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医疗建筑的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3 01:19: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医疗建筑空气净化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医疗建筑的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2.医疗建筑一般为医院建筑群,集患者、易感人群、陪同家属和医护人员于同一场所,门诊量大且人员流动性强,较之自然环境,医院建筑群中的空气中含有更多病菌等污染物,空气较为浑浊,不利于患者康复和陪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针对医院建筑群自身的特点和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采用自然或机械的方法,使室外空气进入到室内以排出室内污染物或余热余湿,营造健康舒适的医院室内环境。
3.目前医院建筑群中一般采用通风系统来向室内导入新风并排出室内污染物,相关技术中的通风系统主要包括送风系统、排风系统以及控制系统,送风系统包括空气处理机组和与空气处理机组相连接的进风管道,排风系统包括净化设备以及与净化设备相连接的排风管道,控制系统包括污染物监测传感器和温度监测传感器以及与污染物监测传感器和温度监测传感器实时连接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和反馈;经空气处理机组处理后的新鲜空气自出风口进入医院建筑群内,排风自排风口和排风管道排出。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目前医院建筑群中的通风系统中采用的净化设备主要是对排出空气中的有害物进行捕集,医院建筑群中含有的病菌等污染物体积较小,难以被净化设备较好的捕集净化,尤其是医院建筑群中病人往来密集处的空气中含有的病菌浓度较高,排至室外易污染公共环境,影响公众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医院建筑群中排出空气中的病菌等污染物的浓度,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医疗建筑的通风系统。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医疗建筑的通风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医疗建筑的通风系统,包括进风模块、排风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进风模块包括和空气处理机组相连接的进风管道,所述排风模块包括净化设备以及与净化设备相连接的排风管道,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对通风系统内的电器元件进行系统控制,还包括消杀模块和监测模块,所述消杀模块包括设置于进风管道的出风口处的消毒液喷洒装置和设置于排风管道内的灭菌装置,所述消毒液喷洒装置和灭菌装置均与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监测模块包括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人脸识别摄像头和人感传感器,所述人脸识别摄像头设置于医院楼道内,用于对医院楼道内往来人员数量进行识别记录并统计楼道和走廊各个位置的人员停流量,所述人感传感器设置于进风管道的出风口处,用于感应进风管道出风口处的走廊或楼道内是否存在人员并将感应信号传递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根据人感传感器感应信号控制消毒液喷洒装置的启闭。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中的通风系统,能够记录并统计医疗建筑中位于
人脸识别摄像头摄像范围内的人员停流量以及往来人员数量,并根据人感传感器对进风管道出风口处是否存在人员的实时监测,控制进风管道导入新风,并控制消毒液喷洒装置相应的喷出消毒液喷雾,新风携带消毒液喷雾对人员停流量较为密集的场所进行消杀;并于消杀处理后将医疗建筑内污浊的空气自排风通道经灭菌装置灭菌后排出医疗建筑,从源头上降低空气中含有的病菌活性的同时,在排出医疗建筑时对空气进行消杀,较好的降低了医疗建筑群中排出空气中的病菌等污染物的浓度和活性,有利于维护公共健康安全。
8.可选的,所述消毒液喷洒装置包括水箱、出水管、水泵、控水阀、雾化喷头和控制器,所述出水管连通水箱和雾化喷头,所述水泵安装于水箱内,所述控水阀连接于出水管上,所述雾化喷头位于进风管道的出风口处,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控水阀的启闭,且所述控制器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水泵、控制器和控水阀,能够将水箱中的液体较为方便的导入出水管,并于进风管道的出风口处喷洒出较为均匀的喷雾,配合进风模块导入的新风对喷雾进行喷洒,继而在医疗建筑换风的过程中实现对医疗建筑中人流量较为集中的区域的消杀,对病人往来密集处的消杀作用较好。
10.可选的,所述水箱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水箱内分别盛放消毒液和水,所述控水阀适于控制消毒液或水进入出水管并自雾化喷头喷出。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控水阀能够较为方便的使雾化喷头喷洒出稀释后的消毒液或水,对医疗建筑中人流量较为集中的区域进行消杀或加湿,在减少交叉感染的同时,使室内湿度维持于较为舒适的状态。
12.可选的,所述进风管道出风口处还设置有摆风装置,所述摆风装置包括多块摆风板、供多块摆风板安装的滑动板件和用于驱动滑动板件运动的驱动件,多块所述摆风板相互平行且等间隔布设于进风管道的出风口处;所述滑动板件包括相平行的固定滑轨和移动滑轨以及转动连接于固定滑轨和移动滑轨上的滑动条,所述固定滑轨固定安装于进风管道出风口处的内壁上,所述移动滑轨滑动连接于进风管道出风口处的内壁上,且所述移动滑轨的滑动方向与固定滑轨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平行;所述滑动条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滑动条数量与摆风板数量相一致,且所述摆风板固接于滑动条上,所述滑动条等间隔布设于固定滑轨和移动滑轨上,且所述滑动条同时与固定滑轨和移动滑轨相交叉;所述驱动件连接于其中一根滑动条端部,所述驱动件适于驱动与驱动件相连接的滑动条沿固定滑轨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滑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滑轨、移动滑轨、滑动条和驱动件配合,能够较为方便的驱动摆风板沿固定滑轨的长度方向在进风管道的出风口处进行摆动,导入新风,并对消毒液或水喷雾进行喷洒,扩大消杀或加湿面积,降低医院建筑群中病人较为密集区域的病菌活性的同时,保障医疗建筑室内舒适度。
14.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扇形齿轮、两根直线齿条以及两组弧形条,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进风管道的出风口处并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扇形齿轮连接于驱动电机输出端,两根所述直线齿条相互平行且分别位于扇形齿轮的两侧,两组所述弧形条分别连接于直线齿条的两端,且所述直线齿条与弧形条构成椭圆形轨道;适于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接的滑动条连接于靠近进风管道出风口的一组弧形条上;当所述扇形齿轮转动一圈时,所述扇形齿轮适于依次与两根所述直线齿条啮合并驱动直线齿条沿固定滑轨的长度
方向进行运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扇形齿轮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直线齿条绕扇形齿轮进行往复滑动,继而带动滑动条在固定滑轨上带动移动滑轨和摆风板进行摆动,较为方便且平稳的实现对摆风板摆动的控制,稀释后的消毒喷雾传播效果更佳。
16.可选的,所述排风模块还包括抽风机,所述抽风机安装于排风管道内,且所述抽风机位于灭菌装置前端;所述灭菌装置包括间隔且均匀设置于排风管道内的若干数量的紫外线灯组,所述紫外线灯组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抽风机和紫外线灯组的启闭,能够较为方便的将室内较为污浊的空气导入排风管道内进行紫外线灭菌,降低医疗建筑排出空气中的活性病菌浓度。
18.可选的,还包括与排风管道相连通的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的进风口连接于排风管道内的紫外线灯组后端,所述回流管道的出风口连接于排风管道内的紫外线灯组前端;所述排风管道内位于紫外线灯组后端和回流管道的进风口之间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和第一回流阀门,所述第一回流阀门适于关闭紫外线灯组后端的排风管道并开启回流管道的进风口;所述排风管道内位于紫外线灯组前端和回流管道的出风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回流阀门,所述第二回流阀门适于关闭紫外线灯组前端的排风管道并开启回流管道的出风口;所述湿度传感器、第一回流阀门和第二回流阀门均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根据湿度传感器信号控制第一回流阀门和第二回流阀门对排风管道内的空气进行导流。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流管道、湿度传感器、第一回流阀门和第二回流阀门的设置,使得经紫外线灭菌后湿度较高的空气能够回流至紫外线灯组前端,进一步对排出空气进行紫外线灯照射消杀,使得排风系统对排出空气中的病菌消杀更为彻底。
20.可选的,所述第一回流阀门包括第一阀板和第一转动电机,所述第二回流阀门包括第二阀板和第二转动电机;所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均为l形板,所述第一阀板转动连接于排风管道与回流管道的进风口相连接处,所述第二阀板转动连接于排风管道与回流管道的出风口相连接处,且所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的边沿均适于与排风管道和回流管道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一转动电机用于为第一阀板的转动提供驱动力,所述第二转动电机用于为第二阀板的转动提供驱动力,且所述第一转动电机和第二转动电机均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第一转动电机和第二转动电机工作,能够较为方便的控制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对排风管道及回流管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启闭,实现排出空气的回流。
22.可选的,所述灭菌装置还包括用于对回流空气进行高温干燥的红外线灯组,所述红外线灯组安装于回流管道内,且所述红外线灯组位于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之间,所述红外线灯组也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线灯组能够在回流管道内进一步对排出空气进行红外线消杀,配合紫外线灯组,排风系统的总体灭菌消杀效果更佳。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进风模块、排风模块、消杀模块、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配合,能够较好的对医院建筑群中病人往来密集处的空气进行消杀处理并对污浊空气进行更换灭菌,导入较为洁
净的新风,在有效保障医院内病人的良好通风环境的同时,降低医院建筑群中排出空气中的病菌等污染物的浓度,维护公众健康;通过于进风管道的出风口处设置摆风装置,能够在导入新风的同时,对新风进入医疗建筑后的风向进行控制,扩大雾化喷头喷出喷雾的喷洒面积,较为全面的对进风管道出风口处的楼道或走廊进行消杀或加湿,降低医院建筑群中病人较为密集区域的病菌活性的同时,保障医疗建筑室内舒适度;通过紫外线灯组、回流管道、红外线灯组以及回流管道中的各元件协同配合,能够较为彻底的对排出空气中的病菌进行消杀,降低排出空气中的病菌活性,保障公众健康安全。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中通风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了展示监测模块与其他各模块之间连接关系所作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为了展示本技术中各模块之间连接关系所作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为了展示进风管道处摆风装置与出水管与雾化喷头之间位置关系所作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摆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排风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1、进风模块;11、进风管道;12、摆风装置;121、摆风板;122、滑动板件;1221、固定滑轨;1222、移动滑轨;1223、滑动条;123、驱动件;1231、驱动电机;1232、扇形齿轮;1233、直线齿条;1234、弧形条;2、排风模块;21、排风管道;211、抽风机;22、回流管道;23、湿度传感器;24、第一回流阀门;241、第一阀板;242、第一转动电机;25、第二回流阀门;251、第二阀板;252、第二转动电机;3、消杀模块;31、消毒液喷洒装置;311、水箱;312、出水管;313、控水阀;314、雾化喷头;315、控制器;32、灭菌装置;321、紫外线灯组;322、红外线灯组;4、监测模块;41、人脸识别摄像头;42、人感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医疗建筑的通风系统,涉及医疗建筑空气净化的领域。
29.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用于医疗建筑的通风系统包括进风模块1、排风模块2、消杀模块3、监测模块4和控制模块,进风模块1包括和空气处理机组相连接的进风管道11,用于向医疗建筑内通入室外新风;排风模块2包括净化设备以及与净化设备相连接的排风管道21,用于将医疗建筑内的空气排出医疗建筑;消杀模块3包括设置于进风管道11的出风口处的消毒液喷洒装置31和设置于排风管道21内的灭菌装置32,用于配合进风模块1通入的新风对室内进行消杀以及于排风管道21内对排出医疗建筑的空气进行灭菌;参照图2,监测模块4包括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人脸识别摄像头41和人感传感器42,人脸识别摄像头41设置于医院楼道内,用于对医院楼道内往来人员数量进行识别记录并统计楼道和走廊各个位置的人员停流量,人感传感器42设置于进风管道11的出风口处,用于感应进风管道11出风口处
的走廊或楼道内是否存在人员并将感应信号传递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还与消杀模块3中的消毒液喷洒装置31和灭菌装置32以及通风系统内其它电器元件电连接,用于对通风系统内所有的电器元件进行系统控制。
30.在本技术中,参照图1和图3,消毒液喷洒装置31包括水箱311、出水管312、水泵、控水阀313、雾化喷头314和控制器315。
31.水箱311设置有两组,两组水箱311内分别盛放有稀释后的消毒液和水,水泵安装于水箱311内,本技术中采用的消毒液为84消毒液,84消毒液与水的稀释比例为1:99,稀释后的84消毒液与水存放在两组相邻布设的水箱311中。
32.出水管312的进水端与水箱311相连接,出水管312的出水端设于医疗建筑内人流量较为密集的场所处的进风管道11的出风口处,且出水管312的出水端设置有多个,多个出水管312的出水端均与雾化喷头314相连接,出水管312连通水箱311和雾化喷头314,雾化喷头314内喷洒出来的喷雾能够自进风管道11的出风口喷洒至医疗建筑中。
33.控水阀313连接于出水管312上,适于控制稀释后的消毒液或水进入出水管312,使稀释后的消毒液或水自雾化喷头314喷出,随进风系统导入医疗建筑的新风对医疗建筑室内进行消杀或加湿;控制器315则安装于控水阀313处并与控水阀313和控制模块均电连接,用于根据控制模块命令控制控水阀313的启闭,对水箱311中出消毒液还是水进行控制。
34.参照图2和图3,经人脸识别摄像头41识别记录并统计医疗建筑内楼道和走廊各个位置的人员停流量后,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查询医疗建筑内人员停流量,对人员停流量较为密集的区域提高消毒液喷洒消杀频次;且消杀时间一般安排于中午12:-14:00、下午18:00以后,当人感传感器42在此时间段内感应到进风管道11出风口处的走廊或楼道内不存在人员走动时,人感传感器42将人员感应信号传递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消毒液喷洒装置31的启动。
35.进一步的,参照图4和图5,进风管道11出风口处还设置有用于对导入医疗建筑内的新风进行摆动的摆风装置12,进风管道11的出风口设置为方形,出水管312的出水端及雾化喷头314安装于摆风装置12的前端,当摆风装置12运行时,能够将雾化喷头314喷洒出来的喷雾进行排动喷淋。
36.在本技术中,参照图4和图5,摆风装置12包括多块安装于进风管道11出风口处的矩形的摆风板121、供多块摆风板121安装的滑动板件122和用于驱动滑动板件122运动的驱动件123。
37.多块摆风板121于进风管道11出风口内相互平行且等间隔布设,摆风板12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垂直安装于进风管道11的内壁上;滑动板件122包括相平行的固定滑轨1221和移动滑轨1222以及转动连接于固定滑轨1221和移动滑轨1222上的滑动条1223,固定滑轨1221、移动滑轨1222和滑动条1223均为长条状,且固定滑轨1221和移动滑轨1222的长度、规格均一致,固定滑轨1221固定安装于进风管道11出风口处的内壁上,移动滑轨1222滑动连接于进风管道11出风口处的内壁上,滑动条1223同时与固定滑轨1221和移动滑轨1222相交叉,且滑动条1223位于固定滑轨1221和移动滑轨1222远离进风管道11内壁的一侧。
38.参照图5,当移动滑轨1222沿固定滑轨1221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时,能够带动滑动条1223沿固定滑轨1221的长度方向进行摆动,相应的,当滑动条1223沿固定滑轨1221的长度方向进行摆动时,移动滑轨1222也能够沿固定滑轨1221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驱动件123
连接于位于固定滑轨1221端部的其中一根滑动条1223端部,且驱动件123适于驱动与驱动件123相连接的滑动条1223沿固定滑轨1221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滑动。
39.进一步的,滑动条1223设置有多根,每根固定滑轨1221上的滑动条1223的数量与摆风板121的数量相一致,摆风板121一一对应的固接于滑动条1223上;当驱动件123驱动滑动条1223沿固定滑轨1221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滑动时,滑动条1223能够带动摆风板121对进风管道11送入医疗建筑内的新风进行摆动,雾化喷头314喷出的喷雾也能够随摆风装置12摆动飘洒至医院建筑内,喷洒面积得以扩大,消杀或加湿效果更佳。
40.为了便于摆风板121的摆动进行控制,参照图4和图5,驱动件123包括驱动电机1231、扇形齿轮1232、两根直线齿条1233以及两组弧形条1234。
41.驱动电机1231固定安装于进风管道11出风口处的管道外壁上并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扇形齿轮1232连接于驱动电机1231输出端,扇形齿轮1232随驱动电机1231的运行而进行转动;两根直线齿条1233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于扇形齿轮1232的两侧,且两根直线齿条1233与固定滑轨1221和移动滑轨1222均位于同一平面内,直线齿条1233的长度方向与固定滑轨1221和移动滑轨1222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两组弧形条1234呈半圆状,每组弧形条1234的两端均分别与两根直线齿条1233固接,两组弧形条1234分别连接于两根直线齿条1233的两端,两组弧形条1234与两根直线齿条1233共同构成供扇形齿轮1232运动的椭圆形轨道;适于与驱动件123相连接的滑动条1223连接于靠近进风管道11出风口的一组弧形条1234中部,且滑动条1223与弧形条1234相连接处为具有一定形变能力的硬质橡胶,当弧形条1234绕椭圆形轨道进行运动时,能够通过硬质橡胶拉动滑动条1223沿固定滑轨1221的长度方向进行摆动。
42.参照图5,扇形齿轮1232适于依次与两根直线齿条1233相啮合,当扇形齿轮1232转动一圈时,扇形齿轮1232通过依次与两根直线齿条1233啮合来驱动直线齿条1233沿固定滑轨1221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进而带动弧形条1234绕椭圆形轨道进行往复运动,摆风板121实现在进风管道11出风口处的摆动,配合雾化喷头314扩大喷雾喷洒面积。
43.排风模块2中的排风管道21相应的设有多个排风管道21进风口,多个排风管道21进风口分别位于医疗建筑内的各房间内以及楼道、走廊中,当雾化喷头314喷出喷雾为稀释后的84消毒液时,喷出后的2-4小时内需要集中将医疗建筑内装有雾化喷头314的进风管道11处空气排出,为较为及时的将消杀后的空气排出,排风模块2还包括抽风机211,抽风机211安装于排风管道21内并位于灭菌装置32前端。
44.参照图3和图6,灭菌装置32包括间隔且均匀设置于排风管道21内的若干数量的紫外线灯组321,紫外线灯组321用于对排出医疗建筑的空气进行灭菌,且紫外线灯组321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45.在消毒液喷洒装置31和灭菌装置32的配合作用下,医院建筑群中病人往来密集处的空气中的病菌能够经消毒液消杀后,再经紫外线灯组321照射灭菌,而后再排至室外。
46.为了实现对排出空气的较为彻底的灭菌,参照图6,排风管道21内位于紫外线灯组321后端还设置有湿度传感器23和回流通道,湿度传感器23安装于排风管道21的内壁上,用于对紫外线灯组321灭菌处理后的空气进行湿度监测;回流管道22的进风口连接于湿度传感器23后端,回流管道22的出风口连接于排风管道21内的紫外线灯组321前端,且在回流管道22的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一回流阀门24,在回流管道22的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二回流阀门
25,紫外线灯组321和湿度传感器23位于第一回流阀门24和第二回流阀门25之间,第一回流阀门24和第二回流阀门25用于控制排风管道21和回流管道22的启闭。
47.湿度传感器23、第一回流阀门24和第二回流阀门25均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控制模块适于根据湿度传感器23信号控制第一回流阀门24和第二回流阀门25对排风管道21内的空气进行导流,将较为干燥的空气自排风管道21排出,将湿度较高的空气通入回流管道22回流后再排入排风管道21进行灭菌干燥处理,较为彻底的对排出空气进行灭菌。
48.在本技术中,参照图6,第一回流阀门24包括第一阀板241和第一转动电机242,第二回流阀门25包括第二阀板251和第二转动电机252;第一阀板241和第二阀板251均为l形板,且第一阀板241和第二阀板251的边沿均适于与排风管道21和回流管道22的内壁相贴合,对排风管道21和回流管道22进行开启或关闭。
49.参照图6,第一阀板241转动连接于排风管道21与回流管道22的进风口相连接处,适于关闭紫外线灯组321后端的排风管道21并开启回流管道22的进风口,或开启紫外线灯组321后端的排风管道21并关闭回流管道22的进风口;第二阀板251转动连接于排风管道21与回流管道22的出风口相连接处,适于关闭紫外线灯组321前端的排风管道21并开启回流管道22的出风口,或开启紫外线前端的排风管道21并关闭回流管道22的出风口。
50.第一转动电机242用于为第一阀板241的转动提供驱动力,第二转动电机252用于为第二阀板251的转动提供驱动力,且第一转动电机242和第二转动电机252均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控制模块适于根据湿度传感器23的感应信号控制第一转动电机242和第二转动电机252的运作,进而控制第一阀板241和第二阀板251的对排风管道21和回流管道22进行启闭。
51.进一步的,参照图6,灭菌装置2还包括设置于回流管道22内的用于对回流空气进行高温干燥的红外线灯组322,红外线灯组322位于第一阀板241和第二阀板251之间,经紫外线灯灭菌后的湿度较高的空气能够自第一阀板241处进入回流管道22,于红外线灯组322处进一步进行高温照射,使空气中的部分病菌失去活性;且红外线灯组322也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控制模块能够根据湿度传感器23感应信号依次控制第一转动电机242、红外线灯组322和第二转动电机252的启动,使得湿度较高的空气经回流管道22再一次进行红外线灯干燥灭菌,并于红外线灯组322灭菌后再次进入排风管道21,经紫外线灯组321二次灭菌,待排风管道21中空气较为干燥时,自排风管道21排出医疗建筑,使得到达室外的空气中携带有较少活性病菌。
5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医疗建筑的通风系统的实施原理为:新风进入医疗建筑后,控制模块根据人脸识别摄像头41和人感传感器42感应信息,控制消毒液喷洒装置31中的控制器315和控水阀313抽取盛放有稀释后的消毒液的水箱311中的液体,喷出稀释的消毒液喷雾,并控制白风装置中的驱动电机1231带动摆风板121运动,摆动输送新风和消毒液喷雾,对医疗建筑中人流量较为集中的区域进行换风消杀;换风消杀后,控制排风模块2中的抽风机211、紫外线灯组321、湿度传感器23、红外线灯组322、第一回流阀门24和第二回流阀门25运行,排出医疗建筑中的污浊空气,并对污浊空气进行紫外线灭菌和红外线灭菌,配合消毒液喷雾进一步对医疗建筑内排出的空气进行消杀,有效降低排出空气中的病菌活性,避免医疗建筑中排出的空气中含有较多活性病菌;本技术中的通风系统,能够较好的对医院建筑群中病人往来密集处的空气进行消杀处理并对污浊空气进行更换灭菌,导入较为
洁净的新风,在有效保障了医院内病人的通风环境的同时,降低了医院建筑群中排出空气中的病菌等污染物的浓度,较好的维护了公众健康。
5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