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污泥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04:39: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垃圾焚烧电厂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和污水处理站的污泥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当前,污泥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焚烧、热解、填埋和土地利用等。且现阶段污泥输送技术多是在污泥经过脱水处理后,用无轴螺旋输送机将脱水污泥运到脱水间外,再用小车将污泥收集起来,随后运输到厂区的焚烧炉进行焚烧。现有的污泥输送方案,在实行过程中,存在许多弊端,脱水后的污泥无封闭措施,现场气味难闻,在运输到小车上去时,不断有污泥撒漏出来,导致现场脏乱差,且装运过程中需要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处理效率低。
3.此外,现有技术中也提出了采用管道直接输送污泥至垃圾焚烧炉的方法,但是容易出现污泥堵塞管道、输送泵出力不够,进而引起长距离管道输送困难等问题。进一步地,采用螺杆泵将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和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含水率为75~82%的干泥输送至焚烧炉落料斗的过程中,由于输送距离长达400多米,出现了输送能力降低、输送量不足等问题,影响了离心脱水系统的工作效率以及渗滤液生化系统和厌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污泥长距离稳定输送的污泥处理系统,以提高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和污水处理站的工作效率,最终提高垃圾焚烧电厂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污泥处理系统无法实现污泥的长距离管道输送,导致污泥输送量低、管道检修困难,进而影响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和污水处理站的工作效率等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原理简单、能够实现污泥的长距离管道输送、提高处理效率的污泥处理系统。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清液池、污泥池、进料泵、污泥脱水单元、污泥输送单元和污泥接收单元,所述污泥池用于收集泥水混合物,所述进料泵用于将污泥池内的泥水混合物输送至污泥脱水单元,所述污泥脱水单元用于实现泥水混合物的固液分离,所述清液池用于存储污泥脱水单元分离出的上清液,所述污泥输送单元用于将污泥脱水单元分离出的干泥输送至污泥接收单元,所述污泥接收单元包括运输车、垃圾坑和落料斗,所述落料斗与垃圾焚烧炉连通。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污泥输送单元包括具有正反转功能的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的一端与一号出料管道连接,螺旋输送机的另一端与二号出料管道连接,所述一号出料管道的出料口与运输车连接,所述二号出料管道的出料口与干泥储料斗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干泥储料斗用于缓存输送至垃圾坑和落料斗内的干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一号出料管道的出料口设有过渡管道,所述过渡管道的管径大于一号出料管道的管径,且过渡管道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呈梯形结构,所述
干泥由一号出料管道的出料口经由过渡管道落入运输车内。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干泥储料斗的出料口与干泥输送泵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干泥输送泵的出料口与干泥输送主管道连接,所述干泥输送主管道的出料口分别与垃圾坑和多个落料斗连接,所述干泥输送主管道的出料口与垃圾坑和多个落料斗之间均设有控制阀门,所述控制阀门用于控制干泥排放。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干泥输送泵为螺杆泵。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干泥输送主管道上设有至少一条旁通管道,所述旁通管道上设有控制阀门,所述旁通管道用于进行干泥输送主管道检修维护。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干泥输送主管道为不锈钢管道,所述干泥输送主管道的长度为400~410米,干泥输送主管道的管径为dn240~260。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絮凝剂储罐和三号进料泵,所述三号进料泵用于将絮凝剂储罐内的化学药剂输送至污泥脱水单元。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三号进料泵为螺杆泵。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泥脱水单元包括一号离心机和二号离心机;所述进料泵包括一号进料泵和二号进料泵,所述一号进料泵和二号进料泵均为离心泵或气动隔膜泵。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7.1、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处理系统,通过污泥池将垃圾焚烧电厂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和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泥水混合物进行收集,并通过进料泵将泥水混合物泵入离心机中进行固液分离,离心机中分离得到的上清液存入清液池中,以进行再次利用,离心机中分离得到的含水率为75~82%的干泥则通过螺旋输送机送往不同的接收机构中,有效提高了污泥处理的效率。具体地,螺旋输送机两端的排泥管道分别连接了运输车和干泥储料斗,干泥可以通过运输车输送到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也可以通过干泥储料斗下端的螺杆泵打入干泥输送主管道中,通过管道将干泥输送至垃圾焚烧炉或者垃圾池中,实现了干泥的多渠道排放,提高了污泥处理系统整体的工作效率,也就提高了渗滤液生化系统和厌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最终实现垃圾焚烧电厂的提质增效。
18.2、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处理系统,通过在一号出料管道的出料口设置了管径较大的过渡管道,且过渡管道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呈梯形结构,实现了干泥均匀缓慢地落入运输车内,既避免干泥撞击运输车面板而损坏运输车,又避免干泥飞溅而污染环境。
19.3、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处理系统,通过在干泥输送主管道上设有至少一条旁通管道,并且在旁通管道上设有控制阀门,利用旁通管道不仅可以实时检测干泥输送主管道内的干泥状态,而且还可以从旁通管道内通入清洗液,实现主管道清洗。特别地,当主管道内发生干泥堵塞的状况时,可以将高压水泵与旁通管道连接,高压水从旁通管道打入主管道内,进行主管道加压疏通,提高了主管道运行的可靠性,实现了干泥在400多米长的主管道内平稳输送,降低了干泥输送的成本。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处理系统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21.图2为一号出料管道出料口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22.图例说明:1、清液池;2、污泥池;3、一号离心机;4、二号离心机;5、絮凝剂储罐;6、干泥储料斗;7、干泥输送泵;8、一号进料泵;9、二号进料泵;10、干泥输送主管道;11、排水管道;12、进料管道;13、三号进料泵;14、螺旋输送机;15、一号出料管道;151、过渡管道;16、二号出料管道;17、一号落料斗;18、二号落料斗;19、三号落料斗;20、一号阀门;21、二号阀门;22、三号阀门;23;四号阀门;24、五号阀门;25、六号阀门;26、旁通管道;27、反硝化池;28、干泥输送支管道一;29、垃圾坑;30、运输车;31、七号阀门;32、八号阀门;33、九号阀门;34、干泥输送支管道二;35、十号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4.实施例
25.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清液池1、污泥池2、进料泵、污泥脱水单元、污泥输送单元和污泥接收单元。污泥脱水单元包括并行设置的一号离心机3和二号离心机4,且污泥池2与一号离心机3和二号离心机4之间分别通过两条进料管道12连接,在两条进料管道12上分别设有一号进料泵8和二号进料泵9。污泥池2用于收集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和污水处理站排出的泥水混合物,且污泥池2内设有两台搅拌机(图中未示出)进行搅拌,进料泵用于将污泥池2内的泥水混合物输送至离心机中,通过离心机实现泥水混合物的固液分离。清液池1用于存储离心机分离出的上清液,由于清液池1与离心机之间本身存在高度差,离心机设于地面3至4米以上,清液池1则设置在地下,所以通过重力作用即可将离心机内的上清液通过排水管道11输送至清液池1中,无需设置额外的动力设备,降低了运营成本。进一步地,清液池1与反硝化池27连接,清液池1内存储的上清液可以输送到反硝化池27中进行生化反应,实现上清液的再处理。污泥输送单元用于将离心机分离出的干泥输送至污泥接收单元,污泥接收单元包括运输车30、垃圾坑18和落料斗,落料斗与垃圾焚烧炉连通。可以理解,进料泵和离心机均采用一备一用的设计思路。在污泥处理量比较大的工况下,也可以同时运行两台离心机进行污泥固液分离。离心机分离得到的干泥含水率为75~82%。
26.本实施例中,污泥输送单元包括具有正反转功能的螺旋输送机14,螺旋输送机14正向转动的出料端与一号出料管道15连接,螺旋输送机14反向转动的出料端与二号出料管道16连接。一号出料管道15的出料口与运输车30连接,二号出料管道16的出料口与干泥储料斗6的进料口连接,干泥储料斗6用于缓存输送至垃圾坑18和落料斗内的干泥。根据实际的运行需求,控制螺旋输送机14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将干泥输送至相应的接收机构中。
27.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号出料管道15的出料口设有过渡管道151,过渡管道151的管径大于一号出料管道15的管径,且过渡管道151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呈梯形结构,干泥由一号出料管道15的出料口经由过渡管道151落入运输车30内。通过在一号出料管道15的出料口设置了管径较大的过渡管道151,且过渡管道15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呈梯形结构,形成了渐缩式的出料结构,实现了干泥均匀缓慢地落入运输车30内,既避免干泥撞击运输车30的车箱面板而损坏运输车30,又避免干泥飞溅而污染环境。
28.本实施例中,干泥储料斗6的出料口与干泥输送泵7的进料口连接,干泥输送泵7的
出料口与干泥输送主管道10连接,干泥输送主管道10的出料口分别与垃圾坑29、一号落料斗17、二号落料斗18和三号落料斗19连接,以实现干泥输送至相应的接收机构中。
29.进一步地,在干泥输送主管道10与垃圾坑29之间设有干泥输送支管道28,在干泥输送支管道28上设有九号阀门33,通过九号阀门33控制干泥输送支管道28的通断。干泥输送主管道10与一号落料斗17之间设有一号阀门20和二号阀门21,干泥输送主管道10与二号落料斗18之间设有三号阀门22和四号阀门23,干泥输送主管道10与三号落料斗19之间设有五号阀门24和六号阀门25。干泥输送主管道10与落料斗之间的阀门采用一备一用的设置思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一号落料斗17、二号落料斗18和三号落料斗19分别对应三个不同的垃圾焚烧炉。当相应的焚烧炉内的燃烧状态较好时,即通过相应的落料斗将干泥投入到焚烧炉内进行燃烧。当垃圾焚烧炉内的燃烧状况较差时,干泥输送主管道10将干泥输送至垃圾坑29中,将干泥与垃圾一起进行发酵之后,再利用吊抓将掺杂了污泥的垃圾投入垃圾焚烧炉内焚烧。当干泥输送主管道10出现故障或是进行日常维护时,则通过运输车30进行干泥运送。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阀门均采用闸阀。闸阀具有结构紧凑、阀门刚性好、通道流畅、流阻数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30.本实施例中,在干泥输送主管道10上靠近干泥输送泵7的一端设有七号阀门31,通过七号阀门31控制干泥输送主管道10的通断。在干泥输送主管道10的中部设有旁通管道26,旁通管道26上设有八号阀门32,旁通管道26用于实现干泥输送主管道10检修维护。本实施例中,七号阀门31和八号阀门32均采用闸阀。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干泥输送主管道10上均布多个旁通管道26。
31.本实施例中,在干泥输送主管道10上还设有干泥输送支管道二34,干泥输送支管道二34位于干泥输送泵7与七号阀门31之间,且干泥输送支管道二34的出料口与污泥池2连通,通过十号阀门35控制干泥输送支管道二34的通断。由于整个污泥处理系统的管道都是密封连接的,系统停运后,管道内的污泥由于重力作用进行固液分离。再次启动系统,管道内残存的污水优先于污泥被吸入干泥输送泵7中,降低了干泥输送泵7的出力效果,而且污水也不便于直接排入焚烧炉或垃圾坑中。为了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在系统启动运行的初期(例如1小时或2小时内),七号阀门31处于关闭状态,十号阀门35处于打开状态,干泥输送泵7将干泥储料斗6输出的泥水混合物打入干泥输送支管道二34中,并进入污泥池2进行循环。系统运行稳定后(例如2小时后),干泥含水率稳定在75~82%之间,打开七号阀门31,关闭十号阀门35,将干泥输送至垃圾坑29或是落料斗内。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十号阀门35可以采用闸阀。
32.本实施例中,干泥输送主管道10为不锈钢管道,干泥输送主管道10的长度为400米,干泥输送主管道10的管径为dn250。干泥输送主管道10长度主要是指从干泥输送泵7的出料端至一号阀门20前端之间的管道长度。通过采用不锈钢管道输送干泥,既可以防止污泥臭气外溢,又提高了干泥输送的效率,同时还降低了干泥输送的成本。
33.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干泥输送主管道10上设有至少一条旁通管道26,并且在旁通管道26上设有控制阀门,利用旁通管道26不仅可以实时检测干泥输送主管道内10的干泥状态,而且还可以从旁通管道26内通入清洗液,实现主管道清洗。特别地,当主管道内发生干泥堵塞的状况时,可以将高压水泵与旁通管道26连接,高压水从旁通管道打入主管道内,进行主管道加压疏通,提高了主管道运行的可靠性,实现了干泥在400多米长的主管道内平稳
输送,降低了干泥输送的成本。
34.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絮凝剂储罐5和三号进料泵13。三号进料泵13用于将絮凝剂储罐5内的化学药剂输送至离心机。通过添加絮凝剂,以增加泥水混合物的分离率,提高污泥脱水的成效。
35.本实施例中,干泥输送泵7和三号进料泵13均为螺杆泵。螺杆泵的特点是流量平稳、压力脉动小、有自吸能力、噪声低、效率高、寿命长、工作可靠;而其突出的优点是输送介质时不形成涡流、对介质的粘性不敏感,可输送高粘度介质。
36.本实施例中,一号进料泵8和二号进料泵9均为离心泵。离心泵具有流量和扬程范围宽、流量均匀、运转平稳、振动小,适用于轻度腐蚀性液体等特点,而且设备安装、维护检修费用较低。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一号进料泵8和二号进料泵9也可以为气动隔膜泵。气动隔膜泵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对于带颗粒、粘度高的液体,均能予以抽光吸尽。
37.本实施例中,通过污泥池2将垃圾焚烧电厂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和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泥水混合物进行收集,并通过进料泵将泥水混合物泵入离心机中进行固液分离,离心机中分离得到的上清液存入清液池1中,以进行再次处理利用,离心机中分离得到的含水率为75~82%的干泥则通过螺旋输送机14送往不同的接收机构中,有效提高了污泥处理的效率。进一步地,螺旋输送机14两端的排泥管道分别连接了运输车30和干泥储料斗16,干泥可以通过运输车30输送到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也可以通过干泥储料斗16下端的螺杆泵打入干泥输送主管道10中,通过管道将干泥输送至垃圾焚烧炉或者垃圾池中,实现了干泥的多渠道排放,提高了污泥处理系统整体的工作效率,也就提高了渗滤液生化系统和厌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最终实现垃圾焚烧电厂的提质增效。
38.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和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