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稳定性高的电力输送用管道稳固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21:33: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管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性高的电力输送用管道稳固机构。


背景技术:

2.电力管是采用pe进行热浸塑或环氧树脂进行内外涂覆的产品,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同时涂层本身还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不会产生电蚀。吸水率低,机械强度高,摩擦系数小,能够达到长期使用的目的。还能有效的防止植物根系及土壤环境应力的破坏等。
3.电力输送过程需要使用到电力管道,现有的电力管道进行地下铺设时,需要使用到稳固装置对电力管道进行固定,但是现有的电力管道稳固装置存在管道安装和拆卸不便捷,且不能根据管道的直径大小进行调节的缺陷,因此,为了改正上述的缺陷,我们提出了一种稳定性高的电力输送用管道稳固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管道安装和拆卸不便捷,且不能根据管道的直径大小进行调节的缺陷,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电力输送用管道稳固机构。所述一种稳定性高的电力输送用管道稳固机构具有管道安装和拆卸便捷,且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电力管道等特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高的电力输送用管道稳固机构,包括第一限位仓,所述第一限位仓内设有两个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第一限位仓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一限位仓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第一限位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夹持块,每个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一侧设有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限位仓上开设有两个第一矩形口,两个所述第一移动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矩形口,并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夹持块的底部,所述第一限位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仓,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仓内均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第二限位仓的顶部内壁上,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端贯穿第二限位仓和第一限位仓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的杆身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仓之间设有夹持机构。
6.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仓和第一移动块的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一移动块的高度等于第一限位仓的内腔高度。
7.优选的,一对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相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防滑垫,所述第一防滑垫为橡胶垫结构。
8.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限位仓的侧壁上,且所述放置槽内设有两个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二移动块上开设有螺纹孔,所
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两端贯穿第二限位仓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第二螺纹杆的杆身上固定连接有第四锥形齿轮,所述第四锥形齿轮与第三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放置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夹持块,每个所述第三夹持块的一侧均设有第四夹持块,所述放置槽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二矩形口,所述第二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顶端穿过第二矩形口,并固定连接在第四夹持块的底部。
9.优选的,所述放置槽和第二移动块的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二移动块的高度等于放置槽的内腔高度。
10.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三夹持块和第四夹持块相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设置有第二防滑垫,所述第二防滑垫为橡胶垫结构。
11.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仓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一对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过有螺栓。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转动块、第一限位仓、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第三螺纹杆、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之间的配合,可带动第二夹持块和第四夹持块分别向着第二夹持块和第三夹持块移动,继而可对电力管道进行加持,管道安装便捷;
14.2、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螺纹杆、第一移动块、第三螺纹杆和第二移动块之间的配合,可分别调节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以及第三夹持块和第四夹持块之间的间距,以对不同直径的电力管道进行夹持,从而提高该装置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17.图3为放置槽、第四夹持块和第三夹持块的俯视图;
18.图4为放置槽、第二矩形口和第二固定杆的俯视图;
19.图5为第一限位仓、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的俯视图;
20.图6为第一矩形口和第一固定杆的俯视图。
21.图中标号:1、第一限位仓;2、第一移动块;3、第一螺纹杆;4、转动块;5、第一夹持块;6、第二夹持块;7、第一矩形口;8、第一固定杆;9、第二限位仓;10、第二螺纹杆;11、第一锥形齿轮;12、第二锥形齿轮;13、第一防滑垫;14、放置槽;15、第二移动块;16、第三螺纹杆;17、第三锥形齿轮;18、第四锥形齿轮;19、第三夹持块;20、第四夹持块;21、第二矩形口;22、第二固定杆;23、第二防滑垫;24、固定块;2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高的电力输送用管道稳
固机构,包括第一限位仓1,第一限位仓1内设有两个第一移动块2,第一限位仓1和第一移动块2的截面为矩形,第一移动块2的高度等于第一限位仓1的内腔高度,提高第二夹持块6移动的稳定性,第一移动块2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第一螺纹杆3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第一限位仓1的内壁上,且第一螺纹杆3的另一端贯穿第一限位仓1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转动块4,第一限位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夹持块5,一对第一夹持块5和第二夹持块6相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防滑垫13,第一防滑垫13为橡胶垫结构,通过第一防滑垫13提高第一夹持块5和第二夹持块6夹持管道的稳定性,每个第一夹持块5的一侧设有第二夹持块6,第一限位仓1上开设有两个第一矩形口7,两个第一移动块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8,两个第一固定杆8的另一端穿过第一矩形口7,并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夹持块6的底部,第一限位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仓9,两个第二限位仓9内均设有第二螺纹杆10,第二螺纹杆10的顶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第二限位仓9的顶部内壁上,第二螺纹杆10的底端贯穿第二限位仓9和第一限位仓1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1,第一螺纹杆3的杆身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2,第二锥形齿轮12与第一锥形齿轮11相啮合,两个第二限位仓9之间设有夹持机构。
24.夹持机构包括放置槽14,放置槽14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限位仓9的侧壁上,且放置槽14内设有两个第二移动块15,放置槽14和第二移动块15的截面为矩形,第二移动块15的高度等于放置槽14的内腔高度,提高第二移动块15移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第四夹持块20移动的稳定性,第二移动块15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16,第三螺纹杆16两端贯穿第二限位仓9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17,第二螺纹杆10的杆身上固定连接有第四锥形齿轮18,第四锥形齿轮18与第三锥形齿轮17相啮合,放置槽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夹持块19,每个第三夹持块19的一侧均设有第四夹持块20,两个第三夹持块19和第四夹持块20相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内设置有第二防滑垫23,第二防滑垫23为橡胶垫结构,通过第二防滑垫23可提高第三夹持块19和第四夹持块20的夹持摩擦力,从而提高第三夹持块19和第四夹持块20的夹持稳定性,放置槽14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二矩形口21,第二移动块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22,第二固定杆22的顶端穿过第二矩形口21,并固定连接在第四夹持块20的底部,通过夹持机构可对电力管道进行夹持。
25.第一限位仓1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一对固定块24,固定块24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穿过有螺栓25,通过固定块24和螺栓25可便于固定该装置至指定地点,从而提高该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26.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需要夹持的多个管道分别放置到两个第一夹持块5和第二夹持块6以及第三夹持块19和第四夹持块20之间,接着,旋转转动块4,继而通过转动块4带动第一螺纹杆3转动,继而通过第一移动块2与第一螺纹杆3之间的啮合关系,带动两个第一移动块2向着第一夹持块5的方向移动,继而通过第一固定杆8带动第二夹持块6移动,直至第二夹持块6和第一夹持块5夹紧管道,与此同时,通过第二锥形齿轮12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1旋转,继而带动第二螺纹杆10和第四锥形齿轮18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螺纹杆16转动,从而通过第三螺纹杆16和第二移动块15之间的啮合关系,使得第二移动块15向着第三夹持块19的方向移动,接着,通过第二固定杆22带动第四夹持块20向着第三夹持块
19的方向移动,直至第四夹持块20和第三夹持块19夹紧管道,从而完成管道的固定,以上就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工作过程。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