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化冷凝水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8:47: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气溶胶生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汽化冷凝水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2.气溶胶生成装置是一种通过加热气溶胶发生基材,以生成气溶胶供用户吸食的器件。
3.现有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在向气溶胶发生基材传递热量的时候,会同时将热量散发到周围的空气中,使气道内的部分空气的温度升高形成热空气,热空气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壳体侧壁、常温的进气流之间形成有温度差,在壳体内壁上容易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无法排出,导致积累在壳体内腔。
4.壳体内腔的冷凝水长时间不清理,会与气溶胶发生基材产生的残留碳化物混合散发异味,影响用户体验,而且冷凝水在壳体内腔的长期积累,使长期处于潮湿状态的壳体内腔也容易引发卫生和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无法对壳体内的冷凝水进行处理。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化冷凝水的气溶胶生成装置,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7.该汽化冷凝水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发热部和供电模块;
8.所述发热部和所述供电模块均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9.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冷凝水收集仓、冷凝水加热部、第一进气孔和插槽,所述冷凝水收集仓的内腔通过所述第一进气孔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插槽用于容纳气溶胶发生基材,所述发热部用于加热容纳在所述插槽中的气溶胶发生基材以生成气溶胶,所述冷凝水加热部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冷凝水加热部设置在所述冷凝水收集仓的内腔,以将所述冷凝水收集仓内的冷凝水进行加热汽化形成水蒸气,所述插槽和所述冷凝水收集仓的内腔连通,使所述冷凝水收集仓内的水蒸气通过所述插槽向外排出。进一步的,还包括电路控制模块,所述电路控制模块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内腔,所述电路控制模块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模块与所述冷凝水加热部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冷凝水加热部的发热。
10.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水加热部的至少一部分为蜿蜒曲折的线状结构,所述电路控制模块与所述冷凝水加热部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水加热部连接在所述冷凝水收集仓的底部。
12.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水收集仓的底部设有向所述冷凝水收集仓的内腔内部方向突出的凸起结构,所述冷凝水加热部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凸起结构的外周。
13.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水加热部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凸起结构的外周,所述冷凝水加热部的另外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凸起结构上。
14.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水加热部连接在所述冷凝水收集仓的侧壁上。
15.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水收集仓的顶部呈漏斗状,所述冷凝水收集仓的顶部设有第二进气孔,使空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进入到所述冷凝水收集仓的内腔中。
16.进一步的,包括内支架,所述内支架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内支架的底部位于所述冷凝水收集仓中,所述插槽位于所述内支架中,所述内支架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口,所述插槽通过所述通气口与所述冷凝水收集仓的内腔连通,所述发热部设置在所述通气口与所述冷凝水收集仓的内腔连通的气体通道区域上,所述发热部的内部设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通气口对应设置,使所述气体通道的气体经过所述发热部加热后,通过所述通气口进入到位于所述插槽内的气溶胶发生基材中。
17.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水收集仓的侧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贴合,所述发热部设置在所述冷凝水收集仓的内腔中。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技术通过在壳体的内部设置冷凝水收集仓,并在冷凝水收集仓中设置冷凝水加热部,使壳体内部的热空气遇冷后所形成的冷凝水能够在冷凝水收集仓中进行加热汽化形成水蒸气。在用户对插槽中的气溶胶发生基材施加吸力时,水蒸气通过插槽向外排出。一方面可以通过加热汽化冷凝水,使冷凝水形成水蒸气便于排出,实现壳体内不会产生冷凝水的累积,用户不需要格外清理冷凝水,另一方面冷凝水形成水蒸气从气溶胶发生基材中排出,增加了用户吸食时气溶胶内的水分含量,避免气溶胶过于干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和吸食体验。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所述汽化冷凝水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剖视图;
22.图2是气溶胶发生基材插接于图1所示汽化冷凝水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3.图3所示所述汽化冷凝水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中冷凝液收集仓的实施例一的局部剖视图,图示为凸起结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24.图4是图3所示汽化冷凝水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冷凝液收集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图3所示冷凝液收集仓的剖视图;
26.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7.图7是本技术提供所述汽化冷凝水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中冷凝液收集仓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图示为凸起结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28.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凸起结构的第三种实施方式;
29.图9是本技术提供所述冷凝液收集仓的实施例二的局部剖视图。
30.附图标记:
31.100、壳体;101、第一进气孔;200、发热部;201、气体通道;300、冷凝水收集仓;301、内腔;302、凸起结构;303、第二进气孔;304、开口;400、冷凝水加热部;500、供电模块;600、电路控制模块;700、内支架;701、插槽;702、通气口;800、气溶胶发生基材。
具体实施方式
3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33.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34.图1至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化冷凝水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实施例一;图3至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化冷凝水的气溶胶生成装中冷凝水收集仓的实施例一;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化冷凝水的气溶胶生成装中冷凝水收集仓的实施例二。
35.汽化冷凝水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实施例一
36.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化冷凝水的气溶胶生成装置,该汽化冷凝水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100、发热部200和供电模块500。
37.发热部200和供电模块500均连接在壳体100的内部,壳体100的内部设有冷凝水收集仓300、冷凝水加热部400、第一进气孔101和插槽701,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内腔301通过第一进气孔101与外界大气连通,插槽701用于容纳气溶胶发生基材,发热部200用于加热容纳在插槽701中的气溶胶发生基材以生成气溶胶,冷凝水加热部400与供电模块500连接,冷凝水加热部400设置在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内腔301,以将冷凝水收集仓300内的冷凝水进行加热汽化形成水蒸气,插槽701和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内腔301连通,使冷凝水收集仓300内的水蒸气通过插槽701向外排出。
38.可以理解的,该汽化冷凝水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39.使用时,用户将气溶胶发生基材800插入到插槽701中后,通过发热部200将热量传递到气溶胶发生基材,以形成气溶胶供用户食用。用户在抽吸气溶胶发生基材时,外界的空气通过第一进气孔101进入到壳体100的内部,部分空气吸收了发热体所散发的热量后加热形成热空气,热空气与壳体100的内壁接触后和/或热空气与外界进入的未被加热的空气(温度相对较低的空气)交汇后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收集在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内腔301中。供电模块500向冷凝水加热部400提供电能,冷凝水加热部400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以对冷凝水收集仓300中的冷凝水进行加热,将冷凝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外部吸力的作用下,被吸入到插槽701内的气溶胶发生基材中,再向外排出,从而保证壳体100内的冷凝水能够
得到及时处理。
40.现有技术中,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壳体100内部容易形成冷凝水聚集,需要人工对冷凝水进行清理,不仅冷凝水的清洁困难,而且冷凝水若不及时清理会在壳体100内长期积累,导致冷凝水容易溢出壳体100,污染壳体100的外观,同时还会与气溶胶发生基材残留的碳化物混合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另外,由于空气中的水分形成了壳体100内的冷凝水后,导致进入气溶胶发生基材中的空气的水分含量大大大减少,用户吸食气溶胶发生基材排出的气溶胶时,由于气溶胶的水分含量低,会造成用户吸食时喉咙干燥,长时间吸食可能会导致恶心,甚至扁桃体受损,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4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汽化冷凝水的气溶胶生成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42.本技术通过在壳体100的内部设置冷凝水收集仓300,并在冷凝水收集仓300中设置冷凝水加热部400,使壳体100内部的热空气遇冷后所形成的冷凝水能够在冷凝水收集仓300中进行加热汽化形成水蒸气。在用户对插槽701中的气溶胶发生基材施加吸力时,水蒸气通过插槽701向外排出。一方面可以通过加热汽化冷凝水,使冷凝水形成水蒸气便于排出,保证壳体100内不会有冷凝水的累积,用户不需要格外清理冷凝水,另一方面冷凝水形成水蒸气从气溶胶发生基材中排出,增加了用户吸食时气溶胶内的水分含量,避免气溶胶过于干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和吸食体验。
4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述的冷凝水收集仓300可以便于对冷凝水进行集中加热,同时避免冷凝水进入到壳体100内部的其他元器件上,以造成其他部分的元器件短路或损坏。其中,冷凝水可以在冷凝水收集仓300中形成,也可以是冷凝水收集仓300外形成后,顺着壳体100的内壁或其他导流结构滑落进入冷凝水收集仓300中。因此,本技术对于冷凝水的形成方式以及形成位置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够满足冷凝水在冷凝水收集仓300中进行收集,并通过冷凝水加热部400加热汽化即可。
44.本实施例中,冷凝水收集仓300与壳体100为单独设置,且冷凝水收集仓300的侧壁与壳体100的内壁贴合,使冷凝水收集仓300的侧壁上的温度贴近于壳体100的温度,以便冷凝水在冷凝水收集仓300中形成。
45.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少冷凝水的产生,还可以将冷凝水收集仓300的侧壁与壳体100的内壁分隔设置,即冷凝水收集仓300不与壳体的内壁直接接触,使冷凝水收集仓300的侧壁上的温度不容易通过壳体向外散发,减少冷凝水收集仓300的侧壁与热空气之间的温差,避免热空气遇冷液化。当然,还有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冷凝水收集仓300与壳体100的内壁贴合的部分采用隔热材料制成,避免冷凝水收集仓300与壳体100之间发生热量传导,降低从冷凝水收集仓300传导到壳体100的热量,避免了壳体100因温度过高而发生用户烫伤的情况。或者,还可以在冷凝水收集仓300与壳体100的内壁之间设置隔热板,从而阻断冷凝水收集仓300与壳体100之间的热量传导。
4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冷凝水收集仓300还可以与壳体100一体成型,冷凝水收集仓300形成于壳体100的内部。
47.本实施例中,汽化冷凝水的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电路控制模块600,电路控制模块600连接在壳体100的内腔301,电路控制模块600与供电模块500连接,电路控制模块600与冷凝水加热部400连接,电路控制模块600用于控制冷凝水加热部400的发热。
48.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供电模块500通过电路控制模块600与冷凝水加热部400连
接。电路控制模块600控制冷凝水加热部400开始发热和停止发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路控制模块600还可以通过控制冷凝水加热部400的加热功率,以控制冷凝水加热部400的发热量,从而控制冷凝水的蒸发效果。当然,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还电路控制模块600还可以控制冷凝水加热部400的加热时间,以提高蒸发效果。
49.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冷凝水加热部400的至少一部分为蜿蜒曲折的线状结构,电路控制模块600与冷凝水加热部400连接。冷凝水加热部400具体可以为发热丝、发热膜等电阻发热件。具体的,电路控制模块600可以通过检测冷凝水加热部400的电阻值、电流值或电压值等一种或多种测量数值的变化来监测储液仓中冷凝水的体积,根据冷凝水的体积控制来控制冷凝水加热部400的加热功率或加热时间。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以电路控制模块600通过检测发热丝的电阻值变化,来控制冷凝水加热部400的发热功率这一实施方式为例,对电路控制模块600的控制过程的解释如下:
50.在用户开始抽吸之前,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内腔301中未形成冷凝水,此时发热丝的电阻值较大,电路控制模块600控制发热丝不通电,此时发热丝不加热,能够减少能耗,同时避免干烧造成的安全问题。在用户开始抽吸的前期阶段,冷凝水开始形成,但冷凝水的体积较小,发热丝电阻值开始减少,但电阻值仍然较大,电路控制模块600检测到发热丝的电阻值变化后,开始启动发热丝进行加热。随着抽吸的时间或次数增加,到了用户抽吸的后期阶段,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内腔301内的冷凝水体积逐渐加大,发热丝电阻值逐渐降低,电路控制模块600根据发热丝的电阻值变化逐渐增加发热丝的加热功率,从而增加发热丝的发热量,提高冷凝水的蒸发效率,以将蒸发的水蒸气及时补充到气溶胶中,以增加气溶胶的湿度。
51.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发热丝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为蜿蜒曲折的线性结构,使发热丝的至少一部分呈波浪状,冷凝水的水滴落入波浪状的发热丝的两个相邻波峰之间时,位于两个波峰之间的发热丝短路,使发热丝整体的电阻值变小。实现电路控制模块600通过检测发热丝的阻值来判断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内腔301中的冷凝水的存在以及冷凝水的体积大小。其中,波浪状的发热丝可以为方形波浪状(如图3和图9所示)和弧形波浪状、锯齿状等波形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当然,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冷凝水加热部400设置为发热膜时,发热膜的形状也可以按照上述实施例的设计思路设置为至少一部分为波浪形的线状结构,且电路控制模块控制发热膜的发热量的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的发热丝的发热量控制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52.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所述冷凝水加热部400的至少一部分为蜿蜒曲折的线状结构,是指发热丝可以整体全部设置为蜿蜒曲折的线性结构;也可以仅在发热丝的一部分位置设置为蜿蜒曲折的线状结构,另一部分为直线状或者圆形状、弧形状的线性结构。
53.上述实施例为电路控制模块600通过冷凝水的体积量来确定用户抽吸气溶胶所处的阶段,从而控制冷凝水加热部400的发热量。当然,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电路控制模块600还可以根据实际的抽吸次数调整冷凝水加热部400的加热功率,以控制冷凝水加热部400的发热量。例如,可以通过监测用户抽吸气溶胶的次数,来调整冷凝水加热部400的加热功率,随着用户抽吸气溶胶的次数的增加,加大冷凝水加热部400的加热功率,或者,通过预设抽吸气溶胶的口数,当用户抽吸气溶胶的次数到达预设抽吸气溶胶的次数时,电路控制模块600则加大冷凝水加热部400的加热功率,以确保在抽吸气溶胶的后期阶段,气溶胶不
会干燥。具体的,用户吸食气溶胶时,会带走发热部200的部分热量,导致发热部200温度下降,可以通过在发热部200上设置测温元件,根据温度测量元件所获取的发热部200的温度下降次数来确定用户吸食的次数。或者可以通过在壳体100内的气体流通区域上设置气流测量元件(如气流传感器),根据气流的变化来确定用户吸食的次数。
54.本实施例中,冷凝水收集仓300的顶部呈漏斗状,冷凝水收集仓300的顶部设有第二进气孔303,使空气依次经过第一进气孔101、第二进气孔303进入到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内腔301中。具体的,将冷凝水收集仓300的顶部设置为漏斗状,使汽化冷凝水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在倒置时,冷凝水会集聚在冷凝水收集仓300的侧壁和冷凝水收集仓300的顶面之间的夹角中,能够防止冷凝水流出壳体100。第二进气孔303为多个,冷凝水收集仓300的顶部设有开口304,插槽设置于开口304中,多个第二进气孔303环形分布在开口304外周围,且靠近开口304分布,即第二进气孔303到开口304的距离,小于第二进气孔303到冷凝水收集仓300的侧壁的距离。
5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第一进气孔101上设置单向进气阀(图中未示出),避免冷凝水加热汽化成水蒸气后,从第一进气孔101流出,导致无法补充气溶胶中的水分。
56.本实施例中,汽化冷凝水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内支架700,内支架700连接在壳体100上,内支架700的底部位于冷凝水收集仓300中,插槽701设置于内支架700中,内支架700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口702,插槽701通过通气口702与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内腔301连通,发热部200设置在通气口702与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内腔301连通的气流通道区域上,即发热部200位于通气口的上游。发热部200的内部设有气体通道201,气体通道201与通气口702对应设置,使气体通道201的气体经过发热部200加热后,通过通气口702进入到位于插槽701内的气溶胶发生基材中。
57.本实施例中,内支架700安装在冷凝水收集仓300的顶部开口304中。
58.本实施例中,冷凝水收集仓300的侧壁与壳体100的内壁贴合,发热部200设置在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内腔301中。可以理解的,用户吸食气溶胶时,空气从第一进气孔101进入壳体100,再从第二进气孔303进入到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内腔301中,发热部200除了向内部的气体通道201中的空气散发热量外,还向外部的冷凝水收集仓300中的空气散发热量。
59.空气进入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内腔301后,在进入气流通道之前,会流经发热部200的外侧,并吸收发热部200向外散发热量形成热空气,热空气与冷凝水收集仓300的侧壁接触后或与进入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其他未吸收热量的空气(温度较低的空气)交汇后,在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内腔301中遇冷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滑落到冷凝水加热部400的位置,通过冷凝水加热部400加热,汽化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吸力作用下进入到气体通道201中。发热部200对进入到气体通道201中的空气以及水蒸气进行进一步加热,加热后的热空气和水蒸气从通气口702进入到气溶胶发生基材中,热空气对气溶胶发生基材进行气体接触加热,通过气体实现热量传递,使气溶胶发生基材生成气溶胶,气溶胶混合水蒸气一同经气溶胶发生基材排出,供用户食用。
60.本实施例中,发热部200为电阻发热件,电阻发热件与电路控制模块600连接,由电路控制模块600连接控制电阻发热件的自体发热。其中,当电阻发热件设置在冷凝水收集仓300中,而电路控制模块600设置在冷凝水收集仓300外时,用于连接电阻发热件与电路控制模块600的电线可以经过防水的封装处理后,穿过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底部,以实现电阻发
热件与电路控制模块600连接。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底部供电线穿过的部分可以通过密封件进行密封。
61.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汽化冷凝水的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可以设置风扇,风扇设置在发热部200远离内支架700的一侧,以加快气流的流速。
62.当然,发热部200设置在冷凝水收集仓300中仅是本技术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发热方式和不同形状的发热部200,将发热部200设置在冷凝水收集仓300外。
6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热部200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发热原理,设计发热部200在壳体100内部的不同结构布局,以对气溶胶发生基材进行不同方式的加热。例如,当发热部200为电阻发热件时,电阻发热件与供电模块连接,电阻发热件可以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汽化冷凝水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实施例一中的发热部200的设置方式,即将电阻发热件设置在插槽的上游,以加热进入气溶胶发生基材中的空气,通过热空气对气溶胶发生基材进行加热。或者,可以将电阻发热件贴合连接在内支架700的外侧壁,电阻发热件通过与内支架700的外侧接触,以将热量传递到位于内支架700的气溶胶发生基材中,通过固体与固体的接触实现热量传递,使气溶胶发生基材生成气溶胶。
64.当发热部200为导热的金属器件时,金属器件的外侧设置感应线圈,感应线圈与电路控制模块600连接,通过向感应线圈通入交变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金属器件在磁场中感应产生涡流而实现电磁发热。导热的金属器件可以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汽化冷凝水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实施例一中的发热部200的设置方式,通过热空气对气溶胶发生基材进行加热。还可以将导热的金属器件贴合在内支架700的外侧以对气溶胶发生基材进行加热。又或者可以将导热的金属器件设置在气溶胶发生基材的内部,通过装置中的感应线圈以实现发热。
65.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对发热部200的实现发热的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满足向气溶胶发生基材传递热量,以使气溶胶发生基材能受热生成气溶胶即可。
66.冷凝液收集仓的实施例一
67.图3至图8所示为申请提供的冷凝液收集仓的实施例一。如图3至图8所示,该实施例一中,冷凝水加热部400连接在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底部。具体的,热空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冷凝水收集仓300的侧壁后,热空气中的水分在冷凝水收集仓300的侧壁上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沿冷凝水收集仓300的侧壁聚集成水滴滑落到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底部,位于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底部的冷凝水加热部400对流到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底部的冷凝水进行加热汽化。
68.实施例一中,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底部设有向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内腔301内部方向突出的凸起结构302,冷凝水加热部400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凸起结构302的外周。本实施例中,冷凝水加热部400为发热丝,凸起结构302向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内腔301的内部方向突出,即凸起结构302所在位置的高度高于凸起结构302的外周高度,冷凝水流到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底部时,能够集中流向到凸起结构302的外周,有利于冷凝水的汇集,能够减少发热丝的分布面积,冷凝水的检测更加准确,节约电能,降低生产成本。
69.本实施例中,冷凝水加热部400的一部分设置在凸起结构302的外周,发热丝的另外一部分设置在凸起结构302上。具体的,将发热丝的一部分设置在凸起结构302的外周,以减少发热丝的分布面积,另一部分发热丝设置在凸起结构302上,避免冷凝水过多而铺满整
个凸起结构302的外周,而凸起结构302所在位置较高,位于凸起结构302上的发热丝能避免发热丝的两个电极点发生短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发热丝上的两个电极点设置在凸起结构302上。
70.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冷凝水加热部400设置在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底部时,还可以将冷凝水加热部400的一部分与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底面贴合连接,另一部分高于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底面。具体的,发热丝的一部分与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底面贴合连接,使该部分的发热丝与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底面所在高度保持一致;另一部分的发热丝可以通过贴合在冷凝水收集仓300的侧壁上或设置为拱起于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底面的方式,使该部分的发热丝能够高于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底面,避免冷凝水过多而全部布满整个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底面时,发热丝的两个电极点发生短路。
71.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在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底部设置引流槽或凹槽等结构对冷凝水进行引流,使冷凝水在预设位置上进行汇聚,发热丝可以仅设置一部分在预设位置上,也可有效避免发热丝的两个电极点发生短路,还可以提高冷凝水检测的精确度。
72.进一步的,实施例一中的凸起结构302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具体的,参阅图5至图6,图5至图6为凸起结构302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中,凸起结构302呈锥状结构,其中,凸起结构302的斜面为直面。参阅图7,图7为凸起结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凸起结构302呈锥状结构,其中,凸起结构302的斜面为向下凹陷的弧形面。当然,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凸起结构302的斜面还可以为向上凸起的弧形面。参阅图7,图7所示为凸起结构302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凸起结构302为弧形状结构。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罗列的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提供的凸起结构302的部分实施方式,本技术对凸起结构302的具体形状不作具体限定,只要满足凸起结构302向冷凝水收集仓的内腔301的内部方向突出,使凸起结构302所在位置的高度高于凸起结构302外周的高度即可。
73.冷凝水收集仓的实施例二
74.如图9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二中,冷凝水加热部400连接在冷凝水收集仓300的侧壁上。具体的,位于冷凝水收集仓300的侧壁上的冷凝水加热部400靠近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底部设置,即冷凝水加热部400到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底部的距离,小于冷凝水加热部400到冷凝水收集仓300的顶部的距离。冷凝水加热部400为发热丝,发热丝设置在冷凝水收集仓300的侧壁上,使在靠近冷凝水收集仓300的顶部位置侧壁形成的冷凝水在滑落到冷凝水收集仓300的底部的过程中,就被发热丝加热蒸发,避免冷凝水的过量集聚。
75.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