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多层码垛式蚕盘饲养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03:51: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桑蚕养殖领域,具体涉及多层码垛式蚕盘饲养设备。


背景技术:

2.蚕是变态类昆虫,最常见的是桑蚕,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蚕宝宝以桑叶为生,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幼虫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再吃桑叶8天成为熟蚕,开始吐丝结茧。
3.1-3龄称为小蚕,小蚕要求的环境为高温多湿。1-2龄适宜温度26-27℃,相对湿度90%;因此1-2龄蚕采用全防干育,即上盖下垫塑料膜;3龄用半防干育,即只盖不垫塑料膜,保持温度在26-27℃,相对湿度85%。
4.4-5龄蚕为大蚕期,生长适宜温度为25℃,蚕儿对高温多湿和二氧化碳的抵抗力弱,食桑量大,排泄物多,可以采用室内地面育和室外棚架育。
5.桑蚕养殖是我国的传统农业产业,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由于桑蚕养殖环节多、繁杂、费工,且很多均采用人工操作,该项产业正逐步由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转移。为了提高蚕桑生产竞争力,必须推广以优质高产、成本低、高效益为目的的蚕桑生产新技术,新技术包括蚕桑养殖方法,也包括对传统蚕桑养殖工具的提升改进。
6.蚕盘是蚕幼虫的成长场所,蚕虫在蚕盘内长大成熟后便会吐丝结茧,现在为提升蚕房的空间利用率,往往将很多蚕盘逐层堆叠在一起进行养殖,当需要对各个蚕盘进行消毒、添桑等作业时,就需要将堆垛的蚕盘转运送到专用的生产线上,进行拆板作业,消毒、添桑后再逐个堆叠在一起,由于蚕盘垛的层高不一,重量不一,如采用人工拆板和消毒,会非常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多层码垛式蚕盘饲养设备,通过本设备能自动化的运输蚕盘,使其快速到达消毒或添桑区域。
8.该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装置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架,两个支架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放置板,两个支架用于支撑放置板,使其稳固的连接在支架上,放置板上设置有蚕盘;蚕盘内设置有调节机构和第二连接杆,调节机构能够使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位于蚕盘外部或内部。
9.对于现有的蚕盘饲养设备而言,大多数是由人工将蚕盘从放置板中取下,效率低下,也有的是通过自动化的搬运装置通过其上的连接杆插入蚕盘内,然后将蚕盘从放置板中取下,但是由于蚕盘的位置高度各不相同,在使用时,搬运装置的高度需要不断的调节,并且在插入时容易偏离插入的位置,搬运的效率低下,在插入蚕盘时容易对蚕盘发生碰撞,影响蚕盘内的蚕生长。
10.基于此,本装置的蚕盘是通过从蚕盘中移出的第二连接杆与搬运装置连接进而转
运到所需的位置,不需要插入蚕盘中进行连接,本装置在使用时,蚕盘放置在支架的放置板上,当需要移动蚕盘去消毒或添桑时,可通过调节机构使原本位于蚕盘内部的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位于蚕盘外,这样搬运装置能快速的与在外部的第二连接杆连接,进而实现对蚕盘的搬运,并且本装置通过第二连接杆来与搬运装置连接,相比于插入蚕盘内的连接方式,在连接时能连接的更加稳固,降低连接搬运过程中对蚕盘内的蚕的影响,第二连接杆与搬运装置连接时,由于第二连接杆在外部,因此搬运装置能更加准确便捷的找到第二连接杆的位置,进而快速连接,第二连接杆与搬运装置之间可通过多种方式连接,第二连接杆与搬运装置之间可通过螺栓连接,还可通过磁铁连接,只要实现连接即可,搬运装置再将蚕盘搬运到所需的位置,不仅能提高饲养的效率,保障饲养品质,同时本装置还能节约人工成本,提高使用效率。
11.并且,对于本装置而言,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在蚕盘内,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在蚕盘内部或外部,当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在蚕盘内部时,本装置的蚕盘放置在放置板上,当需要将蚕盘进行消毒或添桑时,则通过调节结构使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蚕盘外部,然后进行搬运。
12.进一步的,调节结构可为多种结构,只要能实现使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蚕盘外部或内部即可,调节结构可为连接在第二连接杆上的伸缩杆等,对于本装置而言,由于蚕在饲养时,声音较大或振幅较大都会影响蚕的发育,因此,本装置的调节结构采用调节杆推动第二连接杆的方式,调节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的位置,这样在使用时能降低对蚕盘内的蚕的影响。
13.具体的,调节机构包括位于蚕盘内部的第一移动槽和位于第一移动槽内的调节杆,蚕盘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第二移动槽,第二移动的内底部与第一移动槽连通,第二连接杆设置在第二移动内,调节杆能够在第一移动槽内移动,并且调节杆在第一移动槽内移动时能够作用在第二连接杆上,使第二连接杆在第二移动槽内移动,并使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位于蚕盘外部或内部。调节杆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推面,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与第一推面对应的第二推面,调节杆通过第一推面作用在第二连接杆的第二推面上,使第二连接杆在第二移动槽内移动,并使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位于蚕盘外部或内部。调节杆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推面,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与第一推面对应的第二推面,调节杆通过第一推面作用在第二连接杆的第二推面上,使第二连接杆在第二移动槽内移动,并使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位于蚕盘外部或内部。本装置通过调节杆的移动带动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蚕盘外部或内部,本装置的第二移动槽设置在蚕盘的位于两个支架之间的一个侧面上,因此当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蚕盘外部时,搬运装置可直接正对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进而将其取出,当然第二移动槽也可设置在与支架相对的侧面上,由于蚕盘与支架之间具有距离,因此移动装置也可通过连接蚕盘与支架相对的侧面上的第二连接杆进行连接。
14.本调节机构在使用时,调节杆可在第一移动槽内移动,在原始状态时,即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第二移动槽内部时,调节杆位于第一移动槽的一端处,此时调节杆和第二连接杆并没有相互作用,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位于第一移动槽内,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第二移动槽内,当需要搬运蚕盘时,调节杆在第一移动槽中移动,调节杆上的第一推面作用在调节杆位于第一移动槽内的第二推面上,随着调节杆的继续移动,第一推面持续作用在第二推面上,调节杆将第二移动杆抵出第一移动槽,进而促使第二移动杆在第二移动槽内
滑动,并使第二移动杆的另一端位于第二移动槽外部,即蚕盘外部,同时调节杆到达第一移动槽的另一端,搬运装置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相互连接,进而可将蚕盘搬运到所需位置,当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蚕盘外部时,第二连接杆在蚕盘内部的一端与调节杆的侧面相接触,因此在调节杆没有重新移动时,第二连接杆的位置是固定的,在与搬运装置连接时不会意外回到蚕盘内部。
15.当移动完毕,需要放置在放置板上时,重新调节调节杆,使调节杆在第一移动槽中移动,移动到原始位置,调节杆在移动的过程中,当调节杆不作用在第二连接杆上时,第二连接杆与调节杆接触的一端回到第一移动槽内,进而带动第二连接杆在第二移动槽中移动,使位于蚕盘外部的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回到第二移动槽内,进而实现蚕盘放置在放置板上。
16.优选的,当调节杆不作用在第二连接杆上时,本装置的第二连接杆通过弹簧自动回到第二移动槽内,具体的,第二移动槽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三移动槽,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连接,固定杆的另一端位于第三移动槽内,因此当第二连接杆在第二移动槽中滑动时,固定杆能够防止第二连接杆在第二移动槽中滑动时,固定杆整体滑出第二移动槽,同时,第三移动槽靠近第一移动槽的一内侧面上与弹簧的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杆连接,调节杆与第二连接杆无作用时,弹簧能够使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位于蚕盘内部。当调节杆作用在第二连接杆上时,第二连接杆在第三移动槽中滑动,并且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蚕盘外,此时弹簧伸长,当调节杆不作用在第二连接杆上时,第二连接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在第三移动槽中反向移动,进而使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第三移动槽内,第二连接杆靠近调节杆的一端位于第二移动槽内。
17.对于调节杆的移动,可有多种方式,本装置采用以下方式:蚕盘上设置有贯穿蚕盘两个相对的侧面的通孔,通孔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两端上均连接有伸缩杆,两个支架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与蚕盘内的伸缩杆对应,蚕盘与放置板相对位置固定时,伸缩杆的一端位于对应的第一固定槽中。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长度能够使蚕盘与放置板相对位置固定,第一连接杆的两端上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伸长时,伸缩杆的一端从通孔中移动到蚕盘外部,并且插入第一固定槽中,进而实现蚕盘固定在支架上的放置板上,此外,调节杆与伸缩杆相互平行,并且调节杆与伸缩杆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接杆,当伸缩杆伸缩移动时,通过第三连接杆能够带动调节杆在第一移动槽中滑动,
18.并且,本装置在使用时,当需要将蚕盘固定放置在放置板上时,伸缩杆伸长并插入对应的第一固定槽中,伸缩杆伸长的过程中带动调节杆移动到第一移动槽的一端处,此时调节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无作用,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蚕盘内,当需要搬运蚕盘时,调节伸缩杆缩短到通孔内即蚕盘内部,伸缩杆缩短的过程中,伸缩杆通过第三连接杆带动调节杆移动在第一移动槽中滑动到第一移动槽的另一端,滑动的过程中,调节杆作用在第二连接杆上,第二连接杆在第二移动槽中滑动,并滑动到蚕盘外部,移动装置可直接与第二连接杆移动。
19.因此,对于本装置而言,伸缩杆不仅可以用于将蚕盘固定在放置板上,伸缩杆还可以用于带动调节杆移动,进一步优化了本装置,一杆多用,更有利于用于蚕的饲养设备中。
20.优选的,蚕盘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槽,放置板上设置有与第二固定槽对应的固定块。第二固定槽在蚕盘的侧面上开口。当蚕盘放置在放置板上时,蚕盘通过第二固定槽和
固定块进行定位放置,并且放置后,蚕盘上的伸缩杆能准确与第一固定槽对应,更便于使用,同时放置后,当需要移动蚕盘时,搬运装置与第二连接杆连接后,可直接将蚕盘从放置板上沿第二固定槽所在方向滑出,更便于搬运。
21.优选的,第二连接杆的第二推面上还设置有第三推面,第三推面为平面,当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位于蚕盘外部时,第二连接杆的第三推面与调节杆的侧面相接触。当第二连接杆与调节杆的侧面相接触时,通过平面与调节杆相接触,更有利于增加第二连接杆的使用寿命。
2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3.本实用新型多层码垛式蚕盘饲养设备,本装置通过调节位于蚕盘内部的第二连接杆,使其的一端位于蚕盘内或外部,实现快速与搬运装置定位,并且在与搬运装置连接时,能避免对蚕盘造成晃动,更便于快速连接和搬运,同时能提高蚕的饲养效率;
24.其次,本装置的调节杆通过伸缩杆作用在第二连接杆上,伸缩杆一杆多用,不仅可将蚕盘固定在放置板上,还可以调节第二连接杆的位置,相互配合,避免搬运装置定位不准确意外连接其他蚕盘,影响其他蚕盘中的蚕的生长;
25.并且,本装置结构巧妙,在调节第二连接杆时,不会在蚕盘内造成较大的晃动,更便于长期使用。
附图说明
2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27.图1为本装置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装置需要搬运时,伸缩杆位于蚕盘内部时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第二连接杆位于蚕盘内时,调节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位于蚕盘外时,调节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第一推面作用在第二推面上时,调节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第三推面与调节杆侧面相接触时,调节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34.1-支架,2-放置板,3-蚕盘,4-第一连接杆,5-伸缩杆,6-第三连接杆,7-第一移动槽,8-调节杆,9-第二连接杆,10-第一固定槽,11-第二固定槽,12-固定块,13-第三移动槽,14-固定杆,1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
围的限制。
37.【实施例1】
38.本装置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架1,两个支架1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四个相互平行的放置板2,放置板2上设置有蚕盘3;蚕盘3内设置有调节机构和第二连接杆9,调节机构能够使第二连接杆9的一端位于蚕盘3外部或内部。当第二连接杆9的一端位于蚕盘3内部时,蚕盘放置在放置板上,当需要搬运蚕盘去消毒或添桑时,通过搬运装置与位于蚕盘外部的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将其搬运到所需位置,操作完毕后,在通过搬运装置与位于蚕盘外部的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将其搬运到放置板上,然后搬运装置与第二连接杆分离,蚕盘放置在放置板上进行饲养。
39.【实施例2】
4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调节机构可为多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蚕盘内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杆,两个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蚕盘内部,并且第二连接杆的该端上连接有伸缩杆,第二连接杆通过伸缩杆伸缩带动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蚕盘内或蚕盘外部。
41.【实施例3】
4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调节机构包括位于蚕盘3内部的第一移动槽7和位于第一移动槽7内的调节杆8,蚕盘3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移动槽,第二移动的内底部与第一移动槽7连通,第二连接杆9设置在第二移动内,调节杆8能够在第一移动槽7内移动,并且调节杆8在第一移动槽7内移动时能够作用在第二连接杆9上,使第二连接杆9在第二移动槽内移动,并使第二连接杆9的一端位于蚕盘3外部或内部。调节杆8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推面,第二连接杆9上设置有与第一推面对应的第二推面,调节杆8通过第一推面作用在第二连接杆9的第二推面上,使第二连接杆9在第二移动槽内移动,并使第二连接杆9的一端位于蚕盘3外部或内部。
43.调节杆可在第一移动槽内移动,在原始状态时,即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第二移动槽内部时,如图3所示,调节杆位于第一移动槽的一端处,此时调节杆和第二连接杆并没有相互作用,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位于第一移动槽内,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第二移动槽内,当需要搬运蚕盘时,调节杆在第一移动槽中移动,调节杆上的第一推面作用在调节杆位于第一移动槽内的第二推面上,随着调节杆的继续移动,第一推面持续作用在第二推面上,调节杆将第二移动杆抵出第一移动槽,进而促使第二移动杆在第二移动槽内滑动,并使第二移动杆的另一端位于第二移动槽外部,即蚕盘外部,此时如图4所示,调节杆到达第一移动槽的另一端,搬运装置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相互连接,进而可将蚕盘搬运到所需位置,当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蚕盘外部时,第二连接杆在蚕盘内部的一端与调节杆的侧面相接触。
44.并且,第二移动槽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三移动槽13,第二连接杆9上设置有固定杆14,固定杆14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连接,固定杆14的另一端位于第三移动槽内,第三移动槽13靠近第一移动槽7的一内侧面上与弹簧15的一端连接,弹簧15的另一端与固定杆14连接,调节杆8与第二连接杆9无作用时,弹簧15能够使第二连接杆9的一端位于蚕盘3内部。因此当调节杆8与第二连接杆9无作用时,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可自动收回第二移动槽内。
45.【实施例4】
46.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蚕盘3上设置有贯穿蚕盘3两个相对的侧面的通
孔,通孔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杆4,第一连接杆4的两端上均连接有伸缩杆5,通过调节伸缩杆5的长度能够使蚕盘3与放置板2相对位置固定,即,两个支架1上设置有四个第一固定槽10,第一固定槽10与蚕盘3内的伸缩杆5一一对应,蚕盘3与放置板2相对位置固定时,伸缩杆5的一端位于对应的第一固定槽10中。
47.【实施例5】
48.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调节杆8与伸缩杆5相互平行,并且调节杆8与伸缩杆5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接杆6,伸缩杆5通过第三连接杆6带动调节杆8在第一移动槽7内移动。
49.当伸缩杆伸长,并且伸缩杆的一端插入第一固定槽10中,如图1所示,此时,调节杆和第二连接杆的状态如图3所示,即伸缩杆伸长的过程中带动调节杆移动到第一移动槽的一端处,此时调节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无作用,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蚕盘内,当需要搬运蚕盘时,调节伸缩杆缩短到通孔内即蚕盘内部,如图2所示,调节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如图4所示,伸缩杆缩短的过程中,伸缩杆通过第三连接杆带动调节杆移动在第一移动槽中滑动到第一移动槽的另一端,滑动的过程中,调节杆作用在第二连接杆上,第二连接杆在第二移动槽中滑动,并滑动到蚕盘外部,第二连接杆在蚕盘内的一端与调节杆的侧面相接触,移动装置可直接与第二连接杆移动。
50.蚕盘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槽11,放置板2上设置有与第二固定槽11对应的固定块12。第二固定槽11在蚕盘3的侧面上开口。
51.第二连接杆9的第二推面上还设置有第三推面,第三推面为平面,当第二连接杆9的一端位于蚕盘3外部时,第二连接杆9的第三推面与调节杆8的侧面相接触。当第一推面作用在第二推面上时,如图5所示,当第二连接杆在蚕盘内的一端与调节杆的侧面相接触时,如图6所示,此时第三推面与调节杆的侧面相接触。
52.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只是为了描述清楚起见而对相应部件进行区别,不旨在限制任何次序或者强调重要性等。此外,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连接”在不进行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使经由其他部件间接相连。
53.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