一对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尽可能在节约水资源的情况下对树苗进行针对性灌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树苗的存活率。
21.可选的,所述分支管道上设置有多个限位件,限位件包括一体设置的套装部和固定部,套装部位于固定部的顶部,套装部为环状,套装部套设在分支管道与出水管道交接的位置处,固定部背离套装部的一侧插入到植生毯中。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对出水管的位置进行了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出水管能够对对应种植坑内的树苗进行稳定浇灌,同时套装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分支管道起到防护的作用,减少分支管道受压变形而影响到分支管道内部畅通的情况。
23.可选的,所述固定部的顶部还固接有拆卸环。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拆卸限位件时会更加方便。
25.可选的,所述固定部为“u”型杆状对称结构,且固定部的两端均向固定部的对称轴倾斜。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安装限位件后,限位件在植生毯内的稳定性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通过将预先生产并一体成型的植生毯以铺设的方式覆盖在边坡的表面,并用多个固定件对植生毯的位置进行固定,减少了边坡绿化时的布设时间,提高了布设结构在风雨天气下的稳定性,改善了相关技术中的绿化结构在风雨天气下容易受到负面影响而降低绿化效果的问题;
29.2.通过在植生毯的上方设置浇灌管道对树苗进行滴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树苗的存活率,并且用滴灌的方式对树苗进行灌溉时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30.3.通过使用限位件对分支管道与出水管进行限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灌溉管道在风雨环境下的移位,使得浇灌管道能够对树苗持续进行稳定浇灌。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布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3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边坡;11、固定槽;2、植生毯;21、底网层;22、下纤维层;23、基质层;24、上纤维层;25、表面网层;26、种植坑;27、树苗;3、固定件;4、浇灌管道;41、主干管道;411、控制阀门;42、分支管道;421、出水管;43、限位件;431、套装部;432、固定部;433、拆卸环。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植被纤维森林毯布设结构。参照图1和图2,布设结构包括边坡1、植生毯2和多个固定件3,边坡1一般为各类岩质坡、石质坡、土质坡或多种地质相互混合的边坡1。
37.植生毯2为铺设在边坡1表面的多层毯状结构,植生毯2独立成型,植生毯2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底网层21、下纤维层22、基质层23、上纤维层24和表面网层25。基质层23的主要作用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生存环境,基质层23的主要成分为有机木纤维、吸水矿物的纤维、洗水棉和矿物保水材料等物质;上纤维层24与下纤维层22为实用纺织纤维或有机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上纤维层24与下纤维层22将基质层23进行包覆,尽可能减少基质层23的渗漏;表面网层25与底网层21均为网孔较大的无纺布,对植生毯2进行包覆,之后经过专用机器压合定型。
38.固定件3为钉子形的杆状结构,固定件3的尖端穿过植生毯2伸入到边坡1内部,在多个固定件3的固定作用下,植生毯2的底网层21与边坡1表面相贴。
39.通过将预先生产并压合定型的植生毯2以铺设的方式覆盖在边坡1的表面,并用多个固定件3对植生毯2的位置进行固定,提高了布设结构在风雨天气下的稳定性,改善了相关技术中的绿化结构在风雨天气下容易受到负面影响而降低绿化效果的问题。
40.基质层23内均匀播撒有草种。本实施例中的草种包括但不限于耐旱性较好的黑麦草、高羊茅草种。草种存活发芽后会将根扎入到边坡1,改善边坡1的地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布设结构的整体绿化效果。
41.固定件3包括同样结构的分布锚杆和附加锚杆,分布锚杆等间距布设在植生毯2上,用于对植生毯2进行整体固定,当边坡1的表面具有起伏较大的凹凸结构时,会在凹凸结构附近设置附加锚杆,以确保植生毯2与边坡1表面的紧密贴合。
42.参照图1和图2,植生毯2背离边坡1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种植坑26,种植坑26从植生毯2的表面网层25延伸至基质层23中,种植坑26中埋设有树苗27。
43.本实施例中的树苗27选用耐干旱、耐贫瘠并且抗病虫害强的乡土树种,如紫穗槐、刺槐、木藤蓼和香加皮等植物。基质层23的保水性和营养性均适合植物的生长,树苗27在成功存活后,根部会向下穿过下纤维层22与底网层21,最终扎根在边坡1上,改善边坡1的地质环境,从而达到对边坡1的永久绿化效果。
44.边坡1的顶部沿边坡1的上边缘开设有固定槽11,植生毯2的上端铺设至固定槽11的底壁上,固定槽11内填设有固定土方,固定土方将植生毯2的上端埋设固定在固定槽11内。
45.工作人员在铺设植生毯2时,先将植生毯2的上端埋设固定在固定槽11内,增加了植生毯2上端的稳定性,减少了布设结构的布设时间,同时也尽可能减少了植生毯2从边坡1
滑落的情况。之后再将植生毯2自上而下铺设在边坡1的表面。
46.参照图1和图2,布设结构还包括浇灌管道4。浇灌管道4包括主干管道41和多根分支管道42,多根分支管道42均与主干管道41连通。多根分支管道42从上至下依次平行布设,且每根分支管道42上都连通有多根出水管421,出水管421为滴灌短管,所有出水管421的出水口与所有种植坑26一一对应。
47.主干管道41上远离分支管道42的端部设置有控制阀门411,以便于工作人员控制边坡1植物的浇灌。
48.参照图2和图3,为了限制分支管道42的移动,从而控制出水管421对植物的滴灌,分支管道42与出水管421交接的位置处设置有限位件43。
49.限位件43包括一体设置的套装部431和固定部432,套装部431为环状,套装部431套设在分支管道42与出水管421道交接的位置处。套装部431固接在固定部432的顶部,固定部432背离套装部431的一侧插入固定在植生毯2内。
50.固定部432整体为“u”型的杆状对称结构,固定部432的两端均为尖锥状,且固定部432的两端均向固定部432的对称轴倾斜,使固定部432的两端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
51.当工作人员在将固定部432插入植生毯2的过程中,随着固定部432的深入,固定部432受到朝向固定部432轴线的挤压力会越来越大,从而使固定部432插入到植生毯2内部后会更加稳定。
52.参照图1和图2,固定部432的顶部还固接有拆卸环433。拆卸环433与套装部431并列设置在固定部432顶端,且分支管道42并不穿过拆卸环433。
53.当工作人员需要拆卸浇灌管道4时,可以用撬棍等杆状物伸入到拆卸环433中将限位件43橇出,使得工作人员在回收浇灌管道4与限位件43时更加省力。
5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植被纤维森林毯布设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先将植生毯2的一端沿边坡1的长度方向铺设至固定槽11的底壁上,用固定土方将植生毯2埋设固定,然后将植生毯2在边坡1表面自上而下铺设。
55.当植生毯2铺设完成后,工作人员均匀地将多根固定件3穿过植生毯2插入到边坡1内部,对植生毯2进行固定,最后将浇灌管道4布设在植生毯2的表面。
56.然后工作人员可以在植生毯2的表面开设种植坑26,并向种植坑26内埋设树苗27。
57.工作人员通过浇灌管道4对树苗27进行浇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树苗27的存活率,使布设结构的整体绿化效果得到提高。
5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