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宽带高隔离度双极化微带天线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7:04: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宽带高隔离度双极化微带天线。


背景技术:

2.目前,普通的微带贴片天线的相对带宽较窄,约为3%~8%之间,且构成双极化后,隔离度通常只有20db左右。
3.随着通信系统功能性要求的增加,在电磁环境更加复杂的背景下,以往普通的微带贴片天线很难适应这种需求,无法实现宽带、高隔离度,无法保证通信功能高速、高质量传输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法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宽带高隔离度双极化微带天线,带宽宽且隔离度高,能够有效保证通信功能的高速、高质量传输需求。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宽带高隔离度双极化微带天线,包括辐射部分和带状线馈电部分,辐射部分叠加在带状线馈电部分上;
6.所述辐射部分包括顶层寄生贴片、上基板、空气腔体、下基板和底层辐射贴片;在所述空气腔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上基板和下基板,在上基板设置顶层寄生贴片,在下基板上设置底层辐射贴片;
7.所述带状线馈电部分包括第一馈电单元、第二馈电单元、馈电基板和金属化接地孔,所述第一馈电单元和第二馈电单元设置在馈电基板上,在所述第一馈电单元和第二馈电单元周围围绕设置有金属化接地孔,所述金属化接地孔贯穿馈电基板。
8.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馈电单元包括第一h形缝和第一馈电网络,所述第一h形缝的中部跨越第一馈电网络。
9.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馈电单元包括第二h形缝和第二馈电网络,所述第二h形缝的中部跨越第二馈电网络。
10.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h形缝和第二h形缝隙两者之间方向呈正交形式。
11.进一步的是,所述馈电基板采用微波介质基板。
12.进一步的是,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采用微波介质基板。
13.进一步的是,所述空气腔体由微波介质基块挖去中间部分形成。
14.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采用缝隙耦合馈电形式,通过馈电层与辐射层分离,减少两者之间的相互干扰,辐射单元采用层叠形式。耦合缝隙及层叠辐射单元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天线的带宽;通过不同形式两个h形缝隙构成天线的双极化特性,增加隔离度;两种极化的馈电网络采用带状线的形式,以便减小整个天线的剖面;同时,采用接地孔加强对馈电网络电磁场的束缚,以防止串扰造成干扰,使得隔离度降低。
16.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天线形式,使得天线的相对带宽达到25%以上,同时天线的隔离度可达35db以上,能有效满足高速、高质量通信的要求。
附图说明
17.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宽带高隔离度双极化微带天线的正视图;
18.图2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带状线馈电部分的俯视图;
19.其中,1是顶层寄生贴片,2是上基板,3是空气腔体,4是底层辐射贴片,5是下基板,6是馈电基板,7是金属化接地孔,8是第一h形缝,9是第一馈电网络,10是第二h形缝,11是第二馈电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21.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宽带高隔离度双极化微带天线,一种宽带高隔离度双极化微带天线,包括辐射部分和带状线馈电部分,辐射部分叠加在带状线馈电部分上;
22.所述辐射部分包括顶层寄生贴片1、上基板2、空气腔体3、下基板5和底层辐射贴片4;在所述空气腔体3的两端分别设置上基板2和下基板5,在上基板2设置顶层寄生贴片1,在下基板5上设置底层辐射贴片4;
23.所述带状线馈电部分包括第一馈电单元、第二馈电单元、馈电基板6和金属化接地孔7,所述第一馈电单元和第二馈电单元设置在馈电基板6上,在所述第一馈电单元和第二馈电单元周围围绕设置有金属化接地孔7,所述金属化接地孔7贯穿馈电基板6。
24.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方案,所述第一馈电单元包括第一h形缝8和第一馈电网络9,所述第一h形缝8的中部跨越第一馈电网络9。
25.所述第二馈电单元包括第二h形缝10和第二馈电网络11,所述第二h形缝10的中部跨越第二馈电网络11。
26.优选的,所述第一h形缝8和第二h形缝10隙两者之间方向呈正交形式。
27.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方案,所述馈电基板6采用微波介质基板。
28.所述上基板2和下基板5采用微波介质基板。
29.所述空气腔体3由微波介质基块挖去中间部分形成。
30.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作一次完整的描述:
31.顶层寄生贴片1、空气腔体3、h形缝隙主要是为了增加天线带宽;微波介质基材构成空气腔体3,同时对顶层寄生贴片1起到支撑作用;两个h形缝隙采用大小具有差异的形式,且形成正交,与金属化接地孔7共同作用提高天线隔离度;两个馈电网络和馈电以及两个h形缝隙构成天线的双极化特性。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宽带高隔离度双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部分和带状线馈电部分,辐射部分叠加在带状线馈电部分上;所述辐射部分包括顶层寄生贴片(1)、上基板(2)、空气腔体(3)、下基板(5)和底层辐射贴片(4);在所述空气腔体(3)的两端分别设置上基板(2)和下基板(5),在上基板(2)设置顶层寄生贴片(1),在下基板(5)上设置底层辐射贴片(4);所述带状线馈电部分包括第一馈电单元、第二馈电单元、馈电基板(6)和金属化接地孔(7),所述第一馈电单元和第二馈电单元设置在馈电基板(6)上,在所述第一馈电单元和第二馈电单元周围围绕设置有金属化接地孔(7),所述金属化接地孔(7)贯穿馈电基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带高隔离度双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单元包括第一h形缝(8)和第一馈电网络(9),所述第一h形缝(8)的中部跨越第一馈电网络(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宽带高隔离度双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馈电单元包括第二h形缝(10)和第二馈电网络(11),所述第二h形缝(10)的中部跨越第二馈电网络(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宽带高隔离度双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h形缝(8)和第二h形缝(10)隙两者之间方向呈正交形式。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宽带高隔离度双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基板(6)采用微波介质基板。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宽带高隔离度双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板(2)和下基板(5)采用微波介质基板。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宽带高隔离度双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腔体(3)由微波介质基块挖去中间部分形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线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宽带高隔离度双极化微带天线,包括辐射部分和带状线馈电部分,辐射部分叠加在带状线馈电部分上;所述辐射部分包括顶层寄生贴片、上基板、空气腔体、下基板和底层辐射贴片;在所述空气腔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上基板和下基板,在上基板设置顶层寄生贴片,在下基板上设置底层辐射贴片;所述带状线馈电部分包括第一馈电单元、第二馈电单元、馈电基板和金属化接地孔,所述第一馈电单元和第二馈电单元设置在馈电基板上,在所述第一馈电单元和第二馈电单元周围围绕设置有金属化接地孔,所述金属化接地孔贯穿馈电基板。本实用新型带宽宽且隔离度高,能够有效保证通信功能的高速、高质量传输需求。高质量传输需求。高质量传输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胡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智芯雷通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3
技术公布日:2022/2/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