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生儿俯卧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3 03:18: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生儿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生儿俯卧装置。


背景技术:

2.红臀俗称红屁股,使婴儿中常见的皮肤病,指发生于婴儿尿布包裹部位的局限性片状红斑或水泡的病症,是一种皮肤炎性病变,医护人员为了缓解新生儿的病情,通常需要使新生儿的臀部远离床垫及尿布,增加通风面积,减轻新生儿臀部的潮湿情况,而现有的方法大多为医护人员使新生儿处于俯卧位或侧卧位,再用手或枕头等,放置在新生儿周围,对新生儿的体位进行固定,防止新生儿因晃动而导致臀部再次与床垫接触,但这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且固定效果不佳,从而无法有效的晾晒新生儿的屁股。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生儿俯卧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体位固定方法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
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方向的床板,床板右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左右相对且弧口朝上的乳胶枕,床板前后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位于乳胶枕左方的拉板,拉板上端设有左右方向的固定板,拉板下端贯穿床板且铰接有左右方向的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的左端铰接有一个左右方向的拉块,拉块与床板滑动连接,床板下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盘,转盘经拉绳与拉块固定连接。
5.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使用方便,通过转动转盘,转盘经拉绳带动两个固定板移动,从而实现对新生儿体位的固定,可以便于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的体位进行固定,实现对新生儿晾晒臀部时,对新生儿的体位进行有效的固定。
附图说明
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轴测图。
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不含保护壳的全剖右视轴测图。
10.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2.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左右方向的床板1,床板1右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左右相对且弧口朝上的乳胶枕2,床板1前后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位于乳胶枕2左方的拉板3,拉板3上端设有左右方向的固定板4,拉板3下端贯穿床板1且铰接有左右方向的连接板5,两个连接板5的左端铰接有一个左右方向的拉块6,拉块6与床板1滑动连接,床板1下端转动
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盘7,转盘7经拉绳8与拉块6固定连接。
13.为了便于医护人员对固定板4进行限位,所述的转盘7上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分布的棘齿9,床板1上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下端可卡入相邻两个棘齿9之间的限位杆10,限位杆10上端经压簧11与床板1连接。
14.为了使拉块6在床板1上只能左右移动,所述的床板1下端开设有左右方向的滑槽12,拉块6上端设有左右方向且可在滑槽12内滑动的滑块13。
15.为了便于医护人员对固定板4进行复位,所述的拉块6经左右方向的拉簧14与床板1连接。
16.为了便于医护人员转动转盘7,所述的床板1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柄15,转柄15后端贯穿床板1且与转盘7同轴固定连接。
17.为了避免医护人员被夹伤,所述的床板1下端设有遮挡转盘7的保护壳16。
1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将床板1移动至指定地点,当需要对新生儿的侧卧位进行固定时,医护人员手动使新生儿处于侧卧位,并左右滑动乳胶枕2,使其处于新生儿的头部正下方,实现对新生儿头部的撑托;
19.此时医护人员使新生儿保持侧卧位不动,并逆时针转动转柄15,转柄15带动转盘7逆时针转动,转盘7逆时针转动的同时带动棘齿9逆时针转动,棘齿9逆时针转动的同时带动限位杆10向上移动,限位杆10向上移动的同时向上压缩压簧11,使压簧11具有向下的压力,限位杆10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限位杆10下端远离相邻两个棘齿9之间,解除对转盘7的限位;
20.转盘7逆时针转动的同时经拉绳8带动拉块6向左移动,拉块6向左移动的同时经连接板5带动两个拉板3相对移动,两个拉板3带动其对应侧的固定板4相对移动,两个固定板4相对移动一段距离后与新生儿的腹部和背部接触,此时医护人员停止转动转柄15,且限位杆10由于压簧11向下的压力而向下移动至重新插入相邻两个棘齿9之间,实现对固定板4的限位,并实现对新生儿侧卧位的固定,防止新生儿无法有效的进行侧卧位,从而无法对臀部进行通风晾晒;
21.当不再需要对新生儿的体位进行固定时,医护人员向上拉动限位杆10至其下端远离相邻两个棘齿9之间,解除对转盘7的限位,限位杆10向上移动的同时向上压缩压簧11,此时拉块6由于拉簧14向右的拉力而向右移动,拉块6向右移动的同时经连接板5带动两个拉板3相背移动,两个拉板3带动其对应侧的固定板4相背移动,两个固定板4相背移动一段距离后远离新生儿腹部及背部,并解除对新生儿体位的固定,此时医护人员松开限位杆10,限位由于压簧11的压力向下移动至重新插入相邻两个棘齿9之间,重新实现对转盘7的限位,此时使新生儿远离床板1即可。
22.当需要对新生儿的俯卧位进行固定时,医护人员使新生儿呈俯卧位在床板1上,并左右滑动两个乳胶枕2,使其分别位于新生儿的额头及下巴处,从而保证新生儿在俯卧位时的顺利通气,此时重复上述过程即可。
2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设有的床板、乳胶枕、固定板、拉块、连接板、转盘、拉绳等,可以便于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的体位进行固定,实现对新生儿晾晒臀部时,对新生儿的体位进行有效的固定,设有的拉簧、可以便于医护人员对固定板进行复位,设有的棘齿、限位杆、压簧等,可以便于医护人员对固定板进行限位。


技术特征:
1.一种新生儿俯卧装置,包括左右方向的床板(1),其特征在于,床板(1)右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左右相对且弧口朝上的乳胶枕(2),床板(1)前后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位于乳胶枕(2)左方的拉板(3),拉板(3)上端设有左右方向的固定板(4),拉板(3)下端贯穿床板(1)且铰接有左右方向的连接板(5),两个连接板(5)的左端铰接有一个左右方向的拉块(6),拉块(6)与床板(1)滑动连接,床板(1)下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盘(7),转盘(7)经拉绳(8)与拉块(6)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俯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7)上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分布的棘齿(9),床板(1)上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下端可卡入相邻两个棘齿(9)之间的限位杆(10),限位杆(10)上端经压簧(11)与床板(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俯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板(1)下端开设有左右方向的滑槽(12),拉块(6)上端设有左右方向且可在滑槽(12)内滑动的滑块(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俯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块(6)经左右方向的拉簧(14)与床板(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俯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板(1)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柄(15),转柄(15)后端贯穿床板(1)且与转盘(7)同轴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俯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板(1)下端设有遮挡转盘(7)的保护壳(16)。

技术总结
一种新生儿俯卧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体位固定方法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包括左右方向的床板,床板右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左右相对且弧口朝上的乳胶枕,床板前后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位于乳胶枕左方的拉板,拉板上端设有左右方向的固定板,拉板下端贯穿床板且铰接有左右方向的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的左端铰接有一个左右方向的拉块,拉块与床板滑动连接,床板下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盘,转盘经拉绳与拉块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使用方便,通过转动转盘,转盘经拉绳带动两个固定板移动,从而实现对新生儿体位的固定,可以便于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的体位进行固定,实现对新生儿晾晒臀部时,对新生儿的体位进行有效的固定。定。定。


技术研发人员:尹洁 姜方 徐燕利 张媛 吴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技术研发日:2021.09.29
技术公布日:2022/2/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