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分置式膜上精量播种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9:37: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置式膜上精量播种系统。


背景技术:

2.精量播种能够节省大量种子,减少辅助作业的工作量,使幼苗分布均匀,通风透光性好,能充分利用土壤的营养和水分。精播行距准确、苗带成线,有利于田间管理中耕除草的机械化。
3.排种器作为精量播种设备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将成堆的种子单粒有效分离,实现种子的精准可靠投送。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棉花作为当地重要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北疆主要产棉区多采用超宽膜种植模式,膜下共种植六行棉花,该模式既能满足机采棉要求,又具有增温、保墒、防风效果。
4.现有的气吸滚筒式排种器虽然对种子损伤较小,可通过集排式滚筒完成一器六行排种,但由于现有滚筒上型孔数量较多,真空气室压降快,因此需要大功率负压风机才能实现排种功能。现有气吸滚筒式排种器常因拖拉机动力需求大,负压能耗大而较难在田间广泛应用。
5.此外,现有铺膜播种机的行进速度约2.5-4km/h,工作效率大致为24-38亩/h。新疆主要棉区内单块种植面积往往达上千亩,若仅通过一台分置式膜上精量播种装置进行播种通常需要连续作业几天,若采用多台同时播种,又会对农户带来较大开销。由于播种节令不待人,播种季短期内单机工作量非常大,因此种植户往往会以超出机器设定行进速度的方式进行播种作业,而高速作业时现有设备的排种性能无法完全达到播种要求,会严重影响棉花种植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置式膜上精量播种系统,本技术通过在滚筒内设置绝压结构能够降低负压损耗,能够有效减少风机动力消耗,配合正压气吹式的排种方式,能够快速高效精准地将种子快速通过输种管输送至穴播器,完成膜上高速精量穴播。本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首先,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一种.分置式膜上精量播种系统,其包括同步驱动作业的:排种装置,其包括种箱,以及设置于种箱排种口外侧的气吸滚筒,所述气吸滚筒的表面设置有吸孔,所述吸孔随气吸滚筒转动而在气吸滚筒上部以负压由种箱排种口吸附种子同步转动,并在气吸滚筒下部周向撤销负压,使吸附于气吸滚筒外周各列的种子分别逐粒落下;输种装置,其顶部接收由排种装置落下的种子,通过正压将种子加速运移至其底部所连穴播装置中;所述穴播装置,沿地膜随排种装置同步运转,将种子单粒投出至种穴内部,完成精量穴播。
8.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分置式膜上精量播种系统,其中,所述排种装置由机架固定,所述种箱与气吸滚筒分别设置于机架的前部和中部,所述机架的后部还沿气吸滚筒外
壁在负压撤销位置水平设置有投种器7;所述气吸滚筒表面沿其轴线方向错列排布有若干排吸孔,投种器7分别接收各排吸孔撤销负压后所落下的种子;所述输种装置包括连通投种器7底部的若干输种管,各输种管分别对应设置于各排吸孔撤销负压后种子落下的位置,各输种管内均设置有正压向下气流,各输种管底端分别连接一穴播装置以6-8km/h的行进速度进行穴播。
9.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分置式膜上精量播种系统,其中,所述气吸滚筒的内部设置负压,并容纳有:内滚筒,其设置于气吸滚筒的内腔中,填充于气吸滚筒的内腔下部;绝压块,其紧密贴合抵接于内滚筒外周与气吸滚筒内壁之间,堵住气吸滚筒底部各吸孔,阻止负压外泄。
10.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分置式膜上精量播种系统,其中,所述投种器7平行于气吸滚筒轴线方向,贴合于气吸滚筒外周面设置于内滚筒后侧顶部首个绝压块的下方。
11.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分置式膜上精量播种系统,其中,所述内滚筒的外周沿各排吸孔内侧分别设置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底部分别设置有弹性件安装位;所述绝压块分别安装于各所述安装槽内,且,各所述绝压块的内侧还分别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底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弹性件安装位中提供弹性限位;气吸滚筒由排种口向后转动过程中,绝压块压缩弹性件,并保持绝压块的外侧壁紧密贴合于气吸滚筒的内侧壁。
12.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分置式膜上精量播种系统,其中,相邻两绝压块之间的间隔距离设置为不超过相邻吸孔之间相同方向上的间隔距离。
13.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分置式膜上精量播种系统,其中,所述气吸滚筒的内壁周向打磨光滑,所述绝压块为pom材料,并且,其外侧壁设置为匹配于气吸滚筒内径的弧面。
14.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分置式膜上精量播种系统,其中,所述气吸滚筒及内滚筒均同轴设置于同一负压轴上,所述内滚筒的顶部通过间隔设置的半环形连接部与负压轴固定连接,所述内滚筒的底部通过绝压块贴合并封堵气吸滚筒内壁下侧所设各吸孔;所述负压轴的上表面还在内滚筒的各半环形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开孔,所述负压轴的一端连接漩涡风机,另一端封闭,通过所述开孔抽取气吸滚筒内腔上部至种箱排种口之间区域空气形成负压,吸取种子并将其排布于各吸孔外侧。
15.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分置式膜上精量播种系统,其中,所述气吸滚筒的左右两端分别由端盖密封,所述端盖设置于内滚筒外侧并通过轴承与负压轴转动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外圈、负压轴和端盖之间均分别过盈装配,端盖外侧还连接有传动装置以驱动所述端盖与气吸滚筒上吸孔同步转动。
16.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分置式膜上精量播种系统,其中,所述种箱底部连接有电动直线伸缩机,所述电动直线伸缩机带动整个种箱左右往复摆动使种箱内的种子相对于吸滚筒外壁往复运动,减少种子之间摩擦,方便排种口沿负压轴轴线方向往复移动通过各排吸孔的负压吸取种子。
17.有益效果
18.本技术提供一种分置式膜上精量播种系统。其利用气吸滚筒从种箱排种口吸附种子,并在种子随气吸滚筒转动至排种位置时由气吸滚筒内部自动撤销负压使种子落下,落下的种子由输种装置通过正压加速向下运移至相应穴播装置,由各穴播装置分别逐粒投出至种穴内部,实现精量穴播。本技术将排种装置与穴播装置分立设置,能够根据设备行进速
度相应调节排种装置的转速从而灵活匹配穴播速度实现精准取种。本技术的排种装置能够通过其内部结构自动撤销负压,阻止负压外泄,因而能够有效降低负压损耗,减少风机动力消耗,配合正压气吹式的排种方式,能够快速高效精准地将种子通过输种管输送至穴播器,完成膜上高速精量穴播。
19.进一步,本技术通过内滚筒及绝压块装配形成贴合于气吸滚筒内腔底部的绝压结构。内滚筒顶部密封并通过负压轴固定设置于气吸滚筒内腔下部,填充气吸滚筒内腔的下部空间,能够有效减少负压抽吸区域的体积从而降低风机抽吸功率,降低系统能耗。本技术的内滚筒底部还通过绝压块密封抵接于气吸滚筒内侧壁,能够通过堵住气吸滚筒底部各吸孔撤销负压,并阻止负压由气吸滚筒底部各吸孔外泄,从而进一步的降低风机能耗。
20.此外,本技术中气吸滚筒侧壁所设吸孔采用错列排布方式设置有若干排。错列式吸孔排布方式可在相邻转动位置分别吸取若干粒种子,并以逐粒方式分别单独撤销负压吸附,将每排吸孔所提取的种子一颗一颗送入输种装置和穴播装置,从而配合于穴播装置的播种速度逐颗提供种子实现精准播种。这种排布方式下,由于气吸滚筒的取种、排种效率大幅提高,因此可相应设置气吸滚筒以更低的转速进行吸种,并增加吸种时长,保证每颗种子都能够分别通过对应吸孔的负压稳定贴附于气吸滚筒外周而不易受滚筒颠簸或形变影响而脱落。由此,本技术还能够有效提高取种率避免漏播。
21.本技术通过在输种管内提供正压向下气流,以正压气流吹种,从而使由投种器落下的种子经过竖直管被来自倾斜管的气流快速运移至穴播装置。本技术通过正压气流能够使种子在输种管内加速并减少种子与管壁的碰撞几率,降低种子移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正压吹种的输种管顶部接头,其竖直管一端还向外延伸至倾斜管轴线形成突扩结构,由此,由竖直管内落下的种子不会被气流吹回,因此不会发生漏播现象。正压输种管可将排种装置与穴播装置分置,从而使排种装置负压降低,转速降低,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及性能;并使穴播装置能够逐粒精准接收输种管内运移的种子,进行穴播。由此,本发明装置可实现6-8km/h的作业速度,播种效率极大提高,对于膜上穴播作物均可通过本系统实现精量播种。
22.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
附图说明
2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24.图1是精量播种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排种装置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排种装置气吸滚筒侧视图;
27.图4是排种装置气吸滚筒a-a面剖视图;
28.图5是排种装置气吸滚筒主视图;
29.图6是排种装置气吸滚筒内部b-b面的装配剖视图;
30.图7是图6中绝压块工作状态局部放大图;
31.图8是内滚筒主视图;
32.图9是内滚筒c-c面的剖视图;
33.图10是绝压块结构示意图;
34.图11是输种装置示意图;
35.图12是吹种接头d-d面的剖视图;
36.图13是穴播装置爆炸视图。
37.图中标号:1

排种装置;2

输种装置;3

穴播装置;101

上机架;102

端盖;103

大链轮;104

负压轴支座;105

漩涡风机;106

下机架;107

减速电机;108

小链轮;109

链条;110

电动直线伸缩机;111

种箱;112

气吸滚筒;113

轴承;114

普通平键;115

内滚筒;116

负压轴;117

投种器;118

紧定螺丝;119

绝压块;120

弹簧;201

吹种接头;202

输种管;301

传动轴;302

压盘;303

定盘总成;304

进种口;305

弧形挡种环;306

种子挡板;307

分穴盘;308

挡圈;309

种圈总成;310

动盘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9.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40.本技术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41.本技术中所述的“内、外”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滚筒本身而言,由其表面指向滚筒内部轴承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而非对本技术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42.本技术中所述的“左、右”的含义指的是使用者正对分置式膜上精量播种系统前进方向时,使用者的左边即为左,使用者的右边即为右,而非对本技术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43.本技术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44.本技术中所述的“上、下”的含义指的是使用者正对分置式膜上精量播种系统前进方向时,由穴播装置指向排种装置的方向即为上,反之即为下,而非对本技术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45.本技术中所述的“前、后”的含义指的是使用者正对分置式膜上精量播种系统前进方向时,沿分置式膜上精量播种系统前进方向由穴播装置指向排种装置的水平方向即为前,反之即为后,而非对本技术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46.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分置式膜上精量播种系统,包括排种装置1、输种装置2和穴播装置3。其中,排种装置1通过机架固定在拖拉机等牵引设备上,通过输种装置2连接地膜上所设由牵引设备同步牵拉行进的穴播装置3。
47.所述的排种装置为气吸滚筒式。其主要部件包括图2所示的种箱111,以及设置于
种箱111排种口外侧的气吸滚筒112。所述气吸滚筒112的表面设置有吸孔,所述吸孔随气吸滚筒112转动而在气吸滚筒112上部以负压由种箱111排种口吸附种子同步转动,并在气吸滚筒112下部周向撤销负压,使吸附于气吸滚筒112外周各列的排种口上的种子分别逐粒落下。气吸滚筒在其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端盖以由端盖密封,在气吸滚筒内部形成内腔的封闭空间。端盖内周设置轴承,通过轴承内圈环绕负压轴外周,与负压轴116实现转动连接。该轴承的内外圈与负压轴和端盖之间均分别过盈装配。负压轴可直接安装在机架上部的支座上,通过螺栓固定其设置角度。气吸滚筒112外侧可设置一大链轮作为传动装置,将大链轮与端盖螺栓固定,并设置大链轮通过链条从动于电机外部的小链轮,由电机带动小链轮,以小链轮通过链条带动大链轮,从而由大链轮驱动气吸滚筒112保持其能够以匹配于播种速度的转动频率转动吸种并在适当位置撤销负压逐粒实现排种。
48.所述的输种装置2采用正压气流吹种方式,采用图11方式由顶部接收排种装置1外侧所设投种器所落下的种子,落下的种子经过竖直管被来自倾斜管的正压气流快速运移至穴播装置3,正压气流使种子在输种管内加速并减少与管壁的碰撞几率,降低运动不确定性避免漏播。
49.所述的穴播装置3沿地膜随排种装置1同步运转,逐粒接收从输种装置运移来的种子将种子单粒投出至种穴内部,完成精量穴播。
50.由此,本技术能够通过分置式取种和投种方式,利用气吸滚筒从种箱排种口吸附种子,并在种子随气吸滚筒转动至排种位置时由气吸滚筒内部自动撤销负压,通过撤销负压吸力,而使种子依靠自身重力以及转动的惯性落下,落下的种子由输种装置投种口接收。通过正压加速向下运移至相应穴播装置,由各穴播装置分别逐粒投出至种穴内部,使穴播器能实现精量穴播完成高速作业。本技术可独立设置排种装置使之与穴播装置进行速比匹配,即可适应不同作业速度,以6-8km/h的行进速度利用负压将一粒粒种子有序取出并通过正压输种管送至穴播装置,穴播装置在膜上成穴并进行精准穴播。现有气吸式铺膜播种机3膜18行的前进速度约2.5-4km/h,由于吸孔错列设置,气吸滚筒在相同转速情况下可投两倍的种子,故作业速度提高近一倍。
51.具体实现时,参照图2至图10所示,本技术的排种装置1由机架固定,将所述种箱111与气吸滚筒112分别设置于机架的前部和中部,并在所述机架的后部沿气吸滚筒112外壁在负压撤销位置水平设置一长条结构的投种器117,同时,利用机架的底部空间安装漩涡风机105提供负压并安装减速电机107通过大小链轮为气吸滚筒112提供驱动。其中,漩涡风机通过弯管接至气吸滚筒112内部所设负压轴的一端,该负压轴的另一端设置为封闭结构,通过负压轴上开孔抽吸气吸滚筒112内空气形成负压吸附种子。气吸滚筒112内部在同一负压轴116上同轴设置一内滚筒115,利用该内滚筒115填充于气吸滚筒112的下部内腔从而减少负压抽吸空间,以降低对风机功率流量的要求,并利用该内滚筒115的外周设置绝压块119,将绝压块119紧密贴合抵接于内滚筒115外周与气吸滚筒112内壁之间,绝压块由于受到滚筒内壁不圆度的影响会在内滚筒安装槽内往复移动,但绝压块的外壁始终会与滚筒内壁接触并堵住气吸滚筒112底部各吸孔,阻止负压外泄。
52.其中,气吸滚筒112的表面可沿其轴线方向以图4或图5方式错列排布有若干排吸孔,每排吸孔可包括错列设置的两组或多组单排吸孔。投种器117设置于气吸滚筒112的后侧,平行于气吸滚筒112轴线方向,贴合于气吸滚筒112外周面设置于内滚筒115后侧顶部首
个绝压块119下方所对应的负压撤销位置。气吸滚筒112内负压在滚动过程中由绝压块封堵吸孔而被撤销,撤销位置的吸孔外部原先所吸附的种子在转动到达负压撤销位置后由于负压吸力被撤销而相应掉落至投种器中,投种器分别接收各排吸孔撤销负压后由气吸滚筒112表面落下的种子以输送至输种装置2。对于图5所示破裂排布有6列吸种孔的气吸滚筒,在转动过程中每一错列的种子分别在负压撤销位置交替落下,进入同一个投种口。
53.具体实现时,参照图11至图12所示,所述输种装置2包括连通投种器117底部的若干输种管202,各输种管202分别对应设置于各排吸孔撤销负压后种子落下的位置,各输种管202内均通过顶部倾斜设置的管道端口引入正压向下气流,各输种管202底端分别连接一穴播装置3以6-8km/h的行进速度进行穴播。
54.具体实现时,参照图13所示,所述穴播装置3由传动轴301、压盘302、定盘总成303、进种口304、弧形挡种环305、种子挡板306、分穴盘307、挡圈308、种圈总成309、动盘总成310组成。分穴盘307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动盘总成310上并与动盘总成310同步转动。种圈总成309外周设置鸭嘴结构通过鸭嘴结构入土打孔,种圈总成309转动安装在动盘总成310上,并将挡圈308安装在种圈总成309内。种子挡板306通过螺栓安装在分穴盘307上,种子挡板306与分穴盘307通过螺栓固定绕轴同步转动。弧形挡种环305与定盘总成303通过螺栓固定不随轴转动。挡圈308同样设置为相对轴不转动。压盘302与动盘总成310通过压盘螺栓紧固将中间的零件压合固定在一起,绕轴转动,传动轴301穿过定盘总成303与动盘总成310并通过螺栓紧固。种子经过输种管202快速运移至穴播装置3的进种口304,种子从种子挡板306的方形孔进入分穴盘307内的分种格中。分穴盘307中的分种格携带种子,在动盘总成310的带动下绕传动轴301顺时针转动,弧形挡种环305阻挡种子在转动的过程中从种子挡板306孔中甩出,转动过程中,种子始终保持被挡在分种格内的状态,可避免种子甩出而造成漏播。分穴盘307所携带的种子在转动至位于下方的挡圈308缺口处时从种挡圈308与圈总成309之间的缺口投出,此时鸭嘴与地面接触成穴入土打孔,动嘴靠地面的作用力张开,种子落入种穴。
55.在更为优选的实现方式下,为进一步降低排种装置功率,本技术优选将内滚筒下部主体结构设置为占据气吸滚筒112内部负压腔一半体积的半圆桶状结构,设置内滚筒115的顶部通过间隔设置的半环形连接部与负压轴116固定连接,设置所述内滚筒115的底部通过若干阵列排布的绝压块119贴合并封堵气吸滚筒112内壁下侧所设各吸孔。所述负压轴116的上表面还可避开内滚筒115的各半环形连接部,在其之间均匀设置若干开孔,通过所述开孔利用漩涡风机抽取气吸滚筒112内腔上部半圆桶空间至种箱111排种口之间区域范围的空气形成负压,利用气吸滚筒112顶部各吸孔分别单粒吸取种子并将其排布于各吸孔外侧。
56.为方便装配绝压块,避免其在气吸滚筒转动过程中偏离封堵位置影响封堵效果,本技术还可进一步的在所述内滚筒115的底部外周沿各排吸孔内侧分别设置有若干安装槽,在每一个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或若干个弹性件安装位。由此,可分别将各绝压块119相对独立地安装于各所述安装槽内,且,分别在各所述绝压块119的内侧相对独立地连接设置一个或若干个由弹簧、弹片、橡胶塞、硅胶垫片等构成的弹性件,将所述弹性件的底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弹性件安装位中提供弹性限位。由此,气吸滚筒112由排种口向上、向后转动的过程中,气吸滚筒112下部的绝压块119压缩弹性件,并保持绝压块119的
外侧壁紧密贴合于气吸滚筒112的内侧壁,封堵旋转至气吸滚筒112下部的吸孔撤销其负压吸引力,使对应位置负压吸附的种子相应掉落至投种器117中。
57.在图7、图8、图9、图10所示方式下,各绝压块通过内部设置于绝压块四角位置的4个弹簧与内滚筒安装在一起。相邻两绝压块119之间的间隔距离可设置为不超过相邻吸孔之间相同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以减少气吸滚筒112底部吸孔敞开周期,尽可能的降低负压流失。滚筒转动吸种的过程中绝压块的外表面紧贴气吸滚筒内表面堵住吸孔阻隔断气实现投种。投种后,正压气流将投种器中落下的种子在输种管内加速运移至穴播装置,最后由鸭嘴在地膜上成穴落种。
58.以图1所示同时执行6行排种作业的分置式膜上精量播种系统为具体示例。
59.排种装置1由上机架101、端盖102、大链轮103、负压轴支座104、漩涡风机105、下机架106、减速电机107、小链轮108、链条109、电动直线伸缩机110、种箱111、气吸滚筒112、轴承113、平键114、内滚筒115、负压轴116、投种器117、紧定螺丝118、绝压块119、弹簧120组成。
60.其以图2所示方式,将减速电机107、漩涡风机105及负压轴支座10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下机架106上,将小链轮108通过普通平键安装在减速电机107的电机输出轴上,由减速电机107带动小链轮108转动,利用小链轮108与大链轮103之间的链条109实现传动,通过将大链轮103螺栓固定于气吸滚筒112外侧端盖102上实现对气吸滚筒112的驱动,使其以负压轴116为转动中心,在种箱排种口的外侧定速旋转。此过程中,漩涡风机105通过风机弯管抽取气吸滚筒内部气体,在气吸滚筒112内部上方形成真空气室。与此同时,种箱111通过滑杆安装在上机架101上部,滑杆与上机架101固定连接,设置为静止。电动直线伸缩机110带动种箱相对于滑杆往复移动。该电动直线伸缩机110安装在上机架101下部平台。由此,所述种箱111由其底部所设电动直线伸缩机110带动而沿轴向左右往复摆动,通过调节电动直线伸缩机110的偏心盘不同位置改变种箱111往复移动行程,使种箱沿着滚筒轴线位置往复移动,滚筒转动的过程中,种箱内的种子之间产生较大的相对运动,因此种子间相互作用力减小,种子之间更为松散,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更易被吸孔吸住。其排种口沿负压轴116轴线方向往复移动于各排吸孔之间,扬起种箱内种子,使种子能够被负压吸引而均匀的分布于气吸滚筒112上各排吸孔外壁。
61.参考图3、图4所示,该6排播种系统中,负压轴116安装在负压轴支座104上并通过螺栓固定轴的位置。负压轴116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113连接气吸滚筒112两端端盖102。气吸滚筒112本体与端盖102通过螺栓连接在负压轴上同步转动。内滚筒115通过普通平键114固定在负压轴116上,内滚筒115相对负压轴116固定不动,气吸滚筒112相对负压轴116转动,负压轴116开孔朝向种箱111。气吸滚筒为错列式,其周向具有6组相互平行设置的吸孔,负压轴上对应该6组吸孔内侧有六个开孔,开孔朝向种箱吸种区域。负压轴从封闭空间内抽取空气形成真空气室,错列式相比单列式可成倍提高取种效率,气吸滚筒转速降低至原来的一半,吸种时间延长,漏播率降低;气吸滚筒上的吸孔直径大小可根据播种不同作物种子尺寸来相应调整。更换不同孔径的气吸滚筒可播种不同粒径的种子以达到多品种适应性。气吸滚筒112从种箱111中通过吸孔单粒吸附取出一粒种子转动至投种区域时,绝压块封堵吸孔撤销负压使种子投入投种器。由于每一错列均包括两单列的吸孔,且并每一错列中两单列的吸孔可同时对应于投种器117上的同一个投种口,因此,同等转速条件下错列式
相比单列式能够成倍提高取种投种作业效率。
62.如图4所示,内滚筒115顶部的半环形连接部通过普通平键114的两个工作面承载内滚筒115圆周方向的力,紧定螺丝118在内滚筒上部半环形连接部沿轴向定位固定。内滚筒占据密闭空间一半体积,由此可减少负压抽吸空间容积,减少对风机抽吸功率的要求。经实测气吸滚筒112在工作过程中沿径向最大会产生1mm的变形度,因此本技术一般设置内滚筒115外壁与气吸滚筒112内壁之间保留有2-3mm的间隙。该间隙可通过安装在内滚筒下半圆周安装槽内部的绝压块119进行封堵密封,绝压块与内滚筒上的安装槽以及气吸滚筒上的每一错列吸孔分别相互对应。气吸滚筒转动过程中,其底部内侧绝压块可堵住约一半的孔,相比传统滚筒的全部开孔都打开能降低一半的风机动力消耗。具体设置时,绝压块内侧可通过弹簧与内滚筒115连接,沿气吸滚筒112内壁圆周方向布置6*6个绝压块119并尽量压缩绝压块之间的间隙。由此,本技术可在气吸滚筒112转动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小吸孔经过绝压块之间间隙所产生的泄压。
63.为避免运转过程中弹簧错位或松脱,本技术还可进一步以图7方式在内滚筒与绝压块之间分别沿径向开孔并保持其孔深孔径一致,将弹簧安转在孔内。气吸滚筒112的内壁周向打磨光滑,所述绝压块119可选择耐磨性和自润滑性优异的pom材料,并且,其外侧壁可设置为匹配于气吸滚筒112内径的弧面。气吸滚筒转动的过程中,绝压块时刻紧压气吸滚筒内表面,响应于气吸滚筒表面的微小变形而同步地在内滚筒槽内沿径向往复移动,保持对吸孔的封堵而避免气吸滚筒112腔内负压泄露。
64.以图9所示,每排绝压块对应一错列吸孔,每一错列吸孔沿圆周方向有六个槽,内滚筒115与绝压块119沿径向开孔且开孔深度一致,内滚筒115开槽略大于绝压块119,绝压块能在内滚筒槽内移动。内滚筒在下圆周面沿径向开槽深度可设置为15mm,每个槽内有四个孔,孔深10mm,孔直径为10.5mm,每排第一个孔在水平面下13.5
°
,孔与孔之间沿圆周方向错开9
°
。与之相匹配,绝压块外表面与气吸滚筒内表面弧度一致,以保证转动过程中贴合紧密且工作可靠。绝压块表面可采用pom材料制作而成,该材料耐磨性和自润滑性较优异,亦可实现对绝压块外表面加工精度非常高的要求。各绝压块119以图10方式设置其上下左右为平面,前后为弧面,四周圆弧过渡。每个绝压块安装于槽内的内侧表面还可分别开设有四个孔,每孔孔深10mm,孔直径10.5mm。每个绝压块119对应内滚筒115上的一个安装槽,共使用36个绝压块,每个绝压块使用4个弹簧,共使用144个弹簧,且各弹簧120外径均设置略小于弹簧安装部的孔径以保证其能够在孔内自由伸缩,绝压块119外表面与气吸滚筒112内表面在工作过程中时刻紧密接触。弹簧选型时,仅要求3mm压缩变形量所产生的弹力能使绝压块堵住吸孔即可,无需非常大的挤压力。工作状态中绝压块119在弹簧120的弹力作用下紧贴气吸滚筒112内壁提供对吸孔的封堵,当气吸滚筒112在工作过程中变形挤压绝压块119使其进一步缩回内滚筒115槽内时弹簧120具有弹性形变余量能够被再度压缩以保障封堵效果,同时,上述过程中还可通过减小绝压块外表面与气吸滚筒112内壁之间的抵接压力而减少摩擦,延长绝压块使用寿命。
65.吹种接头201所设的竖直管体的后端可设置为向下延伸至倾斜设置的输种管202内侧接近于输种管202中轴线的方向。该延伸结构形成图12中部所示的突扩结构21。突扩结构21的底端与倾斜设置的输种管202底部内壁之间留有距离。该距离能够调整输种管向下正压气流的流向,并且,竖直管内落下的种子能够由突扩结构21阻挡而不会被正压气流向
上吹回导致漏播。本技术中突扩结构底部尺寸、形状不需要特别设置,仅提供对正压气流的阻挡作用,避免正压气流向上进入竖直管底部即可。输种装置2由吹种接头201和输种管202组成,投种器117接住种子送至吹种接头201内,吹种接头201接入正压,将种子在输种管202内加速并减少碰撞产生的运动不确定性。如图12所示,吹种接头201主视图及剖视图,接头外径25mm,内径20mm,竖直管与投种器117下部相连,倾斜管与水平面夹角为15
°
,竖直管延伸至倾斜管轴线位置,避免种子从竖直管下落时被吹回导致合格率降低。
66.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