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发动机风冷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8:32: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风冷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车辆动力性日益增强,发动机的功率密度逐渐增大,发动机散热量增加。对于v型发动机,增压器和排气管布置在v角中间,散热的难度更高,机舱温度增加更明显。
3.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排气系统表面温度可达到几百摄氏度,而发动机舱内空间狭小,需要布置线束、冷却水管、通气管,隔音棉等多种零件,同时排气系统周边的材料大多不能承受几百摄氏度的高温。
4.现有技术中,在布置排气系统附近的零件时,为了避免零件表面温度过高,一般采用的方法有:
5.(1)零件与排气系统表面保持足够的距离;
6.(2)零件或排气系统表面包覆隔热层。
7.采用上述方法,使得零件与排气系统表面保持足够距离使得空闲狭小的发动机舱内零件布置困难,包覆隔热层时由于需使用隔热材料,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风冷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冷却系统成本较高的问题。
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风冷系统。发动机风冷系统包括:发动机舱,发动机舱具有发动机舱进气口;发动机,发动机设置于发动机舱内,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发动机本体上设置有排气管和增压器;导流结构,导流结构设置于发动机舱内部,导流结构具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与发动机舱进气口连通,以将来自发动机舱进气口的气流导向排气管和增压器,以降低排气管和增压器的温度。
10.进一步地,导流结构包括第一导流结构,第一导流结构与发动机本体的前端面连接,第一导流结构与发动机舱进气口相对地设置。
11.进一步地,发动机本体具有安装面,排气管和增压器设置于安装面上,导流结构还包括:第二导流结构,第二导流结构至少为两个,两个第二导流结构相对地设置,且两个第二导流结构均与安装面连接,排气管和增压器位于两个第二导流结构之间。
12.进一步地,第二导流结构为导流板体,导流板体的导流面沿竖直方向设置。
13.进一步地,安装面为v型结构,排气管和增压器设置于安装面相对的两个面之间。
14.进一步地,导流结构还包括:导流罩,导流罩设置于发动机舱内,导流罩罩设于发动机本体、第一导流结构和第二导流结构的外侧,导流罩的内表面与第一导流结构和第二导流结构之间形成导流通道,导流罩具有与发动机舱进气口连通的导流进气口,导流进气口与第一导流结构相对地设置。
15.进一步地,导流罩与发动机舱一体设置。
16.进一步地,导流罩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导流板段,导流进气口开设于导流板段上,前端面与导流板段相对地设置。
17.进一步地,第一导流结构包括:弧形导流本体,弧形导流本体与前端面连接,弧形导流本体的弧面朝向导流进气口一侧凸出地设置,弧形导流本体的表面至前端面的距离沿竖直方向变化地设置。
1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发动机风冷系统,发动机风冷系统为上述的发动机风冷系统,车辆包括进气格栅,进气格栅位于车辆的前端,发动机舱进气口与进气格栅的进气通道连通,以将来自车辆行进方向的气流导入导流通道内与排气管和增压器进行热交换。
19.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流结构,使得气流经过排气管和增压器,对排气管和增压器表面进行冷却,实现排气管和增压器表面的降温。相比于现有技术,仅需要增加导流结构,不需要改变发动机舱的原有结构,同时,不需要使用隔热材料,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风冷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风冷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风冷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风冷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风冷系统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风冷系统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导流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导流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导流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31.10、发动机本体;11、排气管;12、增压器;
32.20、导流结构;
33.21、第一导流结构;211、弧形导流本体;
34.22、第二导流结构;221、导流板体;
35.23、导流罩;231、导流板段;24、导流进气口;25、卷边;
36.30、导流通道;
37.40、密封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3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39.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4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41.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技术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42.结合图1至图9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风冷系统。
43.发动机风冷系统包括:发动机舱,发动机舱具有发动机舱进气口;发动机,发动机设置于发动机舱内,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10,发动机本体10上设置有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导流结构20,导流结构20设置于发动机舱内部,导流结构20具有导流通道30,导流通道30与发动机舱进气口连通,以将来自发动机舱进气口的气流导向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以降低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的温度。
44.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流结构,使得气流经过排气管和增压器,对排气管和增压器表面进行冷却,实现排气管和增压器表面的降温。相比于现有技术,仅需要增加导流结构,不需要改变发动机舱的原有结构,同时,不需要使用隔热材料,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同时,如图6所示,发动机舱直接与车的底板相连,气流进入发动机舱后,通过底板进入地面,即将气流排出车体。
45.具体地,导流结构20包括第一导流结构21,第一导流结构21与发动机本体10的前端面连接,第一导流结构21与发动机舱进气口相对地设置。如图1所示,在发动机本体上设置有一凸起的圆柱块,圆柱块所处端面即为发动机的前端面,第一导流结构21与前端面连接并与发动机舱进气口相对设置,可便于气流从发动机舱进气口进入后由第一导流结构21进行导向,使得更多的气流经过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实现更好的换热效果。
46.发动机本体10具有安装面,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设置于安装面上,导流结构20还包括第二导流结构22,第二导流结构22至少为两个,两个第二导流结构22相对地设置,且两个第二导流结构22均与安装面连接,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位于两个第二导流结构22之间。通过设置两个第二导流结构22,限制气流从两个第二导流结构22中通过,位于个第二导流结构22的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与气流充分接触,获得更好的换热效果。
47.优选地,第二导流结构为导流板体221,导流板体221的导流面沿竖直方向设置。导
流板体221沿竖直方向设置,可阻挡气流在水平面上的分散,将气流聚集于两个导流板体221之间,沿水平方向流向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
48.可选择地,安装面为v型结构,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设置于安装面相对的两个面之间。增压器12设置在v型结构的安装面之间,用于对发动机进气进行增压,排气管11设计在增压器12的后端,用于将发动机排气进行处理和引导,以使发动机排气进入空气。v型发动机的功率密度较大,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的散热压力也较大,在v型发动机上设置风冷系统,有利于获得更稳定的发动机性能。
49.导流结构20还包括导流罩23,导流罩23设置于发动机舱内,导流罩23罩设于发动机本体10、第一导流结构21和第二导流结构22的外侧,导流罩23的内表面与第一导流结构21和第二导流结构22之间形成导流通道30,导流罩23具有与发动机舱进气口连通的导流进气口24,导流进气口24与第一导流结构21相对地设置。如图5所示,导流罩23的设置可对进入发动机舱的气流进行导向,导流罩23与第一导流结构21和第二导流结构22之间形成导流通道30,使得气流沿导流通道30流向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实现对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的冷却效果。同时,导流罩23上开设的导流进气口24,可以使得气流从发动机舱进气口进入后顺利进入导流通道30。
50.优选地,导流罩23与发动机舱一体设置。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导流罩23与发动机舱一体设置,可使得导流罩23与发动机舱之间的间隙更小,使得发动机舱的体积更小,在制造时一体化制成,有利于节省制造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在实际应用中,可分别制造导流罩23和发动机舱后再进行装配。
51.具体地,导流罩23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导流板段231,导流进气口24开设于导流板段231上,前端面与导流板段231相对地设置。如图5所示,前端面与导流板段231相对地设置极可实现对气流更好的引导效果,具体地,导流进气口24的形状可以为方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其它异形形状。
52.优选地,第一导流结构21包括弧形导流本体211,弧形导流本体211与前端面连接,弧形导流本体211的弧面朝向导流进气口24一侧凸出地设置,弧形导流本体211的表面至前端面的距离沿竖直方向变化地设置。弧形导流本体211的设置可便于气流沿弧形导流本体211的表面进行流通,且弧形导流本体211的弧面朝向导流进气口24一侧凸出地设置,便于气流进入发动机舱后沿凸出部分进入导流通道。具体地,弧形导流本体211可以由金属薄板弯曲而成。
53.如图5所示,弧形导流本体211的表面至前端面的距离,沿竖直方向向上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小地设置。弧形导流本体211的表面至前端面的距离逐渐增大和逐渐减小,可使得弧形导流本体211的表面平滑,便于气流沿弧形导流本体211的表面流通,更好地实现对气流的导向作用。
54.具体地,弧形导流本体211外表面距离前端面最远位置处靠近导流进气口24的下边沿处设置。这样设置可使得较多的气流进入发动机舱后经弧形导流本体211外表面进入导流通道。可选择地,弧形导流本体211外表面距离前端面最远位置处可以为低于导流进气口24的下边沿的设置。
55.优选地,弧形导流本体211外表面距离前端面最远位置处位于导流进气口24的几何中心的下方。这样设置可使得更多的气流进入发动机舱后由于弧形导流本体211外表面
距离前端面最远位置的阻挡进入导流通道,使得更多的气流经过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获得更好的换热效果。
56.进一步地,至少部分的弧形导流本体211的外周侧设置有卷边25,卷边25的朝向导流进气口24一侧的表面形成导流面。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全部弧形导流本体211的外周侧设置卷边25,可使得弧形导流本体211具有更好的导流效果,避免气流之间互相干扰。
57.具体地,弧形导流本体211与发动机的前端面之间形成空腔,弧形导流本体211的朝向发动机舱进气口一侧的外表面形成导流面,至少部分的弧形导流本体211的外周侧设置有卷边25,卷边25用于封堵空腔,可选择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全部的弧形导流本体211的外周侧设置卷边25将空腔封堵。
58.可选择地,弧形导流本体211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密封挡板40,密封挡板40用于将空腔封堵。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弧形导流本体211的两侧均设置密封挡板40,密封挡板40用于将空腔封堵。在实际应用时,密封挡板40可以为金属薄板。
59.可选地,第二导流结构22与安装面和导流罩23的顶部连接,或者,第二导流结构22的下端与安装面连接,第二导流结构22的上端与导流罩23的顶部具有距离地设置。当第二导流结构22与安装面和导流罩23的顶部连接时,可避免气流在流通时水平方向扩散,使得流经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的气流量更大。
6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发动机风冷系统,发动机风冷系统为上述的发动机风冷系统。
61.具体地,车辆包括进气格栅,进气格栅位于车辆的前端,发动机舱进气口与进气格栅的进气通道连通,以将来自车辆行进方向的气流从车辆的正前方导入导流通道30内与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进行热交换。通过将发动机舱进气口与进气格栅的进气通道连通,车辆行进时行进方向产生的气流(即自然风)可以通过进气格栅进入发动机舱用于对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进行冷却散热,这一设置相比于传统的冷却方式更节约成本,且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简单,无需再对现有发动机的冷却系统进行改动,避免了在发动机舱中增加零件之间的距离而造成的发动机舱布置困难的问题。
62.上述发动机风冷系统可应用于汽车,汽车的发动机可以为v型发动机,v型发动机具有较小的高度和长度尺寸,体积较小,应用于汽车时更便于布置,且v型发动机可便于扩大汽缸直径来提高排量和功率,v型发动机也适合较高的汽缸数。由于v型发动机中的汽缸相对布置,可抵消部分振动,使得发动机运转更平顺,v型发动机在中高档车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63.设置发动机风冷系统,通过对汽车行进过程中进入发动机舱的气流进行导流,将气流引导至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等在运行过程中温度较高的地方,对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进行降温冷却。
64.具体地,如图1所示,v型发动机所具有的气缸为两列且呈v型夹角设计,增压器12设计在v型夹角中间,串联在发动机和排气管11之间,用于回收排气能量,对发动机进气进行增压。排气管11设计在增压器12后端,用于将发动机排气进行处理并引导,使发动机排气排入空气。汽车还具有设计在汽车前端的进气格栅(图中未示出),进气格栅用于对来自汽车行进方向的气流导进行导流。
65.如图5所示,汽车的发动机风冷系统包括发动机舱(图中未示出)、发动机本体10、
弧形导流本体211、导流板体221和导流罩23。
66.发动机本体具有前端面,导流罩23与发动机舱一体化设置,导流罩23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导流板段231,导流进气口24开设于导流板段231上且导流进气口24与开设于发动机舱上的发动机舱进气口(图中未示出)相对设置,导流板段231与发动机的前端面相对地设置。弧形导流本体211的表面至前端面的距离沿竖直方向向上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小地设置,且弧形导流本体211外表面距离前端面最远位置处位于导流进气口24的几何中心的下方。导流板体221的下端与发动机本体10上的v型结构的安装面连接,导流板体221的上端与导流罩23的顶部具有距离地设置,导流板体221的导流面沿竖直方向设置。
67.导流罩23的内表面与弧形导流本体211、导流板体221之间形成导流通道30。气流通过发动机舱进气口和导流进气口24进入发动机舱,沿弧形导流本体211的弧形表面进入导流通道30,经过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后排出发动机舱,导流通道30的设置使得尽量多的气流与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接触。实现最大冷却降温效果。
68.相比于水冷系统、增大发动机舱中零件距离或者增加隔热材料以实现降温效果的设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利用汽车行进过程中产生的自然风,且不需要改变发动机结构和使用隔热材料,有效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且实现了稳定良好的冷却降温效果。
69.可选择地,上述发动机风冷系统可应用于除v型发动机以外的其他发动机机型,例如直列型发动机(即l型发动机)、w型发动机、水平对置型发动机(即h型发动机)、转子型发动机(即r型发动机)和vr型发动机。
7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suv(sport/suburban utility vehicle,运动型多用途suv车辆)车辆,该车辆的发动机具有上述实施例中的发动机风冷系统,该车辆的发动机可以为v型发动机,v型发动机所送具有的气缸为两列且呈v型夹角设计,增压器12设计在v型夹角中间,串联在发动机和排气管11之间,用于回收排气能量,对发动机进气进行增压。排气管11设计在增压器12后端,用于将发动机排气进行处理并引导,使发动机排气排入空气。
71.具体地,如图1所示,发动机风冷系统包括发动机舱(图中未示出)、发动机本体10、弧形导流本体211、导流板体221和导流罩23。
72.发动机本体具有前端面,导流罩23与发动机舱一体化设置,导流罩23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导流板段231,导流进气口24开设于导流板段231上且导流进气口24与开设于发动机舱上的发动机舱进气口(图中未示出)相对设置,导流板段231与发动机的前端面相对地设置。弧形导流本体211的表面至前端面的距离沿竖直方向向上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小地设置,且弧形导流本体211外表面距离前端面最远位置处位于导流进气口24的几何中心的下方。导流板体221的下端与发动机本体10上的v型结构的安装面连接,导流板体221的上端与导流罩23的顶部具有距离地设置,导流板体221的导流面沿竖直方向设置。
73.导流罩23的内表面与弧形导流本体211、导流板体221之间形成导流通道30。气流通过发动机舱进气口和导流进气口24进入发动机舱,沿弧形导流本体211的弧形表面进入导流通道30,经过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后排出发动机舱,导流通道30的设置使得尽量多的气流与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接触,实现最大冷却降温效果。
74.suv车辆还具有设计在suv车辆前端的进气格栅(图中未示出),进气格栅用于对来自suv车辆行进方向的气流导进行导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利用suv车辆行进过程
中产生的自然风,且不需要改变发动机结构和使用隔热材料,有效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且实现了稳定良好的冷却降温效果。
75.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发动机风冷系统适用的交通工具中包括轿车,轿车具有的发动机可以为v型发动机,v型发动机所送具有的气缸为两列且呈v型夹角设计,增压器12设计在v型夹角中间,串联在发动机和排气管11之间,用于回收排气能量,对发动机进气进行增压。排气管11设计在增压器12后端,用于将发动机排气进行处理并引导,使发动机排气排入空气。
76.具体地,如图1所示,发动机风冷系统包括发动机舱(图中未示出)、发动机本体10、弧形导流本体211、导流板体221和导流罩23。
77.发动机本体具有前端面,导流罩23与发动机舱一体化设置,导流罩23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导流板段231,导流进气口24开设于导流板段231上且导流进气口24与开设于发动机舱上的发动机舱进气口(图中未示出)相对设置,导流板段231与发动机的前端面相对地设置。弧形导流本体211的表面至前端面的距离沿竖直方向向上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小地设置,且弧形导流本体211外表面距离前端面最远位置处位于导流进气口24的几何中心的下方。导流板体221的下端与发动机本体10上的v型结构的安装面连接,导流板体221的上端与导流罩23的顶部具有距离地设置,导流板体221的导流面沿竖直方向设置。
78.导流罩23的内表面与弧形导流本体211、导流板体221之间形成导流通道30。气流通过发动机舱进气口和导流进气口24进入发动机舱,沿弧形导流本体211的弧形表面进入导流通道30,经过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后排出发动机舱,导流通道30的设置使得尽量多的气流与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接触,实现最大冷却降温效果。
79.轿车还具有设计在轿车前端的进气格栅(图中未示出),进气格栅用于对来自轿车行进方向的气流导进行导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利用轿车行进过程中产生的自然风,且不需要改变发动机结构和使用隔热材料,有效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且实现了稳定良好的冷却降温效果。
80.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发动机风冷系统适用的交通工具中包括mpv(multi-purpose vehicle,多用途汽车)车辆,mpv车辆具有的发动机可以为v型发动机,v型发动机所送具有的气缸为两列且呈v型夹角设计,增压器12设计在v型夹角中间,串联在发动机和排气管11之间,用于回收排气能量,对发动机进气进行增压。排气管11设计在增压器12后端,用于将发动机排气进行处理并引导,使发动机排气排入空气。
81.具体地,如图1所示,发动机风冷系统包括发动机舱(图中未示出)、发动机本体10、弧形导流本体211、导流板体221和导流罩23。
82.发动机本体具有前端面,导流罩23与发动机舱一体化设置,导流罩23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导流板段231,导流进气口24开设于导流板段231上且导流进气口24与开设于发动机舱上的发动机舱进气口(图中未示出)相对设置,导流板段231与发动机的前端面相对地设置。弧形导流本体211的表面至前端面的距离沿竖直方向向上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小地设置,且弧形导流本体211外表面距离前端面最远位置处位于导流进气口24的几何中心的下方。导流板体221的下端与发动机本体10上的v型结构的安装面连接,导流板体221的上端与导流罩23的顶部具有距离地设置,导流板体221的导流面沿竖直方向设置。
83.导流罩23的内表面与弧形导流本体211、导流板体221之间形成导流通道30。气流
通过发动机舱进气口和导流进气口24进入发动机舱,沿弧形导流本体211的弧形表面进入导流通道30,经过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后排出发动机舱,导流通道30的设置使得尽量多的气流与排气管11和增压器12接触,实现最大冷却降温效果。
84.mpv车辆还具有设计在mpv车辆前端的进气格栅(图中未示出),进气格栅用于对来自mpv车辆行进方向的气流导进行导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利用mpv车辆行进过程中产生的自然风,且不需要改变发动机结构和使用隔热材料,有效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且实现了稳定良好的冷却降温效果。
85.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86.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技术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87.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8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