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复合式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7:46: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式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
3.目前对于污水处理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要兼顾设备尺寸和吨水经济性等等方面的各类因素。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灵活性更高的污水处理设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式污水处理设备,在相同出水标准的情况下,可加倍增加设备的尺寸,以及加倍增加设备的处理规模,使用更加灵活,吨水经济性更佳。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复合式污水处理设备,具有多个污水处理分部;
8.每个所述污水处理分部均包括:射流器、潜污泵、生物绳和多个功能区;所述多个功能区至少包括:依次连接的生物反应区、导流区及沉淀区;所述射流器、所述潜污泵和所述生物绳设置于所述生物反应区内。
9.优选的,包括:壳体;
10.每个所述污水处理分部的各个所述功能区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11.优选的,多个所述污水处理分部关于所述壳体的中心对称设置。
12.优选的,所述污水处理分部的数量为两个;
13.两个所述生物反应区均位于所述壳体水平方向的中部,所述生物反应区为所述污水处理分部的进水端功能区;
14.两个所述污水处理分部的出水端功能区分别位于所述壳体水平方向的两侧。
15.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在两个所述生物反应区之间设有中间分隔板。
16.优选的,所述中间分隔板的厚度大于每个所述污水处理分部内各个所述功能区之间隔板的厚度。
17.优选的,每个所述污水处理分部还均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
18.所述进水管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且连通所述生物反应区;所述出水管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部,且连通所述出水端功能区。
19.优选的,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沉淀区的高位;
20.或,每个所述污水处理分部的所述多个功能区还均包括:依次连接在所述沉淀区之后的混合区、絮凝区和除磷区;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除磷区的高位。
21.优选的,每个所述污水处理分部还均包括:通气管;
22.所述通气管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且连通所述生物反应区;
23.两个所述污水处理分部的通气管的高度不同。
24.优选的,每个所述污水处理分部的所述多个功能区还均包括:依次连接在所述沉淀区之后的混合区、絮凝区和除磷区;
25.每个所述污水处理分部还均包括:加药管,所述加药管连通所述混合区。
26.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式污水处理设备,通过设置多个污水处理分部,可解决单组设备处理规模过小的难题,可至少加倍增加设备的处理规模。同时,每个污水处理分部之间是独立的,当进水量过小的时候,可以停止其中一组设备,运行另外一组设备,可减少大量的能耗,还便于维护,使用更加灵活,应用范围更广,吨水经济性更佳;也可以切换运行,以免其中停止的设备由于长时间的停止,污泥死亡或者系统重启。另外,与简单增加单组设备的规格相比,本方案每个部分的尺寸可以更小,方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个实施例中管式污水处理一体设备的工艺平面图;
29.图1b为沿图1a中a-a截面的剖面图;
30.图2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个实施例中管式污水处理一体设备的工艺平面图;
31.图2b为沿图2a中b-b截面的剖面图。
32.其中,1为进水管;2为通气管;3为电缆管;4为吸气管;5为水泵压水管;6为加药管;7为出水管;8为穿孔排泥管;9为壳体;10为覆土;
33.①
为射流器;

为潜污泵;

为生物绳;
[0034]ⅰ为生物反应区;ⅱ为导流区;ⅲ为沉淀区;ⅳ为混合区;

为絮凝区;ⅵ为除磷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式污水处理设备,该对称复合设计的管式设备外观上是一体的,而结构构造是对称的,也就是一分为二,以满足工艺要求,主要是满足水力要求。
[003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式污水处理设备,具有多个污水处理分部;
[0038]
其中,每个污水处理分部均包括:射流器

、潜污泵

、生物绳

和多个功能区;多个功能区至少包括:依次连接的生物反应区ⅰ、导流区ⅱ及沉淀区ⅲ;射流器

、潜污泵

和生物绳

设置于生物反应区ⅰ内。其结构可以参照图1b和图2b所示。
[0039]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式污水处理设备,通
过设置多个污水处理分部,可解决单组设备处理规模过小的难题,可至少加倍增加设备的处理规模。同时,每个污水处理分部之间是独立的,当进水量过小的时候,可以停止其中一组设备,运行另外一组设备,可减少大量的能耗,还便于维护,使用更加灵活,应用范围更广,吨水经济性更佳;也可以切换运行,以免其中停止的设备由于长时间的停止,污泥死亡或者系统重启。另外,与简单增加单组设备的规格相比,本方案每个部分的尺寸可以更小,方便于运输。
[004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9;
[0041]
每个污水处理分部的各个功能区均设置于壳体9内。即本方案为高度集成化的污水处理一体结构。
[0042]
进一步的,多个污水处理分部关于壳体9的中心对称设置,结构合理,便于安装维护,具有互换性。
[0043]
由于管式直径、工艺长度的限制,本方案污水处理分部的数量可为两个;
[0044]
两个生物反应区ⅰ均位于壳体9水平方向的中部,生物反应区ⅰ为污水处理分部的进水端功能区;以便于在中部集中进水;
[0045]
两个污水处理分部的出水端功能区分别位于壳体9水平方向的两端,可分别出水或者最终汇在一个出水口。其结构可以参照图1a、图1b、图2a和图2b所示。
[0046]
具体的,壳体9内在两个生物反应区ⅰ之间设有中间分隔板。即两个污水处理分部共用该结构,更加紧凑。
[0047]
考虑到设备两边布置时,中间分隔板承受的压力较大,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中间分隔板的厚度大于每个污水处理分部内各个功能区之间隔板的厚度。
[0048]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污水处理分部还均包括:进水管1和出水管7;
[0049]
进水管1设置于壳体9的顶部,且连通生物反应区ⅰ;出水管7设置于壳体9的端部,且连通出水端功能区。采用顶部进水,侧面出水,适用于地埋式安装;便于进水管1的拆装和维护,流量计等配套小部件的安装、检修和观看。
[0050]
进一步的,出水管7连通沉淀区ⅲ的高位。
[0051]
或,每个污水处理分部的多个功能区还均包括:依次连接在沉淀区ⅲ之后的混合区ⅳ、絮凝区

和除磷区ⅵ;出水管7连通除磷区ⅵ的高位。如此设置,使出水管7连通出水端功能区的高位,可增加相应出水端功能区的沉淀时间,减少漂浮物被带离箱体。
[0052]
图1a和图1b为出水为一级a标准和一级标准的对称复合设计设备示意图。当设备出水为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时,设备没有ⅳ、

、ⅵ这三个功能区,即没有除磷的工艺和后续的二次沉淀的工艺,如图2a和图2b所示。
[0053]
作为优选,每个污水处理分部还均包括:通气管2;
[0054]
通气管2设置于壳体9的顶部,且连通生物反应区ⅰ;
[0055]
两个污水处理分部的通气管2的高度不同,不同高度,更容易形成空气的对流,可以确保补充新鲜的空气,使空气流通,排出设备内浊气。在本实施例中,两侧通气管高度2可有30cm以上的高差。
[0056]
具体的,每个污水处理分部的多个功能区还均包括:依次连接在沉淀区ⅲ之后的混合区ⅳ、絮凝区

和除磷区ⅵ;
[0057]
每个污水处理分部还均包括:加药管6,该加药管6连通混合区ⅳ。
[0058]
目前,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回流采用加泵动力回流,增加了能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方案在沉淀区ⅲ的底部设有朝向生物反应区ⅰ倾斜的滑泥板;则沉淀区ⅲ的污泥采用重力自流的形式回流,通过滑泥板进入生物反应区ⅰ;
[0059]
每个污水处理分部还均包括:设置于壳体9侧壁(对应于其生物反应区ⅰ)的穿孔排泥管8;即由沉淀区ⅲ回流的混合液经由生物反应区ⅰ排出。如此设置,本液路设计的回流不依靠水泵的动力,活性污泥通过重力自流回到生物反应区ⅰ,节省能耗,且减小运维强度。鉴于本方案的两个生物反应区ⅰ的进水端共用中间分隔板,因此其相应的穿孔排泥管8需进行避让设置在侧壁,如图1b的上方侧壁,该穿孔排泥管8的轴向垂直于各功能区的液体流动方向。
[0060]
作为优选,滑泥板的倾斜角度≥45
°
,能够实现更好的污泥自重回流效果。
[0061]
下面结合第二个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介绍:
[0062]
本技术的一种对称复合设计的管式设备,一般地埋式安装,也可以地上式安装。当进水流量较大时(处理规模≥72t/d,因为当进水量过大时,由于沉淀区滑泥板需要保持倾斜角度≥45
°
,一边布置的话,沉淀区滑泥板倾斜角度过小,不利于污泥的回流,故规模大时,管式jbr进行两边布置),管式jbr两边布置,每边的设备布置和设备数量是一样的,进水均匀分布于两边,最后两边出水,可分别出水或者最终汇在一个出水口。当某时期居民用水少时,可单独使用一边的设备进水,进行污水的处理,可减少大量的能耗。
[0063]
设备两边布置,可以分为两部分运输,防止运输时设备长度过长,因此方便于运输。
[0064]
设备两边布置,中间分隔板承受的压力较大,厚度较其他隔板厚度大(除了沉淀区的滑泥板,也同样是承压板)。
[0065]
设备两边布置,生物反应区ⅰ的穿孔排泥管8分别两侧布置,除磷区ⅵ的穿孔排泥管8也同样两边布置,上述两处的穿孔排泥管8轴向垂直。
[0066]
加药时(加pac,化学除磷),药剂从混合区顶端进入,与溶液混合,在絮凝区絮凝沉淀。两边布置时,分别在两边的混合区投加药剂。药剂的投加通过隔膜泵投加,通过细小的塑料软管输送。
[0067]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复合式污水处理设备,当处理规模≥72t/d时,采用两组对称布局模式,两边进水,两边出水,两组设备单独处理污水。当进水量过小的时候,可以停止其中一组设备,运行另外一组设备,也可以切换运行,以免其中停止的设备由于长时间的停止,污泥死亡或者系统重启。本方案是高度集成化的污水处理一体结构;结构创新,灵活性高,增加产能。
[0068]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69]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