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无线充电吸尘吸水的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3 21:17: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吸水的清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吸尘吸水的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2.吸尘吸水的清洁器按结构可分为立式、卧式和便携式,吸尘吸水的清洁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尘屑和水等其他脏物。
3.目前,传统的接触式充电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将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分开和连接,造成磨损和氧化,容易造成接触不良而不能充电,另外,充电插座和充电插头长期外露,如果遇到水或其他导电物会造成短路或其他安全隐患,客户的体验感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吸尘吸水的清洁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充电吸尘吸水的清洁装置,包括吸尘吸水的清洁装置与充电座,吸尘吸水的清洁装置设置于充电座的顶部,吸尘吸水的清洁装置包括吸尘吸水的清洁组件与充电组件,吸尘吸水的清洁组件用于对需要清洁的位置作吸尘吸水的清洁,充电组件用于吸尘吸水的清洁组件需充电时与充电座配合对吸尘吸水的清洁组件作充电;充电座的后端设置有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连接线,充电座的内部设置有发射线圈;充电组件设置于吸尘吸水的清洁组件的底部的后端,充电组件包括充电壳体、接收线圈、调频器、清洁电池,接收线圈、调频器、清洁电池均设置于充电壳体内,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相配合产生充电电流,并将充电电流的能量转换至清洁电池,调频器用于调整接收线圈的频率。
6.优选的,吸尘吸水的清洁组件包括吸尘吸水的清洁口、清洁驱动壳体,吸尘吸水的清洁口设置于充电壳体的前端,清洁驱动壳体的底部与充电壳体相铰接,清洁驱动壳体用于驱动吸尘吸水的清洁口作除尘。
7.优选的,吸尘吸水的清洁组件还设置有垃圾箱,垃圾箱与清洁驱动壳体可拆卸链接。
8.优选的,清洁驱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充电定位块,充电壳体的后端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移动轮。
9.优选的,清洁驱动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推杆,推杆的顶部设置有手柄。
10.优选的,充电座的顶部设置有与充电定位块的数量相适配的定位槽,充电座的顶部还设置有供移动轮放置的固定槽。
11.优选的,定位槽与充电定位块的数量至少为5个。
12.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充电座对清洁电池进行充电,降低了产
品使用过程的故障率,无需对充电座的连接线与外部的充电插座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将连接线与外部的充电插座分开和连接,减少磨损和氧化导致的接触不良,同时通过无需充电座的连接线和外部的充电插头长期外露,减少遇到水或其他导电物会造成短路或其他安全隐患,提高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充电定位块与定位槽、移动轮与固定槽的定位作用,快速、方便使接收线圈放置于发射线圈的上方,无需不断地移动去调整充电位置,提高客户的整体体验感。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座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壳体和充电座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1、吸尘吸水的清洁装置;11、吸尘吸水的清洁组件;111、吸尘吸水的清洁口;112、清洁驱动壳体;113、垃圾箱;114、充电定位块; 115、移动轮;116、推杆;117、手柄;12、充电组件;121、充电壳体;122、接收线圈;123、调频器;124、清洁电池;2、充电座;21、连接线;22、发射线圈;23、定位槽;24、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19.本实施例中:
20.参照图1-4所示,一种无线充电吸尘吸水的清洁装置,吸尘吸水的清洁装置1包括吸尘吸水的清洁组件11与充电组件12;吸尘吸水的清洁组件11包括吸尘吸水的清洁口111、清洁驱动壳体112,吸尘吸水的清洁口111设置于充电壳体121的前端,清洁驱动壳体112的底部与充电壳体121相铰接,清洁驱动壳体 112用于驱动吸尘吸水的清洁口111作除尘,吸尘吸水的清洁组件11用于对需要清洁的位置作吸尘吸水的清洁,其中:吸尘吸水的清洁口111与清洁驱动壳体112一体成型,且吸尘吸水的清洁口111设置于清洁驱动壳体112的前端的底部,清洁驱动壳体112内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吸尘吸水的清洁口111 对经过的地面、楼梯、墙面、窗户、沙发进行清洁,吸尘吸水的清洁口111的开口呈长方形;
21.充电座2的后端设置有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连接线21,充电座2的内部设置有发射线圈22,发射线圈22基于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接收线圈122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充电座2转移到清洁电池124内进行供电;
22.充电组件12设置于清洁驱动壳体112的底部的后端,充电组件12用于吸尘吸水的清洁组件11需充电时与充电座2配合对吸尘吸水的清洁组件11作充电,充电组件12包括充电壳体121、接收线圈122、调频器123、清洁电池124,接收线圈122、调频器123、清洁电池124均设置于充电壳体121内,接收线圈122 设置于吸尘吸水的清洁壳体的内部的底部,调频器123设置于接收线圈122的右侧,清洁电池124设置于接收线圈122、调频器123的上方,调频
器123用于将接收线圈122的频率调整至与发射线圈22相同,接收线圈122与发射线圈22 相配合产生充电电流,并将充电电流的能量转换至清洁电池124,调频器123 用于调整接收线圈122的频率,使两个线圈作为共振器,发射线圈22以50mhz 频率振动向周围发散出电磁场,接收线圈122需要同样以50mhz频率振动,从而接收发射线圈22传递的能量,并将能量传递至清洁电池124。
23.吸尘吸水的清洁组件11还设置有垃圾箱113,垃圾箱113与清洁驱动壳体112可拆卸链接。通过将垃圾箱113与清洁驱动壳体112可拆卸连接,方便对垃圾箱113内的垃圾进行拆卸。
24.清洁驱动壳体11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充电定位块114,充电壳体121的后端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移动轮115。
25.清洁驱动壳体112的顶部设置有推杆116,推杆116的顶部设置有手柄117。手柄117呈环状/“u”型,方便人手进行抓握。
26.充电座2的顶部设置有与充电定位块114的数量相适配的定位槽23,充电座2的顶部还设置有供移动轮115放置的固定槽24。
27.定位槽23与充电定位块114的数量至少为5个。
28.当吸尘吸水的清洁装置1开始运作时,通过打开清洁驱动壳体112内的驱动电机的开关,驱动电机在吸尘吸水的清洁口111形成吸力,通过人手握住手柄117,并对推杆116施加推力,使推力沿清洁驱动壳体112的方向传递至移动轮115,移动轮115在推力的带动下进行移动,带动吸尘吸水的清洁口111进行移动对经过的地面、楼梯、墙面、窗户、沙发进行清洁,当吸尘吸水的清洁装置1需要进行充电时,通过先将充电座2的连接线21与外部的接线座电连接,连接线21的尾端设置有弹性螺旋段,弹性螺旋段用于延长连接线21与外部的接线座之间的连接长度,同时设置成螺旋段方便收纳,减少占用的空间的面积,再通过人手对手柄117提供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使充电壳体121、吸尘吸水的清洁口111、移动轮115与地面之间形成高度差,直至充电壳体121、吸尘吸水的清洁口111、移动轮115与地面之间的高度差大于充电座2的高度,并将充电壳体121、吸尘吸水的清洁口111、移动轮115移动至充电座2的上方,并将充电壳体121、吸尘吸水的清洁口111、移动轮115放置于充电座2的上端面,直至每个充电定位块114与相对应的定位槽23相插接,对充电壳体121内的接收线圈122与充电座2内的发射线圈22处于同一高度轴线上,并使接收线圈122 与发射线圈22之间的距离小于6cm,防止接收线圈122与发射线圈22之间的距离影响对清洁电池124的充电作用,同时将两个移动轮115分别于相对应的固定槽24相连接,通过固定槽24限制移动轮115的移动,防止充电壳体121在充电时发生移动断开充电,提高充电时的稳定性;
29.当充电座2接上外部电源后,通过内置的pcb板控制发射线圈22产生磁场,并在规定范围发射,将电能转化成电波或电磁波,设置于充电壳体121内的接收线圈122接收充电座2发出的电波或电磁波后,将接收到的电波或电磁波转换成电能,给吸尘吸水的清洁装置1的清洁电池124充电。通过充电座2对清洁电池124进行充电,降低了产品使用过程的故障率,无需对充电座2的连接线 21与外部的充电插座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将连接线21与外部的充电插座分开和连接,减少磨损和氧化导致的接触不良,同时通过无需充电座2的连接线21 和外部的充电插头长期外露,减少遇到水或其他导电物会造成短路或其他安全隐患,提高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充电定位块114与定位槽23、移动轮115与固定槽24的定位
作用,快速、方便使接收线圈122放置于发射线圈22 的上方,无需不断地移动去调整充电位置,提高客户的整体体验感。
30.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