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儿科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8:15: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科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2.输液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治疗方式,相较于吃药,输液通过将药液直接输送至人体内部的静脉中,进行药剂分子的直接吸收,对病情的治疗速度更具优势,但是在对幼儿进行输液治疗时,由于幼儿的承受力和自控力有限,通常需要对输液装置做出一些改善措施,以保证幼儿在输液过程中不会出现输液事故。
3.现有的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4.1、现有的输液装置在对幼儿进行输液时,由于输液时间较长,且输液时不宜有较大动作以避免针孔戳破血管,导致输液时幼儿的手部温度通常较低,加上幼儿的抵抗力较弱,容易造成受凉,影响幼儿的病情恢复。
5.2、现有的输液装置在对幼儿进行输液时,由于输液软管中液体允许液体双向流动,即药液自上而下进入幼儿体内,也会在药液未及时补充时导致回血的发生,引发幼儿的恐慌,引发哭闹,导致脱针等事故发生。
6.3、现有的输液装置在对幼儿进行输液时,由于儿科情况复杂,掺杂有许多幼儿的哭闹声,会导致医务人员格外忙碌,有时会顾及不到部分幼儿的输液情况,从而导致输液结束后未能够及时进行药液的补充或者拔针处理,容易引发输液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科输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科输液装置,包括移动装置、悬挂装置、输液器、单向阀、调速器和滴管,所述移动装置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两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工作台,所述伸缩装置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悬挂装置,所述悬挂装置的下方通过挂钩固定有输液器,所述输液器的内部安装有滴管和单向阀,且单向阀位于滴管的下方,所述输液器的表面安装有调速器,且调速器位于单向阀的下方。
9.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的内部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的底部通过连接件安装有万向轮。
10.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的表面贯穿安装有旋钮,所述伸缩装置的内部安装有延伸杆。
11.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安装有输液板,且输液板的中间位置呈现凹陷形状,输液板的一侧通过连接件安装有轴杆,轴杆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抽屉。
12.优选的,所述悬挂装置的两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挂钩。
13.优选的,所述输液器的底部延伸有输液软管,输液软管的尾端固定有针头,所述输液器的表面环绕包装有加热套,且加热套内部填充有发热包。
14.优选的,所述单向阀的内部设有进液室,进液室的底部通过卡口嵌合安装有悬浮球,且悬浮球的大半体积位于进液室的下方,所述单向阀的内部设有出液室,且出液室位于悬浮球的下方。
15.优选的,所述调速器的内部安装有滑槽,且滑槽呈直角梯形结构,滑槽的内部安装有齿轮。
16.优选的,所述滴管的内部贯穿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滴管的内壁上安装有感应器,且感应器位于排气管的下方。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有工作台,通过将热水袋放置在输液板中的凹陷位置,可保证热水袋的位置不发生偏移,从而对幼儿的输液手部进行供热,避免幼儿在长时间的输液过程中因受凉感冒导致病情恢复速度的放缓。
19.2、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有单向阀,由于悬浮球的大半体积位于进液室的下方,故而在装置内部的药液自上而下进行输液时,液体的重力会促使悬浮球下移,使得单向阀处于畅通状态,保证输液的正常进行,但若是未能及时补充药液造成回血的话,此时输液软管中的液体逆向回流,会带动悬浮球堵住进液室底部的通道,使得单向阀保持封闭状态,控制回血发生,从而保证装置的安全性。
20.3、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有滴管,通过感应器感受内部液体水位的变化,当滴管中感应器暴露在空气中,则证明输液器中的液体已经输送完毕,此时感应器会发出红光示警信号,提醒周边的工作人员及时进行药液的补充或者拔针等操作,以免发生输液事故。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调速器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器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移动装置;101、安装架;102、万向轮;2、伸缩装置;201、旋钮;202、延伸杆;3、工作台;301、输液板;302、轴杆;303、抽屉;4、悬挂装置;401、支撑杆;402、挂钩;5、输液器;501、输液软管;502、针头;503、加热套;6、单向阀;601、进液室;602、悬浮球;603、出液室;7、调速器;701、齿轮;702、滑槽;8、滴管;801、排气管;802、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儿科输液装置,包括移动装置
1、悬挂装置4、输液器5、单向阀6、调速器7和滴管8,所述移动装置1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伸缩装置2,伸缩装置2更够辅助医务人员对输液高度进行调节,也能够避免幼儿因好奇触碰输液器5,导致输液过程出现意外,所述伸缩装置2的两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工作台3,工作台3可为幼儿在输液时提供手腕安放位置,同时还可以将热水袋放置在输液板301上的弧形凹陷中,避免幼儿手部因长时间的输液导致的受凉,所述伸缩装置2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悬挂装置4,悬挂装置4为输液器5的安装悬挂提供了装备支持,使得输液器5能够稳定安装在输液装置中进行输液,所述悬挂装置4的下方通过挂钩402固定有输液器5,输液器5中存放有配置好的药液,可对需要进行输液的幼儿进行药液的输送,所述输液器5的内部安装有滴管8和单向阀6,且单向阀6位于滴管8的下方,滴管8通过感应器802感受内部液体水位的变化,当滴管8中感应器802暴露在空气中,则证明输液器5中的液体已经输送完毕,此时感应器802会发出红光示警信号,提醒周边的工作人员及时进行药液的补充或者拔针等操作,以免发生输液事故;单向阀6则是控制输液器5中的药液只能够自上向下进行液体的输送,从而避免了输液时出现回血等现象引发幼儿的恐慌,所述输液器5的表面安装有调速器7,且调速器7位于单向阀6的下方,调速器7可对装置的输液速度进行调节,通过齿轮701的滑动,通过挤压输液软管501,改变输液软管501内部药液的输送孔径,从而控制整个输液装置的输液速度。
29.进一步,所述移动装置1的内部固定有安装架101,安装架101的底部通过连接件安装有万向轮102,安装架101为万向轮102的安装提供了支撑作用和安装位置,使得万向轮102可以稳定安装在移动装置1内部;万向轮102则为装置工作位置和移动方向的改变提供了技术支持,从而使得整个装置的工作位置不受限制,扩大了装置的使用范围。
30.进一步,所述伸缩装置2的表面贯穿安装有旋钮201,所述伸缩装置2的内部安装有延伸杆202,旋钮201可用于控制延伸杆202的延伸高度,从而辅助医务人员对输液高度进行调节;延伸杆202通过延长装置的输液高度,从而有效避免幼儿因好奇而对输液器5进行触碰,导致输液过程中出现无法预估的意外。
31.进一步,所述工作台3的内部安装有输液板301,且输液板301的中间位置呈现凹陷形状,输液板301的一侧通过连接件安装有轴杆302,轴杆302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抽屉303,通过将热水袋放置在输液板301中的凹陷位置,可保证热水袋的位置不发生偏移,从而对幼儿的输液手部进行供热,避免受凉感冒;轴杆302不仅能够连接抽屉303和输液板301,且在输液结束时,还可将工作台3进行折叠,使得装置的收纳空间更小,方便实用;抽屉303则用于存储热水袋、暖宝宝这类输液时对幼儿进行供热的物件,从而达到随用随拿的目的,使得装置的使用更具便捷性。
32.进一步,所述悬挂装置4的两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杆401,支撑杆401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挂钩402,支撑杆401为挂钩402的安装提供了支撑作用,挂钩402则为输液器5和备用输液液体的悬挂安装提供了工作位置,方便医务人员能够快速的进行输液液体的转换,避免输液中途的等待时间,提高了输液效率。
33.进一步,所述输液器5的底部延伸有输液软管501,输液软管501的尾端固定有针头502,所述输液器5的表面环绕包装有加热套503,且加热套503内部填充有发热包,输液软管501可为输液器5内部药液的输送提供路径支持,针头502则将输液器5中的药液转移至幼儿体内提供可能,填充有发热包的加热套503可对输液器5中的液体进行自发加热,使得进入
幼儿体内的药液为温热状态,从而促进幼儿体内对药液的吸收,加快幼儿的病情恢复。
34.进一步,所述单向阀6的内部设有进液室601,进液室601的底部通过卡口嵌合安装有悬浮球602,且悬浮球602的大半体积位于进液室601的下方,所述单向阀6的内部设有出液室603,且出液室603位于悬浮球602的下方,进液室601可为输液软管501中的药液进入单向阀6内部提供通道;由于悬浮球602的大半体积位于进液室601的下方,故而在装置内部的药液自上而下进行输液时,液体的重力会促使悬浮球602下移,使得单向阀6处于畅通状态,保证输液的正常进行,但若是未能及时补充药液造成回血的话,此时输液软管501中的液体逆向回流,会带动悬浮球602堵住进液室601底部的通道,使得单向阀6保持封闭状态,控制回血发生,从而保证装置的安全性;出液室603则为单向阀6中的液体重新进入输液软管501中提供通道,保证了输液器5的畅通。
35.进一步,所述调速器7的内部安装有滑槽702,且滑槽702呈直角梯形结构,滑槽702的内部安装有齿轮701,滑槽702固定住齿轮701,避免齿轮701脱离调速器7;齿轮701通过转动,对输液软管501进行挤压,从而改变输液软管501的输液孔径,达到调节输液速度的目的。
36.进一步,所述滴管8的内部贯穿安装有排气管801,所述滴管8的内壁上安装有感应器802,且感应器802位于排气管801的下方,排气管801可将输液器5中多余的气体进行排放,以保证输液器5内部气压的稳定,从而保证输液的安全性;感应器802在滴管8中的药液下降至底部时,会暴露在空气中,此时感应器802会发出红光示警信号,提醒周边的工作人员及时进行药液的补充或者拔针等操作,以免发生输液事故。
37.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在利用此装置对幼儿进行输液时,利用移动装置1将装置移动至指定输液位置后,利用伸缩装置2对装置进行高度调节,随后利用输液器5对幼儿进行输液,在扎针结束后打开工作台3对幼儿的手部进行供热,在输液过程中利用单向阀6避免回血的发生,利用调速器7对输液速度进行调节,避免输液过快导致液体的外渗或者局部的静脉炎,利用滴管8可提醒医务人员及时对输液器5进行更换和拔针,避免输液事故的发生。
3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