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防鸟的瓷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2022-02-23 03:17: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用于防鸟的瓷绝缘子。


背景技术:

2.绝缘子是安装在不同电位的导体之间或导体与地电位构件之间的器件,能够耐受电压和机械应力作用。它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能够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到重要作用。
3.现有的绝缘子在使用时经常因为鸟害而造成故障,比如,鸟啄复合绝缘子,使绝缘子表面的伞裙护套损坏,空气中的潮湿空气和雨水进入护套和芯棒界面内产生电化学反应,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防鸟的瓷绝缘子,用于解决在不伤害鸟类的基础上,保证鸟类不会对绝缘子造成损坏,避免引发安全事故。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防鸟的瓷绝缘子,包括绝缘子本体和驱鸟装置,所述绝缘子本体的上端具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了固定杆,绝缘子上端为圆锥结构,圆锥结构的侧面具有滑动杆,所述驱鸟装置包括圆锥结构主体、感应装置、转动装置、驱鸟音箱和控制器,圆锥结构的中心处装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的中心具有通孔,该通孔安装在固定杆侧面,所述圆锥结构主体的底部的具有凹槽,该凹槽放置在绝缘子侧面的滑动杆上,所述感应装置安装在圆锥结构主体的表面,所述转动装置安装在固定杆上,并与转动轴承相连,所述驱鸟音箱安装在圆锥结构主体上,所述控制器安装在绝缘子所在的电力杆上,与转动装置、感应装置和驱鸟音箱相连。
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包括壳体、操作面板、控制芯片、数字量输出模块和数字量输入模块,所述壳体通过卡箍安装在电力杆上,操作面板、控制芯片、数字量输出模块和数字量输入模块安装在壳体内,壳体内具有电源,所述控制芯片与操作面板、数字量输出模块和数字量输入模块,所述操作面板上具有操作界面,能够设置参数值,所述数字量输出模块与转动装置和驱鸟音箱相连,所述数字量输入模块与感应装置相连。
7.进一步的所述感应装置由包括感应层,该感应层包括两组接触弹片,其中一组安装在绝缘子本体表面,另外一组安装在绝缘子本体表面的上侧,两组接触弹片一端通过连接线与控制器的数字量输入模块相连,当有鸟类站立在绝缘端子的表面时,使两个接触弹片接触连接,控制器接收到两个接触弹片连接的信号,判断绝缘子的上端有鸟类。
8.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包括电源输入端和控制端,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连接线与控制器内的电源相连接,所述控制端通过连接线与控制器的数字量输出模块相连。
9.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轴,该转动轴与转动轴承通过齿纹连接,转动轴的一端具有外齿纹,转动轴承的外侧具有外齿纹,两者相互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驱鸟音箱包括电源输入端和控制端,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连接线与
控制器内的电源相连接,所述控制端通过连接线与控制器的数字量输出模块相连。
附图说明
11.图1为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防鸟的瓷绝缘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防鸟的瓷绝缘子中驱鸟装置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防鸟的瓷绝缘子中感应装置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绝缘子本体;2、驱鸟装置;3、控制器;4、固定杆;5、感应装置;6、转动装置;7、驱鸟音箱;8、转动轴承;9、接触弹片;10、圆锥结构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防鸟的瓷绝缘子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阐述。
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防鸟的瓷绝缘子,包括绝缘子本体1和驱鸟装置2,所述绝缘子本体1的上端具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了固定杆4,绝缘子上端为圆锥结构,圆锥结构的侧面具有滑动杆,如图2所示,所述驱鸟装置2包括圆锥结构主体10、感应装置5、转动装置6、驱鸟音箱7和控制器3,圆锥结构的中心处装有转动轴承8,转动轴承8的中心具有通孔,该通孔安装在固定杆4侧面,所述圆锥结构主体10的底部的具有凹槽,该凹槽放置在绝缘子侧面的滑动杆上,所述感应装置5安装在圆锥结构主体10的表面,所述转动装置6安装在固定杆4上,并与转动轴承8相连,所述驱鸟音箱7安装在圆锥结构主体10上,所述控制器3安装在绝缘子所在的电力杆上,与转动装置6、感应装置5和驱鸟音箱7相连。
17.根据上述,其中所述控制器3包括壳体、操作面板、控制芯片、数字量输出模块和数字量输入模块,所述壳体通过卡箍安装在电力杆上,操作面板、控制芯片、数字量输出模块和数字量输入模块安装在壳体内,壳体内具有电源,所述控制芯片与操作面板、数字量输出模块和数字量输入模块,所述操作面板上具有操作界面,能够设置参数值,所述数字量输出模块与转动装置6和驱鸟音箱7相连,所述数字量输入模块与感应装置5相连。
18.如图3所示,所述感应装置5由包括感应层,该感应层包括两组接触弹片9,其中一组安装在绝缘子本体1表面,另外一组安装在绝缘子本体1表面的上侧,两组接触弹片9一端通过连接线与控制器3的数字量输入模块相连,当有鸟类站立在绝缘端子的表面时,使两个接触弹片9接触连接,控制器3接收到两个接触弹片9连接的信号,判断绝缘子的上端有鸟类。
19.根据上述,其中所述转动装置6包括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包括电源输入端和控制端,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连接线与控制器3内的电源相连接,所述控制端通过连接线与控制器3的数字量输出模块相连。
20.根据上述,其中所述转动装置6包括转动轴,该转动轴与转动轴承8通过齿纹连接,转动轴的一端具有外齿纹,转动轴承8的外侧具有外齿纹,两者相互连接。
21.根据上述,其中所述驱鸟音箱7包括电源输入端和控制端,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连接线与控制器3内的电源相连接,所述控制端通过连接线与控制器3的数字量输出模块相连。
22.一种用于防鸟的瓷绝缘子的工作原理如下:鸟类栖息于绝缘端子上端,必然要踩在感应装置5上,感应装置5的上下两个接触弹片9在鸟类的施力下(如图3),上下两个接触
弹片9必然接触,使控制器3能够接收到感应装置5上具有鸟类存在。控制器3运行转动装置6,转动装置6驱动圆锥结构主体10转动,将鸟类从圆锥结构主体10上离开,同时运行驱鸟音箱7,使将鸟类赶走。
23.最后应该说明的是,结合上述实施例仅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变更均在申请待批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防鸟的瓷绝缘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子本体和驱鸟装置,所述绝缘子本体的上端具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了固定杆,绝缘子上端为圆锥结构,圆锥结构的侧面具有滑动杆,所述驱鸟装置包括圆锥结构主体、感应装置、转动装置、驱鸟音箱和控制器,圆锥结构的中心处装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的中心具有通孔,该通孔安装在固定杆侧面,所述圆锥结构主体的底部的具有凹槽,该凹槽放置在绝缘子侧面的滑动杆上,所述感应装置安装在圆锥结构主体的表面,所述转动装置安装在固定杆上,并与转动轴承相连,所述驱鸟音箱安装在圆锥结构主体上,所述控制器安装在绝缘子所在的电力杆上,与转动装置、感应装置和驱鸟音箱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鸟的瓷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壳体、操作面板、控制芯片、数字量输出模块和数字量输入模块,所述壳体通过卡箍安装在电力杆上,操作面板、控制芯片、数字量输出模块和数字量输入模块安装在壳体内,壳体内具有电源,所述控制芯片与操作面板、数字量输出模块和数字量输入模块,所述操作面板上具有操作界面,能够设置参数值,所述数字量输出模块与转动装置和驱鸟音箱相连,所述数字量输入模块与感应装置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防鸟的瓷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由包括感应层,该感应层包括两组接触弹片,其中一组安装在绝缘子本体表面,另外一组安装在绝缘子本体表面的上侧,两组接触弹片一端通过连接线与控制器的数字量输入模块相连,当有鸟类站立在绝缘端子的表面时,使两个接触弹片接触连接,控制器接收到两个接触弹片连接的信号,判断绝缘子的上端有鸟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防鸟的瓷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包括电源输入端和控制端,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连接线与控制器内的电源相连接,所述控制端通过连接线与控制器的数字量输出模块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鸟的瓷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轴,该转动轴与转动轴承通过齿纹连接,转动轴的一端具有外齿纹,转动轴承的外侧具有外齿纹,两者相互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防鸟的瓷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鸟音箱包括电源输入端和控制端,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连接线与控制器内的电源相连接,所述控制端通过连接线与控制器的数字量输出模块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防鸟的瓷绝缘子,包括绝缘子本体和驱鸟装置,所述绝缘子本体的上端具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了固定杆,绝缘子上端为圆锥结构,圆锥结构的侧面具有滑动杆,所述驱鸟装置包括圆锥结构主体、感应装置、转动装置、驱鸟音箱和控制器,圆锥结构的中心处装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的中心具有通孔,该通孔安装在固定杆侧面,所述圆锥结构主体的底部的具有凹槽,该凹槽放置在绝缘子侧面的滑动杆上,所述感应装置安装在圆锥结构主体的表面,所述转动装置安装在固定杆上,并与转动轴承相连,所述驱鸟音箱安装在圆锥结构主体上,能够在不伤害鸟类的基础上,保证鸟类不会对绝缘子造成损坏,避免引发安全事故。避免引发安全事故。避免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研发人员:马荣 王秀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6
技术公布日:2022/2/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