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出风模块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3 01:29: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出风模块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2.传统空调器通常是在出风口处设置具有微孔的导风板,以利用该导风板上的微孔来降低风速,实现无风感出风,以避免强劲的出风气流直吹用户。但是,从导风板的微孔吹出的气流仍然是向前吹出,出风方向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从而难以达到柔风或自然风的效果,其无风感舒适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出风模块,旨在提供多种出风模式,以满足用户对出风的需求,提高出风模块的无风感舒适度。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出风模块,所述出风模块包括出风框和阻流层,所述阻流层安装于所述出风框,所述阻流层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阻流柱,相邻两个所述阻流柱之间间隔形成有出风间隙。其中,相邻两个所述阻流柱中的至少一个阻流柱与所述出风框转动连接,其中可旋转的阻流柱在旋转时可调节该两个所述阻流柱之间的出风间隙的宽度。
5.可选地,在相邻两个所述阻流柱中,与所述出风框转动连接的阻流柱呈扁平状设置。
6.可选地,在所述阻流柱的侧面凸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阻流部。
7.可选地,所述阻流柱的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呈波浪状设置,以在其波峰位置形成阻流部;或者,所述阻流柱的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呈凹凸状设置,以在其凸部位置形成所述阻流部。
8.可选地,所述阻流柱的每一侧面的相邻两个所述阻流部之间形成有凹部,所述阻流柱设置有沿其宽度方向贯穿所述凹部的导流孔。
9.可选地,所述出风模块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出风框,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阻流柱连接,以驱动所述阻流柱旋转。
10.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及多个第一齿轮;其中,每一所述第一齿轮对应穿设并固定于一个所述阻流柱上,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阻流柱上的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电机与其中一所述第一齿轮连接。
11.可选地,所述出风模块包括多个所述阻流层,多个所述阻流层沿所述出风框的出风方向间隔排布。
12.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阻流层中,其中一个所述阻流层中的多个阻流柱与另一个所述阻流单元中的多个阻流柱在层间排布方向上呈错位设置。
13.可选地,所述出风模块具有自然风模式,所述出风模块处在所述自然风模式下:位于出风上游的阻流层中的多个阻流柱均呈平铺状设置;位于出风下游的阻流层中的多个阻
流柱均朝向同一侧呈倾斜状设置。
14.可选地,所述出风模块具有湍流风模式,所述出风模块处在所述湍流风模式下:位于出风上游的阻流层中的多个阻流柱均朝向同一侧呈倾斜状设置;位于出风下游的阻流层中的多个阻流柱均呈平铺状设置。
15.可选地,所述出风模块具有柔风模式,所述出风模块处在所述柔风模式下:位于出风上游的阻流层中的多个阻流柱均朝向同一侧呈倾斜状设置;位于出风下游的阻流层中的多个阻流柱均朝向另一侧呈倾斜状设置。
16.可选地,所述出风模块具有湍流无风感模式,所述出风模块处在所述湍流无风感模式时:位于出风上游的阻流层中的多个阻流柱均呈平铺状设置;位于出风下游的阻流层中的多个阻流柱均呈平铺状设置。
17.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阻流层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200mm。
1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和出风模块;其中,所述壳体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模块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出风模块适用于遮挡所述出风口。所述出风模块包括出风框、阻流层及驱动组件;其中,所述阻流层安装于所述出风框,所述阻流层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阻流柱,所述阻流柱与所述出风框转动连接;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阻流柱连接,以驱动所述阻流柱旋转。
19.可选地,所述空调器在所述出风口的前侧配置有所述出风模块,以适用于遮挡于出风口的前侧;和/或,所述空调器在所述出风口的下侧配置有所述出风模块,以适用于遮挡于出风口的下侧。
20.可选地,配置在所述出风口前侧的出风模块为第一出风模块,所述第一出风模块沿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以使所述第一出风模块可在工作位置和闲置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工作位置,所述第一出风模块位于所述出风口前侧;在所述闲置位置,所述第一出风模块隐藏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21.可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齿条、第二电机及第二齿轮;其中,所述齿条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模块上;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并与所述齿条啮合。
22.可选地,配置在所述出风口下侧的出风模块为第二出风模块,所述第二出风模块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盘,以使所述第二出风模块通过转动而调节遮挡所述出风口的角度。
23.可选地,所述第二出风模块还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构造在所述第二出风模块的出风框的端部,所述挡风板贯设有多个出风孔。
24.可选地,所述空调器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移动式空调器、吊顶式空调器中任意一者。
2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出风模块的出风框内设置阻流层,该阻流层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阻流柱,所述阻流柱可由驱动组件驱动而旋转,从而当进入出风框的层流气流撞上阻流层时,层流气流撞击到该阻流层的多个阻流柱上而散开,从而从层流变成湍流,气流的方向被打散,实现无风感出风。在此基础上,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阻流柱旋转,旋转的阻流柱加速对出风气流的扰动,进而被阻流柱的旋转进一步打乱,实现柔风或湍流出风。由此可见,本发明的出风模块可以实现多种出风模式,可以满足用户对出风的需求,有效提
高出风模块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发明出风模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9.图3为图1中出风模块的主视图;
30.图4为图3中沿i-i线的剖视图;
31.图5为图1中出风模块的俯视图;
32.图6为图5中出风模块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图1中单个阻流层中多个阻流柱的排布方式;
34.图8为图1中两个阻流层的排布方式;
35.图9为图1中阻流层的阻流柱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0-a为图1中出风模块处于自然风模式的原理图;
37.图10-b为图1中出风模块处于湍流风模式的原理图;
38.图10-c为图1中出风模块处于柔风模式的原理图;
39.图10-d为图1中出风模块处于湍流无风感模式的原理图;
40.图11为本发明出风模块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2为图11中出风模块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42.图13为本发明出风模块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3.图14为图13中出风模块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44.图15为本发明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6为图15中空调器的主视图;
46.图17为图16中沿ii-ii线的剖视图;
47.图18为图15中第一出风模块和第二出风模块配合的示意图。
48.附图标号说明:
49.[0050][0051]
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3]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54]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55]
图1至图18为本发明提供的出风模块100及空调器200的附图。所述出风模块100可以安装在出风设备上,用以引导气流吹出。从出风设备的风道吹出的气流通常是沿同一平面流动的层流,这种层流气流从该出风模块吹出后,可以变成柔风或湍流风,进而实现多种出风模式,可以满足用户对出风的需求,有效提高出风模块的舒适度。至于出风设备的类型,该出风设备可以是空调器、空气机、空气净化机等出风装置;其中,空调器可以是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移动式空调器、吊顶式空调器中任意一者。以下主要以落地式空调器为例进行介绍说明。
[0056]
请参阅图1至图3,在出风模块的一实施例中,出风模块100包括出风框 110和阻流层120,阻流层120安装于出风框110,阻流层120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阻流柱121,相邻两个所述阻流柱121之间间隔形成有出风间隙101。其中,相邻两个所述阻流柱121中的至少其中一个阻流柱121与所述出风框 110转动连接,该可旋转的阻流柱121旋转时可调节该两个所述阻流柱121之间的出风间隙101的宽度。
[0057]
具体说来,出风框110可以呈方形或圆形或其他形状结构设置,具体在此,出风框110呈长方形设置。阻流层120安装于出风框110内(如图4所示),阻流层120的多个阻流柱121沿出风框11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个阻流柱121之间间隔形成有出风间隙101,该出风间隙101适用于供气流通过。
[0058]
对于阻流层120而言,阻流层120的每相邻两个阻流柱121之间均间隔形成有出风间隙101,相邻两个阻流柱121可以均与出风框110转动连接,也可以仅其中一个阻流柱212与出风框体110转动连接,而另一个与出风框体 110固定连接。具体在此,相邻两个阻流柱
121可以均与出风框110转动连接。当相邻两个阻流柱121中至少其中一个阻流柱121旋转时,所述出风间隙101 的宽度随之发生改变,进而调节出风量。也就是说,随着阻流柱121的旋转,相邻两个阻流柱121之间的出风间隙101的宽度周期性变化(如先增大或减小,或者先减小后增大)。例如,通过合理设计阻流柱121的形状,来实现阻流柱121通过旋转即可调节所述出风间隙101的宽度,具体可参见后文。
[0059]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出风模块100的出风框110内设置阻流层120,该阻流层120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阻流柱121,从而当进入出风框110的层流气流撞上阻流层120时,层流气流撞击到该阻流层120的多个阻流柱121上而散开,从而从层流变成湍流,气流的方向被打散,实现无风感出风。在此基础上,相邻两个所述阻流柱121中的至少其中一个阻流柱121与所述出风框110转动连接,从而驱动该可旋转的阻流柱121旋转时,使得该相邻两个所述阻流柱121之间的出风间隙101的宽度发生变化,一方面旋转的阻流柱 121加速对出风气流的扰动,再一方面出风间隙101的宽度变化会迫使出风气流风速和风向发生改变,进而使得出风气流形成湍流,实现柔风或湍流出风(如图7所示)。由此可见,本发明的出风模块100可以实现多种出风模式,可以满足用户对出风的需求,有效提高出风模块100的舒适度。
[0060]
请参阅图5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出风模块100包括第一驱动组件140,第一驱动组件140安装于所述出风框110,第一驱动组件140与阻流柱121连接,以驱动所述阻流柱121旋转。
[0061]
对于第一驱动组件140的具体结构类型,可选地,第一驱动组件140包括第一电机141及多个第一齿轮142;其中,每一第一齿轮142对应穿设并固定于一个阻流柱121上,任意相邻两个阻流柱121上的第一齿轮142啮合;第一电机141与其中一第一齿轮142连接。通过第一电机141带动其中一个第一齿轮142旋转,该第一齿轮142进一步带动其余齿轮同步旋转,从而实现同时驱动多个阻流柱121同步旋转。
[0062]
当然,第一驱动组件140的结构组成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140还包括包括第二电机、曲柄及连杆;其中,所述连杆依次连接多个阻流柱121;第二电机与所述曲柄连接,所述曲柄和所述连杆铰接,从而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曲柄旋转摆动,进而通过连杆拉动阻流柱121旋转。
[0063]
请参阅图1、图7及图9,对于出风模块100的每一阻流层120而言,可以通过合理设计阻流柱121的形状,来实现阻流柱121通过旋转即可调节所述出风间隙101的宽度。在本实施例中,在相邻两个阻流柱121中,与出风框110转动连接的阻流柱121呈扁平状设置,而另一个阻流柱121则可以呈扁平状或圆柱状亦或棱柱状设置均可。
[0064]
具体说来,将阻流柱121呈扁平状设置(如图2或者图13及图14所示),也就是使得该阻流柱121的宽度大于该阻流柱121的厚度。阻流柱121具有垂直于其厚度方向的两个挡风面,以及连接两个所述挡风面的侧面。阻流柱 121的两个挡风面之间的距离(即阻流柱121的厚度)小于两个侧面之间的距离(即阻流柱121的宽度)。
[0065]
因此,当相邻两个阻流柱121旋转至呈平铺状时,该两个阻流柱121的侧面相对,此时,所述出风间隙101形成在该两个阻流柱121的侧面之间,该出风间隙101宽度最小;当相邻两个阻流柱121旋转至呈相互平行时,该两个阻流柱121的挡风面相对,此时,所述出风间隙101形成在该两个阻流柱121的挡风面之间,该出风间隙101宽度最大。故通过旋转阻流柱121即可调节出风间隙101的宽度大小。同理地,还可以将阻流柱121设计为横截面呈长方
形、椭圆形、花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
[0066]
基于上述实施例,阻流柱121呈扁平状设置,并在阻流柱121的侧面凸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阻流部1211。当层流气流撞击到阻流柱121 的多个阻流部1211上时,层流气流被多个阻流部1211强力打散,大大增强了气流与阻流柱121对撞效果,进而提高层流向湍流转变的效率,提高湍流风的舒适度。
[0067]
对于阻流柱121上的阻流部1211的形成方式,在一实施方式中,可将阻流柱121的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呈波浪状设置,以在其波峰位置形成阻流部1211 (如图1和图2所示);或者,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阻流柱121的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呈凹凸状设置,以在其凸部位置形成阻流部1211(如图11和图12 所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阻流柱121上的阻流部1211还可以是自阻流柱121的侧面侧向凸设的凸起(如凸包、凸柱或凸棱等)。
[0068]
进一步地,在阻流柱121的每一侧面的相邻两个阻流部1211之间形成有凹部1212,阻流柱121设置有沿其宽度方向贯穿所述凹部1212的导流孔1213。在气流从该导流孔1213吹过的过程中,随着阻流柱121的旋转而将该导流孔 1213的气流旋转吹散,从而实时改变导流孔1213的送风方向,增强导流孔 1213吹出的气流与从出风间隙101吹出气流的对冲效应,进而大大改善湍流风效果。
[0069]
请参阅图1、图6及图8,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对于所述出风模块100 而言,所述出风模块100可以仅包括一个或多个阻流层120。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出风模块100包括多个阻流层120,多个阻流层120沿出风框110的出风方向间隔排布。所述多个阻流层120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阻流层120。
[0070]
每一出风模块100上的不同位置的阻流层120的旋转方向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当旋转方向不同时,经阻流层120通过形成的湍流效果更好,风感更为柔和。对于阻流层120中多个阻流柱121的驱动方式,多个阻流柱121可以分别单独独立旋转,可以是同步旋转。
[0071]
请参阅图8,在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阻流层120中,其中一个阻流层 120中的多个阻流柱121与另一个所述阻流单元中的多个阻流柱121在层间排布方向上呈错位设置。为便于解释,假定相邻的两个阻流层120分别为第一阻流层120a和第二阻流层120b,则第一阻流层120a的阻流柱121和第二阻流层120b的出风间隙101相对,相应地,第二阻流层120b的阻流柱121也和第二阻流层120b的阻流柱121相对。
[0072]
在气流从出风模块100通过的过程中,层流气流先被第一阻流层120a的阻流柱121打散,而从该阻流柱121的两侧的出风间隙101向前流动;然后该两侧的气流向前冲撞到第二阻流层120b的阻流柱121,进而使得气流再次被打散,大大增强了气流与阻流柱121对撞效果,进而提高层流向湍流转变的效率,提高湍流风的舒适度。
[0073]
在此考虑到,如果相邻两个阻流层120之间的间距(如图18中d表示为所述间距)过大,则会使得出风模块100的体积相应增大,这样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因此,可选地,相邻两个阻流层120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200mm,例如180mm、150mm、120mm、100mm、80mm、50mm等等。至于相邻两个阻流层120之间的间距的最小值,在此没有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设计,需确保相邻两个阻流层120的阻流柱121可正常旋转工作即可。该
[0074]
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通过驱动不同的阻流层120的阻流柱121旋转至不同的位置,可实现多种不同的出风模式。沿出风模块100的出风方向,位于出风上游的阻流层120定义为第一阻流层120a,位于出风下游的阻流层 120定义为第二阻流层120b。通过驱动第一
阻流层120a和第二阻流层120b 的阻流柱121朝向不同的方向,进而可实现自然风模式、湍流风模式、柔风模式、湍流无风感模式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出风模式(如图10-a至图10-d)。
[0075]
请参阅图10-a,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模块100具有自然风模式,所述出风模块100处在所述自然风模式下,位于出风上游的阻流层120中的多个阻流柱121均呈平铺状设置;位于出风下游的阻流层120中的多个阻流柱 121均朝向同一侧呈倾斜状设置。
[0076]
也就是说,在该自然风模式下,第一阻流层120a中的多个阻流柱121均呈平铺状设置,此时该第一阻流层120a的出风间隙101最小,风量较小。经第一阻流层120a打散并通过的气流,由第二阻流层120b的阻流柱121引导而朝同向侧送出,实现自然风送风。
[0077]
请参阅图10-b,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模块100具有湍流风模式,所述出风模块100处在所述湍流风模式下,位于出风上游的阻流层120中的多个阻流柱121均朝向同一侧呈倾斜状设置,位于出风下游的阻流层120中的多个阻流柱121均呈平铺状设置。
[0078]
也就是说,在该湍流风模式下,第一阻流层120a中的多个阻流柱121均朝向同一侧呈倾斜状设置,第二阻流层120b的出风间隙101最小,风量较小。从而,经第一阻流层120a打散并通过的气流,由第一阻流层120a的阻流柱 121引导而朝同第二阻流层120b的阻流柱121送出,使得气流对撞到第二阻流层120b的阻流柱121上,然后被第二阻流层120b的阻流柱121打散而后向外散出,这样可形成较强的湍流,且该湍流可以快速送到室内房间中,实现湍流送风。
[0079]
请参阅图10-c,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模块100具有柔风模式,所述出风模块100处在所述柔风模式下,位于出风上游的阻流层120中的多个阻流柱121均朝向同一侧呈倾斜状设置,位于出风下游的阻流层120中的多个阻流柱121均朝向另一侧呈倾斜状设置。
[0080]
也就是说,在该柔风模式下,第一阻流层120a中的多个阻流柱121均朝向同一侧呈倾斜状设置,而第二阻流层120b中的多个阻流柱121均朝向另一侧呈倾斜状设置。从而,经第一阻流层120a打散并通过的气流,由第一阻流层120a的阻流柱121引导而朝同第二阻流层120b的阻流柱121上送出,使得气流对撞到第二阻流层120b的阻流柱121上,然后被第二阻流层120b的阻流柱121打散而后向外散出,并由该阻流柱121引导而朝同向侧送出。这样可多次改变气流的方向使其与两层阻流柱121对冲,进而产生更强的湍流,风感更为柔和,实现柔风送风。
[0081]
请参阅图10-d,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模块100具有湍流无风感模式,所述出风模块100处在所述湍流无风感模式时,位于出风上游的阻流层120 中的多个阻流柱121均呈平铺状设置,位于出风下游的阻流层120中的多个阻流柱121均呈平铺状设置。
[0082]
也就是说,在该湍流无风感模式下,第一阻流层120a和第二阻流层120b 中的多个阻流柱121均呈平铺状设置,此时该两个阻流层120的出风间隙101 均最小,风量较小。从而经过该双层阻流层120的阻拦,不仅可以冲散出风气流实现湍流,且还可以有效降低出风风速,实现湍流无风感送风。
[0083]
请参阅图1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200,空调器200包括壳体210 和出风模块100;其中,壳体210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模块100安装于壳体 210,所述出风模块100适用于遮挡所述出风口。出风模块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2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应说明的是,空调器200可以是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落地式空调室内
机、移动式空调器200、吊顶式空调器200中任意一者。为避免赘述,以下实施例主要以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为例进行解释说明。
[0084]
请参阅图15至图17,在一实施例中,空调器200的壳体210设有进风口 211和出风口,壳体210的内部形成风道212,风道212将进风口211和出风口连通。空调器200还包括换热器220和风轮230,换热器220和风轮230均安装在壳体210内。
[0085]
在一实施例中,出风模块10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空调器200在所述出风口的前侧配置有所述出风模块100,以适用于遮挡于出风口的前侧;和/或,空调器200在所述出风口的下侧配置有所述出风模块100,以适用于遮挡于出风口的下侧。
[0086]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在空调器200的出风口的前侧配置有出风模块100,该配置在所述出风口前侧的出风模块100为第一出风模块100a。在空调器200 的出风口的下侧配置有出风模块100,配置在所述出风口下侧的出风模块100 为第二出风模块100b。
[0087]
请参阅图17和图18,对于第一出风模块100a的安装方式,可以有多种设计方式。在此可选地,第一出风模块100a沿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于壳体210 内,以使第一出风模块100a可在工作位置和闲置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工作位置,第一出风模块100a位于所述出风口前侧;在所述闲置位置,第一出风模块100a隐藏于壳体210的内部。
[0088]
具体说来,在需要常规出风时,则将第一出风模块100a移动到闲置位置,使得出风口显露出来,出风口可以正常向前侧送风;在需要无风感或其他风感模式时,则将第一出风模块100a移动到工作位置,以遮挡出风口前侧,使得向前吹出的气流经第一出风模块100a变化呈湍流后形成较为柔和的风吹出。
[0089]
当然,第一出风模块100a的安装方式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一出风模块100a转动安装于出风口的上部,以通过转动而在工作位置和闲置位置之间切换。
[0090]
进一步地,空调器200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240,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40 包括齿条241、第二电机及第二齿轮;其中,齿条241安装于第一出风模块 100a上;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壳体210的内部;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并与齿条241啮合。
[0091]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40可以包括第二电机、卷盘及牵引绳;其中,卷盘可旋转安装于壳体210内,牵引绳卷绕在卷盘上,且牵引绳的另一端与第一出风模块100a连接;第二电机与卷盘连接,以驱动卷盘收卷牵引绳而带动第一出风模块100a上下移动。
[0092]
请参阅图17和图18,对于第二出风模块100b的安装方式,也可以有多种设计方式。在此可选地,第二出风模块100b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盘,以使第二出风模块100b通过转动而调节遮挡所述出风口的角度。
[0093]
具体说来,在需要无风感或其他风感模式时,则将第二出风模块100b移动到出风口的下侧,以遮挡出风口下侧,使得向下吹出的气流经第二出风模块100b变化呈湍流后形成较为柔和的风吹出。通过第一出风模块100a和第二出风模块100b构成两面湍流送风,可有效增大湍流送风范围。在关闭空调室内机时,则将第二出风模块100b移动到完全遮挡出风口,以将出风口关闭。
[0094]
当然,第二出风模块100b的安装方式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
二出风模块100b沿前后可移动地安装于壳体210的底部,以在需要无风感或其他风感模式时,将第二出风模块100b移动至出风口的下侧,在需要常规出风时,则将第二出风模块100b移回壳体210内,以隐藏第二出风模块100b。
[0095]
进一步地,第二出风模块100b还包括挡风板130,挡风板130构造在第二出风模块100b的出风框110的端部,挡风板130贯设有多个出风孔。具体地,在第二出风模块100b的出风框110的两端均设有挡风板130。从空调器 200的风道211吹出的气流,一部分可以经第一出风模块100a向前吹出,再一部分可以经第二出风模块100b向下吹出,其余部分分别从两个挡风板130 的出风孔侧向吹出,从而实现至少四面送风,极大地扩大了出风面面积。
[009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