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21:35: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器。


背景技术:

2.散热器种类多种多样,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是用来驱散热量,用以降低正在运行设备的热量,使其在正常的温度范围内工作,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但是现有散热器结构复杂,散热效果不好,使用范围有限。
3.现有的散热器主要是通过散热芯吸收热量对机电设备进行散热,如公开号为cn2105127138u在中国公布的一种实用新型专利,名称为“一种水冷散热器”,包括散热芯,所述散热芯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水室和出水室;所述散热芯包括交错排列的若干波纹带及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包括空腔,空腔内设置有若干呈交错排列的阻水柱。借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散热芯的冷却管的空腔内设置有若干呈交错排列的阻水柱。各阻水柱对水流形成阻碍点,有效降低了水的流速,提高了散热效果。冷却管由两片型材板相对连接组成;该结构虽然有着较好的散热效果,但是其结构复杂,且当散热芯需要清洗更换时非常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散热器散热效果不好、结构复杂、散热芯清洗困难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器,包括机架,作为散热器的设备主架体,所述机架内设置有电机,电机连接有散热扇;
6.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端的上腔室和设置在机架下端的下腔室,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连接有水管;水管与泵体相连接;
7.散热芯体,由多个散热单元线性排列组成,设置在所述上腔室和所述下腔室之间;所述散热单元由金属基板多次弯折而成,金属基板内设置有空心腔,空心腔与上腔室和下腔室贯通连接;
8.其中,上腔室和下腔室用于盛装冷却液,冷却液从上腔室流经散热芯体到达下腔室,泵体通过水管将下腔室内的冷却液抽到上腔室,使得冷却液得以循环;散热扇扇出的风经过散热芯体冷却降温之后到达机电设备,达到给机电设备散热降温的目的。
9.冷却液从上腔室流经散热芯体到达下腔室,组成散热芯体的散热单元内部设置有空心腔,冷却液流进空心腔内,由于散热芯体是通过多次折弯而成的金属基板制成,金属基板导热性能良好,能够快速的传递冷却液的温度,使得当散热扇的风吹过散热芯体时能够起到很好的降温效果;同时由于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通过水管相连接,水管与水泵相连接,泵体能够将下腔室内的冷却液通过水管抽到上腔室内,使得冷却液能够循环使用。
10.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单元包括多个散热折板,散热折板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两者倾斜方向相反,第一倾斜段的上端与第二倾斜段的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段,第二倾斜段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段。
11.第一倾斜段的上端与第二倾斜段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段连接,使得当冷却液流进第一倾斜段且只有在第一倾斜段充满之后,通过第一连接段流到第二倾斜段内;由于第一连接段与第二倾斜段的下端相连接,使得当冷却液只有充满第二连接段之后,才能通过与其上端连接的第二连接段流出;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冷却液能够充满整个散热折板,从而使得散热单元充满冷却液,由于充满了冷却液,使得散热单元的散热效果更好。
12.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单元的上端设置有上开口,上开口的端部设置有向外侧翻折的折边,所述上腔室底端设置有上通孔,上开口通过折边卡接在上通孔内;散热单元的下端设置有下开口,所述下开口两侧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突片,所述下腔室的顶端设置有下通孔,所述下开口通过突片抵接在下通孔。
13.散热单元上端设置上开口,且上开口通过折边卡接在上腔室内的上通孔,使得散热单元的上开口方便卡接在上通孔内;散热单元的下端设置下开口,下开口通过突片抵接在下通孔上,也使得下开口方便卡接在下通孔上;使得在拆装散热芯体和散热单元时非常的方便。
14.进一步地,所述上腔室上设置有上接水口,所述下腔室上设置有下接水口。
15.设置上接水口和下接水口使得该散热器可以与外部的冷却循环装置相连接,提高该散热器的实用性,使其能够适用于多种情况下的使用。
16.进一步地,所述上腔室上端面设置有滑盖,所述滑盖沿长度方向两侧设置有滑槽a,所述上腔室上端面设置有与滑槽a相匹配的卡条b。
17.上腔室设置滑盖,使得上腔室能够通过滑盖将上腔室打开,从而方便在上腔室内放入冷却液;且通过滑槽和卡条的设置使得滑盖关闭时,能够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防止冷却液溢出。
18.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单元两侧设置有导流槽。
19.导流槽首先可以使得散热扇扇出的风经过导流槽时,能够使得风和散热单元接触的面积增大,接触的时间延长,提高散热效果;其次当冷却液从上开口溢出的时候,能够对流出的冷却液起到导流的作用,使得溢出的冷却液能够通过导流槽流到下腔室。
20.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芯体两侧设置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与所述上腔室和所述下腔室配合,使得散热芯体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21.安装壳与上腔室和下腔室配合使得散热芯体得以固定,对散热芯体有一个很好的固定效果;且使得拆装散热芯体时非常的方便,方便将散热芯体拆解下来进行清洗,也方便散热器的维护修理。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与冷却液接触充分,散热效果好;(2)结构简单,方便拆解清洗;(3)既可自循环,又可与外接的循环设备连接,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立体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图;
25.图3是散热单元的局部放大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27.图5是图4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28.图6是图4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29.图7是散热单元的结构图。
30.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1.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2.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上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 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33.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34.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器,包括机架100,作为散热器的设备主架体,机架100内设置有电机110,电机100 连接有散热扇120,电机110带动散热扇120转动产生风;
35.循环装置200,包括设置在机架100上端的上腔室210和设置在机架100下端的下腔室220,上腔室210和下腔室220之间连接有水管230;水管230与泵体 240相连接,为了保证循环装置200的工作效率,在上腔室210和下腔室220的两侧设置有两根水管230和两个泵体240;
36.散热芯体300,由多个散热单元310线性排列组成,设置在上腔室210和下腔室220之间;散热单元310由金属基板多次弯折而成,金属基板内设置有空心腔316,空心腔316与上腔室210和下腔室220贯通连接;
37.其中,上腔室210和下腔室220用于盛装冷却液,冷却液可以是水或其他的液体,冷却液从上腔室210流经散热芯体300到达下腔室220,泵体240通过水管230将下腔室210内的冷却液抽到上腔室220,使得冷却液得以循环;散热扇120扇出的风经过散热芯体300冷却降温之后到达机电设备,达到给机电设备散热降温的目的。
38.冷却液从上腔室210流经散热芯体300到达下腔室220,组成散热芯体300 的散热单元310的内部设置有空心腔210,冷却液流进空心腔210内,由于散热芯体300是通过多次折弯而成的金属基板,金属基板可以是钢材或者铝材制成,金属基板导热性能良好,能够快速的传递冷却液的温度,使得当散热扇 120的风吹过散热芯体300时能够起到很好的降温效果;同时由于上腔室210和下腔室220之间通过水管230相连接,水管230与水泵240相连
接,泵体240能够将下腔室210内的冷却液通过水管230抽到上腔室210内,使得冷却液能够循环使用。
39.散热芯体300两侧设置有安装壳130,安装壳130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100 上,安装壳130与上腔室210和下腔室220配合,将散热芯体300和水管230包裹住,使得散热芯体300固定在机架100上。
40.安装壳130与上腔室210和下腔室220配合使得散热芯体300得以固定,对散热芯体300有一个很好的固定效果;且使得拆装散热芯体300时非常的方便,方便将散热芯体300拆解下来进行清洗,也方便散热器的维护修理。
41.上腔室210上端面设置有滑盖213,滑盖213沿长度方向两侧设置有滑槽 213a,上腔室210上端面设置有与滑槽213a相匹配的卡条213b,在滑盖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密封橡胶。
42.上腔室210设置滑盖213,使得上腔室210能够通过滑动滑盖213将上腔室 210打开,从而方便在上腔室210内放入冷却液;且通过滑槽213a和卡条213b 的设置使得滑盖213关闭时,能够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防止冷却液溢出。
43.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散热单元310包括多个散热折板311,散热折板 311包括依次排列连接的第一倾斜段312a和第二倾斜段312b,第一倾斜段312a 和第二倾斜段312b两者倾斜方向相反,第一倾斜段312a的上端与第二倾斜段 312b的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段313a,第二倾斜段312b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段313b,第二连接段313b再与下一个的散热折板311的第一倾斜段312a相连接,如此循环设置。
44.第一倾斜段312a的上端与第二倾斜段312b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段313a连接,使得当冷却液流进第一倾斜段312a且只有在第一倾斜段312a充满之后,第一倾斜段312a内充满的冷却液在通过第一连接段313a流到第二倾斜段312b内;由于第一连接段313a与第二倾斜段312b的下端相连接,使得当冷却液从第二倾斜段312b的下端开始填充,只有充满第二连接段312b之后,才能通过与其上端连接的第二连接段313b流出到下一个散热折板311;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冷却液能够充满整个散热折板311,从而使得散热单元310充满冷却液,由于充满了冷却液,使得散热单元310的散热效果更好。
45.参照图4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散热单元310的上端设置有上开口314,上开口314的端部设置有向外侧翻折的折边,上腔室210底端设置有上通孔211,上开口314通过折边卡接在上通孔211内;散热单元310的下端设置有下开口 315,下开口315两侧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突片,下腔室220的顶端设置有下通孔 221,下开口315通过突片抵接在下通孔221。
46.散热单元310的上端设置上开口314,且上开口314通过折边卡接在上腔室 210内的上通孔211,使得散热单元310的上开口314方便卡接在上通孔211内;散热单元310的下端设置下开口315,下开口315通过突片抵接在下通孔311上,也使得下开口315方便卡接在下通孔221上;使得在拆装散热芯体300和散热单元310时非常的方便。
47.上腔室210上设置有上接水口212,下腔室220上设置有下接水口222。设置上接水口212和下接水口222使得该散热器可以与外部的冷却循环装置相连接,提高该散热器的实用性,使其能够适用于多种情况下的使用;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循环效果,设置两个上接水口212和两个下接水口222。
48.参照图7,在一实施例中,散热单元310两侧设置有导流槽320。
49.导流槽320首先可以使得散热扇120扇出的风经过导流槽320时,能够使得风和散热单元310接触的面积增大,接触的时间延长,提高散热效果;其次当冷却液从上开口314溢出的时候,能够对流出的冷却液起到导流的作用,使得溢出的冷却液能够通过导流槽320流入到下腔室220。
50.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工作运行状况进行说明。使用时,将讲该装置通电,电机110带动风扇120进行转动,打开上腔室210的上盖,添加冷却液冷却液通过上腔室210下端面的上通孔211通孔流入散热单元310内的空心腔 316,冷却液散热单元310进行冷却,散热扇120扇出的风通过散热芯体300进行降温,经过降温之后的风到达机电设备对机电设备进行降温,冷却液通过空心腔316向下流入到下腔室210;将泵体240打开下腔室220的冷却液通过泵体240从水管230抽回到上腔室210内,使得冷却液能够重复循环使用;此外,外部循环设备也可以通过上腔室210的上接水口212将冷却也流进上腔室210,冷却液经过散热芯体300到达下腔室220,再通过下腔室220内的下接水口222 流回到外部循环设备中。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