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防溢流血液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20:56: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血液收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溢流血液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血液回收机用于将手术中病人的血液收集起来进行过滤、分离、清洗,净化后再输回给病人,血液回收机通过血液收集装置收集血液。
3.血液收集装置连接在血液回收机上,血液收集装置上连接有进液管和抽气管,进液管的一端与血源连接,另一端与血液收集装置连通,抽气管的一端与设置在血液回收机内部的负压泵连接,另一端与血液收集装置连通。使用时负压泵通过抽气管将血液收集装置内的空气抽出,使得血液收集装置内形成负压,进而通过进液管将血液抽至血液收集装置中。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血液收集装置采满血后,血液会在负压泵的抽吸作用下从抽气管流入负压泵,造成负压泵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小负压泵被血液污染的可能性,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溢流血液收集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溢流血液收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防溢流血液收集装置,用于连接在血液回收机上,包括集液瓶和防溢流组件,血液回收机内安装有负压泵,集液瓶上固定连接有与集液瓶内部连通的进液管和出气管,进液管的一端用于连接血源;防溢流组件包括溢流瓶和抽气管,溢流瓶竖直设置,抽气管的一端竖直设置在溢流瓶的顶部且与溢流瓶内部连通,另一端与负压泵固定连接,出气管远离集液瓶的一端与溢流瓶内部连通,溢流瓶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浮子,浮子位于抽气管靠近溢流瓶一端的下方,且与抽气管内径相适配。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集血液时,负压泵启动,集液瓶和溢流瓶的内部均处于负压状态,血液被抽取至集液瓶中,集液瓶集满血液后,血液通过出气管进入溢流瓶,随着溢流瓶中的液位升高,浮子在血液表面浮起,并随液位上升,当浮子上升至抽气管处时,浮子将抽气管堵塞,溢流瓶内不再处于负压状态,使得血液不再流入溢流瓶,防止血液随抽气管流入负压泵造成负压泵污染。
9.可选的,所述浮子包括浮动块,浮动块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壳体,且浮动块的外径大于抽气管的内径,浮动块的轴线竖直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血液流入溢流瓶时,溢流瓶内的液位开始上升,并与浮动块接触,由于浮动块内部中空,受到的浮力较大,浮动块在血液中浮起,并随液位向上移动,直至浮子堵塞抽气管,溢流瓶内不再处于负压状态,防止血液随抽气管流入负压泵造成负压泵污染。
11.可选的,所述浮子还包括密封块,密封块与浮动块同轴设置,且固定连接在浮动块的顶部,密封块的顶面为半球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动块在溢流瓶内随血液上升时,带动密封块上升,由于密封块的顶面为半球面,密封块上升过程中,半球面引导密封块的顶部进入抽气管内部,并最终堵塞抽气管,使得气体难以被负压泵从抽气管中抽出,同时也使血液难以进入抽气管。
13.可选的,所述溢流瓶内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杆,若干个连接杆沿浮动块的周向均匀分布且竖直设置,连接杆的底部靠近浮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浮动块的外周面与连接杆抵接,浮动块的的底部与限位块的顶部抵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动块位于若干个连接杆内,底部与限位块抵接,溢流瓶内血液上升时,若干个连接杆之间形成的空间对浮动块起到引导作用,确保浮动块和密封块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并对抽气管起到封堵作用,限位块能够对浮动块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浮动块落到溢流瓶的底部。
15.可选的,所述抽气管上设置有阻流部,阻流部包括外壳和透气疏水膜,外壳内部与抽气管连通,透气疏水膜设置在外壳的内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负压泵运行时,空气可通过透气疏水膜流动,当有部分血液进入抽气管时,血液流至阻流部,透气疏水膜阻挡血液通过,进一步防止血液进入负压泵造成负压泵的污染。
17.可选的,所述进液管上连接有用于输送抗凝剂的旁路管。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凝剂通过旁路管流入血液,防止血液在集液瓶和防溢流组件内流动和储存时凝固,减小血液堵塞进液管、出气管和抽气管的可能性。
19.可选的,所述血液回收机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水平设置,连接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溢流瓶底部的外径沿远离抽气管的方向逐渐减小,溢流瓶竖直插设在连接孔内。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溢流瓶竖直放置在连接孔内,能够使溢流瓶中的血液液面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同时溢流瓶中的密封块和浮动块始终处于竖直状态,从而使液面升高时,浮动块和密封块均沿竖直方向上升,进而能够使得密封块进入抽气管内,实现对抽气管的堵塞。
21.可选的,所述外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与抽气管螺纹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头与抽气管螺纹连接,当阻水部长时间使用后,能够通过连接头将外壳从抽气管上取下,再安装新的阻水部,实现对阻水部的更换,防止透气疏水膜多次使用后失效。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防溢流组件的设置使得血液进入溢流瓶时,液面逐渐升高并与浮子接触,从而使浮子的浮动块随液面上升,进而密封块上升,最终堵塞抽气管,使得溢流瓶中不再处于负压,血液不再流入溢流瓶,防止血液从抽气管进入负压泵污染负压泵;
25.2.阻流部设置在抽气管上,当集液瓶采集血液时,外壳内部的透气疏水膜能够让空气通过,当有血液进入抽气管时,外壳内部的透气疏水膜能够阻挡血液通过,进一步减小血液进入负压泵的可能性;
26.3.连接板的设置使得溢流瓶始终保持竖直状态,且密封块位于浮动块的上方,从而使溢流瓶中液面上升时首先与浮动块接触,从而使浮动块与密封块随液面升高后密封块能够堵塞出液管,进一步减小血液进入抽气管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旨在显示防溢流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29.图3是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30.图4时本技术实施例2旨在显示防溢流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血液回收机;11、负压泵;12、连接板;121、连接孔;2、集液瓶;21、进液管;211、旁路管;22、出气管;3、防溢流组件;31、溢流瓶;311、连接杆;312、限位块;313、浮子;3131、浮动块;3132、密封块;32、抽气管;33、阻流部;331、外壳;3311、连接管;332、透气疏水膜。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防溢流血液收集装置。
34.实施例1
35.参照图1和图2,防溢流血液收集装置用于连接在血液回收机1上,防溢流血液收集装置包括集液瓶2和防溢流组件3,血液回收机1的内部安装有负压泵11,集液瓶2和防溢流组件3均与血液回收机1连接,集液瓶2位于血液回收机1的上方,防溢流组件3位于血液回收机1的一侧,集液瓶2与防溢流组件3连接,防溢流组件3与负压泵11连接,集液瓶2用于收集血液,防溢流组件3用于防止血液流入负压泵11。
36.参照图1,集液瓶2固定连接在血液回收机1上,集液瓶2上固定连接有进液管21和出气管22,进液管21的一端与血源连接,另一端与集液瓶2的内部连通,进液管2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输送抗凝剂的旁路管211,旁路管211与进液管21连通,出气管22的一端与集液瓶2连通。
37.参照图1和图2,防溢流组件3包括溢流瓶31和抽气管32,血液回收机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水平设置,连接板12上开设有连接孔121,溢流瓶31底部外径沿远离抽气管32的方向逐渐减小,溢流瓶31竖直插设在连接孔121内,出气管22远离集液瓶2的一端与溢流瓶31固定连接,并与溢流瓶31的内部连通,抽气管32的一端竖直设置且固定连接在溢流瓶31的顶部,并与溢流瓶31的内部连通,抽气管32远离溢流瓶31的一端伸入血液回收机1内部并与负压泵11的抽气口固定连接。
38.使用时,负压泵11启动,并通过抽气管32和出气管22抽取溢流瓶31和集液瓶2中的气体,使得溢流瓶31和集液瓶2内处于负压,从而将血液通过进液管21抽入集液瓶2,实现血液的采集,同时抗凝剂从旁路管211进入集液瓶2,防止血液在集液瓶2中凝固。
39.参照图2和图3,溢流瓶31内设置有浮子313,浮子313包括浮动块3131和密封块3132,密封块3132呈半球状,密封块3132的顶面为半球面,密封块3132位于抽气管32的下方并与抽气管32靠近溢流瓶31的一端同轴设置,密封块3132底部的直径等于抽气管32的内径;浮动块3131固定连接在密封块3132的底部,浮动块3131呈圆柱状,且为内部中空的壳体,浮动块3131的外径大于密封块3132底部的直径。
40.参照图3,溢流瓶31内固定连接有四个竖直设置的连接杆311,四个连接杆311沿浮动块3131的周向均匀分布,且与浮动块3131的外周面抵接,四个连接杆311的底部均固定连
接有限位块312,限位块312连接在连接杆311靠近浮动块3131的一侧,浮动块3131的底部与限位块312的顶部抵接。
41.使用时,当集液瓶2内集满血液时,由于负压泵11未停止,血液从出气管22流入溢流瓶31,随着血液流入,溢流瓶31内的液面开始上升,当溢流瓶31内的液面位于浮动块3131的底部并继续上升时,浮动块3131在血液中浮起,并在四个连接杆311内随液面沿竖直方向上升,带动密封块3132上升,密封块3132上升至其顶部进入抽气管32内,最终将抽气管32堵塞,使得抽气管32停止抽气,溢流瓶31内液面停止上升,防止血液随抽气管32进入负压泵11。
42.参照图2,抽气管32上设置有阻流部33,阻流部33包括透气疏水膜332和外壳331,外壳331是由两个相扣合的半壳对接而成,透气疏水膜332位于两个半壳的内部,两个半壳对称分布在透气疏水膜332的两侧,外壳331与抽气管32固定连接且与抽气管32连通。
43.使用时,负压泵11正常抽气,当有血液进入抽气管32并向靠近负压泵11的一端移动时,透气疏水膜332将血液阻挡在外壳331远离负压泵11的一侧,进一步防止血液进入负压泵11。
44.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收集血液时,负压泵11启动,抽取溢流瓶31和集液瓶2内的空气,使得集液瓶2中处于负压,从而将血液从进液管21抽入集液瓶2,当集液瓶2集满血液时,血液将从出气管22流入溢流瓶31,随着溢流瓶31中的血液增多,浮动块3131在血液中浮起,带动密封块3132升高,从而将抽气管32堵塞,不再抽取溢流瓶31中的气体,溢流瓶31中的液面停止上升,防止血液随抽气管32进入负压泵11。当有血液进入抽气管32时,血液将被透气疏水膜332阻挡,进一步防止血液进入负压泵11造成负压泵11的污染。
45.实施例2
46.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两个半壳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3311,连接管3311呈圆管状,且与外壳331内部连通,连接管3311远离外壳331的一端内设置有内螺纹,抽气管32上设置有对应的外螺纹,连接管3311与抽气管32螺纹连接。
47.透气疏水膜332长时间使用后,转动连接管3311将外壳331和透气疏水膜332从抽气管32上取下,安装新的外壳331和透气疏水膜332,实现阻流部33的更换,确保透气疏水膜332对血液的阻绝效果。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